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份验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756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份验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部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份验证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要,与汽车配套的智能设备也应运而生。目前,汽车产品里的人机交互通常是通过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以及人脸识别来实现的。

但是,现有用于人机交互的人脸识别系统往往结构、操作复杂,甚至需要驾驶员的脸部对准并靠近人脸识别系统。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人脸识别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安装在汽车内部的身份验证系统的机构和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份验证系统,该身份验证系统包括:基体,其通过安装架固定于车身;图像采集部,其以集成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基体,车内的至少一个驾乘位能够处于所述图像采集部的视野范围内;以及处理器,所述图像采集部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图像采集部能够将采集到的该至少一个驾乘位中的任意驾乘位处的图像数据传输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能够对所述图像采集部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在上述身份验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图像采集部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该至少一个摄像头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使其视野到达所述至少一个驾乘位中的任意驾乘位处,进而采集该至少一个驾乘位中的任意驾乘位处的图像数据。

在上述身份验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为后视镜组件,所述后视镜组件包括壳体以及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后视镜,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车身。

在上述身份验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壳体。

在上述身份验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后视镜的主平面上,沿所述后视镜的厚度方向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设置于该安装孔。

在上述身份验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能够随着所述后视镜的转动而转动。

在上述身份验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图像采集部通过信息传输线束或无线传输的方式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在上述身份验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在所述安装孔内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视镜转动。

在上述身份验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处理器为整车处理器。

在上述身份验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架还具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用于改变所述后视镜相对于所述车体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摄像头设置在壳体上,并通过信息传输线束将摄像头连接至整车处理器内,使车内驾乘人员不用接触身份验证系统也能够完成身份验证。具体是,摄像头将捕捉到的驾乘人员的面部信息通过信息传输线束传送至整车处理器,使整车处理器对驾乘人员进行身份信息的验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身份验证系统不仅结构简单,不会占用车内更多的空间,而且还无需车内驾乘人员的操作即可完成身份信息的验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份验证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份验证系统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份验证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附图中各部件之间是按一定比例关系绘制的,但是这种比例关系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份验证系统包括:安装架1、后视镜组件2和图像采集部(图中未示出)。安装架1具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主要包括壳体支架11和球形铰链12。后视镜组件2包括壳体21和后视镜22。球形铰链12的一端与壳体21固定连接,球形铰链12的另一端与支架11固定连接。后视镜22设置在壳体21上,安装架1通过支架11固定在汽车车身内部。优选地,后视镜 22和壳体21之间采用卡接的连接方式,安支架11与汽车之间采用插接或卡接的连接方式,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采用其他的来接方式将后视镜22与壳体21、安支架11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到一起,例如,螺栓连接。进一步,壳体21和球形铰链12之间通过枢转结构枢转连接,以便驾乘人员能够通过该枢转结构与球形铰链12共同调整后视镜22的位置,使后视镜22能够在较大的角度范围内被调节,增加驾驶员的观察视野。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保证后视镜组22能够被旋转,调整其后视范围的情况下,球形铰链11也可以被其他的调整机构替换,例如,定型软管、金属波纹管等。

继续参阅图1至图3,图像采集部包括摄像头3和信息输送线束4。摄像头3通过信息输送线束4连接有处理器(图中未示出),以便摄像头3能够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动给处理器,为了避免图像采集部占用更多的空间,以及方便控制图像采集部,将汽车的整车处理器作为图像采集部的处理器,以便当驾乘人员身份验证通过时,整车处理器能够快速地做出反应,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动作。优选地,摄像头3和信息输送线束4(除与整车处理器连接的引出部分)都固定安装在壳体 21的内部。进一步优选地,在安装有后视镜22的壳体21的一侧且沿后视镜的厚度方向设置一个安装位,该安装位优选地是安装孔,将摄像头3 通过该安装孔与壳体21固定连接,使得摄像头3在固定好的状态下能够采集到车内驾乘人员的面部信息。

优选地,摄像头3选用广角摄像头,以便摄像头3在随后视镜22进行位置调整时也能够采集到乘员的面部信息,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满足车内乘员的面部信息能够被采集的前提下,也可以选用其他形式或者任意数量的摄像头,此处的摄像头,泛指各种能够通过捕捉画面的方式获取图像数据的结构。进一步,摄像头3与壳体21的连接处也可以设置一个调整机构,以便通过该调整机构能够使摄像头3相对于壳体 21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在不调整后视镜22位置的情形下改变摄像头3的图像采集视野。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也可以将摄像头3隐藏地设置在后视镜组件2的后面,使图1至图3中所示的整体结构更加美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后视镜22必须是单向透视镜,或者在后视镜 22与摄像头3对应地位置上设置透明区域,使摄像头3能够监控到车内驾乘人员的面部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份验证系统可以结合相关的软件程序完成车内乘员的身份验证。具体地:

首先,用户首次使用时,通过摄像头3进行面部注册,并将用户信息进行存储。为了提高身份验证系统的识别率,用户在首次注册时,需要进行多角度的面部信息采集,以便摄像头3在采集到用户的面部信息时能够快速的进行验证。

当汽车门被打开或发动机启动时,摄像头3被激活,捕捉实时画面。当用户进入到车内后,摄像头3会抓取驾驶员和副驾驶乘客的面部图片,并通过信息输送线束4将图片信息发送至整车处理器。整车处理器会将用户的面部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现有人脸图进行比对匹配。当用户的身份验证成功后,整车处理器会授权用户使用车辆;当用户的身份验证失败后,摄像头3会继续采集用户的面部图片信息并由整车处理器与数据库中的现有人脸图进行比对匹配,直到成功为止。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防止用户身份验证不成功时,整车处理器会一直对用户的面部图片信息进行验证,可以对整车处理器做一个验证次数限定,例如,当用户身份验证信息失败十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作出适当调整)时,整车处理器会停止身份验证,直到被验证用户一侧的车门被开启并被关闭一次,再重新开始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身份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在用户的身份信息被验证通过后,身份验证系统会周期性(例如,一次/月)的采集用户的面部信息,并将数据库中人脸图进行替换,实时更新数据库。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份验证系统的使用方法不仅限于上述所述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与其相结合的软件程序进行设定。由于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份验证系统相结合使用的方法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故在此不做其他陈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身份验证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对车内驾乘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时,驾乘人员无需操作,通过摄像头3 对驾乘人员的面部实时捕捉并经由整车处理器进行身份的验证,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身份验证系统的操作更加简单。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