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车顺序式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53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车顺序式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车顺序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安全、环保、节能已成为当今汽车发展的主题,电动车因其节能、环保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交通、能源部门的高度重视扶持,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汽车工程与电力工程技术的综合体现。现阶段全国没有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无人分时租赁,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车辆充电问题,充电桩太贵,无法实现一辆车配备一座充电桩,即使能做到,过多的充电桩闲置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另外,现阶段由于电动汽车普及率较低,专门为电动汽车设置充电停车场容易造成停车位的浪费;允许其他车辆停放则使充电桩闲置。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多车顺序式充电桩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对现有停车场做出大的改动,并提高充电桩利用率及充电效率的新型多车顺序式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车顺序式充电桩,包括一个主 充电桩、一个自动换枪器、多个支路电线、多个放枪桩及多个充电枪;所述主充电桩安装有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系统;所述自动换枪器包括空心的基体及分别固定在基体两侧的一个输入端及多个输出端;所述基体内部设有一个电磁继电器;多个输出端并联并分别通过所述电磁继电器与所述输入端串联连接,且每个输入端只能同时与一个输出端导通;所述放枪桩与所述充电枪对应用来安放所述充电枪;主充电桩与所述输入端固定并电连接,每根支路电线一端与所述输出端固定并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枪固定并电连接,组成一个多车顺序式充电桩。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为圆柱体;所述输入端为圆柱体,所述输入端位于所述基体一圆形侧面的圆心位置并垂直于所述输入端所在的基体的侧面;所述输出端数量为六个且为圆柱体,所述输出端位于所述基体背离所述输入端的一侧侧面并靠近所在侧面的边缘,所述输出端垂直于所述输出端所在基体的侧面并呈圆形阵列排列。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输入端与基体连接的位置套有第一保护套,每个第一保护套直径与所述输入端的直径对应且高度小于所述输入端的高度;每个输出端与所述基体的连接位置套有第二保护套,每个第二保护套直径与所述输出端的直径对应且高度小于所述输出端的高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主充电线,所述主充电线的一端与所述主充电桩对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动换枪器的输入端对应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桩线,所述桩线有六根,所述支路电线有六根,所述放枪桩有六个,所述充电枪有六个;每根桩线的一端与对应的放枪桩固定并电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充电枪固定并电连接;每根支路电线一端与 所述输出端对应,远离输出端的一端与对应的放枪桩固定并电连接;每个放枪桩上设置有一个收容孔,所述充电枪与所述收容孔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车顺序式充电桩,多个充电枪可同时与多台电动汽车连接,在CAN系统的检测和指令下,按照充电枪与电动汽车的连接的时间顺序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车顺序式充电桩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不需要对停车场做出大的改动,充分利用停车场地,并提高了充电桩利用率及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车顺序式充电桩的右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多车顺序式充电桩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自动换枪器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自动换枪器的主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自动换枪器的内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车顺序式充电桩100,包括主充电桩10、主充电线20、自动换枪器30、支路电线40、放枪桩50、桩线60及充电枪70。

所述主充电桩10与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供电装置。所述主充电桩10安装有CAN系统用于检测与充电枪连接的电动汽车并发出充电指令到自动换枪器。

所述主充电线20一端与主充电桩10对应并电连接。

请一并参照图3及图5,所述自动换枪器30包括基体31及分别固定在基体两侧的输入端32及输出端3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31为空心圆柱体,内部设有一个电磁继电器311。所述输入端32为圆柱体,所述输入端32位于所述基体31一圆形侧面的圆心位置并垂直于所述输入端32所在的基体31的侧面。所述输出端33数量为六个且为圆柱体,所述输出端33位于所述基体31背离所述输入端32的一侧侧面并靠近所在侧面的边缘,所述输出端33垂直于所述输出端33所在基体31的侧面并呈圆形阵列排列。所述输出端33并联并通过所述电磁继电器311与所述输入端32串联连接,且每个输入端32只能同时与一个输出端33电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输入端32与基体31连接的位置套有第一保护套321,每个第一保护套321直径与所述输入端32的直径对应且高度小于所述输入端32的高度;每个输出端33与所述基体33的连接位置套有第二保护套331,每个第二保护套331直径与所述输出端33的直径对应且高度小于所述输出端33的高度。

请参照图1及图2,所述支路电线40有六根,每根支路电线40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端33对应。

所述放枪桩50有六个,每个放枪桩50与一根支路电线40远离所述输出端33的一端相对应。每个放枪桩50上设置有收容孔51。

所述桩线60有六根,每根桩线60与一个放枪桩50对应。

所述充电枪70有六个,每个充电枪70与一根桩线60对应。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枪70与所述收容孔51对应。

请参照图1至图4,组装时,首先将主充电线20的一端与所述主充电桩10对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动换枪器30的输入端32对应连接。也即主充电桩10与所述输入端32固定并电连接。接着每根支路电线40的一端与对应的自动换枪器30的输出端33固定并电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放枪桩50固定并电连接。每根桩线60的一端与对应的放枪桩50固定并电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充电枪70固定并电连接。也即每根支路电线40一端与所述输出端33固定并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枪70固定并电连接,组成一个多车顺序式充电桩100。

工作时,多个充电枪70可同时与多台电动汽车连接,CAN系统检测到与充电枪70连接的电动汽车并向自动换枪器发出充电指令,对最先与电动汽车连接的充电枪70通过对应的输出端与继电器导通进行第一个充电,其他充电枪70对应的输出端与继电器均处于断电状态;充电完成时在CAN系统的调节下第二个与电动汽车连通的充电枪70充电,已完成充电的充电枪70处于断电状态,以此类推。充电完成后充电枪70收容于所述放枪桩50的收容孔51中。主充电桩10可放置在远离放枪桩50的位置,每个放枪桩50对应一个或多个车位,所述支路电线40可通过地底或者墙壁与所述放枪桩50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换枪器30的输出端33不少于2个。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换枪器30也可以固定在主充电桩10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放枪桩50可设置至少一个与充电枪70对应的收容孔51。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放枪桩50安放充电枪不限于收容于收容孔51一种,还可以在所述放枪桩50上设置悬挂钩固定等。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