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4674发布日期:2019-04-17 03:5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



背景技术:

有在座椅处配置检测乘坐人员是否就座于座椅的位置传感器等传感器的情况(参照专利文献1)。

这样的传感器例如在无论乘坐人员是否就座于座椅在未装配安全带的情况下均发出警告的安全带提醒的技术中,为了检测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而被使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0941号公报。

但是,以往,将这样的传感器配置于座椅的情况下,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有配置于座椅的座垫的缓冲垫和表皮之间的情况。

然而,若这样地将传感器配置于缓冲垫和表皮之间,即配置于表皮的紧下侧,则有时就座于座椅的乘坐人员的臀部、大腿部会经由座椅的表皮感到碰到某物,就座感觉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传感器配置于座椅时能够实现乘坐人员的就座感觉的提高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前述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具备缓冲垫、设置于前述缓冲垫的下侧的板状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板状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部,在前述凹部内配置有前述传感器。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传感器在固定于安装托架的状态下配置于前述凹部内。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2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安装托架在与设置于前述凹部的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安装于前述凹部。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3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凹部的上表面,作为前述卡合部形成为爪状的爪部被突出地设置。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4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凹部的上表面,与前述爪部相邻地设置有第2卡合部。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2至技术方案5的任一项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板状部件设置有开口部,前述安装托架在前述开口部具有折弯的弯曲部,进而,具有从前述弯曲部的端部突出而与前述板状部件的下表面侧卡合的托架侧卡合部。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2至技术方案6的任一项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安装托架通过前述托架侧卡合部向前述板状部件的下表面侧的卡合和与在前述凹部的上表面突出地设置的爪部的卡合,被安装于前述凹部内。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2至技术方案7的任一项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凹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将前述安装托架的两端部分别支承的肋。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2至技术方案8的任一项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安装托架具有将前述传感器和外部装置电气连接的线束的引导部,前述引导部向下方倾斜。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2至技术方案9的任一项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安装托架在外周部分具有切口。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0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口形成于与被向前述板状部件插入的线材的凸起部分对应的位置。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11的任一项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板状部件处,与前述凹部连续地设置有开口部,将前述传感器和外部装置电气连接的线束被插通于该开口部。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2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开口部是,能够穿过用于向形成于前述缓冲垫的通气路供给空气的管路的开口部。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板状部件设置有多个前述开口部,在未插通前述管路的前述开口部插通有前述线束。

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14的任一项所述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配置前述传感器的前述凹部设置于,形成于前述缓冲垫的中空部的正下方的位置以外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在具备缓冲垫、设置于缓冲垫的下侧的板状部件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中,在板状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部,在凹部内配置有传感器,所以与前述的传感器被配置于缓冲垫和表皮之间的以往的情况不同,呈在乘坐人员的臀部、大腿部和传感器之间存在缓冲垫的状态,所以就座于座椅的乘坐人员的臀部、大腿部难以感到碰到传感器,与以往的情况相比,乘坐人员的就座感觉提高。

