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号传输结构以及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5722发布日期:2018-08-10 22:2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安全座椅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安全座椅的电信号传输结构以及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儿童安全座椅是专为保护儿童设计的汽车座椅,而且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选用不同的儿童安全座椅,通常年龄在1周岁以下,体重不超过16公斤的婴儿适用面朝后安装的婴儿专用座椅,使婴儿面部朝后,防止颈部拉伤;年龄在1周岁以上适用面朝前的幼儿汽车座。现有技术中,有可转换方向的婴幼儿两用型汽车座椅。如公告号为CN204712908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其座椅可相对于底座旋转360°。

另一方面,目前应用在儿童安全座椅上的用电设备也越来越多,这些用电设备可能安装在安全座椅的各个位置,因此座椅与底座之间会有各种电连接线,而对于可旋转的座椅来说,座椅与底座之间的电连接线在座椅转动时,会发生扭曲,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座椅的电信号传输结构,尤其适用于可旋转的安全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座椅,其包括上述电信号传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信号传输结构,适于用于安全座椅,所述安全座椅包括底座部以及可相对于所述底座部旋转的座椅部,所述电信号传输结构用于实现所述底座部与所述座椅部之间电流以及信号的有线传输,所述电信号传输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部的第一电气连接端和设于所述座椅部的第二电气连接端,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适于与所述底座部的电气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适于与所述座椅部的电气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与第一电气连接端可分离地接触,并且当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旋转时,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连续或间隔地电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包括导电线路,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线路沿所述导电件的移动轨迹连续或间隔地设置,以使得所述导电件移动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导电线路连续或间隔地电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导电线路印刷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导电件为金属弹性片,所述导电件以一定的压力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信号传输结构还包括导电件支架,所述导电件支架适于安装在所述座椅部,所述导电件安装于所述导电件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件具有连接部、弯折部以及接触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电件支架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接触,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分别设于所述弯折部的两端,所述弯折部适于发生弹性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件支架为中空结构,所述座椅部上电气单元的电连接线适于沿所述导电件支架内部延伸,并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或所述导电件支架外部设有导槽,所述座椅部上电气单元的电连接线适于沿所述导槽延伸,并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信号传输结构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一端设于所述底座部,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印刷电路板设于所述连接支架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部上电气单元的电连接线适于沿所述连接支架内部向上延伸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或所述连接支架外部设有导槽,所述座椅部上电气单元的电连接线适于沿所述导槽延伸,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包括多个导电件,每一所述导电件适于与所述座椅部上的一电气单元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与每一所述导电件对应的接触轨,各所述导电件适于沿相应的所述接触轨移动,每一所述接触轨内连续或间隔地印刷有所述导电线路,各所述接触轨内的所述导电线路适于与所述底座部上的各电气单元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全座椅,包括底座部、可相对于所述底座部旋转的座椅部以及所述电信号传输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安全座椅底座部与座椅部的采用接触式电连接,从而当底座部与座椅部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一电连接端与第二电连接端同时发生相对转动,避免了电连接线缠绕,提高了电信号传输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座椅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座椅的有个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显示了安全座椅的电信号传输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图4为导电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导电件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电信号传输结构;11、第一电气连接端;111、印刷电路板;1111、导电线路;112、连接支架;12、第二电气连接端;121、导电件;1211(1211’)、连接部;1212(1212’)、弯折部;1213(1213’)、接触部;122、导电件支架;2、底座部;20、安装腔;21、固定支架;22、底座电气腔;3、座椅部;31、旋转部;310、座椅电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座椅,包括电信号传输结构、底座部以及可相对于所述底座部旋转的座椅部,其中所述电信号传输结构用于实现所述底座部与所述座椅部之间电流以及信号的有线传输。

所述电信号传输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底座部和所述座椅部的第一电气连接端和第二电气连接端。也即,既可以是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设置在所述底座部,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设置在所述座椅部;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设置在所述底座部,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设置在所述座椅部。当所述座椅部与所述底座部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也发生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适于与所述底座部的电气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适于与所述座椅部的电气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与第一电气连接端可分离地接触,并且当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旋转时,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连续或间隔地电接触。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座椅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电信号传输结构1、底座部2、座椅部3。

底座部2适于安装在汽车座位上,座椅部3相对于底座部2可旋转地设置在底座部2上,当安全座椅设置在汽车座位上时,座椅部3可朝前或朝后旋转。

电信号传输结构1用于将底座部2上的各电气单元与座椅部3上的各电气单元电气连接,以实现底座部2与座椅部3之间电流以及信号的有线传输。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所述的电气单元包括电源以及各种电子元器件等用电设备。

电信号传输结构1包括第一电气连接端11以及第二电气连接端12,第一电气连接端11设于底座部2,第二电气连接端12设于座椅部3。第一电气连接端11与底座部2上的电气单元电连接,第二电气连接端12与座椅部3上的电气单元电连接。

第二电气连接端12包括导电件121,第一电气连接端11包括印刷电路板111。导电件121为一金属弹性片,其导电件121的一端与座椅部3上的电气单元电连接,另一端向印刷电路板111延伸,并以一定的压力与印刷电路板111接触。印刷电路板111与底座部2连接,在座椅部3转动时,印刷电路板111保持不动,印刷电路板111与底座部2上的电气单元电连接。印刷电路板111在导电件121的移动轨迹上印刷有导电线路1111,当导电件121与导电线路1111接触时,导电件121与导电线路1111通电。

