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0471发布日期:2018-08-31 20:1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附有用于破坏车窗玻璃的锤的辅助把手。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附有锤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具备:把持部,其将为带状的中央部分已弯曲成凹状;锤构件,分别垂设在所述把持部的两端、且能够破坏配设方的车窗玻璃;接受构件,其被嵌入且固定在配设方的车辆的车顶侧内侧,且具有插通所述锤构件的插通孔,并且所述锤构件能够随同所述把持部从所述插通孔进行脱离、以及切换单元,其由所述插通孔切换为禁止所述锤构件的脱离的状态或能够脱离的状态(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具有虽非为辅助把手(把手杆),但为利用发烟罐的紧急逃生用工具(例如,专利文献2)。该紧急逃生用工具具有置于发火筒端部的盖帽部,且以朝向发火筒的长度方向的方式设计用于敲碎机动车的钢化玻璃的锤部。

但是,作为紧急逃生工具,由于在装备多数把锤的情况下,也需要用于对应多数把锤的多数的专用的收纳部位。因此,在交通工具等的内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其具有不适宜的一面。另外,如果紧急逃生工具被收纳在专用收纳部位以外的部位,例如汽车仪表板的内部,则有可能在紧急状态时不能立即取出,因此,不方便使用。

相对于这些,作为上述附有锤的辅助把手,由于通常状态作为辅助把手使用,因此,不存在所说的需要如所述紧急逃生工具那样的专用的收纳部位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願2002-1040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願2007-1819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由于上述附有锤的辅助把手为一体设置把持部和锤构件的构造,因此,存在着所说的其作为整体为大型化,且为了拆装需要在车辆侧进行特别的加工,并且难以改装的问题。

另外,也具有为了将辅助把手整体拆卸下,其拆卸操作显得麻烦的一面。

在此,本发明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往所未有的能够收纳逃生用锤的辅助把手。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涉及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被安装在交通工具的室内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具有:

把持部,其延展为棒状,和

屈曲部,其与所述把持部的至少一端接续,以及

安装部,其与所述屈曲部接续、且被安装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内装构件,其中

在所述把持部内形成有与已被形成在所述屈曲部侧的开口部接续的收

纳部,

逃生用锤被收纳在所述收纳部。

涉及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逃生用锤的移动,

操作部,其解除所述控制部的控制。

涉及方案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用锤在其至少一端侧具有斜面部,所述斜面部呈现为所述屈曲部的一部分。

涉及方案4的发明,其特征在于,

所述屈曲部被形成在所述把持部的两侧,且所述开口部被分别形成在这些两侧的屈曲部,所述斜面部被形成在所述逃生用锤的两端,并所述逃生用锤能够从任一所述开口部取出。

涉及方案5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被设置在所述开口部侧。

涉及方案6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被设置在所述把持部。

涉及方案7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被设置在所述逃生用锤。

涉及方案8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切断单元被设置在所述逃生用锤的所述斜面部的内侧。

发明效果

根据方案1的构成,能够紧凑地将逃生用锤收纳在辅助把手内。

根据方案2的构成,其锤为容易拆装。

根据方案3的构成,通过锤的一部分呈现为辅助把手的一部分,进而能够使锤具有所期待的尺寸。

根据方案4的构成,能够从两侧的任一的开口部取出逃生用锤。

根据方案5的构成,通过操作部,容易从已握持辅助把手的状态取出锤。

根据方案6的构成,能够通过操作把持部的操作部取出逃生用锤。

根据方案7的构成,能够通过操作逃生用锤的操作部取出逃生用锤。

根据方案8的构成,能够安全地保持切断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剖面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在已取出逃生用锤的状态的剖面图;图2a为辅助把手的主体的剖面图;图2b为逃生用锤的主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在已取出逃生用锤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a为辅助把手的立体图,图5b为逃生用锤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说明安装方法的立体图;图6a为通过纸型说明将标记附着在内装构件的操作的立体图;图6b为说明穿设已附着标记的部位的操作的立体图;图6c为说明将辅助把手安装在内装构件的操作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说明交换方法的立体图;图7a为说明将已设置的辅助把手取下的操作的立体图;图7b为说明安装新辅助把手的操作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剖面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剖面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控制部的说明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说明已取下的逃生用锤的剖面图;图12a为辅助把手的主体的剖面图;图12b为逃生用锤的主视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主视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立体图;图14a为辅助把手的立体图;图14b为表示能够将锤从两侧取下的辅助把手的立体图。

