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2105发布日期:2019-06-18 23:1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照明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照亮车辆车顶的开口部近旁的照明构造,为在内周侧的车顶饰板和外周侧的车顶饰板之间的间隙设置有透镜,来自透镜的光通过该间隙扩散照射到车室内的照明构造(专利文献1)。

然而,该照明构造虽然照亮车顶开口部近旁的内周侧的车顶饰板,但是没有照亮构成设置于车顶开口部的天窗的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另外,需要在内周侧和外周侧双重地构成车顶饰板。

另外,以往,作为照亮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的照明构造,存在以下的照明构造:在设置于外周侧的车顶饰板的内周缘的装饰物和遮阳板导轨之间的间隙设置有照明构造,来自照明构造的光通过该间隙射向遮阳板(专利文献2)。

然而,该照明构造虽然照亮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但是需要在车顶饰板的内周侧设置装饰物,另外,当遮阳板打开时,有时扩散到位于照明构造周围的遮阳板的下面或装饰物的上面等的车体构造的内部的光会反射而映入玻璃车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0743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12648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车顶开口部的构造整洁、美观,并且照射到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的光映射良好的照明构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构成得以掌握。

(1)本发明的照明构造为设置于车辆车顶的车顶开口部来照亮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的照明构造,所述车顶开口部具备:在车顶面板开口的车顶面板开口部;和在覆盖所述车顶面板的下面的车顶饰板开口的车顶饰板开口部,所述照明构造具备:框状的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沿着所述车顶饰板开口部的周缘结合到所述车顶饰板,增强所述车顶饰板开口部;框状的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以与所述第一托架的背侧重叠的方式结合到所述第一托架,并与所述第一托架一起增强所述车顶饰板开口部;以及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夹持在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之间,来自所述发光体的光从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之间的间隙漏光。

(2)在上述(1)的结构中,所述发光体具备侧面漏光型的光纤和设置于所述光纤的端部的led模块。

(3)在上述(1)或者(2)的结构中,所述第一托架在内周缘具备第一光导部,所述第一光导部具有朝向所述遮阳板或者所述玻璃车顶并向斜背侧倾斜的背侧面。

(4)在上述(1)或者(2)的结构中,所述第二托架在内周缘具备第二光导部,所述第二光导部具有朝向所述遮阳板或者所述玻璃车顶并向斜背侧倾斜的表侧面。

(5)在上述(1)或者(2)的结构中,所述第一托架在内周缘具备第一光导部,所述第一光导部具有朝向所述遮阳板或者所述玻璃车顶并向斜背侧倾斜的背侧面,所述第二托架在内周缘具备第二光导部,所述第二光导部具有朝向所述遮阳板或者所述玻璃车顶并向斜背侧倾斜的表侧面,所述第一托架具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一光导部一起构成向表侧凹陷,所述第二托架具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邻接于所述第二光导部并向背侧凹陷,所述发光体夹持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之间。

(6)在上述(4)或者(5)的结构中,所述第二光导部在所述车顶饰板开口部的周缘和所述车顶面板开口部的周缘之间延伸,以遮挡来自所述发光体的光。

(7)在上述(3)~(6)中任一项的结构中,所述倾斜的角度在所述车顶开口部的整个周缘分布均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的车顶开口部的构造整洁、美观,并且照射到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的光映射良好的照明构造。