此外,若仅在板状部件的上表面配置传感器,则缓冲垫与传感器相应地凸起,对乘坐人员造成不适感,有就座感觉变差的可能性,但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传感器配置于在板状部件的上表面设置的凹部内,所以能够在不施加上述那样的不适感地情况下使就座感觉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传感器在固定于安装托架的状态下配置于凹部内,所以将传感器固定于安装托架后将安装托架安装于凹部即可,因此传感器向凹部的配置容易进行。此外,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而经由缓冲垫向传感器施加乘坐人员的载荷时,安装托架吸收载荷的一部分,所以与将传感器直接安装于凹部的情况相比,涉及传感器的乘坐人员的载荷的影响变少。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安装托架在与设置于凹部的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安装于凹部,所以容易将安装托架安装于凹部,并且借助卡合部,安装托架的定位变得容易,安装托架在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等难以发生位置偏离。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凹部的上表面,作为卡合部形成为爪状的爪部被突出地设置,所以主要是安装托架的前后方向的定位容易准确地进行,并且通过确认安装托架向凹部安装时爪部从安装托架的卡合孔向上方突出,容易确认安装托架和爪部适当地卡合、安装托架配置于凹部的适当的位置。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凹部的上表面,与爪部相邻地设置有第2卡合部,所以在安装托架向凹部安装时,呈借助爪部和第2卡合部将安装托架的卡合孔的周缘部分夹持的状态,安装托架的前后方向的定位容易更准确地进行,并且安装托架在前后方向上难以发生位置偏离。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板状部件设置有开口部,安装托架在开口部具有折弯的弯曲部,进而,具有从弯曲部的端部突出而与板状部件的下表面侧卡合的托架侧卡合部,所以借助弯曲部,主要是安装托架的左右方向的定位容易准确地进行,安装托架在左右方向上难以发生位置偏离,并且能够使安装托架自身的刚性提高。此外,在安装托架设置有托架侧卡合部,所以借助托架侧卡合部,主要是安装托架的上下方向的定位容易准确地进行,安装托架在上下方向上难以发生位置偏离。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安装托架通过托架侧卡合部向板状部件的下表面侧的卡合和与在凹部的上表面突出地设置的爪部的卡合,被安装于凹部内,所以安装托架的定位容易更准确地进行,并且安装托架在前后方向、上下方向等难以发生位置偏离。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在凹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将安装托架的两端部分别支承的肋,所以在肋以外的部分,呈安装托架的主体部从凹部稍浮起的状态,因此在乘坐人员的载荷施加至传感器时,安装托架容易吸收该载荷的一部分。此外,通过设置肋,能够使凹部自身的刚性提高,所以凹部难以被破坏。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安装托架具有将传感器和外部装置电气连接的线束的引导部,引导部向下方倾斜,所以在线束被引导部引导而向下方缓慢倾斜的状态下呈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的状态,因此即使座椅振动,支承于引导部的线束也难以相对于传感器相对振动,线束难以损伤或断线。

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安装托架在外周部分具有切口,所以呈对传感器、安装托架施加载荷的状态,即使在对安装托架施加使其产生变形的那样的力的情况下,切口也将安装托架的变形吸收,因此在不向安装托架施加力时,在安装托架产生的变形容易复原,在安装托架难以残留变形。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切口形成于与被向板状部件插入的线材的凸起部分对应的位置,所以能够抑制安装托架和线材的凸起部分干涉,能够抑制在安装托架、板状部件等产生损伤等。

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在板状部件与凹部连续地设置有开口部,将传感器和外部装置电气连接的线束插通于该开口部,所以与在凹部和开口部之间存在距离的情况相比,线束的处理变得容易。此外,若在凹部和开口部之间有距离,则呈线束被夹于板状部件和缓冲垫之间的状态,有线束和板状部件、缓冲垫互相摩擦而线束损伤或断线的可能性,但若凹部和开口部连续,则这样的互相摩擦难以产生,难以产生线束的损伤、断线等。

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开口部是,能够穿过用于向形成于缓冲垫的通气路供给空气的管路的开口部,所以即使不在板状部件新设开口部,也能够利用已经形成的管路用的开口部,能够将线束插通至该开口部。

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在板状部件设置有多个开口部,在未插通管路的开口部插通有线束,所以线束和管路不互相干涉,线束和管路不会互相摩擦,因此难以产生线束的损伤、断线等。

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配置传感器的凹部设置于,形成于缓冲垫的中空部的正下方的位置以外的位置,所以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时对缓冲垫施加的载荷不被形成于缓冲垫的中空部吸收而是直接施加至传感器,因此施加至传感器的压力准确地增大,容易借助传感器检测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座垫的缓冲垫处形成的通气路等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配置于座垫框、盘状框(板状部件)的凹部的传感器等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传感器和安装托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形成于盘状框(板状部件)的凹部等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将安装托架安装于凹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图8的状态从盘状框(板状部件)的背面侧观察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安装有传感器等的安装托架安装于凹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形成于安装托架的弯曲部的托架侧卡合部卡合于盘状框(板状部件)的下表面侧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配置于盘状框(板状部件)的凹部的传感器与缓冲垫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形成于缓冲垫的中空部的正下方的位置配置有传感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具备线材的座垫框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以将线材插入的方式设置的板状部件等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发明而附加了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并不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

图1所示的座椅10设置于汽车等车辆,供驾驶员等乘坐人员就座。如图1所示,座椅10具备将乘坐人员的臀部及大腿部支承的座垫11、下端部被支承于座垫11而作为靠背的座椅靠背14、设置于座椅靠背14来支持乘坐人员的头部的头枕16。另外,除此以外也可以具备颈枕、扶手、脚踏、软垫搁脚凳(オットマン)等辅助支承部。

