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通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4874阅读:30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汽车通风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通风管道。



背景技术:

当前的汽车通风管道,只负责调节汽车内的空调温度和通风循环,但已经不能满足驾乘者对舒适度的个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通风管道,能够给汽车座椅的坐垫、靠背提供通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汽车通风管道,包括由多根管道连为一体的原通风管道,该原通风管道具有通至汽车仪表盘的仪表盘出风口和通至汽车车箱后排的后排出风口,在所述原通风管道上增设至少一处新出风口,该新出风口由从原通风管道上开口后接出的新管道来实现,新管道的一端连通至原通风管道上,新管道的另一端为新出风口,新出风口通至汽车座椅的坐垫和/或靠背上。

优选地,所述汽车座椅的坐垫和/或靠背上设有与新出风口相对应的进气接口。

优选地,所述汽车座椅的坐垫和/或靠背上设有多个气孔。

优选地,所述新管道为软管或硬管。

优选地,所述新管道上可以设有风扇装置,以增加出风量和风速。

优选地,所述新管道上可以设有风量控制装置,以调节出风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原通风管道上增设新管道,将新管道的新出风口接至汽车座椅上,可以为汽车座椅的坐垫、靠背提供冬暖夏凉的通风换气,使驾乘者的乘坐更加舒适,新管道可以用软、硬管,为更适合现今具有前后移动功能的汽车座椅,建议用软管。新管道上还可装增加出风量、风速的静音风扇装置和调节出风大小的风量控制装置,来满足驾乘者的多样化需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直接在原汽车通风管道上进行改动,更经济实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1原通风管道、2仪表盘出风口、3后排出风口、4新管道、5汽车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原通风管道1由多根管道连为一体,该原通风管道1具有通至汽车仪表盘的仪表盘出风口2和通至汽车车箱后排的后排出风口3,也就是说,从仪表盘出风口2到后排出风口3都是连成一体的,中间没有其他出风口。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通风管道,在所述原通风管道1上增设至少一处新出风口,该新出风口由从原通风管道1上开口后接出的新管道4来实现,新管道4的一端连通至原通风管道1上,新管道4的另一端为新出风口,新出风口通至汽车座椅5的坐垫和/或靠背上,给汽车驾乘人员的坐垫、靠背提供通风,所述汽车座椅5的坐垫和/或靠背上设有多个用于出风的气孔。

在新管道4的风量不足时,可以在新管道4的前端或后端上设有风扇装置,即以风扇为主体来增加新出风口的出风量和风速,使得出风量以达到所需的力度,最好是静音风扇装置,噪音更小。

在新出风口的风量达到所需力度的同时,还可以在新管道4上设有风量控制装置,以调节出风的大小,风量控制装置可以是与风扇装置相连、对风扇装置直接进行控制的装置,还可以是独立的由风量传感器、风量调节阀和控制模块组成的装置。

新管道4的位置是可以随着汽车厂家的需要而调整的,可以接通在原通风管道1任何合理的位置。例如一般的四座汽车,当要为前排的汽车座椅5的坐垫通气时,较简便的方式是将新管道4的位置靠近汽车座椅5设置,然后将新出风口连接至坐垫,这样气流就可以输出至坐垫上。同理可以将气流输出至靠背上。坐垫和靠背都通气为前排的汽车座椅5提供了冬暖夏凉的通风换气。后排的汽车座椅5也可以如此设置。

考虑到现在的汽车座椅5都是后装备到汽车上的,而且汽车座椅5还需要有前后移动的功能,那么在设置新管道4时,可以采用软管连接。如图1所示,原通风管道1接出新管道4时,是先连接一段短的硬管,然后硬管上套软管,将软管接至汽车座椅5上出风。

除了图1所示的将新管道4的新出风口布置于汽车座椅5的边缘供气外,还可以从汽车座椅5的下方供气。需要从汽车座椅5的下方供气时,在所述汽车座椅5的坐垫下方设有与新管道4的新出风口相对应的进气接口,这样在安装汽车座椅5时只需将新管道4的新出风口直接接配好汽车座椅5的进气接口即可,整洁度更好、更美观。也可以在汽车座椅5的靠背上设置进气接口,实现从汽车座椅5的后方供气。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