附图说明

图1为在周围明亮的环境下,当遮阳板打开时,从车辆的后方向斜前方仰视车顶时的车顶开口部的外观图。

图2为在周围明亮的环境下,当遮阳板打开时,从车辆的左方向斜右方仰视车顶时的车顶开口部的外观图。

图3为在周围明亮的环境下,当遮阳板关闭时,从车辆的后方向斜前方仰视车顶时的车顶开口部的外观图。

图4在周围明亮的环境下,当遮阳板关闭时,从车辆的左方向斜右方仰视车顶时的车顶开口部的外观图。

图5为在周围暗的环境下,当遮阳板关闭时,从车辆的后方向斜前方仰视车顶时的车顶开口部的外观图。

图6为在周围暗的环境下,当遮阳板关闭时,从车辆的左方向斜右方仰视车顶时的车顶开口部的外观图。

图7为在周围暗的环境下,当遮阳板打开时,从车辆的后方向斜前方仰视车顶时的车顶开口部的外观图。

图8为在周围暗的环境下,当遮阳板打开时,从车辆的左方向斜右方仰视车顶时的车顶开口部的外观图。

图9为在斜向俯视车顶饰板的状态下的照明构造的分解图。

图10为在俯视车顶饰板的状态下的照明构造的平面图。

图11为沿图10的a箭头方向的截面图,为遮阳板关闭时的照明构造的右部的截面图。

图12为沿图10的b箭头方向的截面图,为遮阳板关闭时的照明构造的前部的截面图。

图13为沿图10的c箭头方向的截面图,为遮阳板打开时的照明构造的后部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车顶

10a车顶开口部

11车顶饰板

11a车顶饰板开口部

12车顶面板

12a车顶面板开口部

20第一托架

21第一光导部

21r背侧面

22第一凹部

23垂下部

24水平部

25凸缘部

26固定部

30发光体

31光纤

40第二托架

41第二光导部

41r表侧面

42第二凹部

42h水平夹持部

42v竖直夹持部

43水平部

44固定部

50天窗

51遮阳板

100照明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并且,除非特别说明,将车室内侧(地面侧、车辆下侧)设定为表侧,将车顶面板侧(天空侧、车辆上侧)设定为背侧。

使用图1至图4,对设置有天窗50的车辆的车顶10(也称为天井。)进行简略说明。

图1为在周围明亮的环境下,当遮阳板51打开时,从车辆的后方向斜前方仰视车顶10时的车顶开口部10a的外观图。图2为在周围明亮的环境下,当遮阳板51打开时,从车辆的左方向斜右方仰视车顶10时的车顶开口部10a的外观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的车顶10具备未图示的车顶面板12和覆盖车顶面板12的下面的车顶饰板11(也称为车顶内衬或者车顶头衬里。)。

车顶10在车辆的前方具有车顶开口部10a,车顶开口部10a由车顶面板12的车顶面板开口部12a和车顶饰板11的车顶饰板开口部11a构成,两者为大致相同形状。

在车顶面板开口部12a设置有天窗50。

天窗50具备:玻璃车顶52,其配置为堵住车顶面板开口部12a;以及遮阳板51,其配置于玻璃车顶52的表侧,相对于车顶饰板开口部11a开闭自由地滑动,并且能够覆盖或打开玻璃车顶52的下面。

遮阳板51和玻璃车顶52的形状以及大小形成为与车顶开口部10a大致相同。

图3为在周围明亮的环境下,当遮阳板51关闭时,从车辆的后方向斜前方仰视车顶10时的车顶开口部10a的外观图。图4为在周围明亮的环境下,当遮阳板51关闭时,从车辆的左方向斜右方仰视车顶10时的车顶开口部10a的外观图。

如图3以及图4所示,若相对于车顶开口部10a滑动并关闭遮阳板51,则遮阳板51会全部覆盖未图示的玻璃车顶52的下面,成为堵住车顶开口部10a的状态。

其次,使用图5以及图6,说明在遮阳板51关闭时通过照明构造100进行间接照明的状态。并且,在图5和图6中,图中的l表示被反射的光映射的部分。

图5为在周围暗的环境下,当遮阳板51关闭时,从车辆的后方向斜前方仰视车顶10时的车顶开口部10a的外观图。

图6为在周围暗的环境下,当遮阳板51关闭时,从车辆的左方向斜右方仰视车顶10时的车顶开口部10a的外观图。

如图5和图6所示,由于在车顶饰板11的背侧,如后面所详述具备构成未图示的照明构造100的发光体30,因此在周围暗的环境下,当遮阳板51关闭时,从发光体30照射的光沿着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周缘部以环状照亮遮阳板51的周缘部的表侧面,并以图中l所示的方式映射。

并且,照亮遮阳板51的表侧面的光被反射到车室内侧,形成为照亮车室内的间接照明。

此外,从遮阳板51反射的光,在朝向车室内侧的途中,一部分被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周缘部遮挡,使得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周缘部的表侧面和遮阳板51的周缘部的表侧面之间的照度差变大。