图15为表示实施例4的在已取下前端构件的状态的逃生用锤的立体图。

图1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剖面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主视图。

图1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立体图。

图1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逃生用锤的剖面图。

图2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逃生用锤的分割体的立体图。

图21为表示本发明的参考例1的后视图。

图22为表示本发明的参考例1的在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图23为表示本发明的参考例2的主视图;图23a为在已取下前端部的状态的辅助把手的主视图;图23b为一侧的前端部的主视图;图23c为另一侧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

1辅助把手

3安装部

4把持部

5弯曲部(屈曲部)

6内装构件

11收纳部

12开口部

21逃生用锤

23冲头

24曲面部(斜面部·操作部)

24s操作部

33环形弹簧(施力单元)

41控制部

42直槽部

46按钮(操作部)

62控制操作部(控制部·操作部)

91推闩锁(控制部)

115弹性抵压接触部(控制部)

121控制操作部(控制部·操作部)

135扣手部(操作用凹部·操作部)

141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辅助把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如图所示,辅助把手1一体具有主体2和安装部3。所述主体2由合成树脂组成,且具有延展为棒状的把持部4和被一体设置在该把持部4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为屈曲部的弯曲部5、5。另外,所述安装部3、3被分别设置在所述弯曲部5、5,且所述安装部3为被安装在交通工具的内装构件6的构件。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3被设置在弯曲部5的背面侧。

另外,收纳部11被形成在所述把持部4内,且所述收纳部11在被形成在把持部4的长度方向的同时,具有开口在一侧的所述弯曲部5的开口部12。

作为所述内装构件6,被例示为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内壁部,例如,辅助把手1被设置在座席的侧部上方。

所述主体2,其把持部4的外縁4s被形成为大致笔直,且凸状的曲面部5m、5m被形成在两侧的弯曲部5、5的外縁,并且这些曲面部5m、5m被接续且形成在所述把持部4的外縁4s。

另外,把持部4的内縁4u被形成为大致笔直,且弯曲部5的内縁5u被形成为与所述内縁4u大致正交。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把持部4的上侧为外縁4s,把持部4的下侧为内縁4u。以下,将图1的辅助把手1的方位作为基准,对辅助把手1等的上下进行说明。

大致圆柱形的所述收纳部11被形成在所述主体2内,且在将所述开口部12设置在该所述收纳部11的长度方向一侧的同时,收纳部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底部侧)被闭塞着。另外,所述开口部12被设置在一侧的所述弯曲部5的曲面部5m侧,为窄幅的细长形状的细长开口部13与所述开口部12连通且被形成在所述把持部4的长度方向外侧,并且,该细长开口部13被形成在外縁4s侧(上侧)。进一步,收纳部11,其开口部12侧的内侧表面14被形成为更低,该内侧表面14位于收纳部11的下侧,且与开口部1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收纳部11被设置成为把持部4的大致全长。

为冲头型锤的逃生用锤(以下,称之为锤)21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被收纳在所述收纳部11。所述锤21,其由硬质材料组成的冲头23被固定设置在为合成树脂制的大致圆筒状的锤把持部22的前端。另外,为倾斜面的曲面部24被设置在为锤把持部22的长度方向一侧的基端侧,且该曲面部24为在锤21的收纳状态下,呈现成为以大致平坦面的形态与所述曲面部5m接续,且构成所述该曲面部5m的一部分的构件。另外,嵌合在所述细长开口部13的嵌合部25被设置在所述曲面部24的前端侧。而且,在收纳状态下,通过曲面部24闭塞所述开口部12,且通过嵌合部25闭塞细长开口部1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嵌合部25与锤把持部22的前端侧相比被形成为窄幅。

所述冲头23的基端侧由为大致圆筒状的覆盖构件26被覆盖,且所述冲头23的前端从覆盖构件26前端突出。在该情况下,通过未图示的施力单元也可以以能够进退的方式将覆盖构件26设置在锤把持部22的前端表面22a。

另外,倾斜的导槽31以切口状被形成在锤把持部22的基端侧,且将为切断单元的刀身32设置在该导槽31的下侧底部,并且刀刃部32a通过上方的弯曲部5被隐藏。以从锤把持部22的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的由上至下的方式倾斜地形成所述导槽31,且导槽31的槽开口部31a位于锤把持部22的前端侧。而且,所述嵌合部25的前端25s处于从所述锤把持部22的外周向周向分离的上方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刀身32的前端的刀刃部32a被沿锤21的中心轴方向进行配置。

