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154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汽车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方便折收和展开遮蔽汽车的汽车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布料或反光板来覆盖汽车,避免汽车遭受阳光直接曝晒,以减缓阳光造成车内温度过高的遮阳罩,已属现有技术。现有遮阳罩通常是借由绳索绑在汽车的车顶或车窗上,使遮阳罩稳固定位在汽车上,并可防止遮阳罩被风吹落。

但是,其缺点在于,这类现有技术以绳索固定的遮阳罩,在安装时必须将遮阳罩四周的绳索逐一绑在汽车的外壁,操作不方便、费时,而且现有遮阳罩的内面通常是直接贴靠在汽车外壁,导致阳光照射的热能容易通过该遮阳罩和汽车外壁传导进入车内的情形,隔热效果欠佳。此外,现有遮阳罩虽然以绳索绑在汽车上,但是仍然容易失窃。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累积多年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实务经验,特创作出一种汽车隔热装置,借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隔热装置,其包括:一第一主臂,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一第一副臂,使该第一副臂能够收合在该第一主臂上及展开至该第一端以外;一第二主臂,与该第一主臂平行并排,该第二主臂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一第二副臂,使该第二副臂能够收合在该第二主臂上及展开至该第二端以外;一展缩架,组合在该第一主臂与第二主臂之间,该第一主臂和第二主臂能够借由该展缩架的引导,而使该第一主臂和第二主臂彼此展开及收合;一遮盖布,包括一主遮盖区及一副遮盖区,该主遮盖区配置在该第一主臂、展缩架和第二主臂上,该副遮盖区配置在该第一副臂和第二副臂上;以及一汽车附着件,设在该展缩架上。该汽车附着件能够附着在汽车的车顶或车窗上,而使该遮盖布遮盖在汽车的车顶或车窗上,改善现有汽车遮阳罩不易安装在车上、安装费时和隔热效果欠佳的情形。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展开的该第一副臂倾斜设在该第一主臂的第一端上,展开的该第二副臂倾斜设在该第二主臂的第一端上。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汽车附着件包括一立柱,该立柱的一端设有一汽车吸盘,并在该立柱上套设一滑套,该滑套与展缩架相互组合,使该展缩架能够随着该滑套沿着该立柱移动,并且该滑套设有一可将该滑套定位在该立柱上的第一旋紧固定结构。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遮盖布两侧的至少其中的一侧设有一车门夹制布,并在该车门夹制布底端设有一扩径的卡扣件。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遮盖布包括一第一侧面遮盖区、一第二侧面遮盖区及一端侧遮盖区,该第一侧面遮盖区配置在该第一主臂与第一副臂之间,该第二侧面遮盖区配置在该第二主臂与第二副臂之间,该端侧遮盖区配置在该第一副臂与第二副臂末端之间。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第一主臂、第二主臂、第一副臂和第二副臂上分别设有一扣槽,该遮盖布内面对应该第一主臂、第二主臂、第一副臂和第二副臂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可扣接在该扣槽内的扣件。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第一主臂第一端与第一副臂之间借由一第二旋紧固定结构相互枢接在一起,该第二主臂第一端与第二副臂之间借由另一第二旋紧固定结构相互枢接在一起。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展缩架包括多个交叉枢置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改善现有汽车遮阳罩不易安装在车上、安装费时和隔热效果欠佳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第一主臂、第二主臂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为图2另一视角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为图2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6为图1的遮盖布的立体图;

图7为图1另一视角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8为图7的扣槽与扣件的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图1的车门夹制布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1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图1的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主臂

101、201、301、401 扣槽

11、21 第一端

12、22 第二端

2 第二主臂

3 第一副臂

4 第二副臂

5 展缩架

51 支架

6 遮盖布

601 扣件

61 主遮盖区

62 副遮盖区

63 第一侧面遮盖区

64 第二侧面遮盖区

65 端侧遮盖区

66 车门夹制布

67 卡扣件

7 汽车附着件

71 立柱

72 汽车吸盘

73 滑套

81 第一旋紧固定结构

82 第二旋紧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公开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附图,由上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隔热装置,其包括一第一主臂1、一第二主臂2、一第一副臂3、一第二副臂4、一展缩架5、一遮盖布6及一汽车附着件7。