因此,从车室内观察时,车顶饰板开口部11a醒目突出,美观性优良。

接着,使用图7以及图8,说明在遮光板51打开时通过照明构造100进行间接照明的状态。并且,在图7以及图8中,图中的l表示被反射的光映射的部分。

图7为在周围暗的环境下,当遮阳板51打开时,从车辆的后方向斜前方仰视车顶10时的车顶开口部10a的外观图。

图8为在周围暗的环境下,当遮阳板51打开时,从车辆的左方向斜右方仰视车顶10时的车顶开口部10a的外观图。

如图7以及图8所示,由于在车顶饰板11的背侧具备构成未图示的照明构造100的发光体30,因此在周围暗的环境下,当遮阳板51打开时,对于从发光体30照射的光,虽然后部被遮阳板51遮挡,但是其他部分没有被遮阳板51遮挡,沿着车顶面板开口部12a的周缘部,如图中l所示沿着周缘照亮配置于遮阳板51的背侧的玻璃车顶52的表侧面。

并且,照亮玻璃车顶52的表侧面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到车室内侧,形成为照亮车室内的间接照明。

此外,由于从发光体30照射的光在向玻璃车顶52的途中一部分被后述的第二托架40遮挡,因此在玻璃车顶52的表侧面形成在直接照亮来自发光体30的光的部分和遮挡来自发光体30的光的部分之间照度大幅变化的部分,该部分反射到车室内侧。

此外,由于从发光体30到玻璃车顶52之间存在距离,因此从车室内观察时,清晰的线状光看上去好像仅以该距离自玻璃车顶52存在并漂浮于背侧,映照到玻璃车顶52,美观性优良。

接下来,使用图9以及图10,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构造100进行说明。

图9为在斜向俯视实施方式所涉及车顶饰板11的状态下的照明构造100的分解图。图10为俯视车顶饰板的状态下的照明构造的平面图。在图9和图10中,省略了天窗50(遮阳板51以及玻璃车顶52)以及车顶面板12的图示。

如图9所示,照明构造100沿着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周缘结合到车顶饰板11。具体地,照明构造100具备:框状的第一托架20,增强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第二托架40,以与第一托架20的背侧重叠的方式结合到第一托架20,并增强第一托架20;以及发光体30,夹持在第一托架20和第二托架40之间。

根据这样的照明构造100,来自发光体30的光从第一托架20和第二托架40之间的间隙漏光,照亮设置于车顶开口部10a的遮阳板51或者玻璃车顶52。

第一托架20为具有与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内部形状大致相同的内部形状或稍大的内部形状的框状体,由abs等树脂成型。

对第一托架20实施黑色涂装,以使得照射的光不透过,反射光不过度扩散。并且,只要具有同等功能,颜色不是黑色也可以,代替涂装也可以在材料中配合炭黑而着色。另外,可以通过将颜色变为白色等,大胆地提高反射率,由此根据客户的要求改变美观。

第一托架20通过螺钉紧固、超声波焊接或者热熔(热熔合)等而结合到位于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背侧的由树脂成型的基材。

发光体30具备侧面漏光型的光纤31和设置于光纤31的端部的led模块32,整体也称为线性灯串。并且,发光体30并不限于此,通过将作为点光源的多个发光元件连接以线状地发光也可以。

光纤31为具有柔软性的线状体,例如,芯部由丙烯酸树脂构成,包层部由氟系树脂构成,可以使得来自分别设置于两端部的led模块32的光在长度方向上均匀地漏光(出光)。根据使用这样的光纤31以及led模块32的发光体30,由于可以在长度方向上均匀地漏光,因此照射到遮阳板51或者玻璃车顶52的光也变得均匀,美观性优良。

此外,如图9所示,发光体30构成如下:为了使得整体为大致l字状,将一个位置呈弯曲状态的第一发光体30a和相同形状的第二发光体30b构成为:第一发光体30a的一个端部和第二发光体30b的一个端部交叉,第一发光体30a的另一个端部和第二发光体30b的另一个端部交叉。而且,发光体30在沿着第一托架20的框架形状分别配置于第一托架20的背侧的其他位置的状态下,整体形成为环状。并且,也可以环状形成一个发光体30。

