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4375发布日期:2018-08-04 14:1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抢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等作为代步工具越来越普及,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道路拥堵的平凡发生,给人们的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尤其是交通事故所引发的道路拥堵,常常会长达数个小时之久。目前处理事故车辆的方式一般为使用吊车将事故车辆吊到拖车上拖离事故现场,到时遇到严重的交通事故时,由于道路拥堵,拖车很难通过拥堵路段到达事故现场,给道路疏通带来了极大困难。

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1010298909.1,公告日:2012.10.10,公开了一种轻型交通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厢、连接地板以及行走部件;所述连接地板位于车厢底部,所述行走部件位于连接地板底部两侧,支撑并运输连接地板和车厢;所述连接地板离地最小高度至少大于轿车车高,所述连接地板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之间间距至少大于轿车车宽,并且连接地板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与所述轿车侧面之间的间距足够轿车在其间安全行驶;所述车厢包括至少一车头和至少一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身的车身左半部和车身右半部,所述车头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头的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所述连接地板分为多块,分别对应各个车身和车头;所述车头和车身之间、车身和车身之间都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该实用新型的轻型交通车辆可以实现从车辆上方穿过,但仅作为人员运输工具,不具备解决疏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拥堵,传统处理事故车辆的方式一般为使用吊车将事故车辆吊到拖车上拖离事故现场,遇到严重的交通事故,由于道路拥堵,拖车很难通过拥堵路段到达事故现场,给道路疏通带来了极大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利用自身高度和宽度优势,可以快速穿过交通拥堵路段到达事故发生点,再利用车斗内的起吊装置可以达到将事故车辆吊起后快速转移的目的,能实现快速清理障碍使道路恢复通畅。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驾驶室和车斗,所述车体下方连接有车轮,所述车轮直接连接到车体上,也可以在所述车体和车轮之间设置支撑架,车体和车轮通过支撑架连接;所述车体底盘高度至少大于轿车高度,一般轿车高度在1.4m~1.6m,左右所述车轮间距至少大于轿车宽度,一般轿车宽度为1.6m~1.8m,所述车斗内部设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至少4个,用于起吊事故车辆时固定在其四个车轮位置,使事故车辆被吊起时保持平衡。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车斗内部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4为两个以上,所述支撑梁两端与所述车斗左右两侧连接,所述支撑梁两端也可以连接到车斗的前后两端;所述起吊装置连接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起吊装置可以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此时起吊装置之间前后和左右的间距与一般轿车长度和宽度相当,便于起吊时固定轿车的四个车轮位置,使轿车被吊起时保持平衡;所述起吊装置也可以滑动连接到所述支撑梁上,起吊时通过滑动起吊装置来调整其之间的间距,使得该间距与事故车辆长度和宽度相当,便于起吊时固定轿车的四角,使轿车被吊起时保持平衡。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起吊装置包括葫芦、吊绳和吊钩,所述葫芦、吊绳和吊钩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葫芦滑动连接到所述支撑梁上,所述葫芦在所述支撑梁上滑动可以是人工手动牵扯驱动,也可以在葫芦内装上可遥控驱动的滑轮,通过遥控驱动滑轮使之在支撑梁上移动,所述吊绳优选使用钢绳,钢绳韧性和强度较大,所述吊钩用于起吊时固定事故车辆,也可以使用电磁铁或者吸盘装置固定。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梁上设有导轨槽,所述葫芦可滑动连接到所述导轨槽上,沿导轨槽延伸方向滑动。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葫芦为电动葫芦,所述吊绳绕在所述葫芦的转动轴上,可以遥控控制吊绳收放,更方便快捷;所述驾驶室内设有起吊控制器,所述电动葫芦通过导线连接到所述起吊控制器上,通过控制起吊器可以实现对葫芦移动和起吊装置吊绳收放的控制。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车斗左右两侧壁上设有导轨,所述支撑梁两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此时所述支撑梁横向平行排布在车斗内,通过移动支撑梁可实现调整起吊装置横向间距,以适应事故车辆宽度;所述导轨也可以设置在车斗前后两端上,此时所述支撑梁纵向平行排布在车斗内,通过移动支撑梁可实现调整起吊装置纵向间距,以适应事故车辆长度。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电机,所述滚轮连接到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通过控制电机可实现驱动支撑梁的移动;所述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到驾驶室内的起吊控制器上,所述起吊控制器安装在驾驶室内,工作人员可以在驾驶室内通过控制起吊控制器实现对支撑梁移动的控制。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车斗内设有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支架,支架向车斗后上方延伸,支架为可伸缩支架,支架顶端可伸展的高度至少大于货车高度,支架下方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架与底座活动连接,底座通过螺栓或其它方式固定在车斗内,支架可以绕底座360度旋转。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车斗内设有消防装置,所述消防装置包括固定在车斗内的水箱,所述水箱底部连接有增压水泵,所述车斗内放置有消防水带和消防栓,所述消防装置可用于事故车辆起火时紧急灭火使用。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车体底盘高度和宽度均大于一般车辆,使得其能快速从交通拥堵车辆上方穿行,迅速到达事故地点排除障碍,从而使交通恢复通畅,大大节约解决交通拥堵的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后方的车斗内设置有起吊装置用于起吊事故车辆,可实现将事故车辆快速转移的目的,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后方的车斗内设置两个以上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可实现在车都内纵向移动,达到任意调节起吊装置前后间距,以满足不同长度车辆要求,可适用于多种车型的事故车辆的转移。