为施力单元的环形弹簧33被设置在所述收纳部11的底部,且按压所述锤把持部22的前端表面22a的为挤压单元的挤压销34被设置在该环形弹簧33。该挤压销34呈现为筒状,且在锤21的收纳状态下,环形弹簧33被压缩,并且在所述覆盖构件26被插入在挤压销34内的同时,挤压销34的前端被抵压接触在所述锤把持部22的前端表面22a。

另外,辅助把手1具有控制所述锤21的移动的控制部41;且所述控制部41控制通过所述环形弹簧33所施力的所述锤21从收纳部11的取出。

具体说来,所述控制部41将与该收纳部11交差方向(上下方向)的直槽部42形成在收纳部11的基端侧,且在能够以移动方式将为卡定部的锁定销43设置在该直槽部42内的同时,将使该锁定销43施力于弹出方向的施力单元设置在直槽部42的底部侧,并且,将作为在该例中的施力单元的环形弹簧44配置在所述直槽部42的底部侧。

另外,通过以与所述直槽部42卡合的方式对锁定销43的突出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突起45被设置在所述锁定销43。需要说明的是,能够与所述定位突起45的上部卡定的突起卡定部42a被设置在直槽部42的内周。

另外,所述控制部41具有操作锁定销43的运作的为操作部的按钮46。在将与所述直槽部42交差的梯级式的横槽部39形成在所述弯曲部5、且所述按钮46被能够进退地设置在所述横槽部39的同时,还具有与该横槽部39的阶梯部39a抵接的为防脱部的凸缘部46a。

所述按钮46与所述锁定销43卡合,且通过按压按钮46,以对抗环形弹簧44的施力将锁定销43的前端缩进直槽部42内的方式所构成。一旦从按压按钮46放开手指,则通过环形弹簧44,其锁定销43的前端突出在收纳部11内。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将倾斜面49设置在按钮46的前端,并将滑动于该倾斜面49的倾斜面49a设置在所述锁定销43,进而能够通过按压按钮46的操作将锁定销43缩入。

而且,卡定突起部47被设置在所述锁定销43的前端,且该卡定突起部47的前端表面47a被以从收纳部11的底部侧朝向开口部12侧变低的方式形成倾斜。另外,将卡定所述卡定突起部47的卡定凹部48设置在所述锤把持部22。所述卡定凹部48,在被设置在相对于上侧的所述曲面部24为相反侧的下侧的同时,对应于所述前端表面47a的弯曲部48a被突出设置在卡定凹部48的附近,且为卡合部的所述弯曲部48a位于卡定凹部48的收纳部11的底部侧。需要说明的是,也可设置能够替代所述弯曲部48a的直线状的倾斜部。

因此,一旦从开口部12将锤21插入在收纳部11,则嵌合部25与细长开口部13嵌合,与相对收纳部11的锤21的周向的方向相合。一旦从该处进一步插入,则锤把持部22的前端表面22a按压覆盖构件26,进而环形弹簧44被压缩。一旦环形弹簧44被压缩为所定的量,则弯曲部48a卡合在前端表面47a,在锁定销43被按压进而缩进后,通过环形弹簧44的弹性恢复力,锁定销43的卡定突起部47卡定在锤21的卡定凹部48,进而锤21被定位。在这样的状态下,弯曲部5接续在曲面部24。

钩50以把持部4的长度方向的轴为中心,被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另一侧的弯曲部5的内缘5u。通过施力单元(未图示),钩50为被施力在沿弯曲部5的内缘5u的收纳位置侧,且通过抵抗施力单元的施力转动钩50,进而为在车内以钩50被定位在成为大致水平的使用位置方式的构成。而且,在使用位置,能够将悬挂器(未图示)等挂在钩50。

图6表示辅助把手1的安装方法的一实例。在追加安装辅助把手1的情况下,即在进行改装的情况下,将纸型51贴靠在内装构件6,由开口部等组成的标记52、52被设置在该纸型51,且通过为书写单元的签字笔53沿这些标记52、52将标记54、54附着在内装构件6。在取下该纸型后,穿设这些标记54、54的部位,进而形成安装孔55。

而且,通过将所述安装部3、3固定在安装孔55、55,进而将辅助把手1安装在内装构件6的内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表示为交通工具的机动车的车内,且辅助把手1被安装在机动车侧部的车窗玻璃7的上方。