由此,发光体30沿着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周缘设置。

作为构成发光体30的第一发光体30a以及第二发光体30b,例如为具有规定直径的圆形截面,并且采用与车顶开口部10a的大小相匹配的长度。

发光体30配置于第一托架20的背侧,且配置于第二托架40的表侧,弹性地夹持在第一托架20和第二托架40之间。并且,如图10所示,led模块32配置于相比第一托架20和第二托架40位于外侧且在车顶饰板11和未图示的车顶面板12之间的剩余空间,但是也可以配置于第一托架20和第二托架40之间。由于发光体30弹性地夹持在第一托架20和第二托架40之间,因此在不损坏发光体30而将其定位的同时,抑制了因车辆的振动而引起的晃动,进一步地,能够提高第一托架20、第二托架40和发光体30的集合体的刚性。

第二托架40为框状体,其具有与车顶饰板开口部11a以及第一托架20的内部形状大致相同的内部形状或者比第一托架20的内部形状稍大的内部形状,由abs等树脂成型。

与第一托架20相同,对第二托架40实施黑色涂装,以使得照射的光不透过,反射光不过度扩散。

并且,第二托架40在使第一托架开口部20a的形状和第二托架开口部40a的形状相匹配的状态下,以与第一托架20的背侧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第二托架40通过螺钉紧固、超声波焊接或者热熔等结合到第一托架20。

接下来,使用图11至图13,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构造100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图11为沿图10的a箭头方向的截面图,为当遮阳板51关闭时的照明构造100的右部的截面图。图12为沿图10的b箭头方向的截面图,为当遮阳板51关闭时的照明构造100的前部的截面图。图13为沿图10的c箭头方向的截面图,为当遮阳板51打开时的照明构造100的后部的截面图。并且,对于第一托架20以及第二托架40的截面形状,如图11至图13所示,虽然在前部、后部、左部和右部相对于车顶开口部10a的尺寸稍微不同,但是由于是大致相似的形状,因此说明中的符号代表性地示出于图11中。

对于第一托架20,整体为环状(参照图10),如图11至13所示,截面成为背侧未关闭而是打开状态下的开放截面。

具体地,如图11所示,第一托架20在第一托架20的内周缘具备具有朝向遮阳板51或者玻璃车顶52并向斜背侧倾斜的背侧面21r的第一光导部21。

通过这样构成,由于从发光体30发出的光被第一光导部21的背侧面反射,并被导向遮阳板51或玻璃车顶52,因此能够使来自发光体30的光不衰减地有效地照射到遮阳板51或玻璃车顶52。

此外,第一光导部21的倾斜角度在车顶开口部10a的整个周缘分布均匀。由此,能够沿着车顶开口部10a的周缘照射具有均匀的照度和宽度的线状光,美观性优良。

第一托架20具有第一凹部22,该第一凹部22与第一光导部21一起构成向表侧凹陷。

进一步地,第一托架20具有:垂下部23,其与第一凹部22的外周缘相连,并从背侧向表侧(图11中从上向下)大致竖直地延伸设置;水平部24,其与垂下部23的表侧端部相连,并从内侧向外侧(图11中从左向右)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设置;以及凸缘部25,其与水平部24的外侧端部相连,并从表侧向背侧(图11中从下向上)延伸设置。

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第一托架20的截面,能够增大第一托架20的截面系数,能够将第一托架20结合到车顶饰板开口部11a,并有效增强车顶饰板开口部11a。

并且,通过热熔等适当的方法将第一光导部21的背侧面和水平部24的背侧面分别结合到位于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背侧面的基材。

在水平部24的背侧设置有固定于第二托架40的固定部26。作为固定部26和第二托架40的固定方法,可以采用螺钉紧固、超声波焊接、热熔或者者粘合剂等。

对于第二托架40,整体为环状(参照图10),如图11所示,截面成为背侧未关闭而是打开状态下的开放截面。

具体地,第二托架40在第二托架40的内周缘具备具有朝向遮阳板51或者玻璃车顶52并向斜背侧倾斜的表侧面41r的第二光导部41。

第二光导部41在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周缘和车顶面板开口部12a的周缘之间延伸,以遮挡来自发光体30的光。