在所采用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第一主臂1具有一第一端11及一第二端12,该第一主臂1的第一端11枢接该第一副臂3上,且该第一主臂1的第一端11与第一副臂3之间借由一第二旋紧固定结构82相互枢接在一起,使该第一副臂3能够收合在该第一主臂1上及展开至该第一端11以外,展开的该第一副臂3能够倾斜设在该第一主臂1的第一端11上。该第二主臂2与第一主臂1平行并排,该第二主臂2具有一第一端21及一第二端22,该第二主臂2的第一端21枢接一第二副臂4,且该第二主臂2的第一端21与第二副臂4之间借由另一第二旋紧固定结构82相互枢接在一起,使该第二副臂4能够收合在该第二主臂2上及展开至该第二端22以外,展开的该第二副臂4能够倾斜设在该第二主臂2的第一端21上。上述第二旋紧固定结构82也可为一内部设有凸轮的轴心松紧调整结构。

图中并显示,该展缩架5组合在该第一主臂1与第二主臂2之间,该展缩架5包括多个交叉枢置的支架51,该第一主臂1和第二主臂2能够借由该展缩架5的引导,而使该第一主臂1和第二主臂2彼此展开(如图2所示)及收合(如图5所示)。

请参阅图1及图6,该遮盖布6包括一主遮盖区61、一副遮盖区62、一第一侧面遮盖区63、一第二侧面遮盖区64及一端侧遮盖区65,该主遮盖区61配置在该第一主臂1、展缩架5和第二主臂2上,该副遮盖区62配置在该第一副臂3和第二副臂4上,该第一侧面遮盖区63配置在该第一主臂1与第一副臂3之间,该第二侧面遮盖区64配置在该第二主臂2与第二副臂4之间,该端侧遮盖区65配置在该第一副臂3与第二副臂4末端之间。请参阅图5、图7及图8,该第一主臂1、第二主臂2、第一副臂3和第二副臂4上分别设有一扣槽101、201、301、401,该遮盖布6内面对应该第一主臂1、第二主臂2、第一副臂3和第二副臂4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可扣接在该扣槽内101、201、301、401的扣件601。

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该汽车附着件7设在该展缩架5的两个支架51交叉处,该汽车附着件7包括一立柱71,该立柱71的一端设有一汽车吸盘72,并在该立柱71上套设一滑套73,该立柱71穿过该两个支架51交叉处,而且该两个支架51交叉处组接该滑套73,使该滑套73与展缩架5相互组合,使该展缩架5能够随着该滑套73沿着该立柱71上下移动,并且该滑套73设有一可将该滑套73定位在该立柱71上的第一旋紧固定结构81,该第一旋紧固定结构81可为一内部设有凸轮的轴心松紧调整结构。

请参阅图10,使用时能够采用单独一组汽车隔热装置,以该展缩架5快速地将该第一主臂1、第二主臂2、第一副臂3和第二副臂4和遮盖布6展开,并且将该汽车附着件7的汽车吸盘72简便、稳固地附着在汽车的车顶,而使该遮盖布6的主遮盖区61、副遮盖区62和端侧遮盖区65分别遮盖在汽车的车顶和前挡风玻璃上,同时该遮盖布6的第一侧面遮盖区63和第二侧面遮盖区64分别遮盖在汽车的两侧车窗上,产生快速展开、遮蔽汽车的效果,而且操作十分方便;此时,并可借由该滑套73沿着立柱71上、下移动、调整该展缩架5的高度,以调整该遮盖布6与汽车之间的距离,再以该第一旋紧固定结构81将该滑套73与立柱71锁紧,使得该遮盖布6与汽车之间形成一可供空气流通的散热空间,该散热空间也可隔绝阳光照射遮盖布6所产生的高温直接传导至汽车,有效提升隔热效果。此外,在使用完毕时也可将该汽车附着件7自汽车上快速卸除,并且将该展缩架5、第一主臂1、第二主臂2、第一副臂3和第二副臂4和遮盖布6快速收合,折收简易且方便。

请参阅图11,说明也可同时采用两个汽车隔热装置,即在汽车的前、后分别配置一组遮盖布6,以完全遮蔽汽车。请参阅图12,说明也可分离使用该两个个汽车隔热装置的其中一个,将该汽车附着件7的汽车吸盘72简便、稳固地附着在汽车的车窗上。

如图1、图6及图9所示,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遮盖布6两侧的至少其中的一侧设有一车门夹制布66,并在该车门夹制布66底端设有一扩径的卡扣件67,该卡扣件67可为扩径的杆或棒;在使用时,该车门夹制布66和卡扣件67能够预先垂落在汽车的车门口,当车门关闭以后,使该车门夹制布66和卡扣件67位于车门以内,同时车门或车窗外框夹住该车门夹制布66,此时如果将该车门夹制布66和卡扣件67往车门外拉扯,由于该卡扣件67无法通过车门或车窗的缝隙,即可固定该卡扣件67在车内,使得该遮盖布6无法自汽车上卸除,进而产生防止该汽车隔热装置被盗的效果。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显可作的变化与修饰,都应视为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