如图2所示,座垫11主要由作为骨架的座垫框17(参照后述的图3)、设置于座垫框17上的缓冲垫12、覆盖座垫框17及缓冲垫12来构成座椅的表面的表皮13(图2中省略图示。参照图1)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座垫11处,在缓冲垫12和表皮13之间设置有空气(暖风、冷风)的通气路30,但也可以不设置通气路30等。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缓冲垫12设置有构成通气路30的一部分的通气路用凹部30a。此外,在罩部件12a的与该通气路用凹部30a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构成通气路30的余下的部分的凹部(省略图示),通过嵌入罩部件12a的缓冲垫12的既定的部分来形成通气路30。

此外,在罩部件12a形成有多个冲孔,这些冲孔是通气路30的送风口30c。并且,包括罩部件12a的缓冲垫12被至少与送风口30c对应的部分呈通气性的表皮13覆盖。

并且,被从送风机(省略图示)送入的空气穿过贯通孔30b被送向通气路30内,在通气路30内流通的空气被从通气路30的送风口30c向乘坐人员吹出。

本实施方式的座垫11在缓冲垫12的下侧设置有座垫框17。如图3所示,座垫框17主要由左右一对侧框17a、将各侧框17a的前端部、后端部分别连结的连结部件17b(前端部侧的连结部件17b配置于盘状框18的下侧。)、架设于各侧框17a及各连结部件17b之间的盘状框18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盘状框18作为设置于缓冲垫12的下侧的板状部件发挥功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关于板状部件作为盘状框18以外的形式构成的情况,在后述的变形例中说明。

凹部20设置于盘状框18(板状部件)的上表面,传感器1配置于该凹部20内。传感器1例如能够设为能够检测乘坐人员是否就座于座椅10的位置传感器。

也能够将传感器1直接安装于凹部20,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1固定于安装托架2,固定有传感器1的安装托架2配置于凹部20内。

将传感器1直接安装于盘状框18的凹部20的情况下,需要将配置于凹部20的传感器1螺纹固定等的作业,但安装未必容易。但是,若如上所述,构成为将传感器1固定于安装托架2,将其安装于凹部20,则能够容易进行传感器1向安装托架2的固定,安装托架2向凹部20的安装也容易,所以容易进行传感器1向凹部20的配置。

此外,组装座椅10的状态下,缓冲垫12被配置于传感器1的上侧。并且,若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10,则乘坐人员的载荷经由缓冲垫12施加至传感器1。此时,若传感器1被直接安装于盘状框18的凹部20,则呈其全部载荷施加至传感器1的状态,可能对传感器1产生不良影响,但若如上所述地经由安装托架2将传感器1安装于凹部20,则乘坐人员的载荷施加至传感器1时,安装托架2吸收其一部分,所以与将传感器1直接安装于凹部20的情况相比,波及至传感器1的乘坐人员的载荷的影响变少。

以下,详细说明凹部20、安装托架2的结构等。图4是表示传感器1和安装托架2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形成于盘状框18(板状部件)的凹部20等的放大图。

在安装托架2的平板状的主体部2a,设置有将传感器1的卡止部1a卡止的卡止孔2b,设置有传感器1的螺纹部1b(在图4中省略图示。参照后述的图7)被分别插入的孔2c。并且,将传感器1的卡止部1a插入安装托架2的卡止孔2b来卡止,并且在该状态下将被插入安装托架2的孔2c的螺纹部1b从安装托架2的背侧(即下侧)螺纹固定,由此能够将传感器1容易地安装至安装托架2。

在传感器1连接着将该传感器1和外部装置(省略图示。电源装置、来自传感器1的信号的处理装置等)电气连接的线束1a,安装托架2具有线束1a的引导部2d。引导部2d相对于安装托架2的主体部2a向下方缓慢倾斜,所以线束1a呈被引导部2d引导而向下方缓慢倾斜的状态。

若引导部2d未形成于安装托架2,则线束1a与传感器1连接的部分处于由于自重而呈向下方垂下的状态,但若该状态下车辆振动而座椅10振动,则线束1a处于相对于传感器1较大地相对振动的状态,所以线束1a容易损伤或断线。与此相对,如上所述地借助安装托架2的引导部2d将线束1a以向下方缓慢地倾斜的状态支承,由此即使座椅10振动,支承于引导部2d的线束1a也难以相对于传感器1相对地振动,所以线束1a难以损伤或断线。