图7表示将已设置的辅助把手101更换为本发明的辅助把手1的实例。如图7所示,安装片56被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已设置的辅助把手101的所述弯曲部5的一侧面。将插入紧固件57的插通孔58穿设在该安装片56,且在将紧固件57插入在该安装片56的同时,在将紧固件57已插入在安装孔55的状态下,将止挡件59压入在紧固件57,并通过这些扩径所述紧固件57,进而以被固定在内装构件6的方式构成辅助把手101。

另外,安装片56通过未图示的施力单元被施力在沿弯曲部5的背面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将安装片56、紧固件57、插通孔58以及止挡件59设置在所述辅助把手1的安装部3。

进一步,从已设置的辅助把手101抽取止挡件59,且通过用钳子等的手动工具60抽取紧固件57,进而能够取下辅助把手101。且通过将所述安装部3、3固定在已被抽取之处的安装孔55、55,从而能够将新辅助把手1安装、交换在内装构件6的内表面。

接下来,对所述辅助把手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在需要打碎交通工具的车窗玻璃进行逃生时,一旦按压位于各乘员的斜上方的辅助把手1的按钮46,则锤21的基端侧局部性弹出,进而通过握持该基端部侧能够提取锤2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刀身32通过弯曲部5被隐盖,进而能够把持弯曲部5侧。另外,由于从卡定凹部48已脱离的锁定销43与锤把持部22的外表面抵接,转为抵抗,进而能够防止锤21的不经意的弹出。

这样,由于将逃生用锤21纳入平时作为辅助把手1使用的构件内,因此,通常的情况下其逃生用锤21并不碍事,且能够在使用时能够马上取出逃生用锤21进行使用。另外,在机动车的情况下,不需要在车内确保其它的收纳场所,能够仅装备与大致乘员的人数相当的数的辅助把手1既可,因此,为方便性优异的构成。

另外,在需要切断安全带的情况下,能够以通过持握锤把持部22的前端侧,将安全带的横向一侧钩挂在导向槽31的方式,通过底部的刀身32进行切断。

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对应方案1,辅助把手1被安装在为交通工具的机动车的室内,该辅助把手1具有:把持部4,其被延展为棒状;弯曲部5,其为与所述把持部4的至少一端进行接续的屈曲部;安装部3,其与所述弯曲部5接续且被安装在机动车的内装构件6,其中,与已被形成在屈曲部5侧的开口部12接续的收纳部11被形成在所述把持部4内;由于逃生用锤21被收纳在收纳部11,进而能够将逃生用锤21紧凑地收纳在辅助把手1。

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对应方案2,由于其具有控制逃生用锤21的移动的控制部41和解除控制部41的控制的为操作部的按钮46,进而能够容易地从辅助把手1拆装锤21。

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对应方案3,由于逃生用锤21在至少一端侧具有为斜面部的曲面部24,且曲面部24呈现为屈曲部的弯曲部5的一部分,因此,由于锤21的一部分呈现为辅助把手1的一部分,进而能够使锤具有所期待的尺寸。

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对应方案5,由于在辅助把手1的开口部12侧设置了为操作部的按钮46,进而通过按钮46能够容易地从握持辅助把手1的状态取出锤21。

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对应方案8,由于为切断单元的刀身32被设置在为逃生用锤21的斜面部的曲面部24的内侧,进而能够安全地保持刀身32。

另外,作为实施例上的效果,控制部41,由于具有前端突出在收纳部11的锁定销43和、用于卡定被设置在锤21的所述锁定销43的卡定凹部48;且通过锤21的插卸使锁定销43进出的进出单元具有环形弹簧44、前端表面47a和按压该前端表面47a的为按压部的弯曲部48a,进而通过仅将锤21插入在收纳部11内,则通过控制部41就能使锤21定位。另外,由于具有朝向开口部12侧对逃生用锤21进行施力的为施力单元的环形弹簧33,进而能够容易地从辅助把手1拆装锤21。

另外,作为变形例,也可在辅助把手1不设置为操作部的按钮46,而以通过牵拉为锤21的基端侧的曲面部24侧,进而从收纳部11取出锤21的方式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1也可为一旦牵拉曲面部24侧,则进行能够解除锁定销43和卡定凹部48的卡定的程度的控制的构成。进一步,也可为如在后面所述的实施例3那样不设置控制部41,且也不设置在本实施例已表示的为施力单元的环形弹簧33,通过在压力状态等下将锤21插入在收纳部11,进而在收纳状态下固定保持锤21,且在使用时,以通过牵引曲面部24侧进而能够取出锤21的方式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其优选为,在加大形成开口部12的同时,对应着开口部12进而能够加大形成锤21的曲面部24侧,或在收纳状态下,以从开口部12一部分突出的方式形成锤21的基端侧,进而易于牵拉曲面部24侧的构成。

