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自清洁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3175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车自清洁扶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公交车自清洁扶手。



背景技术:

吊环是用来保持身体平衡或支撑身体的把手,而在公交车设置吊环主要是防止乘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站立不稳。

但吊环上的污物无法随时进行清洁,使得吊环会污染手掌,特别对于某些洁癖乘客来说,不敢用力握持吊环会对乘车安全带来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快速清洁把手,为每位乘客提供卫生干净把手的公交车自清洁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公交车自清洁扶手,包括顶端固定在扶手杆上的绳状吊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端开口的圆套状清洁套,所述的清洁套顶端固定有固定板,吊带底端与固定板顶面固定,还包括U形把手,把手包括相互平行的握手杆和防护杆,且握手杆底端和防护杆底端通过弧形挡杆连接,清洁套活动套在握手杆上,且所述的清洁套内壁加深设有弹簧槽,所述的握手杆顶端固定有滑动位于弹簧槽内的环形滑环,所述的握手杆上套有两端分别与弹簧槽底端和滑环相抵的压缩弹簧,且所述的压缩弹簧推动滑环,使握手杆顶端顶在固定板底面上,所述的清洁套底端套口内壁设有环形清洁棉,且能下拉把手,并从清洁套内拉出所述的握手杆,且清洁棉贴合并清洁所述的握手杆杆壁。

使用时,乘客将手掌伸入握手杆和防污杆之间,手掌下侧下推挡杆,并从清洁套内拉出握手杆,使清洁棉贴合并清洁握手杆杆壁,之后将手掌顺势握住握手杆即可,因此能为每位乘客提供卫生干净握手杆,且乘客松手后,握手杆能自动复位,以等待下一位乘客使用。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自清洁扶手中,所述的握手杆上设有限位环,且当握手杆整体位于清洁套内时,所述的限位环抵在清洁套底端。

设置限位环起到限位指示的作用,乘客接触即可确定握手杆被清洁的部分。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自清洁扶手中,所述的清洁套上设有文字和带箭头的标识。

因此方便乘客操作。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自清洁扶手中,所述的握手杆杆壁带有防滑纹。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自清洁扶手中,所述的握手杆、防护杆和挡杆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使用时,乘客将手掌伸入握手杆和防污杆之间,手掌下侧下推挡杆,并从清洁套内拉出握手杆,使清洁棉贴合并清洁握手杆杆壁,之后将手掌顺势握住握手杆即可,因此能为每位乘客提供卫生干净握手杆,且乘客松手后,握手杆能自动复位,以等待下一位乘客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是本扶手两种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扶手杆;11、吊带;

2、清洁套;21、固定板;22、弹簧槽;

3、把手;31、握手杆;32、滑环;33、压缩弹簧;34、限位环;35、防护杆;36、挡杆;

4、手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自清洁扶手,包括顶端固定在扶手杆1上的绳状吊带11,还包括底端开口的圆套状清洁套2,清洁套2顶端固定有固定板21,吊带11底端与固定板21顶面固定,还包括U形把手3,把手3包括相互平行的握手杆31和防护杆35,且握手杆31底端和防护杆35底端通过弧形挡杆36连接,清洁套2活动套在握手杆31上,且清洁套2内壁加深设有弹簧槽22,握手杆31顶端固定有滑动位于弹簧槽22内的环形滑环32,握手杆31上套有两端分别与弹簧槽22底端和滑环32相抵的压缩弹簧33,且压缩弹簧33推动滑环32,使握手杆31顶端顶在固定板21底面上,清洁套2底端套口内壁设有环形清洁棉,且能下拉把手3,并从清洁套2内拉出握手杆31,且清洁棉贴合并清洁握手杆31杆壁。

进一步的,握手杆31上设有限位环34,且当握手杆31整体位于清洁套2内时,限位环34抵在清洁套2底端。清洁套2上设有文字和带箭头的标识。握手杆31杆壁带有防滑纹。握手杆31、防护杆35和挡杆36为一体结构。

使用时,乘客将手掌伸入握手杆31和防污杆35之间,手掌下侧下推挡杆36,并从清洁套2内拉出握手杆31,使清洁棉贴合并清洁握手杆31杆壁,之后将手掌顺势握住握手杆31即可,因此能为每位乘客提供卫生干净握手杆31,且乘客松手后,握手杆31能自动复位,以等待下一位乘客使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扶手杆1、吊带11、清洁套2、固定板21、弹簧槽22、把手3、握手杆31、滑环32、压缩弹簧33、限位环34、防护杆35、挡杆36、手掌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