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4667发布日期:2019-04-17 03:5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儿童座椅的车辆。

这种儿童座椅的一个实施例由ep2546096b1已知。已知的儿童座椅逆向于车辆的行驶方向安装。由此特别是在突然减速时为儿童头部提供更好的保护。此外,在该现有技术中已建议,由两个侧部件、底部件和背部件构成的座椅壳的至少一些单独的部件配备可充气的气室。为此目的使用特别的“漏针”织物,其中两个平面织物部分利用垂直的线以预设间距相互布置。这种设计的一项优点为在充气状态下,座椅壳可具有高硬度和形状稳定性。另一方面,在未充气状态下儿童座椅可易于运送。最后,可减轻重量。

目前为止的一个实际上的问题是这种儿童座椅稳定性不够,会受到负责管理当局的严格要求。ep2546096b1公开一种设计,在该设计中在儿童座椅上安装加强带,一条第一加强带布置在外侧,一条第二加强带布置在内侧,内侧加强带在三个固定点上固定在各侧部件上。然而,这种实施例的缺点是从椅背部向座位部的力导出是不足的。

这种儿童座椅还由ep2502780a1已知。

us5022669a公开了一种儿童座椅,在其底侧上设置轮子,因此儿童座椅也可以用作儿童车。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或减少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改进前述儿童座椅的稳定性,使得减小在车辆碰撞时作用在儿童上的最大力。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儿童座椅解决。优选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依据本发明,第一拉动件分别与椅背元件的第一纵向边及座位元件的第一纵向边连接,并且第二拉动件分别与椅背元件的第二纵向边及座位元件的第二纵向边连接,第一拉动件和第二拉动件通过第一侧部元件和第二侧部元件而处于预紧状态。

由此,因车辆碰撞时施加在椅背元件的力矩得以可靠地抵消。经由第一和第二拉动件,力立即从椅背元件导出到座位元件中,该座位元件可通过一条安全带逆向于行驶方向地固定在车辆座椅上。第一和第二侧部元件设置在椅背元件和座位元件上,使得第一和第二拉动元件在第一和第二侧部元件的充气状态下被预紧,亦即承受拉力。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不需要通过第一和第二侧部元件消减负载,其第一和第二气室设计成可充气。为此目的,可提供将第一气室和/或第二气室充气的装置,优选地,此装置具有进气阀来引入充气气体。与之相对地,座位元件和椅背元件优选不包括可充气气室。优选地,座位元件和椅背元件的单位体积重量分别比充气状态下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元件大。

另外,第一侧部元件和第二侧部元件优选设计成基本相同。

在一种优选设计中,第一和第二侧部元件各包括第一面状织物及第二面状织物,这两个织物利用垂直的线(所谓的“漏针”织物)相互连接,以便空出第一及第二气室。由此,充气状态下的第一及第二侧部元件形状稳定并且是坚硬的。

为公开的目的,位置及方向的指示,例如“前”、“后”、“上”、“下”、“前”、“向前”、“向后”涉及的是在车辆座椅上符合规定的安装状态。

在车辆前方碰撞时,为了使椅背元件相对于座位元件加固,有利的是,该第一拉动件分别固定在椅背元件的第一纵向边的上端区和座位元件的第一纵向边的前端区,而第二拉动件分别固定在椅背元件的第二纵向边的上端区和座位元件的第二纵向边的前端区。

儿童座椅的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的方式是,第三拉动件与椅背元件的第一纵向边及座位元件的第一纵向边连接并且第四拉动件与椅背元件的第二纵向边及座位元件的该第二纵向边连接。

第一及第二拉动件可通过第五拉动或第六拉动件彼此连接,第五拉动件优选在椅背元件的上方横向边的区域内延伸,第六拉动件优选在座位元件的前方横向边的区域内延伸。在该设计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或第六拉动件可形成为连续的拉动件的部分。