实施例2

图8和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的描述。该例的逃生用锤21为一旦进行按压未图示的操作部等的操作,则突出冲头的构成。另外,按压体61设置在为施力单元的环形弹簧33,且以按挤锤把持部22的前端表面22a的方式构成该按压体61。

另外,具有构成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操作部的双方的控制操作部62。该控制操作部62由已固定设置在所述开口部12侧的环状体63和被拆装自如地设置在该环状体63且闭塞所述开口部12的盖状的闭塞构件64所组成。该闭塞构件64具有闭塞该环状部64a的基端侧的闭塞部64b。

所述闭塞构件64通过拆装构造65被拆装自如地设置在所述环状体63。作为拆装构造65,可为螺丝构造和卡口式联结等的转动式的构造;也可以为在通过将闭塞构件64按压在把持部4的长度方向,该闭塞构件64被联结在环状体63的同时,通过按压该联结状态的闭塞构件64解除所述联结,进而能够取下闭塞构件64的按压式的构造。

另外,如果将反射材料和发光材料设置在所述锤21的锤把持部22的外表面,则能够赋予标记的功能。

因此,一旦操作控制操作部62,取下闭塞构件64,进而打开开口部12,则通过环形弹簧33的施力,锤21的一部分经由环状体63从收纳部11弹出,进而能够使用该锤21破坏车窗玻璃7进行逃生。

另外,在该例中,通过兼用控制部和操作部的控制操作部62,进而能够简便地进行锤21的取出。

实施例3

图10~图1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的描述。在该例中,将控制部设置在位于与所述开口部12相反侧的收纳部11的底部侧,且操作部设在开口部12侧。

该实施例的控制部为推闩锁91。该推闩锁91具有已固定在所述收纳部11的底部的锁定主体92和为能够卡脱在该锁定主体92且被设置在所述锤把持部22的前端侧的被锁定部93。其中,一旦将锤21插入在所述收纳部11,其前端的被锁定部93按压锁定主体92,则锁定主体92卡定在被锁定部93,通过这些移动,锤21被控制固定;另一方面,从固定状态一旦将为操作部锤21的基端侧按压成一定的程度,则解除通过锁定主体92的卡定,进而成为通过所述环形弹簧33的施力使锤21的基端侧从开口部12弹出于外部的构成。

作为一实例,所述锁定主体92具有:被安装在所述收纳部11的底部且开口于所述开口部12一侧的外壳94;在收纳部11的长度方向进退自如地设置在该外壳94的滑动构件95;已被开闭自如地设置在该滑动构件95的前端的为成对的保持部的保持臂96、96;在这些保持臂96、96之间,设有被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95且被所述被锁定部93按压的按压部97。其中,将进行上述移动的机构和施力单元等(未图示)内藏在所述外壳94等。

另外,所述被锁定部93具有钩构件98,且在锁定状态下所述保持臂96、96卡定且关闭在所述钩构件98的钩部99、99。该卡定状态为推闩锁91的固定状态,且一旦从该状态按压为操作部的曲面部24,则钩构件98按压滑动构件95,在滑动构件95后退后,通过施力单元使滑动构件95前进,进而保持臂96、96打开,固定被解除。

另外,在该实例中,控制部为推闩锁91,且操作部为在收纳状态下露出的曲面部24。这样,在能够将控制部设置在开口部12的相反侧的同时,由于使用推闩锁91,进而能够简便地进行通过按压曲面部24的锤21的固定和锤21的取出。

另外,作为变形例,也可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控制部和操作部设置在本实施例3的辅助把手1。例如,在本实施例3中,在已设置实施例1的控制部41和为操作部的按钮46等的情况下,在取出锤21时,虽需要按压按钮46和曲面部24的操作,但能够双重地控制锤21。

这样,通过设置多数的控制部和操作部,进而能够双重地控制锤21。

实施例4

图13~图1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的描述。在该实例中,于所述主体2中,所述开口部12、12被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弯曲部5、5,所述逃生用锤21被设置为能够分别从两侧的开口部12、12取出。

