一种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31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摩托艇是一种以汽油机、柴油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等为动力的机动艇,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水上竞技项目,也是一种水上娱乐设备,摩托艇的上部具有摩托车的车身结构,下部为船体结构,具有横截面呈锥状的下侧面,由于摩托艇体积较大,且是一种水上设备,因此在陆上运输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本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能够将摩托艇稳定的定位在车体上,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摩托艇运输车包括呈矩形框状的车体,所述车体的下端铰接有若干滚轮,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摆杆,该两摆杆分别铰接在车体后端的两侧,两所述摆杆之间连接有能够沿摆杆长度方向滑动的限位杆,该限位杆的长度方向与车体宽度方向一致,所述限位杆上固连有限位块,所述摆杆与车体之间设有当摆杆竖直朝上时能够将摆杆固定住的定位件二,所述车体的前端连接有U形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均铰接有定位块,所述车体上设有能够驱使两定位块分别抵压在摩托艇前端两侧壁上,并使摩托艇的后端压紧在限位块上的操纵件。

当摩托艇位于支撑杆上后,向上转动摆杆,使得摆动杆竖直并通过定位件二将摆杆固定住,通过操纵件驱动定位板向车体后端移动,定位板上的两定位块能够抵压在摩托艇前端的下侧面上,在两定位块作用下,摩托艇向后移动且后端抵靠在限位块上,此时摩托艇通过定位块和限位块进行前后方向上的定位,通过导向轮进行支撑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

在上述的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中,所述车体包括上下两个矩形边框,每个边框均包括两根横向边杆和两根纵向边杆,所述滚轮铰接在下方边框的两纵向边杆上,在上方边框的两横向边杆上滑动连接有托杆。即框状的车体加工方便,且重量较小,方便被牵引移动。

在上述的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中,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固连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滑动套设在摆杆上,所述连接套侧壁上开设有螺孔,在螺孔内螺接有固定螺栓,该固定螺栓的端部抵压在摆杆上,所述限位块呈长条状,且限位块的长度方向与限位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限位块朝向车体前方的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杆通过连接套连接在摆杆上,根据摩托艇的大小尺寸来调节限位块的高度,使得限位块能够与摩托艇后端边沿向抵靠,而限位槽能够套在摩托艇后端边沿上,定位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中,所述定位件二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在摆杆上,另一端具有钩体,所述纵向边杆上垂直固连有定位销,当摆杆竖直朝上时,拉杆的钩体能够钩在定位销上。拉杆、摆杆及纵向边杆形成三角连接结构,基友较高的强度,拉杆的拉力使得限位块与摩托艇进行抵靠。

在上述的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中,所述操纵件包括操纵螺杆、连接杆和连接块,所述车体前端的两横向边杆上均固连有固定套,且下方的固定套下端封闭,所述连接杆竖直穿过上方的 固定套,且下端插接在下方的固定套内,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两螺孔,其中一个螺孔水平设置,另外一个螺孔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外周壁上具有外螺纹,上述连接块通过竖直设置的螺孔螺接在连接杆上,所述操纵螺杆螺接在连接块上的水平设置的螺孔内,所述操纵螺杆的前端固连有手柄,后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定位板外侧壁上垂直具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转动插接在连接孔内。通过旋转连接杆能够调节连接块的高度,即调节定位板的高度,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摩托艇,通过旋转操纵螺杆能够时定位板前后移动,即使得定位板内的定位块抵压在摩托艇前端下侧面上。

在上述的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中,所述定位板的相对两侧面上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均螺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位于定位板内的一端端部具有连接球头,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安装孔万向连接在连接球头上,所述定位块和限位块均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由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摩托艇的前端下侧面具有不同的夹角,因此将定位块与调节螺栓万向铰接,并通过旋转调节螺栓使得定位块抵压在摩托艇上,且定位块的侧面能够与摩托艇侧面相贴合,定位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限位杆通过连接套连接在摆杆上,根据摩托艇的大小尺寸来调节限位块的高度,使得限位块能够与摩托艇后端边沿向抵靠,而限位槽能够套在摩托艇后端边沿上,定位更加稳定,安全性更高。

