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散热器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7138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散热器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散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散热器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卡车越来越普遍的向重型化发展,所用发动机功率越来越高,散热器的尺寸随之越来越大,而车辆的安全性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散热器的安装和固定是整车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散热器的固定结构是用两个侧护板形成框架连接上、下水室的,此结构已无法保证大尺寸散热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车用散热器的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散热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散热器的固定结构,包括左护板、右护板、加强梁,所述左护板固定散热器的左侧面,右护板固定散热器的右侧面,所述加强梁分别与左护板、右护板固定连接。

所述加强梁为一根长形的支撑杆,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梁安装孔,在所述左护板前立肋的上方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右护板前立肋的下方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加强梁两端的加强梁安装孔分别与左护板上的第一安装孔、右护板上的第二安装孔固定连接。

所述加强梁为两根长形的支撑杆,两根加强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梁安装孔,两根加强梁交叉连接,在两根加强梁上位于交叉位置分别设有固定安装孔,通过螺栓将两根加强梁连接;在所述左护板的前侧立肋的下方还设有第三安装孔,在所述右护板的前侧立肋的上方还设有第四安装孔,其中一根加强梁一端的加强梁安装孔与左护板上的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另一端加强梁安装孔与右护板上的第二安装孔固定连接,另一根加强梁一端的加强梁安装孔与左护板上的第三安装孔固定连接、另一端加强梁安装孔与右护板上的第四安装孔固定连接。

所述加强梁为两根长形的支撑杆,两根加强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梁安装孔,两根加强梁交叉连接,在两根加强梁上位于交叉位置分别设有固定安装孔,通过螺栓将两根加强梁连接;所述在散热器的底部还固定有横护板,所述横护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护板,右护板连接,所述横护板前立肋的左端设有第五安装孔,横护板前立肋右端设有第六安装孔,其中一根加强梁一端的加强梁安装孔与左护板上的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另一端的加强梁安装孔与横护板上的第六安装孔固定连接,另一根加强梁一端的加强梁安装孔与右护板的第四安装孔固定连接、另一端加强梁安装孔与横护板上的第五安装孔固定连接。

所述左护板横截面、右护板横截面、横护板横截面均为为“U”结构。

所述加强梁为实心支撑杆或空心支撑杆。

所述加强梁分别通过螺纹连接、铆接或焊接与左护板、右护板、横护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散热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影响整车的安全性的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的左护板、右护板固定在散热器的左、右两侧,并且将左护板横截面、右护板的横截面设计为“U”型结构,可以实现对散热器的周边进行保护,不会因外力作用导致散热器发生变形,提高了散热器的可靠性,延伸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2、所述加强梁的设置可以使整个固定结构由不稳定的长方形变为稳定的三角形,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提升散热器的可靠性。

3、将加强梁设计为空心结构,可以减轻产品的重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两根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增加横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护板,11-左护板前立肋,12-第一安装孔,13-第三安装孔,2-右护板,21-右护板前立肋,22-第二安装孔,23-第四安装孔,3-加强梁,31-加强梁安装孔,32-固定安装孔,4-横护板,41-横护板前立肋,42-第五安装孔,43-第六安装孔,5-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车用散热器的固定结构,包括左护板1、右护板2、加强梁3,所述左护板1固定散热器5的左侧面,右护板2固定散热器5的右侧面,所述加强梁3分别与左护板1、右护板2固定连接。

所述加强梁3为一根长形的支撑杆,所述加强梁3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梁安装孔31,在所述左护板前立肋11的上方设有第一安装孔12,所述右护板前立肋21的下方设有第二安装孔22,所述加强梁3两端的加强梁安装孔31分别与左护板1上的第一安装孔12、右护板2上的第二安装孔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12与第二安装孔22为对角线方向设置,通过加强梁3将左护板1和右护板2连接后使散热器5的固定结构由长方形结构改为三角形结构,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

所述加强梁3为两根长形的支撑杆,两根加强梁3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梁安装孔31,两根加强梁3交叉连接,在两根加强梁3上位于交叉连接位置设有一固定安装孔32,通过螺栓将两根加强梁3固定连接;在所述左护板前立肋11的下方还设有第三安装孔13,在所述右护板前立肋21的上方还设有第四安装孔23,所述第三安装孔13和第四安装孔23为对角线方向设置,其中一根加强梁3两端的加强梁安装孔31分别与左护板1上的第一安装孔12、右护板2上的第二安装孔22固定连接,另一根加强梁3两端的加强梁安装孔31分别与右护板2上的第四安装孔23、左护板1上的第三安装孔13固定连接,两个加强梁3分别与左护板1、右护板2固定连接后形成“X”型,此连接进一步加强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加强梁3为两根长形的支撑杆,两根加强梁3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梁安装孔31,两根加强梁3交叉连接,在两根加强梁3上位于交叉连接位置设有一固定安装孔32,通过螺栓将两根加强梁3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5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横护板4,所述横护板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护板1、右护板2连接,所述横护板前立肋41的左端设有第五安装孔42,横护板前立肋41的右端设有第六安装孔43,其中一根加强梁3两端的加强梁安装孔31分别与左护板1的第一安装孔12、横护板4的第六安装孔43固定连接,另一根加强梁3两端的加强梁安装孔31分别与右护板的第四安装孔23、横护板4上的第五安装孔42固定连接,通过左护板1、右护板2及横护板4的设计可以对于散热器5的整体结构进行保护,利用加强梁3将左护板1与横护板4、右护板2与横护板4进行固定,使散热器5的固定结构更加稳定。

所述左护板1的横截面、右护板2的横截面、横护板4的横截面均为为“U”结构,“U”型结构的设计对散热器5的周边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因外力作用损毁散热器5,延长了散热器5的使用寿命。

所述加强梁3为实心支撑杆或空心支撑杆,当加强梁3为空心支撑杆时,需将加强梁3的两端压平,便于与护板固定连接并且可以降低产品重量。

所述加强梁3分别通过螺纹连接、铆接或焊接与左护板1、右护板2、横护板4连接。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