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间隙可调的大灯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327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间隙可调的大灯固定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安装间隙可调的大灯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灯具在车身上安装定位时,普遍会采取四个安装点进行紧固定位,在选择第三安装点的固定方式时,多为螺栓螺母连接方式,参见图1。第三安装点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方式存在的缺点在于:由于第三安装点仅起到安装作用,一般没有限位用。那么在灯具主、次定位限位安装好后,在此处会由于钣金、灯具的装配,变形,制作工艺形成累计误差,而造成周边件(隔栅和保险杠)在此位置与灯具配合时,易超出规范要求的间隙面差值,导致局部配合外观无法主观接受。多数情况下,灯具在主次定位限位安装好后,当出现累计误差过多时,第三定位会突出部分,导致灯具安装孔面与钣金面不能贴合,在打螺栓时,也无法将此灯具安装面拧入与钣金面配合好或强行拧紧,使灯具支架变形,最终使灯具与之相连结构在此处外凸或翘起来,高出周边零部件。因此,现有汽车灯具在车身上安装定位结构存在着进一步改进的需求。CN201520266U公开的一种用于改善车辆前保险杠与大灯安装间隙的结构,其包括位于前保险杠上的限位座和安装在大灯上的定位座。所述限位座是在前保险杠的大灯翻边处形成的至少两个由内侧向外侧凹陷的凹槽结构,该限位座实际上是由加强筋变换而成,仍然同时起到加强防止保险杠大灯翻边处下塌变形的作用。所述定位座是一注塑件,上端用螺钉固定安装在大灯下边缘,并与前保险杠上的限位座位置对应,定位座的下端落在限位座内,与限位座底部接触但不连接,自由安装,通过限位座限制定位座位置来达到两者之间的定位。本结构改善了前大灯与保险杠配合的一致性及稳定性,结构简单,不易变形,不受装配工人熟练程度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新品开发成本。毋庸置疑,这是所述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间隙可调的大灯固定结构,其能够消化灯具在第三安装点的累计误差,保证灯具与周边零部件的间隙面差要求,使形成的间隙不突出在外观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安装间隙可调的大灯固定结构,包括大灯安装支架、车身安装钣金件,其特征是:在所述大灯安装支架和车身安装钣金件之间设有一间隙调整组件,一安装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大灯安装支架、间隙调整组件和车身安装钣金件与一凸焊螺母配合连接紧固。

进一步,在所述大灯安装支架上设有与其注塑一体的套筒,该套筒的轴心线与所述安装螺栓的轴心线重合;在所述套筒口部的螺旋缺口端部设有限位台阶。

进一步,所述间隙调整组件包括:

一从动调节筒,其内壁设有内螺纹,外壁的一端设有咬花齿型结构,所述从动调节筒通过咬花齿型结构与所述大灯安装支架上的套筒配合连接为一体;

一主动调节筒,其内壁设有沉台,外壁设有外圈螺纹,所述主动调节筒外壁上的外圈螺纹与所述从动调节筒内壁上的内螺纹配合连接,用以调整大灯的安装间隙;

一张紧卡箍,夹持在所述安装螺栓上并位于所述主动调节筒内壁的沉台紧靠;

进一步,所述间隙调整组件还包括:一保护限位套,其套在所述主动调节筒的外面,其口部的螺旋缺口上设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与所述所述大灯安装支架上的套筒口部的限位台阶对应/接触。

本实用新型利用外部用结构正向旋转紧固时,可调机构内部结构反向旋转,使灯具支架与钣金之间的间隙控制在可调机构的内部间隙中。并且内部结构,在螺栓插入时,张紧卡箍撑开,使内部结构受力贴紧,当螺栓开始旋转时,有外观有间隙面差需要补充时,此可调结构开始相对螺栓反向运动,当螺栓逐步拧入,此结构开始旋出,弥补灯具与钣金无法贴合的空间。从而保证了灯具在车身纵向水平面与周边件的间隙面差值,降低了装配工艺的难度减少后期的调试。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参与整个可调系统的零部件爆炸图;

图4是安装间隙可调结构核心组成爆炸图;

图5是当灯具安装无累计误差,不必进行间隙可调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限位台阶A与限位凸起B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是当出现需要间隙补偿调整时的过程装配示意图之一;