为了在座位元件和椅背元件之间传递力,特别有利的是,第一拉动件或第二拉动件或第三拉动件或第四拉动件设计成拉绳、拉带或链条。

为了将儿童座椅转变为第一及第二侧部元件在未充气状态下的紧凑运输位置,有利的是,椅背元件包括上部椅背件和下部椅背件,其中上部椅背件通过铰接连接装置与下部椅背件相连。

为了使二件式座位元件稳定以克服在撞击期间产生的力,较有利的是,第三拉动件的一端固定在下部椅背件的第一纵向边的上端区,且第四拉动件的一端固定在下部椅背件的第二纵向边的上端区,而第三拉动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座位元件的第一纵向边的优选大致中央,且第四拉动件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座位元件的该第二纵向边的优选大致中央。

为了将儿童座椅稳定地固定在车辆座椅上,按照一优选实施例,座位元件包括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以供安全带的带部分穿过。在安装儿童座椅时,安全带的带部分可从下方穿过第一穿孔导引至座位元件的顶部,接着可沿座位元件的大致水平方向拉动带部分导引通过第二穿孔,以便之后将安全带的一扣舌与带扣连接。

为了导引安全带,座位元件优选包括位于该第一穿孔附近的用于安全带的带部分的第一导向边和位于该第二穿孔附近的用于安全带的带部分的第二导向边。

为了允许将力特别有效地从椅背元件经由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拉动件传递到座位元件,该座位元件的第一导向边沿座位元件的纵向、在座位元件的第一纵向边上的第一拉动件和第三拉动件的固定点之间延伸,而座位元件的第二导向边沿座位元件的纵向、在座位元件的第二纵向边上的第二拉动件和第四拉动件的固定点之间延伸。

为了可靠地将安全带的带部分安设在座位元件上,座位元件的第一和/或第二导向边为扁平状,优选地,第一和/或第二导向边分别与座位元件的第一和第二穿孔之间的部分呈一锐角。

为了协助座位元件的带部分的转向,第一和/或第二穿孔优选包括在远离该座位元件的前缘的方向上加宽的部分。据此,第一和/或第二穿孔的开口宽度在俯视图中向后(亦即朝椅背元件的方向)增加。由此,第一和/或第二导向边与座位元件的第一和/或第二纵向边呈一定角度地布置,因此在将儿童座椅安装在车辆座位时有助于安全带的带部分的换向。

为了在固定状态中将安全带可靠地固持在儿童座椅上,沿座位元件的横向看在座位元件的第一和第二穿孔之间提供用来夹住安全带的至少一个带部分的带夹。

为了儿童座椅的紧凑的运输位置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规定,该椅背元件、尤其是椅背元件的下部椅背件以铰接方式、优选通过滑动关节或薄膜铰链与座位元件连接。

依据一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侧部元件在内侧包括用来导引该第一拉动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导引件或用来导引第三拉动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导引件,和/或该第二侧部元件在内侧包括用来导引该第二拉动件的至少一个第三导引件或该第二侧部元件在内侧包括用来导引第四拉动件的至少一个第四导引件。

为了提供一个形状稳定的座椅壳,有利的是该座位元件和/或椅背元件大致上由硬质塑料材料制成,特别是由聚酰胺或聚丙烯,或是纤维强化塑料制成。

为了在尾部碰撞情况将力导出到车辆中,有利的是该第一侧部元件的前方正面包括用来接触该车辆座椅的背靠的接触面,使得在该儿童座椅的安装状态下,沿背靠的纵向看接触面的上端与背靠的下端距离至少170mm。

本发明通过以下优选的实施例做更详细说明。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儿童座椅概示图,其包括座位元件、椅背元件及在充气状态下的第一及第二侧部元件;

图2为图1中儿童座椅的分解图;

图3为按照图1和图2的儿童座椅的概示图,其中示意性示出安全带的布置;

图4为按照图1至图3的儿童座椅侧视图,其中为了更清楚没有示出侧部元件;

