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31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公安、交通管理、拯救、维修等部门清理事故、故障、违章车辆的道路清障车的平台背载机构。



背景技术:

平台背载机构是目前道路清障车主要结构之一,其功能是将被救援的车辆拖牵放置于平板上后运载走。在国内现有生产和使用的平板清障车中,整个背载平台分为整体式和分段折叠式两种。这些设计结构有以下不足之处:整体式平板使用时,当平板后移一端接地后,最小倾斜角由底盘纵梁上的铰链点的离地高度与平台的长度来决定,其最小接地倾斜角在13°左右;在整体式基础上改进的分段折叠式平板,虽然改善了平板接地时的角度,但最小倾斜角仍在7°左右,很难改变设计结构使其进一步减小,尤其是被救援的车辆前悬很低、接近角非常小时,在拖牵上平台的过程中,其前端下部很容易碰撞平台面损坏车辆,故这种机构的设计也不能适应底盘前悬极低、接近角非常小车辆的背载。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在底盘的车架离地高度与平台长度已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减二三级小平台与地面最小倾斜角的清障车的平板机构,以适应各类车辆的安全托牵。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平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倾斜角、从而可安全背载各种包括前悬较低、接近角较小车辆在内。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大平台,二三级小平台;

一级大平台的末端和二三级小平台的连接端铰接,所述一级大平台和二三级小平台底部分别设置有与副车架矩形纵梁导轨相配合的一级大平台槽型滑道和二三级小平台槽型滑道;一级大平台槽型滑道、二三级小平台槽型滑道与副车架矩形纵梁导轨相互滑动配合地嵌接,副车架与下方的底盘纵梁之间设有平台变幅油缸,底盘纵梁尾部与副车架底侧铰接,副车架末端底部设有支腿,一级大平台底部和副车架前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平台伸缩油缸连接的平台伸缩油缸铰链点,平台伸缩油缸的伸缩使一级大平台、二三级小平台纵向滑动向后伸出并在倾斜状态下依次滑到工作位置,三个平台向后下方滑到工作位置后与地面之间倾斜角分别为A、B、C且A>B>C。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级大平台还包括一级大平台走台板、一级大平台边梁、矩形支撑横梁。

或者,所述一级大平台还包括一级大平台冲压弯板、一级大平台边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三级小平台还包括二级平台走台板、二三级小平台边梁、三级平台走台板、支撑弯板、矩形支撑横梁。

或者,所述二三级小平台还包括二级平台冲压弯板、二三级小平台边梁、三级平台冲压弯板、支撑弯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将现有的折叠式平板结构改进为三级平台背载结构,通过三级平台角度A、B、C设置(且A>B>C),在相同铰链点离地高度和平台长度的情况下,大大减小大、二、三级小平台向后下方滑到工作位置后与地面之间的倾斜角,使被清障车救援的车辆能够较容易地拉上平台,避免与平台碰撞情况的发生,适应对各类车辆的安全清障运载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工作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工作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平台冲压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副车架1,一级大平台2,第一铰链点3,二三级小平台4,平台伸缩油缸铰链点5、10,支腿6,铰链点7,平台变幅油缸8,底盘纵梁9,平台伸缩油缸11,一级大平台槽型滑道12,一级大平台走台板/一级大平台冲压弯板13,一级大平台纵梁14,二三级小平台槽型滑道15,二级平台走台板/二级平台冲压弯板16,二三级小平台纵梁17,三级平台走台板/三级平台冲压弯板18,支撑弯板19,矩形支撑横梁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包括副车架1、一级大平台2,二三级小平台4;一级大平台2的末端和二三级小平台4的连接端通过第一铰链点3铰接,所述一级大平台2和二三级小平台4底部分别设置有与副车架矩形纵梁导轨相配合的一级大平台槽型滑道12和二三级小平台槽型滑道15;一级大平台槽型滑道12、二三级小平台槽型滑道15与副车架矩形纵梁导轨相互滑动配合地嵌接,副车架与下方的底盘纵梁9之间设有平台变幅油缸8,平台变幅油缸8一端连接在底盘纵梁9上,另一端铰接在副车架1底侧,底盘纵梁9尾部通过铰链点7与副车架1中段底部铰接,副车架末端底部设有支腿6,一级大平台2末端底部和副车架前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平台伸缩油缸11连接的平台伸缩油缸铰链点5、10,平台伸缩油缸11的伸缩使一级大平台2、二三级小平台4纵向滑动向后伸出并在倾斜状态下依次滑到工作位置,三个平台向后下方滑到工作位置后与地面之间倾斜角分别为A、B、C且A>B>C。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设有副车架1、一级大平台2和二三级小平台4,大二三级小平台通过第一铰链点3铰链连接,一级大平台槽型滑道12和二三级小平台槽型滑道15与副车架矩形纵梁导轨相互滑动配合地嵌接,副车架1与下方的底盘纵梁9之间设有平台变幅油缸8,副车架1通过铰链点7与底盘纵梁尾部铰接,副车架末端设有支腿6,一级大平台2底部和副车架1前端分别设有平台伸缩油缸铰链点5、10。其中:一级大平台2由一级大平台槽型滑道12、一级大平台走台板13、一级大平台边梁14、矩形支撑横梁20、平台伸缩油缸铰链点5等焊接而成。二三级小平台4由二三级小平台槽型滑道15、二级平台走台板16、二三级小平台边梁17、三级平台走台板18、支撑弯板19、矩形支撑横梁20等焊接完成。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将实施例1中一级大平台2和二三级小平台4中的走台板采用平台冲压弯板来代替,平台冲压弯板结构如图4所示,其强度和支撑效果更好,可以不用矩形支撑横梁。

如图3所示,一种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设有副车架1、一级大平台2和二三级小平台4,大二三级小平台通过第一铰链点3铰链连接,一级大平台槽型滑道12和二三级小平台槽型滑道15与副车架矩形纵梁导轨相互滑动配合地嵌接,副车架与下方的底盘纵梁9之间设有平台变幅油缸8,副车架通过铰链点7与底盘纵梁尾部铰接,副车架末端设有支腿6,一级大平台2底部和副车架前端分别设有平台伸缩油缸铰链点5、10。其中:一级大平台2由一级大平台槽型滑道12、一级大平台冲压弯板13、一级大平台边梁14、平台伸缩油缸铰链点5等焊接而成。二三级小平台4由二三级小平台槽型滑道15、二级平台冲压弯板16、二三级小平台边梁17、三级平台冲压弯板18、支撑弯板19等焊接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平台变幅油缸8的伸出,使副车架1和一级大平台2、二三级小平台4绕底盘纵梁9上的铰链点7顺时针转动,当副车架末端的支腿6撑地后,实现一级大平台与地面的夹角A;再通过平台伸缩油缸11的伸出,使一级大平台2、二三级小平台4纵向滑动向后伸出,在倾斜状态下二三级小平台4尾部接触地面,通过平台伸缩油缸11继续伸出,大平台、二三级小平台会从第一铰链点3处产生一小于180°的夹角,使二三级小平台4与地面的夹角逐渐减小,直至平台伸缩油缸全伸,实现二三级小平台4与地面的夹角B和C。

在底盘纵梁上的铰链点7的离地高度、整个平台的长度已定的情况下,大小平台与地面的最小倾斜角A、B和C,可通过平台变幅油缸8、平台伸缩油缸11的行程与支腿6的长度来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