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382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但是随着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致此,我国多个地区出台小汽车限购牌措施。但另一方面,对新能源电动汽车鼓励大家购买,且有大幅度优惠和补贴政策。所以,近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同时充电桩的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进,现在,在许多公共场所都安装配备了充电桩。

目前,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的结构各式各样,为了满足现代城市的快节凑生活,对电动汽车充电速度要求尽可能的快,所以,现阶段对充电柱的做法是增加充电模块数量来加大容量负载输出。这样一来,充电桩内部散热就成了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内部散热效果好、实用性高、可给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充电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枪、枪绳电缆以及一充电模块组,该充电模组由若干充电模块组成。所述壳体包括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左侧通风门组件、右侧通风门组件、前操作面门组件;所述左侧通风门组件包括左门板,所述左门板设置有进风通道;所述右侧通风门组件包括右门板,所述右门板设置有排风通道;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充电模块的两端面均为网孔结构面,所述充电模块的一端面内部装有吹风扇,且充电模块的该端面抵接于所述左侧通风门组件的进风通道,所述充电模块的另一端面内部装有抽风扇,且充电模块的该端面抵接于所述右侧通风门组件的排风通道。

优选地,所述左门板上设置有百叶窗孔和对应所述百叶窗孔的内导流散热百叶窗,所述百叶窗孔与内导流散热百叶窗相互错开叠通;所述右门板上设置有百叶窗孔和对应所述百叶窗孔的内导流散热百叶窗,所述百叶窗孔与内导流散热百叶窗相互错开叠通。

优选地,所述内导流散热百叶窗由若干z字型挡片顺序排列焊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前操作面门组件上设有一指示灯区、一人机操作对话界面、一刷卡感应板以及一紧急停按钮。

优选地,所述前操作面门组件上设有一内凹斜面,所述人机操作对话界面、一刷卡感应板设置于所述内凹斜面上。

优选地,所述人机操作对话界面为一触摸屏。

优选地,所述紧急停按钮上方设置有一一次性挡板。

优选地,所述充电桩包括两支充电枪、两条枪绳电缆;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可供充电枪的插头端插入的密封枪头座;所述左、右门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悬挂枪绳电缆的悬挂结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一二次控制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上述充电桩正常充电工作时,所有工作的充电模块的吹风扇、排风扇启动,通过左、右侧通风门组件的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直接将外部新鲜空气不停的强制对流循环,具有通风散热效果好、实用性高的优点;其次,取消了常规充电桩在顶部集中抽风散热的结构,结构更加简单;最后,上述充电桩可根据客户快速充电的要求,增加充电模块的数量以增大容量负载输出满足其要求,可给电动汽车快速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充电桩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充电桩的前操作面门组件开启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充电桩的充电模块的安装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充电桩的右侧通风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充电桩的充电模块进风端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充电桩的充电模块排风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桩包括:壳体100、充电枪300、枪绳电缆200、二次控制模块500及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模组由若干充电模块400组成。所述充电枪300通过枪绳电缆200与所述壳体100内的充电模块400连接,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

所述壳体100包括框架101、左侧通风门组件102、右侧通风门组件103、前操作面门组件104、悬挂结构106。所述框架101为焊接一体式结构,所述左侧通风门组件102、右侧通风门组件103、前操作面门组件104、悬挂结构106均安装在框架101上。

所述充电桩为一机双枪结构,并能同时分别进行充电工作。所述充电枪300通过枪绳电缆200与壳体100组装连接为一体,分别设立在壳体100的左右侧面,可同时给两台电动汽车充电。所述壳体100两侧的框架101上分别安装有悬挂结构106,可用于悬挂枪绳电缆200。所述壳体100还设置有密封枪头座,所述充电枪300的插头端插入密封枪头座202中,枪头座的设计高度为人体顺势位置,如高1.5m。需要充电时,握住充电枪300的枪把手顺斜方向轻轻拔出即可。在不充电时充电枪300插入专用密封座枪头中,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简便、快捷。

