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082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随着购买者和使用者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充电成为一个新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通过将充电枪插到充电桩中的充电部中进行充电,充电口对充电枪的固定不够牢固,充电枪容易滑出充电口,且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设置在充电桩中的充电部以及与所述充电部配合连接的充电枪,所述充电部底部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的顶壁中间设置有导电槽,所述导电槽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导电块,所述充电口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一槽口和第四槽口,所述充电部中设置有横腔,所述充电口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上下伸长的第一回转腔和第二回转腔,所述第一回转腔连通所述横腔和所述第一槽口,所述第二回转腔连通所述横腔和所述第四槽口,所述第一回转腔和第二回转腔中分别设置有可回转的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所述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口和第四槽口中的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所述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顶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设置在所述横腔中的第一齿牙轮和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一齿牙轮中部固定设置有向下伸长并穿贯所述第一转套中部和第一锁紧杆中部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二齿牙轮中部固定设置有向下伸长并穿贯所述第二转套和第二锁紧杆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一齿牙轮和第二齿牙轮之间契合有传运带,所述传运带中间契合有可回转的第三齿牙轮,所述第三齿牙轮中部固定设置有向下伸长穿过所述横腔底壁且探入所述导电槽中的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与所述横腔底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杆顶端与设置在所述横腔顶壁中间的马达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杆在所述导电槽中的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块的内螺状孔螺状纹配合连接的外螺状纹,所述充电枪后端固定连接有斜柄,所述充电枪外表面设置有绝缘防滑套,所述斜柄后端连接有电缆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枪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充电口中配合连接的枪头,所述枪头顶端面中间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块配合连接的导电孔,所述枪头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二槽口和第三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右侧壁上和第三槽口左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二导电头和第三导电头,所述第一锁紧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锁紧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三导电块和第四导电块,所述第一槽口左侧壁上和所述第四槽口右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一导电头和第四导电头,所述导电块与所述第四导电头电联接,所述第一导电头与总电相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电头与所述第三导电头电联接,所述导电孔与所述充电枪电联接,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第二导电块电联接,所述第三导电块与所述第四导电块电联接,所述导电孔的顶部设置有导引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配合生成用于第一锁紧杆回转的第三回转腔,所述第三槽口与所述第四槽口配合生成用于第二锁紧杆回转的第四回转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杆顶端与所述横腔顶壁可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顶端与所述横腔顶壁可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下端与所述第一槽口底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下端与所述第四槽口底壁回转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枪头插到充电口中配合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刚好相对配合而形成供第一锁紧杆回转的第三回转腔,第三槽口与第四槽口刚好相对配合而形成供第二锁紧杆回转的第四回转腔,而后控制马达工作提供动力驱动导电块向下移动而逐渐探入导电孔中,同时还驱动第三齿牙轮回转,从而通过传动皮带传递动力使得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同时回转九十度,从而使得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分别回转探入第二槽口和第三槽口中以将枪头锁紧在充电口中,使得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处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导电块与第一导电头接触传电,第二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头接触传电,第三导电块与第三导电头接触传电,第三导电头与第四导电块接触传电,导电块与导电孔配合连接,以为充电枪导电使用,充电枪既处于带电状态也处于锁紧状态,使得充电枪的锁紧牢固,导电安全稳定。

2.通过托住充电枪,而后控制马达工作反转九十度,从而将枪头解锁并使得导电块断电而脱离与导电孔的配合连接,从而使得本装置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最后从充电口中拔出枪头即可实现充电枪的拔出,从而增加了充电枪的拔出效率。

3.本发明中充电枪锁紧牢固,且导电安全稳定,插入时通过先对充电枪进行锁紧后再对充电枪进行导电,拔出时先对充电枪进行断电后再对充电枪进行解锁,整个装置操作方便快捷,通过一个马达即可实现,大大增加了充电枪的插拔效率,有效避免了在插拔充电枪时发生触电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充电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能源充电桩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充电枪处于锁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设置在充电桩中的充电部2以及与所述充电部2配合连接的充电枪1,所述充电部2底部设置有充电口20,所述充电口20的顶壁中间设置有导电槽21,所述导电槽21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导电块22,所述充电口20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一槽口34和第四槽口44,所述充电部2中设置有横腔5,所述充电口20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上下伸长的第一回转腔3和第二回转腔4,所述第一回转腔3连通所述横腔5和所述第一槽口34,所述第二回转腔4连通所述横腔5和所述第四槽口44,所述第一回转腔3和第二回转腔4中分别设置有可回转的第一转套31和第二转套41,所述第一转套31和第二转套41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口34和第四槽口44中的第一锁紧杆32和第二锁紧杆42,所述第一转套31和第二转套41顶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设置在所述横腔5中的第一齿牙轮33和第二齿牙轮43,所述第一齿牙轮33中部固定设置有向下伸长并穿贯所述第一转套31中部和第一锁紧杆3中部的第一转杆51,所述第二齿牙轮43中部固定设置有向下伸长并穿贯所述第二转套41和第二锁紧杆4的第二转杆52,所述第一齿牙轮33和第二齿牙轮43之间契合有传运带50,所述传运带50中间契合有可回转的第三齿牙轮28,所述第三齿牙轮28中部固定设置有向下伸长穿过所述横腔5底壁且探入所述导电槽21中的第三转杆24,所述第三转杆24与所述横腔5底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杆24顶端与设置在所述横腔5顶壁中间的马达26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杆24在所述导电槽21中的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块22的内螺状孔23螺状纹配合连接的外螺状纹27,所述充电枪1后端固定连接有斜柄100,所述充电枪1外表面设置有绝缘防滑套102,所述斜柄100后端连接有电缆线101。