所述把持部4,具有管状的把持中央部110和两侧的把持筒部110a、110a,且所述把持筒部110a被一体设置在所述弯曲部5。将所述弯曲部5、5连结在所述把持中央部110的两侧,且所述把持中央部110的端部被插入固定在所述把持筒部110a。另外,在与弯曲部5、把持中央部110以及弯曲部5的内部接续进而设置所述收纳部11的同时,开口在两侧的所述弯曲部5、5的所述开口部12、12被设置在该收纳部11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例中,并未设置所述细长开口部13。另外,所述收纳部11其全长被形成为与所述把持中央部110的内周大致相同形状的圆柱状。而且,所述把持部4由所述把持中央部110和比该把持中央部110直径大的所述把持筒部110a、110a所构成。

在所述锤21中,成为帽盖的前端构件111被拆装可能地设置在所述锤把持部22的前端。该前端构件111一体具有被能够拆装地外嵌固定在所述覆盖构件26的筒部112和堵塞该筒部112的前端侧的所述曲面部24。而且,在通过将所述筒部112外嵌在所述覆盖构件26,前端构件111被固定在锤把持部22的同时,通过该前端构件111所述冲头23被所覆盖。

另外,将为止滑部的凸凹部113设置在所述曲面部24。该凸凹部113将与所述锤21的长度方向交差的方向的突条113a和凹槽113b多数并设在该长度方向上。而且,通过已设置所述凸凹部113的曲面部24,进而构成操作部24s。

与所述前端构件111同一构成的基端构件114被固定在所述锤把持部22的基端侧。而且,在已将锤21收纳在所述收纳部11的状态下,两侧的所述曲面部24、24堵塞两侧的开口部12、12,且以与所述把持部4的把持筒部110a的外縁4s大致接续的方式形成这些曲面部24、24。

控制锤21的移动且为控制部的弹性抵压接触部115、115被设置在所述收纳部11的内周。这些弹性抵压接触部115、115通过隔着锤21被设置在彼此相反的位置,且通过在所述锤把持部22的外周抵压接触所述弹性抵压接触部115、115,锤21被控制,进而被固定在收纳部11。另外,通过按压任意一侧的曲面部24,都能够从另一侧的开口部12压出且取出锤21。进一步,也能够将手指搭在突条113a,进而将锤21拉出在面前。这样一来,能够将锤21取放在收纳部11。

这样,从辅助把手1取下锤21,且从该锤21取下前端构件111,进而能够使用冲头23破坏车窗玻璃7。而且,在使用后,能够在将前端构件111安装在锤把持部22的前端后,插入在收纳部11,且在将锤21再次收纳在辅助把手1的状态下进行固定。

另外,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对应方案3,逃生用锤21至少在一端侧,在该实例中为在两端具有为斜面部的曲面部24、24。由于曲面部24呈现为屈曲部的弯曲部5的一部分,因此,通过锤21的一部分呈现为辅助把手1的一部分,进而能够使锤具有所期待的尺寸。

另外,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对应方案4,为屈曲部的弯曲部5、5被形成在把持部4的两侧,且开口部12、12被分别形成在这些两侧的弯曲部5、5。为斜面部的曲面部24、24被形成在逃生用锤21的两端。由于逃生用锤21能够从任一开口部12、12取出,进而能够将逃生用锤21从两侧的任一侧的开口部12、12取出,其便利性优异。

另外,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对应方案7,由于操作部24s被设置在逃生用锤21,进而能够通过操作逃生用锤21的操作部24s取出逃生用锤21。

另外,作为实施例上的效果,由于操作部24s为在收纳状态将凸凹部113设置在位于开口部12的曲面部24的构成,其构造简易,通过按压操作部24s或抠拉操作部24s,进而能够简便地取出逃生用锤21。

实施例5

图1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的描述。在该实例中表示控制部的变形例。例如,在实施例1的辅助把手1中,不设置所述控制部41,而设置兼用控制部和操作部的控制操作部121。

所述控制操作部121具有控制销124。具体说来,将透孔122穿设在所述锤把持部22一侧的内缘4u侧,将与该透孔122连通的安装孔123设置在所述锤把持部22,且通过插通所述透孔122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将所述控制销124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23。

所述控制销124通过将该销主体124a压入在所述安装孔123等的方式被固定,且通过以给定以上的力牵拉所述控制销124的大口径头部124b,进而能够从辅助把手1抽取出控制销124。

这样,一旦抽出控制销124,则通过所述环形弹簧33的施力,锤21的基端侧从开口部12弹出一部分,进而能够通过持拿该基端侧抽取出锤21。

另外,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对应方案6,由于为操作部的控制操作部121被设置在把持部4,进而通过操作把持部4的控制操作部121能够取出逃生用锤21。

