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307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车内空气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车体材料本身会释放如甲醛、苯系物、TVOC等有害物质,加上车内空间较小且相对封闭,则会造成车内环境污染,特别是夏天,在长时间关闭车窗使用空调后,车内空气质量变差,异味加重,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乘车环境的舒适性,更会降低驾车的安全性。

为改善上述问题,现目前已存在有车载空气净化器,但是它们仍然存在如下缺点:

1、现有的车载净化器通常不具有实时检测功能,这样,使得驾驶者及乘客无法得知当前车内环境质量,也就无法针对空气的实时情况作出相应的辅助措施,例如开关门窗或者加湿处理等。

2、现有的车载净化器通常是长方体型,使用时大多是将其直接放置在驾驶室前面的面板上,由于未设置有专门的卡紧结构,当出现紧急制动或者猛力启动时,极易晃动甚至甩飞车载净化器,对驾驶者及乘客形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过滤组件和呈圆柱形的底座,过滤组件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相连;

过滤组件包括中空设置且上下两端均封闭的过滤外壳,过滤外壳的内腔划分为过滤区域和位于过滤区域上方且与过滤区域连通的净化区域;

过滤区域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硅藻滤芯和活性炭滤网,净化区域内设有传感器组件和引流风扇;

过滤外壳的下部开设有与过滤区域连通且位于硅藻滤芯下方的进风口,过滤外壳的上部开设有与净化区域连通且位于引流风扇上方的排风口;

还包括主板和显示器,显示器、传感器组件及引流风扇均与主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呈圆柱形设置,它可直接放置在车内的水杯槽内并与水杯槽形成卡紧配合,这样,可避免本净化器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及甩动。应用时,启动引流风扇,在引流风扇的引流作用下,车内的空气从进风口处进入过滤区域内,经硅藻滤芯和活性炭滤网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后,再进入净化区域内并从排风口处排出净化后的空气。传感器组件则可对净化区域内的空气进行采集,并将数据传送给主板,再经主板传送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如此,驾驶者和乘客可根据显示器上所显示的数据来对车内的空气质量做一些辅助措施,例如开关车窗,例如开关加湿器等。

另外,可在显示器上安装有触摸式感应开关,如此,可对主板进行操控。

为实现传感器组件对净化后空气质量的数据采集,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有害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PM2.5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有害气体传感器可选用韩国OGAM有毒气体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可选用瑞士盛思锐温湿度传感器;所述PM2.5传感器可选用日本夏普PM2.5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外壳包括下端封闭且上端开口的连接座、上下两端均开口的过滤筒及连接在过滤筒上端开口处的盖板;

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贯穿连接座的内外壁,连接座内腔中设置有托座;

过滤筒的底端与连接座的顶端螺纹连接,过滤筒内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第一安装盘、第二安装盘及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盘和第二安装盘均呈镂空设置;

所述硅藻滤芯位于托座与第一安装盘之间的区域,所述活性炭滤网位于第一安装盘与第二安装盘之间的区域,所述传感器组件、所述引流风扇及所述主板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

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排风口;

盖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显示器安装在第二安装架上。

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螺纹连接在连接座上,可便于对硅藻滤芯和活性炭滤网进行更换。盖板与过滤筒之间通过螺丝锁紧配合。托座用于承载硅藻滤芯,第一安装盘用于承载活性炭滤网,同时,也可对硅藻滤芯的上行程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其在过滤筒发生晃动,第二安装盘可对活性炭滤网的上行程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其在过滤筒内发生晃动。 其中,第一安装盘和第二安装盘的镂空设置可保证过滤筒内空气的流通性。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进风口沿所述连接座的外圆周间隔排列。如此,便于本净化器对车内的空气进行均匀的净化作用。

为便于组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向筒,第一导向筒上端设有第一导向盲孔;

所述盖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可分别与若干个第一导向盲孔置入配合的第一导向柱。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架和套设在支撑架上的底座外壳。支撑架用于支撑底座外壳,它可发生弹性形变来实现底座外壳与杯水槽之间的卡紧作用。

为便于组装,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具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导向筒,第二导向筒的上端设有第二导向盲孔;

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可分别与若干个第二导向盲孔置入配合的第二导向柱。

为增加底座与杯水槽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底端面设置有硅胶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呈圆柱形设置,它可直接放置在车内的水杯槽内并与水杯槽形成卡紧配合,这样,可避免本净化器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及甩动。

2、本实用新型中,将传感器组件设置在净化区域,可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传送给主板,再经主板传送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如此,驾驶者和乘客可根据显示器上所显示的数据来对车内的空气质量做一些辅助措施,例如开关车窗,例如开关加湿器等。

