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可调节制动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8071发布日期:2018-10-02 19:4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可调节制动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制动系统,制动踏板的位置与制动力的关系是出厂或维修时调节好的固定关系,尽管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但是无法人工干预。而不同驾驶人的驾驶习惯不同,对制动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授权号为CN 204452422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工况调节汽车的制动力,但其调节依然是通过系统自动完成的,同样无法人工干预,无法满足不同驾驶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操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汽车制动系统无法人工调节制动力的问题,以便为驾驶人提供随心、舒适的驾驶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可调节制动系统结构,包括制动踏板、控制器、液压泵、制动钳、制动盘。制动踏板下装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受制动踏板的位置,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电信号计算出相应的输出信号,控制液压泵输出油压的大小,而液压泵与制动钳连接,制动钳与制动盘相配合,制动盘固定在轮毂上,在制动盘未抱死时液压泵输出油压的大小决定了制动力的大小。在控制器上设有制动力大小调节按钮,用来调节制动踏板位置与制动力的关联等级(即制动力等级),即相对于没有调节功能的传统制动系统,当制动踏板处于相同位置时,制动力大小调节按钮可通过调节液压泵输出油压来调节汽车制动力大小,以达到在制动踏板处于相同位置时输出不同制动力的效果,同时,用显示装置提示当前的车辆所处于的制动力等级状态。

优选的,所述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为角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角度传感器检测制动踏板的转动角度来判断制动踏板的位移状态,给出不同的制动力信号。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制动力大小调节按钮可以设置在方向盘上,方便调动力大小的随时调节。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制动力大小调节按钮可以设置在仪表台,以避免操控方向盘可能带来的对制动力大小调节按钮的误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制动力等级的显示装置为设置在仪表台上的数显屏,用数字显示制动力等级。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制动力等级的显示装置为设置在仪表台上的数个LED发光二极管,以不同的发二极管发光来表示制动力等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驾驶人的驾驶习惯,自由地调节制动踏板在相同位置的制动力,以达到不同的制动效果,得到不同的制动体验,并可在特殊情况下,如雨天受潮等,调节制动系统的制动力,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制动踏板, 2、位置传感器, 3、控制器,

4、液压泵, 5、制动钳, 6、制动盘,

7、轮毂, 8、调节按钮, 9、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可调节制动系统结构包括制动踏板1、控制器3、液压泵4、制动钳5和制动盘6。制动踏板1下面装有位置传感器2,汽车驾驶人踩踏制动踏板1引起制动踏板1位置的变动,位置传感器2将制动踏板1的位置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控制器3,控制器3根据该电信号计算出相应的输出信号,控制液压泵4工作,液压泵4输出相应大小的油压,而液压泵4输出的油压通过油管传送到制动钳5,带动制动钳5动作,制动钳5上的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6,制动盘6固定在轮毂7上,产生阻止车轮转动的摩擦力矩,实现制动。制动踏板1的位置通过控制器3决定液压泵4输出压力的大小,进而决定了制动力的大小。在控制器3上设置有调节制动力大小的调节按钮8,通过调节按钮8可以调节制动踏板1处于相同位置(相对于没有调节功能的传统制动系统)时,液压泵4所输出的油压的大小,根据制动力等级产生不同的制动力,达到不同的制动效果。如,通过调按钮8调节到等级1时,制动踏板1在某个位置状态下,液压泵输出0.5MPa的压力,汽车由60Km/h到停止的制动距离是100m;通过调按钮8调节到等级2时,制动踏板1在同样的位置状态下,液压泵4输出0.7MPa的压力,汽车由60Km/h到停止的制动距离是80m;通过调按钮8调节到等级3时,制动踏板1在同样的位置状态下,液压泵4输出0.9MPa的压力,汽车由60Km/h到停止的制动距离是60m,等等。驾驶人因此能得到不同的制动体验,在路面湿滑或者制动系统受潮等情况下,合理调节制动系统的制动力,还可以方便驾驶,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显示装置9可以用于显示制动踏板1的位置与制动力对应的制动力等级状态,提示驾驶人制动系统制动力的大小,并可以在制动需要较大的制动力等级才能达到相同的制动效果时,提示驾驶人检查制动系统或更换制动钳5上的制动块。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变型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