另外,作为实施例上的效果,由于控制操作部121含有通过插入在锤21等的方式而临时固定该锤21的控制销124;和朝向开口部12侧向逃生用锤21施力的为施力单元的环形弹簧33,由于其构造简易,通过拔取控制销124的操作其锤21就能从收纳部11部分弹出,进而容易操作。

实施例6

图1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的描述。在该例中,表示控制部的变形例。在实施例4的辅助把手1中,未设置为控制部的所述弹性抵压接触部115,而设置了所述控制操作部121。

而且,将所述透孔122穿设在构成把持部4的一部分的所述把持筒部110a的内缘。

另外,在该例中,由于未使用环形弹簧33,因此,即使拔下控制销124,只要不进行操作,锤21就不会从收纳部11部分弹出;在拔出控制销124后,根据情况,能够从两侧的任一开口部12、12按压出或抠拉出逃生用锤21。

进一步,由于控制销124被设置在比把持中央部110直径大的外侧的把持筒部110a,进而容易握持把持中央部110。另外,由于控制销124被设置在所述把持筒部110a的内缘4u,进而不碍事。

实施例7

图18~图2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的描述。在该例中,表示锤21的变形例。该例的锤21,其为帽盖的所述前端构件111被能够拆装地设置在所述锤把持部22的前端。

为操作部的操作凹部131被分别设置在已被设置在所述锤把持部22的基端侧的曲面部24和已被设置在所述前端构件111的前端侧的曲面部24。该操作凹部131将插入用开口部132设置在所述曲面部24的上侧;将具有上表面部133和纵表面部134的扣手部135设置在该插入用开口部132的下缘;将插入手指y的空间设置在该扣手部135的里边,且所述扣手部135为操作用扣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插入用开口部132,作为一实例,其上下尺寸为15mm、横幅尺寸为13mm左右。而且,在该实例中,所述扣手部135为操作部。

如图18和图19所示那样,底表面部136被设置在所述操作凹部131的锤21的前端侧,且位于锤21的前端侧的圆形的管状部137被一体设置在所述锤把持部22的所述底表面部136。另外,与实施例1相比,所述导槽31,其相对锤把持部22的中心轴的角度大,且由导槽31和中心轴形成的角度为45度左右。另外,所述刀身32的刀刃部32a,被以与该导槽31的下侧底部31t平行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导槽31的下侧底部31t的附近。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侧底部31t,相对于锤21的中心轴向与所述导槽31相反方向倾斜着。

向左横放的u字形的切槽138被贯通形成在所述管状部137的左右,且该切槽138在前端侧设置直槽138t,在该直槽138t的上下端,于其基端设置横槽138y、138y;其前端侧为自由端的弹性片139被设置在其切槽138内。另外,将突起140设置在所述弹性片139的外表面,该突起140抵压接触在所述收纳部11的内周,进而通过这些弹性片139和突起140构成控制部141。需要说明的是,弹性片139将所述切槽138设置在该前端侧和上下侧的三者的周围,且通过仅基端侧与管状部137连结,进而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构成。

所述底表面部136被设置在所述前端构件111的所述操作凹部131的锤21的基端侧;于所述前端构件111的底表面部136,比所述管状部137短的管状部137a被一体设置在锤21的基端侧。将所述控制部141、141设置在该管状部137a的左右,且所述控制部141其所述弹性片139的前端位于锤21的中央侧。

如图20所示那样,所述锤把持部22,能够将已于左右方向二等分的分割体142、142进行组合而形成;如图18所示那样,所述冲头23被设置在已组合的分割体142、142的前端。另外,成为帽盖的所述前端构件111被能够拆装地设置在所述锤把持部22的前端。

在已将锤21收纳在所述收纳部11的状态下,所述突起140与收纳部11的内周抵压接触,且以使其不动的方式控制锤21。在该状态下,通过将手指y等扣挂在扣手部135,且向外侧扣拉,进而能够从开口部12取下锤21。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从两侧的开口部12、12的任一侧取下锤21,因此为便利。另外,通过按压一侧的曲面部24也能够从另一侧的开口部12取出锤21。

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起到了与上述各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对应方案7,由于为操作部的扣手部135被设置在逃生用锤21,进而通过操作逃生用锤21的扣手部135就能够取出逃生用锤21。

