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充气空心轮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310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免充气空心轮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飞机及火炮等的免充气空心轮子。



背景技术:

轮子作为高速运转部件,起到承重、传递驱动力与制动、减震缓冲等诸多作用,是车辆、飞机等的重要部件之一。传统的轮子多为充气轮子,虽然解决了减震缓冲问题,但容易出现爆胎、漏气的情况。比如遇到尖锐物体或气温升高导致胎压急剧上升,致使轮子爆胎失控,轻则需要更换备胎或求助拖车,重则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财产的损失。且充气轮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充气以保证轮胎的性能稳定,十分不方便。

在轮子的进化过程中,人们一直试图研发出免充气的轮子,常见的有在轮胎内安装螺旋弹簧或加装钢板支撑等。安装螺旋弹簧会使轮子的外圆呈多角形,轮子在行驶过程中将会发生剧烈跳动;而加装钢板支撑将使轮胎与轮辋不能紧密结合,从而造成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达不到实际应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免充气空心轮子,该免充气空心轮子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有效解决爆胎和频繁充气的问题,增强了高速行驶的运载工具的舒适度、安全性、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充气空心轮子,包括轮辋和套设在轮辋外侧的轮胎,在所述轮胎内侧与所述轮辋外侧之间形成的圆环形空间内设有若干根用于支撑轮胎的骨架;所述骨架被紧压在轮胎的内侧,骨架的两端分别被限制在所述轮辋凸边和轮辋档圈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骨架的底面在被压紧弯曲前呈单曲拱形,压紧弯曲后为双曲拱形(即骨架在纵、横方向上均呈拱形),底面的周边设折边,其中沿长度方向的两条折边上对称设置变形锥面,所述变形锥面向内侧弯曲。

优选地,所述变形锥面为六个,其中两个为主变形锥面,四个为次变形锥面,主变形锥面位于折边中部,次变形锥面位于主变形锥面两侧;所述主、次变形锥面的弧边顶端高于折边。因此,所述骨架为变截面骨架。

优选地,所述折边两端部还设有弹性片。

优选地,所述骨架的材质采用弹簧钢(即经热处理达到所述骨架所需的弹性及韧性要求)。所述轮辋的圆周面为镂空面。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方法:

第一步,将轮胎放置在托盘上,轮辋放置在装配下顶板上,轮胎与轮辋之间形成圆环形空隙;将若干根用于支撑轮胎的骨架放入其中,骨架的两端分别被限制在轮辋凸边和轮辋档圈的内侧。

第二步:在轮辋挡圈上放置装配上顶板,分别对装配上顶板和装配下顶板同时施加相对方向的压力;在压力作用下骨架发生弯曲变形,使骨架被紧压在轮胎的内侧,最终轮胎和骨架紧密地压合在一起形成整体。

第三步:用紧固件将轮辋挡圈与轮辋拧紧固定,使轮辋和轮胎结合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胎内侧与所述轮辋外侧之间形成的圆环形空间内设有若干根用于支撑轮胎的骨架,骨架在压力作用下被紧压在轮胎的内侧,使轮子在运转过程中不会出现颠簸、跳动。骨架的周边设置折边,每条纵向折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主变形锥面和两个次变形锥面,骨架被压入轮胎后其形状从原来的单曲拱形变为双曲拱形,即在纵、横方向上均为拱形。这样大大增强了骨架的承载力和刚性;骨架采用弹簧钢材质,弹性高、重量轻。该免充气空心轮子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且有效解决爆胎和频繁充气的问题,增强了高速行驶的运载工具的舒适度、安全性、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免充气空心轮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图3沿C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6为免充气空心轮子的装配过程示意图A。

图7为免充气空心轮子的装配过程示意图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免充气空心轮子,包括轮辋1和套设在轮辋1外侧的轮胎2,在轮胎2内侧与轮辋1外侧之间形成的圆环形空间内设有若干根用于支撑轮胎2的骨架3,骨架3的材质采用弹簧钢;骨架3在压力作用下被紧压在轮胎2的内侧,骨架3的两端部分别被限制在轮辋凸边4和轮辋档圈5的内侧。如图2-4所示,骨架3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折边,一条折边上设置有一个位于折边中部的主变形锥面6和两个位于主变形锥面两侧的次变形锥面8、9;另一条折边上设置的主变形锥面7和两个次变形锥面10、11,分别与主变形锥面6和次变形锥面8、9对称;如图5所示,每个折边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弹性片12,以增强骨架端头对轮胎2的压紧弹力。轮辋1的圆周面也可做成镂空面。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免充气空心轮子,其装配方法为:

第一步,将轮胎2放置在托盘13上,轮辋1放置在装配下顶板14上,轮胎2与轮辋1之间形成圆环形空隙;将若干根用于支撑轮胎的骨架3放入其中,骨架3的两端分别被限制在轮辋凸边4和轮辋档圈5的内侧。

第二步:在轮辋挡圈5上放置装配上顶板15,分别对装配上顶板15和装配下顶板14同时施加相对方向的压力,骨架3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使装配上顶板15从A处移动至A’处,装配下顶板14从B处移动至B’处,继续加压使骨架3被紧压在轮胎2的内侧,最终轮胎2和骨架3紧密地压合在一起。

第三步:用紧固件将轮辋挡圈5与轮辋1拧紧固定,使轮辋与轮胎结成一个整体。紧固件由螺栓16、压板17和双螺母18构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故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到本实用新型的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宗旨的情况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