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标的三角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289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美标的三角警示牌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用三角警示牌领域。



背景技术:

机动车三角警示器主要是在机动车出现状况的时候摆在车后一段距离作警示作用。现有的美标的三角警示牌在狂风中由于受力不均匀,容易翻到。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美标的三角警示牌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美标的三角警示牌。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美标的三角警示牌,包括底座和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三角牌,所述三角牌包括在其左右两侧设置的衬板,在所述衬板上间隔均布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一槽和开口朝下的第二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任意一衬板上的导风槽的第一槽和第二槽错位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缺口,在所述三角牌底部设置有配合所述缺口的支脚。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三角牌上设置有用于感知风向和风速的压敏传感器,在所述底座内活动设置有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通过弹簧顶靠以使得其位于底座两端,所述第一配重块和所述第二配重块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压敏传感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配重块连接的第一拉绳和卷绕所述第一拉绳的第一卷绕电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配重块连接的第二拉绳和卷绕所述第二拉绳的第二卷绕电机。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美标的三角警示牌在狂风中依旧可以保持警示牌的稳定,并且不需要额外增加配重来达到提高稳定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底座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4,美标的三角警示牌,包括底座2和转动设置在底座2上的三角牌1,所述三角牌1包括在其左右两侧设置的衬板10,在所述衬板10上间隔均布有导风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11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一槽和开口朝下的第二槽。在任意一衬板10上的导风槽11的第一槽和第二槽错位分布。

上述结构,首先通过导风槽减小风阻,从而降低三角牌1被风挂到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导风槽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一槽和开口朝下的第二槽。因此使得风通过导风槽时能够产生平衡所述三角牌的稳定气流。

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缺口20,在所述三角牌1底部设置有配合所述缺口20的支脚12。上述结构在美标的三角警示牌不使用时,通过转动三角牌1使得三角牌上的支脚12进入所述缺口20内。可以防止所述三角牌1转动的过行程。

在所述三角牌1上设置有用于感知风向和风速的压敏传感器,在所述底座2内活动设置有第一配重块22和第二配重块23,所述第一配重块22和第二配重块23通过弹簧21顶靠以使得其位于底座两端,所述第一配重块22和所述第二配重块23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2a和第二驱动机构23a驱动,还包括控制模块100,所述控制模块100连接所述压敏传感器、第一驱动机构22a和第二驱动机构23a。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a包括与所述第一配重块22连接的第一拉绳220和卷绕所述第一拉绳的第一卷绕电机22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3a包括与所述第二配重块23连接的第二拉绳230和卷绕所述第二拉绳的第二卷绕电机231。

在所述控制模块100种预设一正常风速值,在控制模块100接收到所述压敏传感器信号,得到实际风速值小于预设正常风速值时,第一配重块22和第二配重块23在弹簧21的作用下位于底座2两端。在控制模块100接收到所述压敏传感器信号,得到实际风速值大于预设正常风速值时,所述控制模块10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2a和第二驱动机构23a,使得第一配重块22和所述第二配重块23以沿着所述风反向位置滑移一定距离后停止。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美标的三角警示牌,包括底座和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三角牌,所述三角牌包括在其左右两侧设置的衬板,在所述衬板上间隔均布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一槽和开口朝下的第二槽。本发明美标的三角警示牌在狂风中依旧可以保持警示牌的稳定,并且不需要额外增加配重来达到提高稳定效果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于鹤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永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05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