另外,作为实施例上的效果,由于扣手部135具有纵表面部134,进而通过将手指扣挂在纵表面部134就能够容易地拉出锤21。

参考例1

图21~图22表示本发明的参考例1,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的描述。该参考例的辅助把手1将收纳凹部71设置在把持部4的背面側中央,且将冲头体72能够拆装地收纳在该收纳凹部71。所述冲头体72一体含有所述冲头23和安装体73。另外,将能够拆装地安装所述安装体73的安装接受部74设置在一侧的所述弯曲部5的前端缘。需要说明的是,在收纳状态下,安装体73被临时固定在收纳凹部71。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安装接受部74的安装体73的拆装构造可为螺丝构造或卡口式联结等的转动式的构成、压入固定式的构成以及通过磁铁/吸盘等的吸附式的构成。另外,也可将开闭式或拆装式的盖体(未图示)设置在收纳凹部71的开口部。

另外,将为拆装操作部的按钮75设置在弯曲部5、5的曲面部5m的前端侧。在已按压着该按钮75的状态下,一旦牵拉辅助把手1,则为以安装部3、3从该辅助把手1脱离的方式的构成。

因此,能够取下辅助把手1,将冲头体72固定在弯曲部5的前端缘,进而能够手持辅助把手1的把持部4去破坏车窗玻璃7。

另外,作为参考例上的效果,由于为将为收纳部的收纳凹部71设置在辅助把手1的主体2,将冲头23拆装自如地收纳在该收纳凹部71,在使用时能够将冲头23安装使用在主体2的构成,进而能够将辅助把手1作为逃生用锤使用。另外,辅助把手1被安装在为交通工具的机动车的室内,该辅助把手1含有延伸为棒状的把持部4;与把持部4的至少一端接续的为屈曲部的弯曲部5;以及与弯曲部5接续的被安装在机动车的内装构件6的安装部3。由于将为收纳冲头23的收纳部的收纳凹部71设置在把持部4,且将安装冲头23的安装接受部74设置在辅助把手1的外侧,进而能够将冲头23紧凑地收纳在辅助把手1内,且能够在逃生时将其安装在辅助把手1作为逃生用锤使用。

参考例2

图23也表示本发明的一参考例,与上述各实施例和参考例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的描述。该参考例的辅助把手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分离弯曲部5的前端部5s,且将收纳空间81设置在该前端部5s内。另外,安装部3被设置在前端部5s。

在一侧的弯曲部5中,切断单元安装部82被设置在所述前端部5s的分离部位,纵向的开口槽83被设置在该切断单元安装部82,且将所述刀身32安装在开口槽83内,并且该刀刃部32a相对于开口槽83的长度方向被形成为倾斜。

在另一侧的弯曲部5中,所述冲头体72被设置在所述前端部5s的分离部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切断单元安装部82和冲头体72被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81、81内。

另外,将为拆装操作部的按钮84设置在前端部5s。在已按压着该按钮84的状态下,一旦牵拉把持部4,则成为前端部5s、5s从该辅助把手1脱离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后,能够重新安装前端部5s、5s。

因此,以留下前端部5s、5s的方式取下辅助把手1,且通过手握辅助把手1的把持部4,进而能够破坏车窗玻璃7或能够切断安全带。

另外,作为参考例上的效果,将为收纳部的收纳空间81设置在辅助把手1的主体2,且将冲头23收纳在该收纳空间81。在使用时,通过卸下前端部5s,进而能够将辅助把手1作为逃生用锤使用。另外,前端部5s成为冲头23和刀身32的护罩,进而能够将冲头23和刀身32内藏在弯曲部5。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实施各种变形。例如,控制部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也能够使用各种类型的实施方式。另外,也能够将操作部设置在把持部,或将其设置在开口部的相反一侧的弯曲部。进一步,施力单元,也可使用环形弹簧以外的各种弹簧等。另外,辅助把手不限定于实施例的方式,只要是一旦按压就被锁定且被保持在锁定的状态,且在所述锁定之后一旦按压就能解除锁定的方式,则可以使用各种实施方式。另外,在向前方对按压部进行施力的施力单元被设置在推闩锁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推闩锁的施力单元构成向开口部侧对逃生用锤进行施力的施力单元。在这种情况下,也可省略于实施例1所示的为施力单元的环形弹簧。另外,也可以将例如,交换实施例4和实施例7的控制部和操作部等的各实施例的控制部和操作部适用于其它的实施例。进一步,辅助把手的材质也可以使用合成树脂以外的各种材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