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8078发布日期:2018-10-02 19:4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商用车气制动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商用车驻车制动系统使用的是机械式驻车装置(手刹),驾驶员通过手动控制制动气室的动作达到驻车效果。

传统的制动气室包括行车制动腔、制动弹簧、驻车制动腔、两张膜片、推杆和调整臂。当踩下脚刹作出行车制动时,压缩空气进入行车制动腔,作用在第一膜片上,并压缩行车制动弹簧,推杆推出,作用在第一膜片上的压力通过推杆作用在调整臂上,对车轮产生制动力矩。当拉起手刹作出停车和应急制动时,压缩空气经驻车制动阀完全或部分地排出车外,驻车制动弹簧也随之完全或部分释放能量,通过第二膜片位移令推杆进行复位使调整臂作用在车轮制动器上。

传统的机械式驻车制动装置,占用空间大,不利于驾驶室空间的布置。机械式驻车制动操作繁琐,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路况也越来越复杂,驾驶员在等红灯、塞车或者坡道停车时,需要一直踩住刹车或者使用手刹,劳动强度很大,容易产生疲劳。在临时停车的情况下,驾驶员容易忘记拉手刹,导致车辆容易溜车,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车辆,该系统能对使用该系统的车辆实现自动驻车或解除驻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包括储气装置、制动气室和驻车记忆阀,

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还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和临时停车阀,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接收来自车辆系统的车辆状态信息;

所述驻车记忆阀和所述临时停车阀受控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驻车记忆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气装置,所述驻车记忆阀的另一端连接于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腔;

所述临时停车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气装置,所述临时停车阀的另一端连接于制动气室的行车制动腔;

所述电子驻车开关还包括驻车开关按键和临时停车开关按键;

当所述驻车开关按键被触发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驻车记忆阀缓解或制动;

当所述临时停车开关按键被触发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临时停车阀导通或关闭。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读取所述车辆状态信息以控制所述临时停车阀和所述驻车记忆阀进行状态变换。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还包括开关信息采集电路,所述开关信息采集电路设于所述电子驻车开关和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一双通单向阀;所述第一双通单向阀设有两个进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连接于汽车的脚刹,另外一个进气口连接于所述驻车记忆阀;所述第一双通单向阀的出气口连接于所述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腔。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二双通单向阀;所述第二双通单向阀设有两个进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连接于汽车的脚刹,另外一个进气口连接于所述临时停车阀;所述第一双通单向阀的出气口连接于所述制动气室的行车制动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临时停车阀的导通或关闭与驻车记忆阀的缓解或制动以分别自动实现临时停车或长时间驻车两种驻车情况,避免司机临时停车需长时间踩住脚刹达到驻车目的,并可防止司机忘记拉动手刹导致车辆后溜,也可以在司机启动车辆时自动解除驻车,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行驶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临时停车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驻车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电子驻车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电子控制单元;20、电子驻车开关;21、临时停车开关按键;22、驻车开关按键;30、临时停车阀;31、第一双通单向阀;40、驻车记忆阀; 41、第二双通单向阀;50、储气装置;60、制动装置;61、电源;70、制动气室;80、第一继动阀;81、第二继动阀;90、第一调节器;91、第二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10、电子驻车开关20、储气装置50和制动气室70。应用该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汽车包括电源61、车辆系统和制动装置60。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还包括驻车记忆阀40和临时停车阀30,驻车记忆阀40和临时停车阀30受控于电子控制单元10,电子控制单元10接收来自车辆系统的车辆状态信息。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气室为双膜片弹簧制动气室,包括行车制动弹簧和驻车制动弹簧、行车制动腔、驻车制动腔、两张膜片、推杆和调整臂,行车制动弹簧连接有第一膜片,驻车制动弹簧连接有第二膜片。驻车记忆阀40具有制动和缓解功能,不需要长时间进行通电,制动时,驻车制动腔排气,实现驻车。缓解时,驻车制动腔充气,实现行车。