3、通过硅藻滤芯及活性炭滤网的设置,可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果,另外,过滤组件采用可拆卸结构设置,这样,可便于实现活性炭滤网的置换,进而保证净化工作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过滤组件,2、底座,3、硅胶防滑垫,4、硅藻滤芯,5、活性炭滤网,6、引流风扇,7、进风口,8、排风口,9、主板,10、显示器,11、有害气体传感器,12、温湿度传感器,13、PM2.5传感器,14、连接座,15、过滤筒,16、盖板,17、托座,18、第一安装盘,19、第二安装盘,20、第一安装架,21、第二安装架,22、支撑架,23、底座外壳,24、第一导向柱,25、第二导向筒,26、第二导向柱,27、第一导向筒,28、限位弹性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过滤组件1和呈圆柱形的底座2,过滤组件1的底端与底座2的顶端相连;

过滤组件1包括中空设置且上下两端均封闭的过滤外壳,过滤外壳的内腔划分为过滤区域和位于过滤区域上方且与过滤区域连通的净化区域;

过滤区域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硅藻滤芯4和活性炭滤网5,净化区域内设有传感器组件和引流风扇6;

过滤外壳的下部开设有与过滤区域连通且位于硅藻滤芯4下方的进风口7,过滤外壳的上部开设有与净化区域连通且位于引流风扇6上方的排风口8;

还包括主板9和显示器10,显示器10、传感器组件及引流风扇6均与主板9相连。

本实施例中,底座2呈圆柱形设置,它可直接放置在车内的水杯槽内并与水杯槽形成卡紧配合,这样,可避免本净化器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及甩动。应用时,启动引流风扇6,在引流风扇6的引流作用下,车内的空气从进风口处进入过滤区域内,经硅藻滤芯4和活性炭滤网5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后,再进入净化区域内并从排风口8处排出净化后的空气。传感器组件则可对净化区域内的空气进行采集,并将数据传送给主板9,再经主板9传送在显示器10上进行显示,如此,驾驶者和乘客可根据显示器10上所显示的数据来对车内的空气质量做一些辅助措施,例如开关车窗,例如开关加湿器等。另外,可在显示器10上安装有触摸式感应开关,如此,可对主板9进行操控。

为实现传感器组件对净化后空气质量的数据采集,优选地,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有害气体传感器11、温湿度传感器12及PM2.5传感器13。

本实施例中,有害气体传感器11可选用韩国OGAM有毒气体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2可选用瑞士盛思锐温湿度传感器;所述PM2.5传感器13可选用日本夏普PM2.5传感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过滤外壳包括下端封闭且上端开口的连接座14、上下两端均开口的过滤筒15及连接在过滤筒15上端开口处的盖板16;

连接座14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进风口7,所述进风口7贯穿连接座14的内外壁,连接座14内腔中设置有托座17;

过滤筒15的底端与连接座14的顶端螺纹连接,过滤筒15内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第一安装盘18、第二安装盘19及第一安装架20,第一安装盘18和第二安装盘19均呈镂空设置;

所述硅藻滤芯4位于托座17与第一安装盘18之间的区域,所述活性炭滤网5位于第一安装盘18与第二安装盘19之间的区域,所述传感器组件、所述引流风扇6及所述主板9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架20上;

盖板16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排风口8;

盖板16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架21,所述显示器10安装在第二安装架21上。

本实施例中,过滤筒15螺纹连接在连接座14上,可便于对硅藻滤芯4和活性炭滤网5进行更换。盖板16与过滤筒15之间通过螺丝锁紧配合。托座17用于承载硅藻滤芯4,第一安装盘18用于承载活性炭滤网5,同时,也可对硅藻滤芯4的上行程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其在过滤筒15发生晃动,第二安装盘19可对活性炭滤网5的上行程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其在过滤筒15内发生晃动。 其中,第一安装盘18和第二安装盘19的镂空设置可保证过滤筒15内空气的流通性。为达到可拆卸固定硅藻滤芯4和活性炭滤网5的目的,还可分别在第一安装盘18和第二安装盘19的顶端沿其环向设置有多个限位弹性卡件28。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进风口7沿所述连接座14的外圆周间隔排列。如此,便于本净化器对车内的空气进行均匀的净化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20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向筒27,第一导向筒27上端设有第一导向盲孔;

为便于组装,所述盖板16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可分别与若干个第一导向盲孔置入配合的第一导向柱24。这样,可实现盖板16相对第一安装架24的快速定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底座2包括支撑架22和套设在支撑架22上的底座外壳23。支撑架用于支撑底座外壳,它可发生弹性形变来实现底座外壳与杯水槽之间的卡紧作用。

为便于组装,优选地,所述支撑架22具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导向筒25,第二导向筒25的上端设有第二导向盲孔;

所述连接座14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可分别与若干个第二导向盲孔置入配合的第二导向柱26。这样,可实现连接座14相对支撑架22的快速定位。第二导向筒25可选用金属材质,这样便于承载过滤组件1。

为增加底座与杯水槽之间的摩擦力,优选地,所述支撑架22的底端面设置有硅胶防滑垫3。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