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直流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7526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直流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直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电动力车充电站,充电桩能实现计时、计电度和计金额充电,对于一辆电动汽车来讲,蓄电池充电设备是不可缺少的子系统之一。一般使用时,汽车缓缓停在充电桩之前,停止之后,充电桩对车辆进行充电。但是也会存在司机一时失误导致车辆撞击在充电桩上,给充电桩和车辆都带来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直流充电桩。

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桩,包括底板、防撞装置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充电桩本体,所述防撞装置包括立柱、第一弧形气囊、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气囊和多个第二弧形板,所述立柱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内侧与所述立柱的侧面固定,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侧固定,每个第二弧形板的内侧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外侧固定,所有的第二弧形板的外侧均与所述第二弧形气囊的内侧固定,每个第二弧形板的底端均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多个第二弧形板的弧度相等且高度相等;第二弧形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有的第二弧形板的弧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弧度。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弧形板通过3个弹簧与所述第一弧形板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第二弧形板之间的间隙的弧度相等。

进一步地,无外力作用时,每个第二弧形板均与所述底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横截面包括第一弧线,所述第一弧线所对应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内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控制器、充电电路、触摸屏和无线通信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矩形板和与矩形板连接的半圆形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能够对充电桩本体的一侧实现防撞保护,避免汽车和充电桩本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充电桩剖面示意图;

图2为充电桩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1矩形板;1.2半圆形板;2立柱;10充电桩本体;10.1触摸屏;3第一弧形气囊;4第一弧形板;5第二弧形板;5.1弹簧;6第二弧形气囊。

一种充电桩,包括底板、防撞装置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充电桩本体10,所述防撞装置包括立柱2、第一弧形气囊3、第一弧形板4、第二弧形气囊6和多个第二弧形板5,所述立柱2与所述充电桩本体10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一弧形气囊3的内侧与所述立柱2的侧面固定,所述第一弧形气囊3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弧形板4的内侧固定,每个第二弧形板5的内侧通过弹簧5.1与所述第一弧形板4的外侧固定,所有的第二弧形板5的外侧均与所述第二弧形气囊6的内侧固定,每个第二弧形板的底端均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具有间隙。多个第二弧形板的弧度相等且高度相等;第二弧形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高度。所有的第二弧形板的弧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弧度。每个第二弧形板通过3个弹簧与所述第一弧形板连接。相邻的第二弧形板之间的间隙的弧度相等。无外力作用时,每个第二弧形板均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立柱的横截面包括第一弧线,所述第一弧线所对应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内侧固定。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控制器、充电电路、触摸屏10.1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底板包括矩形板和与矩形板连接的半圆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特别适合于靠墙排列布置的充电桩,由于靠墙的一面不会有车辆驶入,仅仅需要保护面向外侧的一面即可,防撞装置对充电桩本体形成保护,当车辆撞击第二弧形气囊时,第二弧形板向内侧倒,由于第一、二弧形气囊以及弹簧的设置实际上对车辆的撞击形成多重的缓冲,从而避免车辆和充电桩本体损坏。

尽管本实用新型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