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083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涉及汽车座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骨架。

技术背景

汽车座椅时汽车零部件中主要的组成部件之一。

在现有的汽车座椅中,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实际需求,常需要将汽车座椅设计复杂化,以此来满足座椅多功能化的需求;从而造成了汽车座椅造成成本高,汽车座椅骨架质量的重量化,从而增加了座椅制造和运输的成本。

进一步的,现有的汽车座椅为实现功能的多样化,常需要在汽车座椅骨架内多增设一些固定件,以满足座椅骨架整体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从而使得乘坐人员在乘坐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一些凸背感,影响了乘坐人员整体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用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现有汽车座椅结构重量化和功能化,造成的成本增加和乘坐人员靠背明显凸背感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两侧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折弯管,所述框架的两侧外壁之间固定有第二折弯管,所述第二折弯管的下方分别固定有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所述第一弯管与所述第二弯管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管通过焊接固定有在所述框架的两侧外壁上,且所述第一折弯管与所述框架之间形成高度差。

优选的,所述第二折弯管与所述靠背水平方向形成夹角,且所述夹角范围在:15°-20°。

优选的,所述第一弯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框架两侧的内壁上,所述是第二弯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框架两侧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弯管为中间下凹的内凸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框架底端两侧外壁之间固定有坐垫支板,且所述坐垫支板凸起,与所述靠背水平方向形成高度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符合整体座椅骨架结构轻量化设计的要求,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座椅的制作成本,进一步的,降低了座椅维修和运输的成本;

2.在本发明中,靠背骨架的外框内固定有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且两根所述的弯管之间仅通过两根支撑杆连接,从而可有效的避免了座椅靠背骨架形成明显的凸背感,提高了乘坐人员背部的舒适感;进一步的,通过将第二弯管设计成之间外凸的结构,从而有效的可扩大中间的空心部,进一步降低了凸背感,进一步提高了乘坐人员背部的舒适度。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1框架、2第一折弯管、3第二折弯管、4第一弯管、5支撑杆、6第二弯管、7支板。

具体实施案例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2,一种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两侧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折弯管2,所述框架1的两侧外壁之间固定有第二折弯管3,所述第二折弯管3的下方分别固定有第一弯管4和第二弯管6,所述第一弯管4与所述第二弯管6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整体的座椅靠背骨架符合轻量化设计的要求,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座椅的制作成本,进一步的,降低了座椅维修和运输的成本;进一步的,靠背骨架的外框1内固定有第一弯管4和第二弯管6,且两根所述的弯管之间仅通过两根支撑杆5连接,从而可有效的避免了座椅靠背骨架形成明显的凸背感,提高了乘坐人员背部的舒适感;进一步的,通过将第二弯管6设计成之间外凸的结构,从而有效的可扩大中间的空心部,进一步降低了凸背感,进一步提高了乘坐人员背部的舒适度。

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第一折弯管2通过焊接固定有在所述框架1的两侧外壁上,且所述第一折弯管2与所述框架1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第二折弯管3与所述靠背水平方向形成夹角,且所述夹角范围在:15°-2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折弯管1的设计,可有效的方便了座椅安全气囊的安装;进一步的,通过将第二折弯管3向后斜安装15°-20°倾角,从而可在发生急刹等现象时,加强了头部和颈部的保护。

请着重参照附图1,所述第一弯管4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框架1两侧的内壁上,所述是第二弯管6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框架1两侧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弯管6为中间下凹的内凸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的第二弯管6设计成外凸的结构,从而扩大了第一弯管4与第二弯管6之间的中空范围,从而进一步的减少了乘坐人员的凸背感,进一步提高了乘坐人员的舒适度。

请再次参照附图1-2,所述框架1底端两侧外壁之间固定有坐垫支板7,且所述坐垫支板7凸起,与所述靠背水平方向形成高度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支板7设计成与所述靠背形成高度差,从而可实现对人体盆骨的挤压,可进一步促进乘坐人员乘坐时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两侧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折弯管,所述框架的两侧外壁之间固定有第二折弯管,所述第二折弯管的下方分别固定有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所述第一弯管与所述第二弯管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仅减少了制造成本,进一步的,降低了维修和运输难度和成本;同时,该座椅靠背能明显降低凸背感,提高乘坐人员背部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良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孝感正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2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