(4)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的起吊装置通过葫芦连接到支撑梁上,可实现在支撑梁上沿支撑梁延伸方向移动,能够调节起吊装置左右间距,以满足不同宽度车辆要求,可适用于多种车型的事故车辆的转移。

(5)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上起吊装置上的葫芦为电动葫芦,可实现电动控制吊绳的收放,使起吊过程更省力、更快捷、更安全。

(6)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上起吊装置上的葫芦上安装有可电动控制的滚轮,可实现电动控制葫芦在支撑梁上的移动,较人工牵引移动更加省力,更加安全。

(7)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的支撑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以带动支撑梁上的滚轮滚动,使支撑梁在车斗内沿导轨滑动,实现对支撑梁运动的电动控制,从而使得转移事故车辆过程更加快速、安全。

(8)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在驾驶室内设有起吊控制器,可通过起吊控制器遥控控制支撑梁、葫芦的移动,以及吊绳的收放,使事故车辆起吊过程更加省时省力,且更加安全可靠。

(9)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在车斗内设有起重机,所述起重机支架顶端可伸展的高度至少大于货车高度,可以实现对事故货车的转移,同时支架可以绕支架底座360度旋转,使得起重机施工范围覆盖到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的周围各个角度,使其适应性更强。

(10)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在车斗内设有消防装置,使用消防装置可对起火车辆进行紧急灭火后再转移,使得车辆转移过程更安全,同时解决了因道路拥堵消防车无法快速到达事故现场的问题,使灭火施救更及时。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起吊事故车辆过程示意图;