所述壳体100正面107安装有前操作面门组件104,该前操作面门组件104上方是指示灯区600,布置有正常待机601、充电中602、故障603三支指示灯。所述前操作面门组件104中上方设有一内凹斜面108,在内凹斜面108上部区域109设有触摸屏700,用作人机操作对话界面,进行人机交互。在内凹斜面108下部区域110设有刷卡感应板800,连接用户消费记帐平台,进行计费收费。所述前操作面门组件104中间位置设有一只紧急停按钮900,该紧急停按钮900表面上方设置有一用于遮挡紧急停按钮900的一次性挡板。在出现紧急情况下,破坏表面一次性挡板后,按下紧急停按钮,将切断此台充电桩所有电源功能。壳体100前操作面107整体布置清新整洁,各功能模块安装高度非常适合人体操作。巧妙的内凹斜面108设计,解决了防雨问题的同时又增加立体美观感。

所述壳体100内部形成有内腔114和外腔105,所述内腔114和外腔105由一隔板隔开。紧挨所述前操作面门104后方的腔室为外腔105,外腔105隔板之后的腔室为内腔114。所述外腔105作为二次安装室,用于安装二次控制模块500。所述安装二次控制模块500分别与前操作面门组件104的指示灯区600的指示灯、触摸屏700、刷卡感应板800、紧急停按钮900电连接,控制所述指示灯、触摸屏700、刷卡感应板800、紧急停按钮900的运行。所述二次控制模块500还与所述充电模块400连接,监测充电模块400的状态。所述前操作面门104右边111设有内置式铰链112,前操作面门104通过铰链112与所述框架101连接,可180度旋转开启,保证外观美观的同时便于安装和检修二次控制模块500。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右侧通风门组件103包括有右门板3,所述右门板3采用1.5mm厚优质冷扎钢板激光切割四边折弯并焊缝结构。所述右门板3整面内部向外侧用数控冲制若干百叶窗孔116,百叶窗孔116凸起向外开口为朝下。所述右门板3内侧安装有对应所述百叶窗孔116的内导流散热百叶窗115,所述内导流散热百叶窗115由若于“z”字型挡片2顺序排列焊接而成。所述安装于右门板3内侧的内导流散热百叶窗115与右门板3上的百叶窗孔116相互错开叠通,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左侧通风门组件102包括左门板1,所述左侧通风门组件102的结构、功能与所述右侧通风门组件103的结构、功能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所述安装于左门板1内侧的内导流散热百叶窗115与左门板1上的百叶窗孔116相互错开叠通,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左、右门板3的四边折弯并焊缝结构,冲制若干百叶窗孔116,和内部安装相互错开叠通内导流散热百叶窗115,起到了三重加强门板强钢性的作用,达到ip54的防护等级的同时提高每个百叶窗孔116、内导流散热百叶窗115单独散热的效果。冷风从左通风门组件102进入壳体内,热风从右侧通风门组件103排出,冷热风形成对流,保证充电柱壳体100内腔114散热。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充电模块400设置在壳体100内腔114的中间位置,水平叠堆存放在框架101内的充电模块固定架401上,充电模块400的叠堆数量可根据客户快充要求增减。所述充电模块400的两端面均为网孔结构面,每个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网孔104。所述充电模块400的一端面为进风端402,其内部装有4支大功率、体积小、噪声小的向充电模块400内吹风的吹风扇405。所述充电模块400的另一端为排风端403,其内部装有4支大功率、体积小、噪声小的抽风扇406,将充电模块400内的热量抽出。所述充电模块400的进风端402抵接于由所述左侧通风门组件102的百叶窗孔116和内导流散热百叶窗115形成的进风通道处;所述充电模块400的排风端403抵接于由所述右侧通风门组件103的百叶窗孔116和内导流散热百叶窗115形成的排风通道处。左、右侧通风门组件的内导流散热百叶窗115中的z”字型挡片2把每支充电模块400分隔于单独腔体内。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充电桩正常充电工作时,所有工作的充电模块400的吹风扇405、排风扇406启动,通过左、右侧通风门组件的百叶窗孔116和内导流散热百叶窗115形成的进、排风通道,直接将外部新鲜空气不停的强制对流循环,同时充电模块400的进风端402、排风端403与外界距离非常靠近,更加利于对流和加速散热,具有通风散热效果好、实用性高的优点;其次,取消了常规充电桩在顶部集中抽风散热的结构,结构更加简单;再次,每支充电模块400被内导流散热百叶窗分隔于单独腔体内,其自身发热不会影响其它元器件工作。最后,上述充电桩可根据客户快速充电的要求,增加充电模块400的数量以增大容量负载输出满足其要求,可给电动汽车快速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