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爆胎后的自救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8041发布日期:2018-10-02 19:4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爆胎自救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爆胎后的自救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包括但不限于汽车、电瓶车和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或者车辆本身的原因都可能会造成爆胎。爆胎后,轮胎瞬间失去气压,胎壁向内侧收缩。若继续行驶,会造成车辆失去平衡,严重时车辆向爆胎一侧转向,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车辆爆胎后经常采用更换备胎的方式来把汽车行驶到修理点,对车辆的爆胎进行修理或者换新。因轮胎自重较大,更换备胎的方式不但非常费力,而且换胎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车辆爆胎安装不当则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对于力气较小的驾驶人群来说,车辆更换爆胎尤为不便,急需一种更加方便的车辆轮胎爆胎后的自救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方便的车辆(包括但不限于汽车、电瓶车和摩托车)爆胎后的自救辅助装置,汽车在爆胎后,采用千斤顶或者人力把车辆爆胎的一侧抬起,把本自救辅助装置塞入到爆胎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爆胎行驶至修理店更换或者修理轮胎,省去了更换备胎的麻烦,并且额外增设一个支撑组件,使前托板不会因为受力不平衡而产生侧倾甚至从爆胎下方滑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爆胎后的自救辅助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侧边的滚轮组件,支架的前侧设置有前轴和前托板,支架的后侧设置有后轴和后托板,前轴的中部位置上套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臂和支撑滚轮;在闭合状态时,前托板和后托板向内侧翻转并和支架相贴拢,在打开状态时,前托板和后托板向外侧翻转,后托板的第一支撑面抵靠在支架上,前托板的第二支撑面抵靠在支撑臂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前托板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前支撑板和设置在前支撑板两侧的前轴接板,前轴接板轴接在前轴上;后托板包括设在中部的后支撑板和设置在后支撑板两侧的后轴接板,后轴接板轴接在后轴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呈中部内凹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架包括相互轴接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在储存时,前支架和后支架弯折呈V字型;在使用时,前支架和后支架张开大致呈直线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轴接处设置有弧形托板,弧形托板用于托住爆胎防止触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撑臂中间位置的上端设置有凸起,所述的前托板的第二支撑面抵靠在凸起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撑臂为两个,支撑滚轮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之间,所述的支撑臂呈横向设置,所述的滚轮组件包括四个滚轮,四个滚轮的直径大于支撑滚轮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前托板和后托板在贴拢支架时,支架被包裹在前轴接板和后轴接板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滚轮具有双层结构,内层由硬质塑料制成,外层由软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前托板的第二支撑面同时抵靠在支架和支撑臂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前托板和后托板,爆胎放置在前托板和后托板之间,并且在后轴上额外增设一个支撑组件,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力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托板相对于后托板受到更大的压力,若前托板同样支撑在支架上,则会因为受力不均衡而造成自救辅助装置的倾斜,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支撑组件设置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的一侧,支撑组件支撑住前托板,使前托板不会因为受力不平衡而产生侧倾甚至从爆胎下方滑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打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打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闭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一种车辆爆胎后的自救辅助装置,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侧边的滚轮组件2,支架1的前侧设置有前轴3和前托板4,支架1的后侧设置有后轴10和后托板5,前轴3的中部位置上套设有支撑组件6,支撑组件6包括支撑臂7和支撑滚轮8;在闭合状态时,前托板4和后托板5向内侧翻转并和支架1相贴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体积;在打开状态时,前托板4和后托板5向外侧翻转,后托板5的第一支撑面8抵靠在支架1上,前托板4的第二支撑面9抵靠在支撑臂7的中间位置上,也可以使前托板4的第二支撑面9同时抵靠在支架1和支撑臂7上,前托板4和后托板5呈倒V字型。爆胎容纳在前托板4和后托板5之间。支撑组件6一端为前轴3,另一端为支撑滚轮8,所以下压支撑臂7并不会存在因为受力不均匀而翘起的情况。

如图1所示,前托板4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前支撑板41和设置在前支撑板41两侧的前轴接板42,前轴接板42轴接在前轴3上;后托板5包括设在中部的后支撑板51和设置在后支撑板51两侧的后轴接板52,后轴接板52轴接在后轴10上。前支撑板41和后支撑板51呈中部内凹结构。内凹结构用于更好的容纳爆胎,使爆胎坐落于前支撑板41和后支撑板51的中间位置。如图6所示,支架1包括相互轴接的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在储存时,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弯折呈V字型,一定程度上减少体积,收纳空间小;在使用时,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张开大致呈直线型。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的轴接处设置有弧形托板13,弧形托板13用于托住爆胎防止触地。

如图1-图4所示,所示,支撑臂7上端设置有凸起71,前托板4的第二支撑面9抵靠在凸起上,凸起71设置在支撑臂7的中部位置。支撑臂7为两个,支撑滚轮8设置在两个支撑臂7之间,支撑臂7呈横向设置。滚轮组件2包括四个滚轮21,四个滚轮的直径大于支撑滚轮8的直径。前托板4和后托板5在贴拢支架1时,支架1被包裹在前轴接板42和后轴接板52的内侧。滚轮21具有双层结构,内层由硬质塑料制成,外层由软质材料制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辆爆胎后的自救辅助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