图中:1、驾驶室;2、车斗;3、导轨;4、支撑梁;5、葫芦;6、吊钩;7、支撑架;8、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驾驶室1 和车斗2,驾驶室1位于车斗前方,所述车体下方连接有车轮8,所述车轮8直接连接到车体上,车轮8应足够大,以便抬高车体,使得车体底盘距离地面高度至少大于轿车高度;也可以在所述车体和车轮8之间设置支撑架7,车体和车轮8通过支撑架7连接,支架7用于抬高车体,使车体底盘距地面高度至少大于轿车高度,设置支撑架7可以有效减小车轮直径;一般轿车高度在1.4m~1.6m,本实施例中的车体的高度在1.6m以上,可以从轿车上面行驶过去而不碰到轿车顶部;左右所述车轮8间距至少大于轿车宽度,一般轿车宽度为1.6m~ 1.8m,本实施例中的车体的宽度在1.8m以上,可以从轿车上面行驶过去而不碰到轿车两侧;所述车斗长度应大于轿车长度,轿车长度一般在3.8m~4.3米之间;所述车斗2内部设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为至少4个,两两并排分布在车斗内,前后间距与轿车长度相同,左右间距与轿车宽度相同,轿车长度一般在3.8m~4.3米之间,宽度在1.6m~1.8m之间,本实施例中起吊装置间距为4.0m×1.7m,适合大多数尺寸轿车起吊,所述起吊装置延伸到车斗2 下方,如图2所示,将本实施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开到事故车辆上方时,可以使用起吊装置将事故车辆吊起,并转移到空旷地带,达到排除障碍、疏通道路的目的,使用本实施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可以快速穿越拥堵的车辆,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并实施道路疏通,能够较大的缩短交通拥堵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在所述车斗2内部设有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4为两个以上,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支撑梁4,所支撑梁4横向水平平行分布在车都内,所述支撑梁4两端与所述车斗2左右两侧连接,所述支撑梁4固定在车斗2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梁4之间的间距与一般轿车长度相同;所述支撑梁4也可以滑动连接在车斗2上,便于调整起吊装置前后间距,从而适应起吊车身长度不同轿车;所述起吊装置连接在所述支撑梁4上,所述起吊装置包括葫芦5、吊绳和吊钩6,所述吊绳优选为钢绳,钢绳韧性和强度较大,能够有效提起轿车质量的重物而不宜损坏,钢绳末端连接的可以是吊钩6,也可以是电磁铁或吸盘,用于起吊时固定在车身上,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吊钩6,固定简单牢靠,不宜发生固定失效;所述葫芦5、吊绳和吊钩6从上到下依次连接,通过葫芦5可实现吊绳的收放,从而实现吊钩6的上下运动,所述起吊装置通过葫芦5连接到所述支撑梁4上,所述起吊装置为至少4个,两两并排横向分布在车斗内,支撑梁4上设置有导轨槽,所述葫芦5连接到支撑梁4上的导轨槽上,可在支撑梁4左右滑动,便于调整起吊装置的左右间距,从而适应起吊车身宽度不同轿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车斗2内部设有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4为两个以上,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支撑梁4,所支撑梁4纵向水平平行分布在车都内,所述支撑梁4两端与所述车斗2前后连接,所述支撑梁4固定在车斗2前后两端上,所述支撑梁4之间的间距与一般轿车长度相同;所述支撑梁 4也可以滑动连接在车斗2前后两端上,便于调整起吊装置左右间距,从而适应起吊车身宽度不同轿车;所述起吊装置连接在所述支撑梁4上,所述起吊装置包括葫芦5、吊绳和吊钩6,所述吊绳优选为钢绳,钢绳韧性和强度较大,能够有效提起轿车质量的重物而不宜损坏,钢绳末端连接的可以是吊钩6,也可以是电磁铁或吸盘,用于起吊时固定在车身上,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吊钩6,固定简单牢靠,不宜发生固定失效;所述葫芦5、吊绳和吊钩6从上到下依次连接,通过葫芦5可实现吊绳的收放,从而实现吊钩6的上下运动,所述葫芦5连接到所述支撑梁4上,所述起吊装置为至少4个,两两并排横向分布在车斗内,支撑梁4上设置有导轨槽,所述葫芦5连接到支撑梁4上的导轨槽上,可在支撑梁4前后滑动,便于调整起吊装置的前后间距,从而适应起吊车身长度不同轿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或3,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在所述支撑梁4上设有导轨槽,所述葫芦5可滑动连接到所述导轨槽上,所述葫芦5可沿导轨槽滑动,所述葫芦5在支撑梁4上的移动通过人工拉动方式调整间距,可前后或左右调节起吊装置的间距,所述葫芦5可以是人工手动收放吊绳,也可以是电动葫芦,通过电机驱动滚轴,实现吊绳收放,本实施例中所述葫芦5为电动葫芦,在电动葫芦上安装有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用于控制电动葫芦上电机的启停,通过遥控装置可远程遥控完成吊绳收放,方便快捷,且非常省力。使用时工人手拉吊绳使葫芦5在支撑梁4上沿导轨槽滑动,当葫芦5位于事故轿车上方左右两侧时,用吊钩6勾住轿车底盘,然后实施起吊,再将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开至应急车道上或路边空地上,将事故轿车放下,实现转移障碍和疏通道路的目的。使用本实施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由于起吊装置间距可调,能够满足起吊不同宽度的事故车辆而不会发生起吊过程事故车辆不能保持平衡的现象,使得事故处理过程更加安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梁4上设有导轨槽,所述葫芦5滑动连接到所述导轨槽上,在所述葫芦 5上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连接有电机,电机带动滑轮转动,所述电机上安装有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用于控制电动葫芦上电机的启停,所述葫芦5通过遥控滑轮滚动实现在支撑梁 4上的移动,用于调节前后或左右的起吊装置的间距,使用时工作人员在驾驶室内或车斗2 下方使用遥控装置遥控滑轮,使葫芦5在支撑梁4上沿导轨槽滑动,当葫芦5位于事故轿车上方左右两侧时,用吊钩6勾住轿车底盘,然后实施起吊,再将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开至应急车道上或路边空地上,将事故轿车放下,实现转移障碍和疏通道路的目的。