由此,由于来自发光体30的光被第二光导部41遮挡,光不能直接到达位于其背后的车顶面板开口部12a的周缘,与碰到车顶面板开口部12a的周缘的光反射,因此不能从车室内视觉识别,美观性优良。

此外,即使在遮阳板51打开的状态下,反射到玻璃车顶52,也不会从车室内视觉识别车顶内部开口12a的周缘,美观性优良。进一步地,由于来自发光体30的光被第二光导部41的表侧面反射并被导向遮阳板51或玻璃车顶52,因此能够使来自发光体30的光不衰减地有效地照射到遮阳板51或玻璃车顶52。

而且,从发光体30发出的光由于一部分直接照射到遮阳板51或玻璃车顶52,而另一部分在朝向遮阳板51或玻璃车顶52的途中被第二光导部41遮挡,因而在遮阳板51或玻璃车顶52中,直接照射有光的部分与光被遮挡的部分之间的照度差变大,因此从车室内观察时,直接照射有光的部分醒目突出,美观性优良。

此外,第二托架40具有邻接于第二光导部41并向背侧凹陷的第二凹部42。第二凹部42例如由如下部件构成:水平夹持部42h,其与第二光导部41相连,并从内侧向外侧(图11中从左向右)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以及竖直夹持部42v,其与水平夹持部42h的外侧端部相连,并从背侧向表侧(图11中从上向下)延伸设置。

并且,竖直夹持部42v可以不是完全竖直,也可以从背侧端向表侧端徐徐扩展。由此,在将发光体30配置于位于第一托架20的背侧的第一凹部22之后,若从第一托架20的背侧向表侧移动第二托架40,则发光体30和竖直夹持部42v相接,由于发光体30引导第二托架40,因此能够将第二托架40定位在正确的位置。与此同时,通过第一托架20和第二托架40,能够将发光体30夹持而不晃动,从而能够将发光体30定位在正确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托架40具有水平部43,其与第二凹部42的外周缘的表侧端部相连,并从内侧向外侧(图11中从左向右)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

在水平部43的背侧,设置有固定于车顶面板12的固定部44。作为固定固定部44和车顶面板12的固定方法,可以采用钩环扣件等。

水平部43的表侧固定于第一托架20的固定部26。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第二托架40的截面,能够增大第二托架40的截面系数,与结合到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第一托架20配合,能够稳固地增强车顶饰板开口部11a。

如上所述,发光体30为线状,沿着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周缘以整体形成为环状的方式配置。

并且,发光体30夹持在第一凹部22和第二凹部42之间。

通过将发光体30夹持在第一凹部22和第二凹部42之间,由于第一托架20、第二托架40、固定部44和发光体30形成为一体,整体刚性提高,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增强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周缘。

(设置方法)

以下,一边参照图9和图11,一边对将照明构造100设置于车辆的车顶10的车顶开口部10a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1)首先,将第一托架20沿着车顶饰板开口部11a配置,并通过热熔等适当的方法结合到车顶饰板开口部11a的背侧。

(2)其次,将发光体30的光纤31以第一发光体30a和第二发光体30b形成为环状的方式配置于第一托架20的第一凹部22。

(3)接着,将第二托架40与第一托架20的背侧重叠,以使得第一托架开口部20a和第二托架开口部40a相匹配,然后,将发光体30的光纤31夹持在第一凹部22和第二托架40的第二凹部42之间。

(4)通过适当的方式将第二托架40结合到第一托架20的背侧。

(5)将由第一托架20、第二托架40、发光体30以及车顶饰板11构成的组件安装到车顶面板12。

通过这种方式,将照明构造100设置于车辆的车顶10。

并且,用于将照明构造100设置于车辆的车顶10的车顶开口部10a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的示例。例如,事先准备第一托架20、第二托架40以及发光体30的组件,并将该组件安装到车顶面板12,然后,也可以通过热熔合将车顶饰板11固定到安装于车顶面板12的组件的表侧。在不使用发光体30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发光体30以及第二托架40,直接将第一托架20安装到车顶面板12。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所涉及的照明构造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