此外,在安装托架2的主体部2a,在外周部分形成有切口2e。

这样,通过在安装托架2的外周部分设置切口2e,如上所述地呈对传感器1、安装托架2施加载荷的状态,即使在对安装托架2的主体部2a施加使其产生变形的力的情况下,切口2e也吸收安装托架2的主体部2a的变形。因此,在不对安装托架2施加力时,在安装托架2的主体部2a产生的变形容易复原,在安装托架2难以残留变形。

另一方面,在盘状框18的凹部20,设置有用于与安装托架2卡合来将安装托架2安装于该凹部20的卡合部。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凹部20的上表面,作为卡合部,突出设置有形成为爪状的爪部20a。此外,在安装托架2的主体部2a设置有与该爪部20a卡合的卡合孔2f,在将安装有传感器1的安装托架2向凹部20安装时,如图6所示,凹部20的爪部20a和安装托架2的卡合孔2f卡合。另外,在图6中,为使爪部20a和卡合孔2f的卡合容易理解,省略传感器1、线束1a的图示。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述的第2卡合部20b等也是相同的,若使安装托架2(卡合孔2f)与设置于凹部20的卡合部(爪部20a)卡合,则能够将安装托架2安装于凹部20,所以容易将安装托架2安装于凹部20。

此外,在凹部20的爪部20a和安装托架2的卡合孔2f卡合的状态下将安装托架2安装于凹部20,由此借助爪部20a,主要是安装托架2的前后方向的定位容易准确地进行。此外,爪部20a也有助于安装托架2的左右方向的定位。此外,将安装托架2向凹部20安装时,通过确认爪部20a从安装托架2的卡合孔2f向上方突出,容易确认安装托架2的卡合孔2f和爪部20a适当地卡合、安装托架2配置于凹部20的适当的位置。

另外,在图3至图5中,表示了线束1a向传感器1的左侧伸出的状态下将传感器1配置于凹部20的情况,但也可以有在线束1a向传感器1的右侧伸出的状态下将传感器1配置于凹部20的情况。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爪部20a仅设置于凹部20的后方侧,但这样地,线束1a的朝向、即引导部2d的朝向有朝左的情况也有朝右的情况,所以安装托架2的卡合孔2f不仅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在后方侧设置也在前侧设置。

此外,如图5所示,在凹部20的上表面,与爪部20a相邻地设置有第2卡合部20b。并且,若将安装托架2安装于凹部20,则如图6所示,呈借助爪部20a和第2卡合部20b夹持安装托架2的卡合孔2f的周缘部分α的状态。

这样,将安装有传感器1的安装托架2安装于盘状框18的凹部20时,借助凹部20的爪部20a和第2卡合部20b夹持安装托架2的卡合孔2f的周缘部分α,由此,容易更准确地进行安装托架2的前后方向的定位。并且,安装托架2难以在前后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形成为凹部20的左右的端部比凹部20的上表面稍高,这些部分为将安装托架2(参照图6)的主体部2a的两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部分)分别从下侧支承的肋20c。

若这样地设置肋20c,则在肋20c以外的部分,安装托架2的主体部2a呈从凹部20稍浮起的状态,所以如前所述,乘坐人员的载荷施加至传感器1时,安装托架2容易吸收其载荷的一部分。此外,与不设置肋20c的情况相比,通过设置肋20c,能够使凹部20自身的刚性提高,所以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1时施加乘坐人员的载荷而盘状框18以弯折的方式变形时等凹部20难以被破坏。

另外,例如,也能够构成为,在凹部20的下表面侧形成肋等来使凹部20的刚性提高。

此外,在凹部20,避让部20d作为开口形成,将安装托架2安装于凹部20时,如图7所示,以从安装托架2的下表面向下突出的传感器1的卡止部1a、螺纹部1b等位于避让部20d内的方式形成各避让部20d。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地构成,将安装托架2安装于凹部20时,避免从安装托架2的下表面向下突出的传感器1的卡止部1a、螺纹部1b等与凹部20干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托架2侧也设置有用于与盘状框18的凹部20卡合的构造。具体地,如图4所示,安装托架2在主体部2a的左右端部分别具有向下方折弯的弯曲部2g。另外,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安装托架2的左侧的弯曲部2g由于在其间设置有引导部2d而前后地分为两个,但右侧的弯曲部2g形成一个平板状(参照图7、后述的图9)。

并且,安装托架2被安装于凹部20时,这些弯曲部2g呈将凹部20的肋20c(参照图5)从左右夹持的状态。这样,借助弯曲部2g,主要是安装托架2的左右方向的定位容易准确地进行,安装托架2难以向左右方向位置偏离。此外,通过在安装托架2设置弯曲部2g来使其弯曲,能够使安装托架2自身的刚性提高。