2、由于通过旋转连接杆能够调节连接块的高度,即调节定位板的高度,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摩托艇,通过旋转操纵螺杆能够时定位板前后移动,即使得定位板内的定位块抵压在摩托艇前端下侧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摩托艇运输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摩托艇运输车的结构后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连接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车体;11、滚轮;12、横向边杆;13、纵向边杆;14、支撑管;15、固定套;2、托杆;21、滑套;22、定位螺栓;23、伸缩杆;24、连接槽;3、支撑杆;31、导向轮;4、调节杆;41、连接管;42、调节螺杆;43、缓震弹簧;5、摆杆;51、限位杆;511、连接套;512、固定螺栓;52、限位块;521、限位槽;53、拉杆;54、钩体;55、定位销;6、定位板;61、操纵螺杆;611、手柄;612、连接孔;62、连接杆;63、连接块;64、连接销;65、调节螺栓;66、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摩托艇运输车的定位机构,摩托艇运输车包括呈矩形框状的车体1,车体1的下端铰接有若干滚轮11,车体1的上端沿车体1宽度方向滑动连接有两托杆2,该两托杆2的长度方向与车体1前后方向一致,两托杆2上均沿长度方向铰接有若干支撑杆3,且两根托杆2上的支撑杆3一一对应设置,在支撑杆3的自由端均铰接有用于支撑在摩托艇下侧面上的导向轮31,支撑杆3上还铰接有能够对支撑杆3进行支撑的调节杆4,在调节杆4的支撑下,两托杆2上相对应的两支撑杆3 之间形成夹角,调节杆4的端部与车体1之间设有能够调节两托杆2上相对应的两支撑杆3之间夹角大小的调节件,车体1上设有能够将两托杆2固定住的定位件一,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车体1后端的两侧均铰接有摆杆5,两摆杆5之间连接有能够沿摆杆5长度方向滑动的限位杆51,该限位杆51的长度方向与车体1宽度方向一致,限位杆51上固连有限位块52,摆杆5与车体1之间设有当摆杆5竖直朝上时能够将摆杆5固定住的定位件二,车体1的前端连接有U形的定位板6,定位板6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均铰接有定位块66,车体1上设有能够驱使两定位块66分别抵压在摩托艇前端两侧壁上,并使摩托艇的后端压紧在限位块52上的操纵件。

摩托艇具有横截面呈锥形的下侧面,预先根据摩托艇的宽度来调节两托杆2之间的距离,根据摩托艇下侧面的锥度来调节两支撑杆3之间的夹角,装载摩托艇时将摩托艇从车体1后端举升至下侧面高于导向轮31,然后向前推送摩托艇,摩托艇的下侧面分别与两托杆2上的导向轮31逐一相抵靠,由于导向轮31的导向作用,摩托艇向前推送更加轻松,且不会对摩托艇下侧面产生损伤,在摩托艇向前推送到位后两托杆2的导向轮31分别位于摩托艇的两侧并对摩托艇进行支撑,然后向上转动摆杆5,使得摆动杆竖直并通过定位件二将摆杆5固定住,通过操纵件驱动定位板6向车体1后端移动,定位板6上的两定位块66能够抵压在摩托艇前端的下侧面上,在两定位块66作用下,摩托艇向后移动且后端抵靠在限位块52上,此时摩托艇通过定位块66和限位块52进行前后方向上的定位,通过导向轮31进行支撑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车体1不具备动力系统,需要连接在汽车上进行移动,由于两托杆2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且两托杆2上相对应的两支撑杆3之间的夹角能够调节,因此本运输车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摩托艇,适用性强。

具体来说,车体1包括上下两个矩形边框,每个边框均包括两根横向边杆12和两根纵向边杆13,滚轮11铰接在下方边框的两纵向边杆13上,托杆2滑动连接在上方边框的两横向边杆12上。即框状的车体1加工方便,且重量较小,方便被牵引移动。

具体来说,定位件一包括定位螺栓22,托杆2的两端均固连有滑套21,滑套21滑动套设在横向边杆12上,滑套21侧壁上开设有螺孔,定位螺栓22螺接在螺孔内,且定位螺栓22的端部抵压在横向边杆12上,托杆2通过滑套21连接在横向边杆12上,连接和滑动稳定,并通过定位螺栓22旋紧固定,操作方便。

