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自锁定功能的锁舌和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7723阅读:9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自锁定功能的锁舌和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自锁定功能的锁舌和安全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安全是人们出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汽车驾驶安全性是驾驶员和成员主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汽车的重要性能之一,汽车安全带能在汽车发生碰撞和紧急制动时,将乘员牢牢的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起到避免人员受伤或者减轻驾车人受伤程度的作用。

汽车安全带一般由织带、卷绕器、锁舌和锁体组成,织带的一端与卷绕器连接,另一端固定,锁舌穿设于织带的中部,当使用安全带时,通过锁舌扣装于锁体上,实现锁定,由于锁舌是活动的穿设于织带上,容易在佩戴后还可以在锁舌处走位,影响防护效果,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有使用电磁阀锁定的,虽然操作方便,但在遇到危险时不容易取消故障,因此,需要对安全带的锁舌进行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有自锁定功能的锁舌和安全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有自锁定功能的锁舌,包括锁舌本体,锁舌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与锁扣连接的卡口,锁舌上方为梯形台结构,梯形台结构包括卡位面和穿接面,卡位面和穿接面中间为开口朝上的卡位槽,卡位面上设有包含三个直角的折形通槽,操作头和卡位头由连接杆通过折形通槽连接;穿接面中间设有穿接口,穿接面位于穿接口上的部分为圆柱体结构,圆柱体直径大于穿接面厚度,圆柱体与穿接面由弧形面平滑相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的宽度、穿接口上方的宽度大于织带宽度。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形通道的宽度与连接杆宽度相匹配。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位头为半球形结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织带由开口传入绕经圆柱体后由穿接口穿出。

包含以上所述有自锁定功能的锁舌的安全带。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工作时,通过操作操作头沿折形通槽运动,可实现锁舌的自锁定和解除锁定,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切换相应状态,以完成对安全带的调整,在佩戴完成后可将锁舌固定在相应位置,该装置结构合理,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可提高安全带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4中所示,一种有自锁定功能的锁舌,包括锁舌1本体,锁舌1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与锁扣连接的卡口11,锁舌1上方为梯形台结构,梯形台结构包括卡位面3和穿接面2,卡位面3和穿接面2中间为开口53朝上的卡位槽33,卡位面3上设有包含三个直角的折形通槽54,操作头5和卡位头52由连接杆51通过折形通槽54连接;穿接面2中间设有穿接口21,穿接面2位于穿接口21上的部分为圆柱体22结构,圆柱体22直径大于穿接面2厚度,圆柱体22与穿接面2由弧形面平滑相接。

其中,所述开口53的宽度、穿接口21上方的宽度大于织带宽度;所述折形通道54的宽度与连接杆51宽度相匹配;所述卡位头52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织带4由开口53传入绕经圆柱体22后由穿接口21穿出。

如图4所示,在初始时,将操作头5设于折形通槽54的左下端处,使其处于非锁止状态,需要锁止时,将操作头5沿折形通道54滑动,直到到达折形通道54左上方处进而使其相对于穿接面固定,完成锁止功能。

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切换相应状态,以完成对安全带的调整,在佩戴完成后可将锁舌固定在相应位置,该装置结构合理,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可提高安全带的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