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内饰板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4990阅读:1326来源:国知局
车门内饰板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内饰板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内饰板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门内饰板上设置有地图袋,将地图袋本体通过背部焊接或者卡接的方式固定到内饰板上,为车门提供储物空间,方便乘员存放东西。由于乘员在存放东西时,很容易接触到内饰板的上端部,因而通常会在地图袋开口上方内饰板处设置增强结构强度的翻边结构,但是该翻边结构的强度有限,因而为了保证地图袋的正常使用,通常还需要增强该翻边结构以提高地图袋的使用强度。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方案是通常在翻边结构的顶部内侧设置有若干内凸工艺筋,此种结构使得乘员在拿取物品时很容易被工艺筋划伤手部,且强度低容易变形;另外一种方案是对翻边结构的顶部内侧通过气辅成型工艺填充高压惰性气体以形成气辅腔,这种结构强度较高,但是成本较高,成型工艺实现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旨在提出一种车门内饰板,该车门内饰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门内饰板,包括地图袋本体和内饰板主体,所述地图袋本体连接到所述内饰板主体上以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内饰板主体上部朝向所述开口弯折延伸形成有翻边结构,其中,所述翻边结构上覆设有加强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挡板与所述翻边结构的外轮廓同形,且完全覆设在所述翻边结构的内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挡板卡接到所述翻边结构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挡板和所述翻边结构上任意一者沿车门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部,另一者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用于卡接到所述卡槽部内部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挡板包括连接板,该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卡扣,所述翻边结构包括翻边主体,该翻边主体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卡扣一一对应的多个卡槽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挡板还包括两个支撑板,该两个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沿所述车门的上下方向分布的两侧,所述翻边主体的上端朝向所述开口弯折延伸形成有唇边,所述两个支撑板均朝向所述翻边结构延伸以分别抵顶到所述翻边主体的下端部和所述唇边。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部包括两个从所述翻边主体朝向所述卡扣延伸的侧壁,该两个侧壁的端部分别相向拐折延伸形成有两个限位壁,该两个限位壁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槽口,所述卡扣包括限位部和用于穿过所述槽口并卡止在所述限位壁内侧的卡接部,所述限位部包括用于穿过所述槽口以限制所述卡扣沿车门的上下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板,以及包括用于分别对应抵顶到两个所述限位壁的外侧的两个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卡接部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形成为卡臂,该卡臂的卡接端形成为朝向所述限位壁延伸的卡钩。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部一体成型在所述翻边结构上,所述卡扣一体成型在所述加强挡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公开所述的车门内饰板具有以下优势:

在翻边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增设加强挡板,可以进一步提高内饰板主体的结构强度,避免其产生形变,并且不影响乘员拿取物品的舒适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公开的车门内饰板。

所述车辆与上述车门内饰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车门地图袋总成的结构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加强挡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内饰板主体的内表面的结构图(内表面为不可见的一面);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内饰板主体与加强挡板的装配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车门内饰板沿车辆Z向的剖视图(仅包含内饰板主体、地图袋本体和加强挡板);

图6是图5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图袋本体,2-内饰板主体,3-容纳腔,31-开口,4-翻边结构,41-翻边主体,42-唇边,5-加强挡板,51-连接板,52-支撑板,6-卡槽部,61-侧壁,62-限位壁,63-槽口,7-卡扣,71-限位部,711-第一限位板,712-第二限位板,72-卡接部,8-蒙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内和外,是指相应轮廓的内和外而言的,上下方向即为车辆的Z方向,远离地面的为上方,接近地面的为下方,左右方向即为车辆的Y方向,前后方向即为车辆的X方向。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车门内饰板,包括地图袋本体1和内饰板主体2,地图袋本体1连接到内饰板主体2上以形成具有开口31的容纳腔3,其中,内饰板主体2上部朝向开口31弯折延伸形成有翻边结构4,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内饰板主体2的强度,避免产生形变影响地图袋的使用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翻边结构4上覆设有加强挡板5。

