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定位信息来调整遮阳件位置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1711发布日期:2018-06-01 06:4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方案涉及一种汽车的制造邻域。



背景技术:

一般意义上的汽车,遮阳件都需要手动调节,如此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鉴于此,人们发明一种可自动调节遮阳件位置的汽车,申请号为201510182713.9的中国专利作出了有益改进,刚开了一种基于定位信息来调整遮阳件位置的汽车,包括车体,遮阳件,用以驱动遮阳件的驱动装置,还包括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控制单元,采集单元;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用以对汽车的二方面特征进行识别:第一方面,汽车处于何种位置,第二方面,汽车处于何种姿态;采集单元用以采集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汽车的位置;控制单元中设置有时钟系统以使控制单元能知晓当前时间;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把识别信号输入控制单元,采集单元把采集信号输入控制单元,驱动装置接受控制单元的控制;控制单元根据汽车的所处位置、所处姿态、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当前时间来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遮阳件,以使遮阳件在驾驶员眼睛和太阳之间形成阻隔;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包括一导航系统,导航信息分析系统;导航系统对汽车的位置进行定位,导航信息分析系统根据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过程得出汽车在东南西北方位上的朝向。由一般物理知识可得出三个结论:一、由于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是有规律可寻的,当当前时间确定后,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也确定下来,二、当汽车的位置及姿态确定后,汽车与地球的关系也确定下来,三、当采集单元把采集信号输入控制单元后,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汽车的位置也确定下来,由此可见,当汽车的所处位置、所处姿态、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当前时间确定下来后,驾驶员眼睛与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就确定了,所以控制单元可根据这些要素来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遮阳件,以使遮阳件在驾驶员眼睛和太阳之间形成阻隔。该发明的技术在运行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可靠性高。但在实际模拟应用中,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不足之处,具体如下:当汽车在弯道中行驶时,汽车的朝向不断变化,由于汽车的姿态变化过于快速,驱动装置很难及时作出反应,对遮阳件的位置作出合理安排,即遮阳件容易轻微失位,从而造成遮阳效果不佳,基于此,有必要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改进,以克服其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且能自动调节遮阳件位置的汽车,且这种汽车在弯道行驶时也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

本发明方案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定位信息来调整遮阳件位置的汽车,包括车体,遮阳件,用以驱动遮阳件的驱动装置,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控制单元,采集单元;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用以对汽车的二方面特征进行识别:第一方面,汽车处于何种位置,第二方面,汽车处于何种姿态;采集单元用以采集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汽车的位置;控制单元中设置有时钟系统以使控制单元能知晓当前时间;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把识别信号输入控制单元,采集单元把采集信号输入控制单元,驱动装置接受控制单元的控制;控制单元根据汽车的所处位置、所处姿态、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当前时间来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遮阳件,以使遮阳件在驾驶员眼睛和太阳之间形成阻隔;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包括导航系统,导航信息分析系统;导航系统对汽车的位置进行定位,导航信息分析系统根据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过程得出汽车在东南西北方位上的朝向;还包括驱动单元,信息分析单元;遮阳件由若干遮阳片拼接而成,当遮阳片相互展开时遮阳件处于展开位,当遮阳片相互收缩时遮阳件处于收缩位;驱动单元驱动遮阳件在展开位和收缩位之间进行切换,驱动单元接受控制单元的控制;信息分析单元从导航系统中获得信息,进而判断汽车是处于弯道或直道,信息分析单元将判断结果输入控制单元;当汽车处于弯道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运作,以使遮阳件处于展开位;当汽车处于直道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运作,以使遮阳件处于收缩位。

在本发明方案中,当汽车处于弯道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运作,以使遮阳件处于展开位;遮阳件的面积变大,即使驱动装置很难及时对遮阳件的位置作出合理安排,也能达到很好的遮阳效果,遮阳件增加的面积能有效弥补遮阳件失位带来的影响,当汽车处于直道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运作,以使遮阳件处于收缩位,汽车在直道行驶时,遮阳件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遮阳件的位置无需大幅度变化,遮阳件处于收缩位,遮阳件面积变小。相比于已有技术,本发明方案的汽车在弯道行驶时也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信息分析单元从导航系统中获得信息,进而判断汽车是处于弯道或直道,只要对导航地图的各路段进行标定,即根据实际情况,把各路段标定为直道或弯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导航系统能得出汽车的位置,即汽车处于哪一路段,由于该路段已被标定为直道或弯道,显而易见,信息分析单元可得出汽车是处于弯道或直道。如根据导航系统得知汽车行驶在路段甲,在导航地图中,路段甲被标定为直道,则信息分析单元可得出汽车处于直道,又或者根据导航系统得知汽车行驶在路段乙,在导航地图中,路段乙被标定为弯道,则信息分析单元可得出汽车处于弯道。本发明方案涉及的驱动装置、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控制单元、采集单元在申请号为201510182713.9的中国专利中有详细描述,这里不一一展开赘述。