其中,所述充电枪1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充电口20中配合连接的枪头10,所述枪头10顶端面中间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块22配合连接的导电孔11,所述枪头10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二槽口304和第三槽口404,所述第二槽口304右侧壁上和第三槽口404左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二导电头342和第三导电头442,所述第一锁紧杆32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一导电块321和第二导电块322,所述第二锁紧杆42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三导电块421和第四导电块422,所述第一槽口34左侧壁上和所述第四槽口44右侧壁上分别对等设置有第一导电头341和第四导电头441,所述导电块22与所述第四导电头441电联接,所述第一导电头341与总电相接。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头342与所述第三导电头442电联接,所述导电孔11与所述充电枪1电联接,所述第一导电块321与所述第二导电块322电联接,所述第三导电块421与所述第四导电块422电联接,所述导电孔11的顶部设置有导引部12。

其中,所述第一槽口34与所述第二槽口304配合生成用于第一锁紧杆32回转的第三回转腔,所述第三槽口404与所述第四槽口44配合生成用于第二锁紧杆42回转的第四回转腔。

其中,所述第一转杆51顶端与所述横腔5顶壁可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52顶端与所述横腔5顶壁可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51下端与所述第一槽口34底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52下端与所述第四槽口44底壁回转配合连接。

在初始位置状态时,所述马达26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第一锁紧杆32和所述第二锁紧杆42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槽口34和所述第四槽口44中,所述第一锁紧杆32和所述第二锁紧杆42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所述导电块22处于所述导电槽21中,所述导电块22此时处于断电状态。

在需要插入充电枪1时,先将所述枪头10与所述充电口20对准,而后向上推动所述充电枪1,使得所述枪头10插到所述充电口20中,当所述枪头10的顶端面与所述充电口20的顶壁抵接时,所述枪头10刚好与所述充电口20配合连接,所述导电孔11与所述导电槽21相对,所述第一槽口34与所述第二槽口304刚好相对配合而形成生成用于第一锁紧杆32回转的第三回转腔,所述第三槽口404与所述第四槽口44刚好相对配合而形成生成用于第二锁紧杆42回转的第四回转腔,而后控制所述马达26工作回转,所述马达26工作回转驱动所述第三转杆24回转,所述第三转杆24回转驱动所述导电块22向下移动,所述导电块22向下移动而逐渐探入所述导电孔11中,所述第三转杆24回转的同时还驱动所述第三齿牙轮28回转,所述第三齿牙轮28回转通过传动皮带带动所述第一齿牙轮33和所述第二齿牙轮43同时回转,所述第一齿牙轮33和所述第二齿牙轮43同时回转使得所述第一转套31和第二转套41同时回转,还使得所述第一锁紧杆32和第二锁紧杆42同时回转,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锁紧杆32和第二锁紧杆42分别回转探入所述第二槽口304和所述第三槽口404中以将所述枪头10锁紧在所述充电口20中,当所述第一锁紧杆32和第二锁紧杆42同时回转九十度,此时,所述第一锁紧杆32和第二锁紧杆42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一导电块321与所述第一导电头341接触传电,所述第二导电块322与所述第二导电头342接触传电,所述第三导电块421与所述第三导电头442接触传电,所述第三导电头442与所述第四导电块422接触传电,所述导电块22下端面与所述导电孔11底壁抵接,从而使得所述导电块22带电为所述充电枪1导电使用,所述充电枪1既处于带电状态也处于锁紧状态。

在需要对充电枪1进行拔出时,托住所述充电枪1,而后控制所述马达26工作反转九十度,从而将所述枪头10解锁并使得所述导电块22断电而脱离与所述导电孔11的配合连接,从而使得本装置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最后从所述充电口20中拔出所述枪头10即可实现充电枪1的拔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枪头插到充电口中配合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刚好相对配合而形成供第一锁紧杆回转的第三回转腔,第三槽口与第四槽口刚好相对配合而形成供第二锁紧杆回转的第四回转腔,而后控制马达工作提供动力驱动导电块向下移动而逐渐探入导电孔中,同时还驱动第三齿牙轮回转,从而通过传动皮带传递动力使得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同时回转九十度,从而使得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分别回转探入第二槽口和第三槽口中以将枪头锁紧在充电口中,使得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处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导电块与第一导电头接触传电,第二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头接触传电,第三导电块与第三导电头接触传电,第三导电头与第四导电块接触传电,导电块与导电孔配合连接,以为充电枪导电使用,充电枪既处于带电状态也处于锁紧状态,使得充电枪的锁紧牢固,导电安全稳定。

2.通过托住充电枪,而后控制马达工作反转九十度,从而将枪头解锁并使得导电块断电而脱离与导电孔的配合连接,从而使得本装置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最后从充电口中拔出枪头即可实现充电枪的拔出,从而增加了充电枪的拔出效率。

3.本发明中充电枪锁紧牢固,且导电安全稳定,插入时通过先对充电枪进行锁紧后再对充电枪进行导电,拔出时先对充电枪进行断电后再对充电枪进行解锁,整个装置操作方便快捷,通过一个马达即可实现,大大增加了充电枪的插拔效率,有效避免了在插拔充电枪时发生触电事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