进而,在安装托架2的弯曲部2g以从弯曲部2g的前端部向前方及从后端部向后方分别突出的方式设置有托架侧卡合部2h。

并且,如图9所示,若将安装托架2安装于盘状框18的凹部20,则安装托架2的托架侧卡合部2h与盘状框18的下表面侧(参照图9中的β。图中的r表示设置于盘状框18的下表面的肋。)卡合。并且,通过这样地构成,借助托架侧卡合部2h,主要是安装托架2的上下方向的定位更容易准确地进行,安装托架2难以在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像以上那样,通过将安装有传感器1的安装托架2安装于盘状框18的凹部20,如图8所示,传感器1能够经由安装托架2被准确且切实地安装于盘状框18的凹部20。

但是,如图3、图5所示,在开口部18a被设置于盘状框18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线束1a插通至该开口部18a来将线束1a导向座椅10的下侧。

另外,也能够将用于插通线束1a的开口部18a新形成于盘状框18。此外,以下,基于图3、图5等进行说明,但如图3等所示,本发明不限于设置有两个开口部18a的情况,开口部18a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此外,开口部18a不需要如图3等所示地设置于凹部20的左右,也可以设置于凹部20的前后等。进而,开口部18a也可以是切口(即从盘状框18的端部向内侧切口的形状)等,不限于图3等所示那样的孔的情况。此外,开口部18a并非必须是以下说明的管路19用的开口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10中,如图2所示,在座垫11的缓冲垫12和表皮13之间设置有通气路30,从设置于盘状框18的下侧的送风机(省略图示)送入的空气穿过贯通孔30b被送向通气路30内,在通气路30内流通的空气从通气路30的送风口30c向乘坐人员吹出。并且,作为能够穿过用于从送风机向贯通孔30b供给的管路19(参照图1)的贯通孔设置有开口部18a。

因此,通过将该开口部18a作为插通传感器1的线束1a的开口部利用,即使不在盘状框18新设开口部18a,也能够利用已经形成的管路用的开口部18a,能够将线束1a插通至该开口部18a。

此外,送风机设置于盘状框18的下侧,但通常设置于座椅10的左右的某一方,所以管路19将盘状框18贯通的位置也配合送风机的位置地从中央靠左或靠右。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10中,如图3、图5所示,能够穿过管路19的开口部18a在盘状框18的中央的左和右各在一处设置,合计在两处设置,使得对于哪种情况均能够对应。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开口部18a之间的部分为凹部,在该部分形成有前述的盘状框18的凹部20。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地与盘状框18的凹部20连续地设置有开口部18a。即,在互相接近地设置的多个开口部18a之间的部分(多个开口部18a之间的将盘状框18的前后的各部分搭接(架橋)的部分)设置有配置传感器1、安装托架2的上述的凹部20。

一般地,若多个开口部18a被接近地设置,则它们之间的部分刚性变弱,容易变形,但如前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于该部分的凹部20设置肋20c等来提高凹部20自身的刚性,所以难以发生这样的变形。

此外,经由安装托架2安装于盘状框18的凹部20的传感器1的线束1a被插通至与凹部20连续设置的开口部18a,所以与在凹部20和开口部18a之间存在距离的情况相比,线束1a的处理变得容易。此外,若在凹部20和开口部18a之间存在距离,则线束1a呈被夹在盘状框18和缓冲垫12(参照图2、后述的图10)之间的状态,线束1a和盘状框18、缓冲垫12互相摩擦,有线束1a损伤或断线的可能性,但若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凹部20和开口部18a连续,则难以产生如上所述那样的互相摩擦,难以产生线束1a的损伤、断线等。

此外,如图3所示,管路19呈插通于多个开口部18a的某一个开口部18a的状态。因此,若构造成将线束1a插通至未插通管路19的开口部18a,则线束1a不会管路19互相干涉,线束1a和管路19不会互相摩擦,所以难以产生线束1a的损伤、断线等。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线束1a插通至插通有管路19的开口部18a。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管路19穿过盘状框18的开口部18a,被从下侧插入形成于缓冲垫12的贯通孔30b,但即使将管路19插入贯通孔30b,也不会因此抬起缓冲垫12,所以保持传感器1的上表面与缓冲垫12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