驱动单元驱动遮阳件在展开位和收缩位之间进行切换,对本发明方案来说尤为重要,应尽量使驱动单元的结构简单、合理。

优选的,遮阳件由第一遮阳片和第二遮阳片拼接而成;驱动单元包括槽,横杆,拉簧,电磁吸引装置,铁片;槽水平向设置在第一遮阳片上,横杆设置在槽中,横杆可沿着槽左右向滑动;拉簧一端连接第一遮阳片左侧,另一端连接横杆;铁片设置在横杆上,电磁吸引装置设置在第一遮阳片上,电磁吸引装置位于铁片右边,电磁吸引装置接受控制单元的控制;第二遮阳片连接横杆右端。在本技术方案中,当汽车处于弯道时,控制单元控制电磁吸引装置工作,在电磁吸引装置的吸引下,铁片向右运动,铁片带动横杆,横杆带动第二遮阳片,第一遮阳片和第二遮阳片相互展开,遮阳件处于展开位;当汽车处于直道时,控制单元控制电磁吸引装置退出工作状态,在拉簧的作用下,横杆向左运动,横杆带动第二遮阳片,第一遮阳片和第二遮阳片相互收缩,遮阳件处于收缩位。

优选的,遮阳件由左置遮阳片、中置遮阳片、右置遮阳片拼接而成;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三活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电磁吸引单元,输气管;第一导管水平向设置在中置遮阳片上侧,第一导管两端开放;第一活塞滑动在第一导管左部,第一弹簧左端连接第一活塞,第一弹簧右端连接第一导管中部,第一连杆右端连接第一活塞,第一连杆左端连接左置遮阳片上侧;第二活塞滑动在第一导管右部,第二弹簧右端连接第二活塞,第二弹簧左端连接第一导管中部,第二连杆左端连接第二活塞,第二连杆右端连接右置遮阳片上侧;第二导管水平向设置在中置遮阳片下侧,第二导管左端开放,第二导管右端封闭;第三活塞滑动在第二导管左部,第三活塞左端设置有一铁块;电磁吸引单元设置在第二导管的内壁上,电磁吸引单元位于铁块右边,电磁吸引单元接受控制单元的控制;输气管上端连通第一导管中部,输气管下端连通第二导管右端。在本技术方案中,当汽车处于弯道时,控制单元控制电磁吸引单元工作,在电磁吸引单元的吸引下,铁块向右运动,铁块带动第三活塞,第三活塞向右运动,第二导管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流入第一导管,第一活塞向左运动,第二活塞向右运动,左置遮阳片向左展开,右置遮阳片向右展开,遮阳件处于展开位;当汽车处于直道时,控制单元控制电磁吸引单元退出工作状态,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左置遮阳片向右运动,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右置遮阳片向左运动,遮阳件处于收缩位。

显然,遮阳片还可有更多的拼接方式,如遮阳片甲滑动连接在遮阳片乙上,遮阳片甲可上下向滑动,相应的,驱动单元也可有更多的技术方案,基于这一技术方案的多样性,下面不一一展开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案为一种基于定位信息来调整遮阳件位置的汽车,包括车体,遮阳件,驱动装置,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控制单元,采集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汽车的所处位置、所处姿态、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当前时间来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遮阳件;还包括驱动单元,信息分析单元;遮阳件由若干遮阳片拼接而成,驱动单元驱动遮阳件在展开位和收缩位之间进行切换,信息分析单元从导航系统中获得信息,进而判断汽车是处于弯道或直道;当汽车处于弯道时,控制单元控制遮阳件处于展开位;当汽车处于直道时,控制单元控制遮阳件处于收缩位。本发明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能自动调节遮阳件的位置,且这种汽车在弯道行驶时也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定位信息来调整遮阳件位置的汽车,包括车体1,遮阳件2,用以驱动遮阳件2的驱动装置3,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5,控制单元6,采集单元7;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5用以对汽车的二方面特征进行识别:第一方面,汽车处于何种位置,第二方面,汽车处于何种姿态;采集单元7用以采集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汽车的位置;控制单元6中设置有时钟系统以使控制单元6能知晓当前时间;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5把识别信号输入控制单元6,采集单元7把采集信号输入控制单元6,驱动装置3接受控制单元6的控制;控制单元6根据汽车的所处位置、所处姿态、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当前时间来控制驱动装置3驱动遮阳件2,以使遮阳件2在驾驶员眼睛和太阳之间形成阻隔;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5包括导航系统H1,导航信息分析系统H2;导航系统H1对汽车的位置进行定位,导航信息分析系统H2根据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过程得出汽车在东南西北方位上的朝向;还包括驱动单元A1,信息分析单元A2;遮阳件2由若干遮阳片拼接而成,当遮阳片相互展开时遮阳件2处于展开位,当遮阳片相互收缩时遮阳件2处于收缩位;驱动单元A1驱动遮阳件2在展开位和收缩位之间进行切换,驱动单元A1接受控制单元6的控制;信息分析单元A2从导航系统H1中获得信息,进而判断汽车是处于弯道或直道,信息分析单元A2将判断结果输入控制单元6;当汽车处于弯道时,控制单元6控制驱动单元A1运作,以使遮阳件2处于展开位;当汽车处于直道时,控制单元6控制驱动单元A1运作,以使遮阳件2处于收缩位。