具体来说,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42和连接管41,托杆2上沿长度方向固连有若干伸缩杆23,该若干伸缩杆23均与托杆2相垂直,且伸缩杆23的自由端均水平朝向外侧,伸缩杆23上开设有连接槽24,连接管41穿过连接槽24并与连接槽24槽壁相铰接,调节杆4的自由端滑动插接在连接管41的一端,连接管41的另一端端口内侧壁上具有内螺纹,调节螺杆42由该端口插入连接管41并与内螺纹相螺接,调节螺杆42的插入端作用于调节杆4的插入端端部,通过旋转调节螺杆42,调节螺杆42能够在连接管41内轴向移动,当调节螺杆42的内端作用于调节杆4时能够驱动调节杆4轴向移动,进而驱动支撑杆3摆动,实现两支撑杆3之间角度的调节。

具体来说,连接管41内还设有缓震弹簧43,该缓震弹簧43位于调节杆4与调节螺杆42之间,且一端抵压在调节杆4的端面上,另一端抵压在调节螺杆42的端面上,调节杆4能够压缩缓震弹簧43而轴向窜动,即支撑杆3能够往复摆动,用于过滤车体1行驶过程中出现的颠簸,避免硬性冲击对摩托艇产生损伤。纵向边杆13上还沿长度方向固连有若干支撑管14,该若干支撑管14均垂直于纵向边杆13,伸缩杆23的自由端滑动插接在支撑管14内,由于支撑杆3通过调节杆4、缓震弹簧43及连接管41作用 于伸缩杆23,因此将伸缩杆23的自由端插接在支撑管14内,对伸缩杆23进行支撑,避免伸缩杆23变形弯曲。

具体来说,限位杆51的两端均固连有连接套511,连接套511滑动套设在摆杆5上,连接套511侧壁上开设有螺孔,在螺孔内螺接有固定螺栓512,该固定螺栓512的端部抵压在摆杆5上,限位块52呈长条状,且限位块52的长度方向与限位杆51的长度方向一致,限位块52朝向车体1前方的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521,限位杆51通过连接套511连接在摆杆5上,根据摩托艇的大小尺寸来调节限位块52的高度,使得限位块52能够与摩托艇后端边沿向抵靠,而限位槽521能够套在摩托艇后端边沿上,定位更加稳定。

具体来说,定位件二包括拉杆53,拉杆53的一端铰接在摆杆5上,另一端具有钩体54,纵向边杆13上垂直固连有定位销55,当摆杆5竖直朝上时,拉杆53的钩体54能够钩在定位销55上,拉杆53、摆杆5及纵向边杆13形成三角连接结构,基友较高的强度,拉杆53的拉力使得限位块52与摩托艇进行抵靠。

具体来说,操纵件包括操纵螺杆61、连接杆62和连接块63,车体1前端的两横向边杆12上均固连有固定套15,且下方的固定套15下端封闭,连接杆62竖直穿过上方的固定套15,且下端插接在下方的固定套15内,连接块63上开设有两螺孔,该两螺孔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其中一个螺孔水平设置,另外一个螺孔竖直设置,连接杆62的上端外周壁上具有外螺纹,连接块63通过竖直设置的螺孔螺接在连接杆62上,操纵螺杆61螺接在连接块63上的水平设置的螺孔内,所述操纵螺杆61的前端固连有手柄611,后端开设有连接孔612,定位板6外侧壁上垂直具有连接销64,连接销64转动插接在连接孔612内,通过旋转连接杆62能够调节连接块63的高度,即调节定位板6的高度,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摩托艇,通过旋转操纵螺杆61能够时定位板6前后 移动,即使得定位板6内的定位块66抵压在摩托艇前端下侧面上。

具体来说,所述定位板6的相对两侧面上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均螺接有调节螺栓65,所述调节螺栓65位于定位板6内的一端端部具有连接球头,所述定位块66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安装孔万向连接在连接球头上,所述定位块66和限位块52均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由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摩托艇的前端下侧面具有不同的夹角,因此将定位块66与调节螺栓65万向铰接,并通过旋转调节螺栓65使得定位块66抵压在摩托艇上,且定位块66的侧面能够与摩托艇侧面相贴合,定位更加稳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