根据本发明,由于照明构造具备:框状的第一托架,其沿着车顶饰板开口的周缘结合到车顶饰板,增强车顶饰板开口部;框状的第二托架,其以与第一托架的背侧重叠的方式结合到第一托架,并和第一托架一起增强车顶开口部;以及发光体,其夹持在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因此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配合,能够兼备增强车顶饰板开口部的功能和将发光体安装到车顶饰板开口部并定位的功能。由此,抑制了部件数量,车顶开口部的构造变得不复杂,而且整洁、美观。

根据本发明,由于照明构造具备:框状的第一托架,其沿着车顶饰板开口的周缘结合到车顶饰板,增强车顶饰板开口部;框状的第二托架,其以与第一托架的背侧重叠的方式结合到第一托架,并和第一托架一起增强车顶开口部;以及发光体,其夹持在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因此能够以未设置发光体的车顶开口部的规格(构造)和设置发光体的车顶开口部的规格(结构)制成与第一个托架相同的部件。另外,在设置发光体的车顶开口部的规格(构造)的情况下,通过仅追加并设置发光体以及第二托架就能够简单地构成照明构造。

根据本发明,由于来自发光体的光从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的间隙漏光,并且来自发光体的光不扩散到周围而是在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集光,因此能够有效地照射到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从而能够以省电的方式间接照明车室内。另外,由于来自发光体的光从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的间隙漏光,并以与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的间隙相当的规定的宽度清晰地照射到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因此当直接视觉识别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时,光的映射良好,美观性优良。

根据本发明,由于发光体具备侧面漏光型的光纤和设置于光纤的端部的led模块,因而能够使发光体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均匀地发光,因此当直接视觉识别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时,光的映射良好,美观性优良。

根据本发明,由于发光体沿车顶开口部的周缘设置,并与车顶饰板开口部的形状相匹配,因此能够使车顶饰板开口部醒目突出,美观性优良。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一托架在内周缘具备具有朝向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并向斜背侧倾斜的背侧面的第一光导部,因此从发光体发出的光被第一光导部的背侧面反射,并被导向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从而能够使来自发光体的光不衰减地有效地照射到遮阳板或玻璃车顶,省电的同时,光的映射良好,美观性优良。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二托架在内周缘具备具有朝向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并向斜背侧倾斜的表侧面的第二光导部,因此从发光体发出的光被第二光导部的表侧面反射,并被导向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从而使来自发光体的光不衰减地有效地照射到遮阳板或玻璃车顶,省电的同时,光的映射良好,美观性优良。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一托架具有与第一光导部一起构成向表侧凹陷的第一凹部,第二托架具有邻接于第二光导部并向背侧凹陷的第二凹部,发光体夹持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之间,因此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除了分别有助于提高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刚性之外,还能够兼备将发光体夹持并定位的功能。此外,由于发光体夹持在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因而第一托架、第二托架以及发光体形成为一体,整体刚度提高,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增强车顶饰板开口部的周缘。进一步地,由于由第一托架、第二托架以及发光体构成的照明构造本身成为增强车顶饰板开口部的周缘的增强构造,从而使得增强构造全部收纳于车顶装饰开口部的背侧,因此车顶开口部的构造整洁、美观。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二光导部在车顶饰板开口部的周缘和车顶面板开口部的周缘之间延伸,以遮挡来自发光体的光,因而来自发光体的光被第二光导部遮挡,光不能直接到达位于其背后的车顶面板开口部的周缘,与车顶面板开口部的周缘碰到的光反射,不能从车室内视觉识别,美观性优良。此外,即使在遮阳板打开的状态下,反射到玻璃车顶,因此也不能从车室内视觉识别车顶内部开口的周缘,美观性优良。此外,从发光体发出的光由于一部分直接照射到遮阳板或玻璃车顶,另一部分在朝向遮阳板或玻璃车顶的途中被第二光导部遮挡,因而在遮阳板或玻璃车顶中,直接照射有光的部分与光被遮挡的部分之间的照度差变大,因此从车室内观察时,直接照射有光的部分醒目突出,美观性优良。

根据本发明,由于倾斜的角度在开口部的整个周缘分布均匀,因此能够将具有均匀的照度以及宽度的线性光沿着车顶开口部的周缘照射到遮阳板或者玻璃车顶,光的映射良好,美观性优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