其中,遮阳件2由第一遮阳片D1和第二遮阳片D2拼接而成;驱动单元A1包括槽D3,横杆D5,拉簧D6,电磁吸引装置D7,铁片D8;槽D3水平向设置在第一遮阳片D1上,横杆D5设置在槽D3中,横杆D5可沿着槽D3左右向滑动;拉簧D6一端连接第一遮阳片D1左侧,另一端连接横杆D5;铁片D8设置在横杆D5上,电磁吸引装置D7设置在第一遮阳片D1上,电磁吸引装置D7位于铁片D8右边,电磁吸引装置D7接受控制单元6的控制;第二遮阳片D2连接横杆D5右端。

本发明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当汽车处于弯道时,控制单元6控制电磁吸引装置D7工作,在电磁吸引装置D7的吸引下,铁片D8向右运动,铁片D8带动横杆D5,横杆D5带动第二遮阳片D2,第一遮阳片D1和第二遮阳片D2相互展开,遮阳件2处于展开位;当汽车处于直道时,控制单元6控制电磁吸引装置D7退出工作状态,在拉簧D6的作用下,横杆D5向左运动,横杆D5带动第二遮阳片D2,第一遮阳片D1和第二遮阳片D2相互收缩,遮阳件2处于收缩位。

实施例2

一种基于定位信息来调整遮阳件位置的汽车,包括车体1,遮阳件2,用以驱动遮阳件2的驱动装置3,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5,控制单元6,采集单元7;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5用以对汽车的二方面特征进行识别:第一方面,汽车处于何种位置,第二方面,汽车处于何种姿态;采集单元7用以采集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汽车的位置;控制单元6中设置有时钟系统以使控制单元6能知晓当前时间;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5把识别信号输入控制单元6,采集单元7把采集信号输入控制单元6,驱动装置3接受控制单元6的控制;控制单元6根据汽车的所处位置、所处姿态、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当前时间来控制驱动装置3驱动遮阳件2,以使遮阳件2在驾驶员眼睛和太阳之间形成阻隔;位置及姿态识别单元5包括导航系统H1,导航信息分析系统H2;导航系统H1对汽车的位置进行定位,导航信息分析系统H2根据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过程得出汽车在东南西北方位上的朝向;还包括驱动单元A1,信息分析单元A2;遮阳件2由若干遮阳片拼接而成,当遮阳片相互展开时遮阳件2处于展开位,当遮阳片相互收缩时遮阳件2处于收缩位;驱动单元A1驱动遮阳件2在展开位和收缩位之间进行切换,驱动单元A1接受控制单元6的控制;信息分析单元A2从导航系统H1中获得信息,进而判断汽车是处于弯道或直道,信息分析单元A2将判断结果输入控制单元6;当汽车处于弯道时,控制单元6控制驱动单元A1运作,以使遮阳件2处于展开位;当汽车处于直道时,控制单元6控制驱动单元A1运作,以使遮阳件2处于收缩位。

其中,遮阳件2由左置遮阳片K1、中置遮阳片K2、右置遮阳片K3拼接而成;驱动单元A1包括第一导管K5、第二导管K6、第一活塞K7、第二活塞K8、第三活塞K9、第一弹簧K77、第二弹簧K88、第一连杆K10、第二连杆K11、电磁吸引单元K12,输气管K13;第一导管K5水平向设置在中置遮阳片K2上侧,第一导管K5两端开放;第一活塞K7滑动在第一导管K5左部,第一弹簧K77左端连接第一活塞K7,第一弹簧K77右端连接第一导管K5中部,第一连杆K10右端连接第一活塞K7,第一连杆K10左端连接左置遮阳片K1上侧;第二活塞K8滑动在第一导管K5右部,第二弹簧K88右端连接第二活塞K8,第二弹簧K88左端连接第一导管K5中部,第二连杆K11左端连接第二活塞K8,第二连杆K11右端连接右置遮阳片K3上侧;第二导管K6水平向设置在中置遮阳片K2下侧,第二导管K6左端开放,第二导管K6右端封闭;第三活塞K9滑动在第二导管K6左部,第三活塞K9左端设置有一铁块K99;电磁吸引单元K12设置在第二导管K6的内壁上,电磁吸引单元K12位于铁块K99右边,电磁吸引单元K12接受控制单元6的控制;输气管K13上端连通第一导管K5中部,输气管K13下端连通第二导管K6右端。

本发明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当汽车处于弯道时,控制单元6控制电磁吸引单元K12工作,在电磁吸引单元K12的吸引下,铁块K99向右运动,铁块K99带动第三活塞K9,第三活塞K9向右运动,第二导管K6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K13流入第一导管K5,第一活塞K7向左运动,第二活塞K8向右运动,左置遮阳片K1向左展开,右置遮阳片K3向右展开,遮阳件2处于展开位;当汽车处于直道时,控制单元6控制电磁吸引单元K12退出工作状态,在第一弹簧K77的作用下,左置遮阳片K1向右运动,在第二弹簧K88的作用下,右置遮阳片K3向左运动,遮阳件2处于收缩位。

虽然本发明方案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