图8是当出现需要间隙补偿调整时的过程装配示意图之二;

图9是当出现需要间隙补偿调整时的过程装配示意图之三;

图10是当出现需要间隙补偿调整时的过程装配示意图之四;

图11是间隙调整补偿结束后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大灯安装支架,2-车身安装钣金件,3-安装螺栓,4-凸焊螺母,5-间隙调整组件,6-从动调节筒,7-张紧卡箍,8-保护限位套,9-主动调节筒,10-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2、图3和图4,所述的一种安装间隙可调的大灯固定结构,包括大灯安装支架1、车身安装钣金件2,其实质性特点是:在所述大灯安装支架1和车身安装钣金件2之间设有一间隙调整组件5,一安装螺栓3依次穿过所述大灯安装支架1、间隙调整组件5和车身安装钣金件2与一凸焊螺母4配合连接紧固。

在所述大灯安装支架1上设有与其注塑一体的套筒10,该套筒10的轴心线与所述安装螺栓3的轴心线重合;在所述套筒10口部的螺旋缺口端部设有限位台阶A。

所述间隙调整组件5包括:

一从动调节筒6,其内壁设有内螺纹,外壁的一端设有咬花齿型结构,所述从动调节筒6通过咬花齿型结构与所述大灯安装支架1上的套筒10配合连接为一体;

一主动调节筒9,其内壁设有沉台,外壁设有外圈螺纹,所述主动调节筒9外壁上的外圈螺纹与所述从动调节筒6内壁上的内螺纹配合连接,用以调整大灯的安装间隙;

一张紧卡箍7,夹持在所述安装螺栓3上并位于所述主动调节筒9内壁的沉台紧靠,以保证安装螺栓出始状态插入时,能带动主动调节筒进行同向运动;

所述间隙调整组件5还包括:一保护限位套8,其套在所述主动调节筒9的外面,其口部的螺旋缺口上设有限位凸起B,该限位凸起B与所述所述大灯安装支架1上的套筒10口部的限位台阶A对应/接触。以避免保护限位套与所述大灯安装支架上的套筒接触形成过大力矩,造成安装螺栓工作时,力矩超出工艺要求。

参见图5当无需进行间隙补偿时;此种情况和传统的装配过程无任何差异,虽然主动调节筒9与3安装螺栓为反螺纹关系,同时主动调节筒9的安装面与车身安装钣金件已经贴合,所以限位台阶A和限位凸起B的位置不发生变化,间隙调整组件5不动作,仅将安装螺栓常规打紧与凸焊螺母配合即可。需要拆卸时,和常规拆卸一样。

参见图6至图11,当需要进行间隙补偿时;此时大灯安装支架与车身安装钣金件会存在一定的间隙C,当安装螺栓3插入大灯安装支架1后,被张紧卡箍7夹持,由于张紧卡箍的张紧力,使安装螺栓3、张紧卡箍7、保护限位套8和主动调节筒9形成一体。此时由于间隙C的存在,安装螺栓3继续向内拧紧时,造成从动调节筒6和主动调节筒9之间的螺纹副配合连接,由于从动调节筒6是嵌在大灯安装支架1上无法移动,主动调节筒9向车身安装钣金件2方向移动,同时带动保护限位套8一起移动(如安装螺栓3顺时针拧向车身安装钣金件2,则可调主动调节筒逆时针旋向车身安装钣金件2)。此时限位台阶A与限位凸起B之间无任何关系,在限位保护套8和大灯安装支架1之间形成间隙。随着安装螺栓3的继续拧入直至主动调节筒9与车身钣金2贴合,此时灯具与车身安装钣金件之间的间隙C将转移到可调机构当中,由从动调节筒6与主动调节筒9之间的螺纹运动进行补偿,间隙变为D。此时,间隙调整组件补偿工作完成,安装螺栓3将与凸焊螺母进行常规打紧,

当需要拆卸时,安装螺栓3旋出时,在张紧卡箍7张紧力的作用下带动保护限位套8、主动调节筒9一起运动,可调间隙由D变化为C。当安装螺栓3与凸焊螺母4完全脱离时,即可将安装螺栓3从张紧卡箍7中拔脱出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