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眉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4925阅读:2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轮眉安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轮眉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跨界两箱车和SUV车型在市场上炙手可热,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占到很大比例,为了体现时尚和运动感,大多数跨界两厢车和SUV车型都会选择安装大包围结构,其中很多车型为了降低钣金开发费用,翼子板和侧围会与不装大包围的车型通用,这样轮眉就只能贴着钣金安装,如果使用目前常规的安装方式轮眉突出的高度就会很高。

目前常见的汽车轮眉安装方式为卡接。卡接方式有两种,一种为A型卡接,一种为D型卡接。A型卡接的卡子是金属件,与钣金卡接时容易生锈,而且不利于轮眉在受温度变化时的变形窜动。D型卡接结构成熟,卡接牢固,拆装容易,成本适中,D型卡扣和卡座之间的配合也易于轮眉在受温度变化时变形窜动。

轮眉在安装时,希望轮眉尽可能低的外凸出汽车车身,外凸很高车子会给人以笨拙的感觉,而且轮眉与轮胎之间的层次感也会拉大。原则上要求轮眉与轮胎之间的高度差小于20mm。

而在D型卡接时,轮眉和卡座通常是一体成型,这对成型工艺要求较高,模具相对较复杂,卡座的深度一般在7mm以上,这导致轮眉外凸出汽车车身的高度一般在13mm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眉外凸出汽车车身的高度较低的汽车轮眉安装结构。

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轮眉安装结构,其包括轮眉、卡扣以及卡座,卡扣包括固定部和插接部,卡座固定于轮眉上,卡扣的固定部卡接于卡座,卡扣的插接部用于卡接于汽车钣金上所设的钣金孔内。

进一步地,卡座为注塑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至轮眉上。

进一步地,轮眉上凸设有长条筋,卡座上对应长条筋设有条形槽,长条筋可插入于条形槽并通过摩擦焊与条形槽固定。

进一步地,长条筋的端部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部。

进一步地,固定部包括上限位板、下限位板以及连接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卡接板,卡座具有一卡板,卡板下设有用于收容下限位板的滑槽和用于收容卡接板的卡槽。

进一步地,插接部为顶端细末端粗的尖嘴状。

进一步地,插接部的外周注塑成型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轮眉包括轮眉本体和位于轮眉本体两侧的翻边,卡座固定于轮眉的轮眉本体上。

进一步地,汽车钣金的靠近卡扣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卡扣的一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长条筋和条形槽的个数分别为三个,且三个长条筋组成一三角形。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轮眉安装结构的卡座单独注塑成型于轮眉,因此其对成型工艺要求不高,模具相对较简单,且卡座的高度可设计得较低,这样轮眉外凸出汽车车身的高度也可设计得较低。通过将汽车钣金的靠近卡扣的一端的高度设计得低于远离卡扣的一端的高度可进一步降低轮眉外凸出汽车车身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汽车轮眉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汽车轮眉安装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轮眉安装结构包括轮眉1、卡扣3以及卡座4。

轮眉1包括轮眉本体11和位于轮眉本体11两侧的翻边12。在轮眉本体11上凸设有三个长条筋13,且三个所述长条筋13组成一三角形。在长条筋13的端部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部15。

汽车钣金2具有一钣金孔21,汽车钣金2的靠近卡扣3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卡扣3的一端的高度。

卡座4为注塑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至轮眉1的轮眉本体11上。在卡座4上对应长条筋13设有三个条形槽41,长条筋13可插入于条形槽41并通过摩擦焊与条形槽41固定。该种焊接方式焊接很牢固,完全满足轮眉的使用要求。卡座4具有一卡板44,在卡板44下设有滑槽42和卡槽43。

卡扣3包括固定部31和插接部32。插接部32为顶端细末端粗的尖嘴状,在插接部32的外周注塑成型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5。卡扣3的固定部31卡接于卡座4上,卡扣3的插接部32用于卡接于钣金孔21。具体地,固定部31包括上限位板311、下限位板312以及连接上限位板311和下限位板312的卡接板313。下限位板312为方板,上限位板311和卡接板313为圆板。下限位板312可滑入滑槽42,上限位板311位于卡板44上,卡扣3通过卡槽43和卡接板313之间的卡接而卡合于卡座4。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轮眉安装结构的卡座4单独注塑成型于轮眉1,因此其对成型工艺要求不高,模具相对较简单,且卡座4的高度可设计得较低,这样轮眉外凸出汽车车身的高度也可设计得较低。通过将汽车钣金2的靠近卡扣3的一端的高度设计得低于远离卡扣3的一端的高度可进一步降低轮眉外凸出汽车车身的高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