此外,若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10,则从上方对缓冲垫12施加载荷,缓冲垫12被压缩,从缓冲垫12施加至传感器1的压力增大。因此,传感器1在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10的情况下能够切实地检测该情况。

另外,在图10中,表示了构成为盘状框18的上表面和传感器1的上表面共面而在其上载置底部平坦的缓冲垫12的情况,但例如,也能够构成为,配置成传感器1的上表面位于比盘状框18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在缓冲垫12的与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设置凹陷。

此外,如图11所示,若盘状框18的凹部20设置于在缓冲垫12处形成的通气路30等中空部的正下方的位置,则在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10时,中空部的上侧的缓冲垫12的部分向下方翘曲来吸收载荷,载荷难以向中空部的下侧的部分传递,所以施加至传感器1的压力难以增大,有难以借助传感器1检测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10的可能性。

因此,希望将配置传感器1的凹部20设置于在缓冲垫12形成的通气路30等中空部的正下方的位置以外的位置。通过这样地构成,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10时,施加至缓冲垫12的载荷直接施加至传感器1。因此,施加至传感器1的压力准确地增大,容易借助传感器1检测乘坐人员就座于座椅10。

像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向座椅10配置传感器1的配置构造,传感器1被配置于,在设置于缓冲垫12的下侧的板状部件(盘状框18)的上表面设置的凹部20内(参照图10)。

在以往的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中,如前所述,将传感器1配置于缓冲垫12和表皮13之间(即表皮的紧下侧),所以会有就座于座椅10的乘坐人员的臀部、大腿部经由座椅10的表皮13感到碰到某物而就座感觉变差的情况。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向座椅10配置传感器1的配置构造中,如上所述地乘坐人员的臀部、大腿部和传感器1之间存在缓冲垫12,所以就座于座椅10的乘坐人员的臀部、大腿部难以感到碰到传感器1,与以往的情况相比乘坐人员的就座感觉提高。

此外,若仅在板状部件(盘状框18)的上表面配置传感器1,则与传感器1相应地,缓冲垫12凸起,给乘坐人员造成不适感,有就座感觉变差的可能性,但在本实施方式的向座椅10配置传感器1的配置构造中,如上所述,在板状部件(盘状框18)的上表面设置凹部20,将传感器1配置于此处,所以能够在不造成上述那样的不适感的情况下使就座感觉提高。

[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板状部件,对使用设置于缓冲垫12的下侧的盘状框18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有时缓冲垫12(在图12中省略图示)的下侧的座垫框17的构造例如如图12所示由盘状框18和线材17c(也称作s型弹簧等。)构成,或者有时没有盘状框18而仅由线材17c构成。

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构成为将板状部件设置于线材17c的部分。

此时,例如如图13所示,能够在线材17c的部分以插入线材17c的方式设置板状部件25。并且,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构成为,凹部26设置于板状部件25的上表面,在传感器1固定于安装托架2的状态下配置于凹部26内。

另外,在图13中,省略用于将安装托架2安装于凹部26的卡合部(参照图4、图5)等的记载,但卡合部等适当地形成于凹部26侧、安装托架2侧,使得安装托架2被适当地安装于凹部26。也省略传感器1的线束1a等的记载,但该情况下,也能够将引导部2d(参照图4等)等设置于安装托架2。此外,除此以外,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的凹部20、安装托架2等结构适当应用于该变形例的凹部26、安装托架2等。

在图13所示的变形例的情况下,线材17c被插入板状部件25,所以在板状部件25的凹部26,插入有线材17c的部分比其他部分凸出(参照图中的虚线)。因此,能够将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安装托架2的切口2e(参照图4)如图13所示形成于与插入板状部件25的线材17c的凸起部分对应的位置。

通过这样地构成,除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作用效果,还能够通过安装托架2在线材17c的凸起部分具有切口2e来抑制安装托架2和线材17c的凸起部分干涉,能够抑制在安装托架2、板状部件25等处产生损伤等。

另外,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就能够适当改变。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车辆的座椅。

附图标记说明

1 传感器

1a 线束

2 安装托架

2d 引导部

2e 切口

2g 弯曲部

2h 托架侧卡合部

10 座椅

12 缓冲垫

17c 线材

18 盘状框(板状部件)

18a 开口部

19 管路

20 凹部

20a 爪部(卡合部)

20b 第2卡合部(卡合部)

20c 肋

25 板状部件

26 凹部

30 通气路(中空部)

β 板状部件的下表面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