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310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滚轮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滚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公共场合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卫生问题, 对健康和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医院、商场等大型公共场所。例如医护及保洁人员在使用带有滚轮的仪器或推车进入无菌病房时候,车轮往往会沾染细菌和有毒物质,并随着仪器或推车的进出而传播。这无形之中造成了病毒及有害物质的传染,不利于人的健康。因此很有必要对经常接触有害病菌及有害物质的滚轮进行消毒。为此,需要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滚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滚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滚轮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滚轮,包括滚轮和由顶板及两侧板组成的滚轮支架,所述滚轮经转轴与滚轮支架的两侧板相连接,所述滚轮支架的顶板下侧设置有与滚轮的上端面相抵接的海绵,滚轮支架的顶板上端竖向设置有用于与设备相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设置有竖向穿过顶板与海绵相连接的消毒液灌注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滚轮支架的上端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外周设置有螺纹部。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下侧设置有从其中一侧板的上部纵向穿入并用于安装海绵的插槽,所述插槽的下侧板上设置有用于露出海绵的槽口。

位于该其中一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盖住插槽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上部经销轴与该其中一侧板相铰接,所述销轴上设置有用于使盖板始终盖在插槽上的扭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具有消毒功能的滚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将滚轮和消毒功能结合在一起,方便使用;并且滚轮支架通过带孔的螺纹连接件与主体设备连接,方便更换和清洗;适用于医院和其他需要经常消毒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0-滚轮 11-转轴 20-滚轮支架 21-侧板 22-连接杆 23-消毒液灌注孔 24-插槽 25-槽口 30-海绵 40-盖板 41-销轴 42-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3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滚轮,包括滚轮10和由顶板及两侧板21组成的滚轮支架20,所述滚轮经转轴11与滚轮支架的两侧板相连接,所述滚轮支架的顶板下侧设置有与滚轮的上端面相抵接的海绵30,滚轮支架的顶板上端竖向设置有用于与设备相连接的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内设置有竖向穿过顶板与海绵相连接的消毒液灌注孔23,以便通过消毒液灌注孔向海绵中灌注消毒液。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滚轮支架的上端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外周设置有螺纹部,以便与设备进行连接,同时方便拆卸、更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下侧设置有从其中一侧板的上部纵向穿入并用于安装海绵的插槽24,所述插槽的下侧板上设置有用于露出海绵的槽口25,从而便于海绵与滚轮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位于该其中一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盖住插槽的盖板40,所述盖板的上部经销轴41与该其中一侧板相铰接,所述销轴上设置有用于使盖板始终盖在插槽上的扭簧42,从而通过插槽可方便更换海绵。

该滚轮的工作原理:消毒液灌注孔与所需要安装该滚轮的设备通过连接杆进行螺纹连接,使消毒液灌注孔与设备的消毒液内腔相连接;消毒液通过设备内腔进入滚轮的消毒液灌注孔中,随后流入内置海绵当中;海绵中间界面轮廓与滚轮轮廓程同心圆,且两者存在一定的间隙,海绵在吸满消毒液后膨胀会与滚轮接触,起到消毒作用。在需要更换海绵时,只需翻起盖板,将海绵抽出,并将新的海绵从插槽插入,放下盖板即完成海绵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