图5为按照图1至图4的儿童座椅的部件概示图;

图6为按照图1至图5的儿童座椅另一概示图,其中示意性绘出将儿童固定在儿童座椅中的儿童带。

图7从下方示出按照图1至图6的儿童座椅,其中可示意性看到用于给第一及第二侧部元件充气的装置。

图1和2示出用于儿童的儿童座椅1,儿童在图3中通过假人2表示。儿童座椅1设置用于逆向于车辆行进方向地固定在一车辆(特别是客车)的车辆座椅3上(参阅图4)。儿童座椅1包括在常规使用期间用来支撑儿童臀部的一座位元件4。另外,儿童座椅1包括在使用期间用来支撑儿童背部和头部的一椅背元件5,可在椅背元件5和座位元件4上设置垫子(图中未显示),椅背元件5和座位元件4包括一个优选大于90°的座位打开角度。

儿童座椅1的侧面(相对于车辆行进方向)包括一个具有可充气的第一气室7的第一侧部元件6及具有可充气的第二气室9的第二侧部元件8。与之相对地,座位元件4和椅背元件5分别由形状稳定的不可充气材料制成。优选地,座位元件4和椅背元件5基本上可由硬塑料材料制成,特别是由聚酰胺或聚丙烯制成。

第一侧部元件6分别与椅背元件5的第一纵向边12和座位元件4的第一纵向边13连接。第二侧部元件8分别与椅背元件5的第二纵向边14和座位元件4的第二纵向边15连接。椅背元件5的第一纵向边12和第二纵向边14在椅背元件5的侧向延伸且通过椅背元件5的上部横向边和下部横向边而彼此连接。与之相应地,座位元件5的第一纵向边13和第二纵向边15在座位元件5的侧向延伸且通过座位元件4的上部横向边和下部横向边而彼此连接。在所示实施例中,容纳插套17的连接片16安装在第一侧部元件6和第二侧部元件8的内侧上。具有插套17的连接片16布置在椅背元件的侧槽18和座位元件的侧槽19中,并利用固定杆20固定在里面。然而,第一侧部元件6和第二侧部元件8当然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固定在椅背元件5和座位元件4上。

如图1所示,椅背元件5包括上部椅背件21和下部椅背件22,上部椅背件21利用铰接连接23与下部椅背件22连接。为了形成上部椅背件21和下部椅背件22之间的铰接连接23,可提供至少一个滑动关节,图中显示有三个滑动关节24。另外,椅背元件5的下部椅背件22以铰接方式与座位元件4连接。为此目的,在所示实施例中,滑动关节24设在下部椅背件22和座位元件4之间。

在充气状态中,儿童座椅1的尺寸大约是传统儿童座椅1的尺寸。然而,在折叠状态中,儿童座椅1比较紧凑,以便收纳在行李或箱子中。

如图1所示,提供了第一拉动件25和第二拉动件26以便将椅背元件5相对于座位元件4预紧。第一拉动或张紧件25的一端固定在椅背元件5的第一纵向边12上,第一拉动或张紧件25的另一端固定在座位元件4的第一纵向边13上。第二拉动或张紧件26的一端固定在椅背元件5的第二纵向边14上,第二拉动或张紧件26的另一端固定在座位元件4的第二纵向边15上。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拉动件25固定在椅背元件5的第一纵向边12的上端区和座位元件4的第一纵向边13的前端区。第二拉动件26固定在椅背元件5的第二纵向边14的上端区和座位元件4的第二纵向边15的前端区。

如图1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亦提供了第三拉动或张紧件27和第四拉动或张紧件28。第三拉动件27的端部分别与椅背元件12的第一纵向边和座位元件13的第一纵向边连接,第四拉动件28的端部分别与椅背元件14的第二纵向边和座位元件5的第二纵向边连接。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三拉动件27的一端固定在下部椅背件22的第一纵向边29的上端区,第四拉动件28的一端固定在下部椅背件22的第二纵向边30的上端区。第三拉动件27的另一端固定在座位元件4的第一纵向边13的大致中央,第四拉动件28的另一端固定在座位元件4的第二纵向边15的大致中央。