使用遥控驱动葫芦5前后或左右滑动更智能化,且为方便快速,可有效缩短施工时间,同时使用本实施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由于起吊装置间距可调,能够满足起吊不同宽度的事故车辆而不会发生起吊过程事故车辆不能保持平衡的现象,使得事故处理过程更加安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或5,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车斗2左右两侧壁上设有导轨3,所述支撑梁4两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至少一端4 个,固定在支撑梁4的下表面上,多个滚轮支撑可以保证支撑梁4保持水平放置,所述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导轨3上,使滚轮运动方向沿导轨3延伸方向运动,避免滚轮变向导致支撑梁4与车斗2连接失效而从车斗2内滑脱,导轨3设置在车斗2左右两侧壁上时,支撑梁4 横向平行分布在车斗2内,可实现在车斗2内前后移动,方便调整起吊装置使其间距满足事故轿车长度,所述支撑梁4移动靠人工推动,可实现对支撑梁4位置的准确控制。使用本实施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由于起吊装置间距可调,能够满足起吊不同尺寸的事故轿车而不会发生起吊过程事故车辆不能保持平衡的现象,使得事故处理过程更加安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6,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车斗2前后两侧壁上设有导轨3,所述支撑梁4两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至少一端4个,固定在支撑梁4的下表面上,多个滚轮支撑可以保证支撑梁4保持水平放置,所述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导轨3上,使滚轮运动方向沿导轨3延伸方向运动,避免滚轮变向导致支撑梁4 与车斗2连接失效而从车斗2内滑脱,导轨3设置在车斗2前后两侧壁上时,支撑梁4纵向平行分布在车斗2内,可实现在车斗2内左右移动,方便调整起吊装置使其间距满足事故轿车宽度,所述支撑梁4移动靠人工推动,可实现对支撑梁4位置的准确控制。使用本实施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由于起吊装置间距可调,能够满足起吊不同尺寸的事故轿车而不会发生起吊过程事故车辆不能保持平衡的现象,使得事故处理过程更加安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6或7,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梁4两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至少一端4个,固定在支撑梁4的下表面上,多个滚轮支撑可以保证支撑梁4保持水平放置;同时在所述支撑梁4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电机,所述电机分别位于支撑梁4两端,所述滚轮连接到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由电机带动滚轮转动,所述驱动电机为同步电机,保证滚轮滚动时同步;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遥控装置,可通过遥控装置遥控驱动电机使滚轮运动;所述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导轨3上,使滚轮运动方向沿导轨3延伸方向运动,避免滚轮变向导致支撑梁4与车斗2连接失效而从车斗2内滑脱,使用电动滚轮可实现工作人员在驾驶室或者车辆旁边进行遥控控制起吊,使得起吊过程更为安全。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9,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葫芦5上的电机和支撑梁4上的电机均通过信号线连接到所述起吊控制器上,所述起吊控制器位于驾驶室内,工作人员通过控制起吊控制器可以直接对支撑梁4的运动、葫芦5的运动以及收放吊绳等进行控制,施工过程更加快速、安全。所述起吊控制器也可以是可移动无线遥控控制器,可以由工作人员携带至危险范围外进行遥控起吊,使施工过程更加安全。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至9,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车斗2内设有起重机,所述起重机的底盘与车斗2固定连接,所述起重机包括支架,支架向车斗2后上方延伸,支架为可伸缩支架,支架顶端可伸展的高度至少大于货车高度,一般货车高度为3.5米以上,本实施例中的支架顶端可伸展至4m以上高度;支架下方连接有底座,底座通过螺栓或其它方式固定在车斗2内,支架与底座活动连接,支架可以绕支架底座360度旋转,使得起重机施工范围覆盖到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的周围各个角度;支架上连接有可收放的绳索,所述绳索为韧性和强度较大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使用钢绳,绳索端部连接有挂钩,挂钩用于固定住所要起吊的物体,可以理解的,所述挂钩也可以使用电磁铁或者吸盘等代替。当事故车辆较大,高于本实施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时,可将疏导车开至事故车辆旁边,利用起重机将事故车辆吊起后转移至应急车道或旁边空地上,以便疏通中间车道。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一种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0,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车斗2内还设置有消防装置,所述消防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在车斗2内,水箱底部连接有增压水泵,车斗2内还设置有消防水袋和消防栓,当事故车辆发生起火时,可以使用本实施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进行紧急灭火,也可以用作其他火灾灭火,作用同救火车,增压水泵可以增加出水速度,由于水流速度大,使得灭火效果更好,且流速增大导致扬程增大,使得可以较远距离灭火,更安全。由于车体高度、宽度优势,本实施例的事故路段交通疏导车可快速通过拥挤路段,到达火灾现场进行施救,为救火争取宝贵时间。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