驻车记忆阀40的一端连接于驻车制动腔,驻车记忆阀40的另一端连接于储气装置50。临时停车阀30的一端连接于行车制动腔,临时停车阀30的另一端连接于储气装置50。电源61对电子驻车系统的各个元件进行供电。储气装置 50设于汽车的底盘内,储气装置与制动气室70通过管道连接。制动气室70设于汽车的后桥两侧之间,制动装置60与制动气室70通过管道连接,驻车记忆阀40和临时停车阀30设于储气装置50和制动气室70连接的管道内。如图1 所示,电子控制单元10还通过车辆的CAN总线对接实现与车辆系统的电连接,电子控制单元10读取来自车辆系统发出的车辆信号,该车辆信号包括制动踏板信号、车速信号、发动机扭矩信号和油门信号。如图5所示,电子驻车开关20 还包括驻车开关按键22和临时停车开关按键21,临时停车阀30和驻车记忆阀 40各设有一个电磁线圈,临时停车开关按键21控制临时停车阀30的电磁线圈,驻车开关按键22控制驻车记忆阀40的电磁线圈。当驻车记忆阀40通电一次,可实现制动与缓解功能一次,无需长时间通电,驻车记忆阀保持通电时状态以节约电源。

驻车开关按键22和临时停车开关按键21设于汽车的驾驶室容易触及的地方。驻车开关按键22设于电子控制单元10的输入端通过控制驻车记忆阀40的电磁线圈进行开闭使驻车记忆阀40缓解或制动;临时停车开关按键21设于电子控制单元10的输入端通过控制临时停车阀30的电磁线圈使临时停车阀30导通或关闭。驻车记忆阀40设有第一双通单向阀31;第一双通单向阀31设有两个进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连接于汽车的制动装置60,另外一个进气口连接于驻车记忆阀40;第一双通单向阀31的出气口连接于驻车制动腔。临时停车阀 30设有第二双通单向阀41;第二双通单向阀41设有两个进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连接于汽车的制动装置60,另外一个进气口连接于临时停车阀30;第一双通单向阀31的出气口连接于行车制动腔。第一继动阀80和第二继动阀81可增加气体在管道流通的效率,第一调节器90和第二调节器91为车辆防抱死控制系统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中,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还包括开关信息采集电路,开关信息采集电路设于电子驻车开关20和电子控制单元10之间,以收集电子驻车开关20 的使用次数及协助电子控制单元10区分来自驻车开关按键22和临时停车开关按键21两种不同的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图2、图3和图4的黑色粗线表示气管有气体流通,白色粗线表示暂无气体流通,细直线代表导线。

如图2所示,汽车正常行驶时,驻车记忆阀40导通,压缩气体从储气装置 50泵入驻车制动腔,使第二膜片推动推杆解除调整臂和车轮制动器的连接,使车轮可以正常转动。

如图3所示当车辆遇到停止交通信号灯或者塞车需要临时停车时,驾驶员踩下脚刹,气体从第一双通单向阀31流至制动气室70的行车制动腔,压缩空气进入行车制动腔,作用在第一膜片上。第一膜片压缩行车制动弹簧,推杆推出,作用在第一膜片上的压力通过推杆作用在调整臂上,对车轮产生制动力矩,实现临时停车。此时触发临时停车开关键21,临时停车阀30把储气装置50的压缩气体从第一双通单向阀31另外一个进气口泵入制动气室70的行车制动腔,使其达到与踩住脚刹相同的效果。此时汽车驾驶室内的临停指示灯开启,直至临时停车结束。

如图4所示,当车辆处于停止状态并需要长时间驻车时,触发驻车开关按键22,驻车记忆阀40工作,制动装置60启动,驻车记忆阀40关闭,压缩空气经驻车记忆阀40完全或部分地排出车外,驻车制动弹簧也随之完全或部分释放能量,通过第二膜片位移令推杆进行复位使调整臂作用在车轮制动器上。

当驾驶员开车忘记解除停止驻车时,电子控制单元10通过CAN总线读取车速信号与油门信号,驻车记忆阀40导通,气体自动进入驻车制动腔,车轮可自由转动,实现起步释放功能。

车辆发动机在工作状态,当熄火后忘记上拉驻车制动开关时,电子控制单元10通过CAN总线读取车速信号与油门信号,控制驻车记忆阀40工作,制动装置60启动,制动气室70排出所有气体,实现长时间驻车。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