通过第一侧部元件6和第二侧部元件8布置在其充气的使用位置中,第一拉动件25、第二拉动件26、第三拉动件27和第四拉动件28布置在张紧的状态中。在所示实施形式中,以拉绳作为第一拉动件25、第二拉动件26、第三拉动件27和第四拉动件28。

第一侧部元件6在其内侧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引件31(在所示实施例中为两个第一导引件31)来导引第一拉动件25,及至少一个第二导引件32(在所示实施例中正好是第二导引件32)来导引在第一侧部元件6内侧的第三拉动件27。与之相应地,第二侧部元件8在其内侧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导引件33(在所示实施例中为两个第三导引件33)来导引第二拉动件26,及至少一第四导引件34(在所示实施例中正好是一个第四导引件34)来导引在第二侧部元件8内侧的第四拉动件28。

如图1所示(特别参阅图5),座位元件4包括第一穿孔35和第二穿孔36以供安全带38的带部分37穿过。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一条三点式安全带(其亦具有一肩带部分39)的腰部安全带部分37a作为带部分37。安全带38亦包括扣舌40,腰部安全带部分37a在该扣舌40处过渡到肩带部分39中。扣舌40是可解开地连接带扣41(如图3概示)。在第一穿孔35附近设有用于安全带38的带部分37的第一导向边42,在第二穿孔36附近设有用于安全带38的带部分37的第二导向边43。座位元件4的第一导向边42沿座位元件4的纵向看在座位元件4的第一纵向边13上的第一拉动件44和第三拉动件45的固定点之间延伸。相应地,座位元件4的第二导向边43沿座位元件4的纵向在座位元件4的第二纵向边15上的第二拉动件46和第四拉动件47的固定点之间延伸。在所示设计中,座位元件4的第一导向边42和第二导向边43为扁平状。另外,第一穿孔35和第三穿孔36分别包括在远离座位元件的前缘48的方向上变宽的部段49。

如图1所示(亦特别参阅图5),沿座位元件4的横向在座位元件4的第一穿孔35和第二穿孔36之间设置一个用来夹住安全带38的至少一个带部分37的带夹50,带夹50包括枢杆51和夹持件52,用来将带部分37导入带夹50并夹住该带部分37。

带38穿过第一穿孔35和第二穿孔36,且扣舌40与带扣41连接。通过在肩带部分39上的拉动,带部分37(腰部安全带部分)被拉紧。一旦腰部安全带部分37张紧,肩带部分39导引越过腰部安全带部分37。当带38在张紧状态,带夹50被关闭,使得带38不会滑入使腰部安全带部分37与座椅1连接的张紧梯形中,如此可靠地避免儿童座椅1和车辆座椅3在使用期间松开连接。

如图4所示,第一侧部元件6和第二侧部元件8在其前方正面分别包括用来接触车辆座椅3的背靠54的接触面53。在儿童座椅1常规的使用状态中,沿靠背54的纵向看,接触面53的上端53a布置成与背靠54的下端54a的距离至少是170mm。

如图6示意所示,儿童座椅1包括一体皮带55,该一体皮带55具有要布置在儿童双腿之间的带扣56,带扣舌57锁在该带扣56内,接着利用一拉带58拉紧和用皮带张紧器59固定。

如图7所示,提供了用于将第二气室9充气的装置63,该装置63优选设在座位元件4的下侧。在所示设计中,装置63包括供应充填气体的进气阀10、泄压阀11、将进气阀10和泄压阀11气密地连接到软管连接装置60上的连接单元62、及使充填气体由软管接头60进入第二气室9的接头61。可提供将第一气室7充气的对应的装置(未显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