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大灯调节开关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0863阅读:1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大灯调节开关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大灯调节开关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大灯开关零部件与车身的安装配合多以卡扣、卡环等卡装方式主,卡装方式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由于设计公差和制造公差的存在,造成了实际装配时卡扣与卡环由于配合不良经常发生卡装松动、脱落、行驶中噪音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大灯调节开关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大灯调节开关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电路零件和汽车内部的基板,所述壳体的四个侧壁分别与基板底部的四个安装板配合连接,相对的安装板上分别设有卡环,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卡环配合用于限制壳体竖直方向运动的卡扣;相对的安装板上分别设有竖向的卡槽,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卡槽配合用于限制壳体水平方向运动的竖向防错筋,一个或多个对应的侧壁和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限制基板与壳体在竖向方向位移的限位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侧壁上的弹性件和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挡板,所述挡板底部抵住弹性件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侧壁上的弹性件和设置于安装板底部的限位槽,所述弹性件顶部卡在限位槽内,弹性件与限位槽弹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侧壁上的弹性件,所述安装板底部抵住弹性件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左段和右段,左段和右段均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条状结构,左段一端与侧壁一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段固定连接,右段另一端与侧壁另一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左段与右段的连接点作为弹性件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左段与侧壁的连接点为左连接点,右段与侧壁边缘的连接点为右连接点,左段与右段的连接点为中间连接点,左连接点高度与右连接点高度相同,中间连接点高度高于左连接点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左段和右段一体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对应的侧壁和安装板上设置限位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四个安装板上均设置卡槽,壳体的四个侧壁上与卡槽对应位置均设置防错筋。

更进一步地,所述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水平的加强筋,所述卡扣和防错筋均设置于加强筋上。

本实用新型在大灯开关与车身基板之间水平方向通过卡槽与防错筋配合卡接,竖直方向位移通过卡扣与卡环配合卡接,在壳体的侧壁和基板的安装板上设置限位组件,形成弹性接触,以消除因卡扣与卡环设计公差或制造公差带来的竖直方向的配合公差而引起的松动、行驶噪音等问题,从而达到在竖直方向上接近于零的配合,减小甚至消除安装间隙,大幅提高大灯开关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大灯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大灯开关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基板;2-壳体;3-电路零件;4-安装板;5-侧壁;6-卡环;7-卡槽;8-卡扣;9-防错筋;10-弹性件;10.1-左段;10.2-右段;10.3-左连接点;10.4-右连接点;10.5-中间连接点;11-挡板;12-加强筋;13-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汽车内部的基板1、壳体2和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电路零件3,所述壳体2的四个侧壁5分别与基板1底部的四个安装板4配合连接,相对的安装板4上分别设有卡环6,相对的侧壁5上分别设有与卡环6配合用于限制壳体竖直方向运动的卡扣8;相对的安装板4上分别设有竖向的卡槽7,相对的侧壁5上分别设有与卡槽7配合用于限制壳体水平方向运动的竖向防错筋9,一个或多个对应的侧壁和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限制基板与壳体在竖向方向位移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结构,只要能够保证侧壁与安装板在竖直方向上能够弹性接触即可。

如图1所示,弹性组件包括设置于侧壁5上的弹性件10和设置于安装板4上的挡板11,所述挡板11底部抵住弹性件10顶部。

如图2所示,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侧壁5上的弹性件10和设置于安装板4底部的限位槽13,所述弹性件10顶部卡在限位槽13内,弹性件10与限位槽13弹性接触。

限位组件也可以是设置于侧壁上的弹性件,所述安装板底部抵住弹性件顶部,该种形式的弹性组件未在图中显示。

上述方案中,如图4、图5所示,弹性件10包括左段10.1和右段10.2,左段10.1和右段10.2一体化连接,左段10.1和右段10.2均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条状结构,左段10.1一端与侧壁5一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段10.2固定连接,右段10.2另一端与侧壁5另一边缘固定连接,左段10.1与侧壁5的连接点为左连接点10.3,右段10.2与侧壁边缘的连接点为右连接点10.4,左段10.1与右段10.2的连接点为中间连接点10.5,左连接点10.3高度与右连接点10.4高度相同,中间连接点10.5高度高于左连接点10.3高度,中间连接点10.5作为弹性件的顶部与上述的挡板或限位槽或安装板底部弹性接触。

为保证装配的平衡与稳定,设置的卡槽7和防错筋9、卡扣8和卡环6均是对称布置于基板1和壳体2周围,为进一步提高安装可靠性,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弹性件10,基板的四个安装板4上均设置卡槽7,壳体的四个侧壁5上与卡槽对应位置均设置防错筋9。

上述方案中,四个侧壁5上均设置水平的加强筋12,所述卡扣8和防错筋9均设置于加强筋12上,能提高壳体2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大灯开关与车身基板的安装通过卡槽7与防错筋9配合、卡扣8与卡环5配合安装,在大灯开关壳体上设置弹性件10与基板弹性接触,W型的弹性件的中间圆弧形顶点与侧板下表面接触(设计数据在自然状态下,理论数据是过盈配合),由于W型设计以及塑料弹性原理,在竖直方向上W结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伸缩,保证竖向向间隙减小甚至消除,这样就避免了因为设计公差和制造公差导致的安装间隙、晃动、行驶噪音等不良。

本实用新型在竖向配合的两个安装结构上设置弹性接触的限位组件,不仅仅适用于本申请的大灯调节开关,对其他类似结构的开关,只要在竖向有公差间隙存在的结构都能够采用本申请的限位组件消除公差。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