即,内饰板主体2将地图袋本体1封闭构成地图袋,乘员可以将物品放置到该地图袋的容纳腔3内,由于乘员在存放东西时需要经过开口31,这样很容易触碰到内饰板主体2的翻边结构4,为提高内饰板主体2的结构强度,在翻边结构4的基础上,通过增设加强挡板5,可以进一步提高内饰板主体2的上部翻边结构4的强度,也即进一步提高了内饰板主体2的结构强度,避免其产生形变,并且不影响乘员拿取物品的舒适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具体地,为了实现加强挡板5对于翻边结构4的加强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图4所示,加强挡板5与翻边结构4的外轮廓同形,且完全覆设在该翻边结构4的内表面上。一方面,可以最大化的实现对于翻边结构4的包络和加强作用,同时另一方面,可以合理设置加强挡板5的覆设面积,从而能够限制对于车门内饰板的重量的增加。同时为了不占用车内空间,加强挡板5设置在翻边结构4的内表面,同时不影响车门内饰板的外观。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挡板5卡接到翻边结构4的内表面。其中,采用卡接的方式,便于拆卸和安装,同时不会影响内饰板主体2的整体外观。相比于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卡接的装配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同时不会影响内饰板主体2的外观。另外,相比于螺纹连接,成本较低,装配效率较高。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挡板5和翻边结构4上任意一者沿车门的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卡槽部6,另一者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用于卡接到卡槽部6内部的卡扣7。

更具体地,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挡板5包括连接板51,该连接板5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扣7,翻边结构4包括翻边主体41,该翻边主体41上设置有与多个卡扣7一一对应的多个卡槽部6。即,为了保证加强挡板5的连接强度,采用多个卡扣和多个卡槽部6相互配合,也即多点固定,保证翻边结构4和加强挡板5的连接,进而能够实现加强挡板5的加强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挡板5还包括两个支撑板52,该两个支撑板52分别位于连接板51沿上下方向分布的两侧,翻边主体41的上端朝向开口31弯折延伸形成有唇边42,两个支撑板52均朝向翻边结构4延伸以分别抵顶到翻边主体41的下端部和唇边42。

这样,一方面,支撑板52的设置为连接板51和翻边主体41的卡接提供一定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在卡接的同时,支撑板52还可以给唇边一定的压紧力,尤其是在当内饰板主体2外部包覆蒙皮8时,支撑板52可以对设置在唇边的蒙皮8进行压紧,不仅增强翻边结构强度,还增加美观性和舒适性。

更具体地,为了实现加强挡板5和翻边结构4的连接,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槽部6包括两个从翻边主体41朝向卡扣7延伸的侧壁61,该两个侧壁61的端部分别相向拐折延伸形成有两个限位壁62,该两个限位壁62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槽口63,卡扣7包括限位部71和用于穿过槽口63并卡止在限位壁62内侧的卡接部72,限位部71包括用于穿过槽口63以限制卡扣7沿车门的上下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板711,以及包括用于分别对应抵顶到两个限位壁62的外侧的两个第二限位板712,第一限位板711和卡接部72设置在两个第二限位板712之间。

其中,卡接部72插接到槽口63内首先将加强挡板5安装到翻边结构4内,与此同时,随着卡接部72的插接,第一限位板711也同时插入到槽口63内,第一限位板711不仅具有导向安装的作用,同时在插入到槽口63内后可以限制卡扣7的上下移动。在卡接完成后,两个第二限位板712分别抵顶到两个限位壁62的外侧,配合卡接部72可以共同限定卡扣7的左右方向的移动,以实现加强挡板5完全固定到翻边结构4上。

为了进一步保证对于加强挡板5的位置的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扣7的布置不一,例如图2所示,部分卡扣7的卡接部72在安装时布置在第一限位部711的上方,部分卡扣7的卡接部72在安装时布置在第一限位板711的下方,使得卡扣布置不同,能够更好的限制卡扣7的上下移动的位移,保证加强挡板5的固定,避免其相对于翻边结构4有移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接部72形成为卡臂,该卡臂的卡接端形成为朝向限位壁62延伸的卡钩。即,卡臂伸入到槽口63后,卡钩卡止在限位壁62的内表面,使得卡接部72卡止到卡槽部6内。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卡臂仅设计一个,这样有利于装配。

另外,为了保证加强挡板本身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槽部6一体成型在翻边结构4上,卡扣7一体成型在加强挡板5上。一体成型的制造工艺简单,并且结构强度高。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粘接或者螺纹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对此本公开不作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公开的车门内饰板,该车门内饰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