优选地,导电件121具有连接部1211、弯折部1212以及接触部1213。连接部1211用于与导电件支架122连接;接触部1213用于与印刷电路板111接触;连接部1211与接触部1213分别设于弯折部1212的两端,弯折部1212适于发生弹性形变,利用弯折部1212的弹性力,将接触部1213压在印刷电路板111上,避免导电件121移动时的震动使其与印刷电路板111分离。

图4、图5显示了导电件121的两种变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导电件121可能具有各自不同的形状、结构,只要能实现导电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即可。

底座部2具有安装腔20,座椅部3具有旋转部31,旋转部31可转动地设于安装腔20。旋转部31内具有座椅电气腔310,座椅电气腔310内设有一导电件支架122。导电件121的一端安装在导电件支架122上,另一端向下延伸。座椅部3上电气单元的电连接线集中于导电件支架122上,并与导电件121电连接。

导电件支架122可以是中空结构,座椅部3上电气单元的电连接线沿着导电件支架122延伸,并与导电件121电连接。导电件支架122还可以在其外壁设置导槽,座椅部3上电气单元的电连接线沿着导电件支架122外壁的导槽延伸,并与导电件121电连接。

底座部2具有底座电气腔22,底座电气腔22内设有连接支架112。连接支架112一端安装于底座电气腔22内,另一端向上延伸,印刷电路板111设于连接支架112的上端。底座电气腔22与座椅电气腔310连通,以使得导电件121与印刷电路板111相对,并以一定的压力与印刷电路板111接触。

底座电气腔22内设有固定支架21,连接支架112可分离地安装于固定支架21。

连接支架112可以为中空,底座部2上电气单元的电连接线从连接支架112的下端进入连接支架112内,并沿着连接支架112向上延伸到印刷电路板111处与印刷电路板111电连接。连接支架112还可以是在其外壁设置导槽,底座部2上电气单元的电连接线沿着导槽从底座部2向上延伸到印刷电路板111处与印刷电路板111电连接。

印刷电路板111与连接支架112可以通过粘结剂连接,也可以卡接或通过螺丝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底座部2上的电气单元与座椅部3上的电气单元仅发生一种电信号的传输(如底座部2设有电源,座椅部3设有用电设备,底座部2的电源为座椅部3的用电设备供电);第二电气连接端12只包括一个导电件121,导电件121一端与座椅部3上的电气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与印刷电路板111接触;印刷电路板111上只设置一条导电线路1111,导电线路1111为连续的圆弧形或圆形,导电线路1111与底座部2上的电气单元电连接,当导电件121绕固定的轴旋转时,其与印刷电路板111上的导电线路1111连续电接触,也即底座部2的电气单元始终与座椅部3的电气单元电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当座椅部3的旋转角度为0~180°时,导电线路1111为半圆形;当座椅部3的旋转角度为0~360°时,导电线路1111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底座部2上的电气单元与座椅部3上的电气单元仅发生一种电信号的传输(如底座部2设有电源,座椅部3设有用电设备,底座部2的电源为座椅部3的用电设备供电);第二电气连接端12只包括一个导电件121,导电件121一端与座椅部3上的电气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与印刷电路板111接触;印刷电路板111上设置多条导电线路1111,各导电线路1111沿导电件121的移动轨迹相互间隔地设置,各导电线路1111均匀与底座部2上的电气单元电连接,当导电件121绕固定轴旋转时,其与各导电线路1111间隔地电接触;也即当导电件121转动到某一角度时,其与导电线路1111不接触,此时底座部2上的电气单元与座椅部3上的电气单元没有电连接;当导电件121转动到另一角度时,其与导电线路1111再次接触,此时底座部2上的电气单元与座椅部3上的电气单元电连接。利用座椅部3旋转时电信号的接通或断开,可以实现座椅部3旋转角度的自动识别,也可以在座椅部3旋转到某一角度时自动开启或关闭电气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底座部2上的电气单元与座椅部3上的电气单元发生多种电信号的传输(如座椅部3上设有多个电子设备,底座部2有对各个电子设备的控制电路,由于不同电子设备的控制信号或反馈信号不同,因此在底座部2与座椅部3之间有多种不同的电信号传输);第二电气连接端12包括多个导电件121,各导电件121的一端分别与座椅部3上的电气单元电连接,各导电件121的另一端均与印刷电路板111接触。印刷电路板111包括与每一导电件121对应的接触轨,各导电件121绕固定轴旋转时沿相应的接触轨移动,每一接触轨处内印刷连续的一导电线路1111或间隔印刷的多个导电线路1111,各所述接触轨内的导电线路1111分别与底座部2上的电气单元电连接。每对导电件121与接触轨对应一种电信号的传输。当各导电件121绕固定轴旋转时,与各导电线路1111连续或间隔地电接触。当导电件121与相应的导电线路1111连续电接触时,电路以及信号不间断地在导电件121与导电线了1111之间传输;当导电件121与相应的导电线路1111间隔地电接触时,利用座椅部3旋转时电信号的接通或断开,可以实现座椅部3旋转角度的自动识别,也可以在座椅部3旋转到某一角度时自动开启或关闭电气单元,还可以在座椅部3旋转到某一角度时,对电气单元发送不同的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可将底座部2的各用电设备的电连接端集中连接到第一电气连接端11,将座椅部3的各用电设备的电连接端集中连接到第二电气连接端12,通过第一电气连接端11与第二电气连接端12的接触式电连接,实现了底座部2与座椅部3之间电流以及信号的传输,避免了座椅部3旋转时电线绕线,提高了电流以及信息传输结构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