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踏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4043发布日期:2018-07-24 20:48阅读:1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侧踏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侧踏的安装方式普遍采用螺钉直接连接的方式,要保证足够的牢固程度和可靠性,就必须满足一定数量的螺钉连接,这样就会导致安装难度加大,不利于的维修和保养,而且这种安装方式由于打孔多,造成汽车侧踏承载能力下降,使汽车侧踏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降低,同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影响人身安全,实际应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侧踏的安装结构,解决目前汽车侧踏安装开孔多、承载能力差的问题,满足汽车的安装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汽车侧踏的安装结构,包括侧踏固定架,侧踏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位于汽车侧踏底部并焊接在汽车侧踏上的侧踏支撑板,侧踏固定架的另一端设置有车身连接板,侧踏支撑板的顶面与车身连接板的顶面之间形成有支撑部,支撑部设置在侧踏固定架上,车身连接板上开有用于连接车身的凹槽。

侧踏支撑板上设置有穿过侧踏支撑板并勾住车身的固定钩,固定钩呈J形状态设置。

侧踏固定架为一体注塑成形的侧踏固定架。

固定钩通过螺母安装在侧踏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踏的安装结构,结构合理,通过支撑部借力支撑结构使汽车侧踏受到的作用力反馈到车身上,由车身承担,从而提高汽车侧踏的承载能力,安装时通过J形固定钩将侧踏固定架与车身连接,使汽车侧踏安装时无需多组螺钉开孔连接,从而提高汽车侧踏的承载能力,提高侧踏固定架的承载能力,使汽车侧踏不易损坏,延长汽车侧踏的使用寿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侧踏固定架1,侧踏支撑板2,车身连接板3,固定钩4,凹槽5,螺母6,支撑部7,汽车侧踏A,车身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汽车侧踏的安装结构,包括侧踏固定架1,侧踏固定架1的一端设置有位于汽车侧踏底部并焊接在汽车侧踏上的侧踏支撑板2,侧踏固定架1的另一端设置有车身连接板3,侧踏支撑板2的顶面与车身连接板3的顶面之间形成有支撑部7,支撑部7设置在侧踏固定架1上,车身连接板3上开有用于连接车身的凹槽5。

侧踏支撑板2上设置有穿过侧踏支撑板2并勾住车身的固定钩4,固定钩4呈J形状态设置。

侧踏固定架1为一体注塑成形的侧踏固定架1。

固定钩4通过螺母6安装在侧踏支撑板2上。

在汽车侧踏受到作用力时,支撑部7形成一个支撑点,凹槽5后端的车身连接板3形成一个支撑点,通过这两个支撑点的支撑作用,将汽车侧踏受到的作用力反馈到车身上,通过该借力支撑结构,提高汽车侧踏的承载力。

安装时,侧踏固定架1与汽车侧踏底部焊接,固定钩4的一端勾住车身,另一端通过螺母6固定在侧踏固定架1上,实现汽车侧踏、车身、侧踏固定架1的固定连接,这样连接后,无需汽车侧踏通过多组螺钉开孔连接,汽车侧踏上开的孔越少,其承载能力就越强,因此,通过这种安装结构,开孔少,提高汽车侧踏的承载能力。

侧踏固定架1为一体注塑成形的侧踏固定架1,采用一体注塑成形的方式,能够提高侧踏固定架1的整体强度,进一步提高汽车侧踏的承载能力。

固定钩4的一端具有螺纹,与螺母6匹配。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中A代表汽车侧踏,B代表车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点是:通过支撑部借力支撑结构使汽车侧踏受到的作用力反馈到车身上,由车身承担,从而提高汽车侧踏的承载能力,安装时通过J形固定钩4将侧踏固定架与车身连接,使汽车侧踏安装时无需多组螺钉开孔连接,从而提高汽车侧踏的承载能力,提高侧踏固定架1的承载能力,使汽车侧踏不易损坏,延长汽车侧踏的使用寿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