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功能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53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功能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功能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质量的问题越来越被人重视,空气质量的监测也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但是现在空气质量的监测一般为抽检的方式检测,数据量小可分析性低。充电桩作为新兴的产品随着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推进,充电桩的安装使用量越来越高,在发达的一线城市甚至可以说是遍布整个城市,如此高的分布率如果能够作为空气质量监测的数据来源的话那么将会为城市空气监测提供大量的数据用来分析。

同时充电桩的安装地点有大部分为地下停车场,安装场地大多以封闭场所为主,具有尾气排放较高、通风不畅的特点,造成地下车库空气污染严重,而充电桩因为需要散热本身就具有空气交换系统,如果在充电桩的空气交换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过滤层则可以对区域的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

再有目前的充电桩散热都是直接空气辅助散热,在充电桩运行的时间内部会产品电磁场,该电磁场会增加内部器件对灰尘的吸附力,造成大量的灰尘堆积在设备内部电子元器件上,影响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如果增加净化系统能够大量延迟充电桩的使用寿命。针对以上问题的考虑,特别研发了一款带有空气质量监测及净化系统的充电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功能的充电桩,解决了现有充电桩缺乏对所处位置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及不能净化空气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有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的壳体,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报警指示灯,内部设置有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装置,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装置包括沿空气进入壳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进风口、多级空气过滤网、进风风机、风道、出风风机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在下、出风口在上,所述风道自下而上设计,在所述进风口处、多级空气过滤网的后端、出风风机的前端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电源模块、显示屏、进风风机、出风风机及多个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网络模块和远程服务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和各个相连部件之间通过RS485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监测数据,所述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处位置的空气质量。

进一步,所述多级空气过滤网设置有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空气过滤网,采用推拉式的结构设计。

进一步,所述网络模块采用4G无线网络。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安装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及多级空气过滤网,实现对充电桩所处位置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净化的目的,并将监测结果显示出来,方便人们查阅,同时还可通过4G网络上传至远程服务器,以供更多的部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显示器,2-报警指示灯,3-进风口,4-多级空气过滤网,5-进风风机,6-出风风机,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的壳体,在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和报警指示灯2,内部设置有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装置,该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装置包括沿空气进入壳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进风口3、多级空气过滤网4、进风风机5、风道、出风风机6和出风口7,在进风口3处、多级空气过滤网4的后端、出风风机6的前端和出风口处7均设置有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

该进风口3在下、出风口7在上,该风道自下而上设计,由于该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装置同时还起到了散热的作用,所有风道设计为从下到上,这样热的空气会上升,从下到上的风道更优于散热。

该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和电源模块、显示屏1、进风风机5、出风风机6及多个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相连,该控制器通过网络模块和远程服务器相连,控制器和各个相连部件之间通过RS485通信网络进行通信,该显示屏1用于显示监测数据,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处位置的空气质量。工作时,外部的空气经由多级过滤网4滤除空气中的污染物,然后经过功率模块为模块提供散热功能,最后再由出风风机6排出充电桩的壳体外部。

该多级空气过滤网设置有Ⅰ级、Ⅱ级、Ⅲ级和Ⅵ级空气过滤网,采用推拉式的结构设计,在过滤网失效以后可以方便的清洗或者更换。

该显示屏1使用高亮度7寸电容式触摸屏,确保触摸精度和响应速率,该网络模块采用4G无线网络。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及多级空气过滤网,实现对充电桩所处位置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净化的目的,并将监测结果显示出来,方便人们查阅,同时还可通过4G网络上传至远程服务器,以供更多的部门使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