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机动车的导臂支承组件的方法以及支承组件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89415发布日期:2019-04-03 03:5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造机动车的导臂支承组件的方法以及支承组件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组合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悬架的在机动车的辅助车架(hilfsrahmen,有时称为副车架)处可摆动地支承的或可支承的导臂(lenker,有时称为悬架连杆)的支承组件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专利权利要求8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用于所提及的导臂的支承组件。



背景技术:

由机动车制造的实践一般已知,将机动车的车轮悬架的导臂可摆动地支承在机动车的辅助车架处。此外已知,设置有调节装置,借助于该调节装置底盘能够在前束和/或外倾方面调节。所提及的前束在此理解为左边的和右边的车辆车轮相对彼此的一定的位置。所提及的外倾理解为车辆车轮的偏离垂直线的倾角。

因此,文件de102006046179b4描述了一种用于带有车轮引导部件的机动车的车轮悬架的调节装置,该车轮引导部件铰接在车身侧的或车轮托架(radträger,有时称为轮毂托架)侧的支承件支架处,其中穿过支承件的螺纹紧固件在支承件支架的长孔中引导且设置有布置在螺纹紧固件处的调节垫圈(einstellscheibe),其以其外部周缘触碰(anlaufen)在支承件支架的止挡部处。止挡部与支承件支架构造成单件。调节垫圈同心于螺纹紧固件中轴线布置且在其外部周缘处螺旋形地构造。通过旋转调节垫圈,螺纹紧固件能够在长孔中移动且随之而来地车轮引导部件相对于支承件支架移动。文件de102011084198a1描述了用于商用车的车桥的车桥调准系统,包括车架单元、偏心元件和调准单元。偏心元件具有第一轮廓,通过该第一轮廓能够使单元中的一个(车架单元或调准单元)与偏心元件接合。此外,偏心元件具有第二轮廓,通过该第二轮廓能够使相应地另一单元与偏心元件接合。第一轮廓偏心于偏心元件的第二轮廓布置。通过第二轮廓偏心元件支撑在车架单元的止挡部或者固定器件处,该止挡部与车架单元构造成单件。

文件de102011121917a1描述了一种以机动车的辅助车架的形式的第一支承件元件,该辅助车架具有长孔,底盘导臂借助于构造为偏心垫圈的平垫圈(unterlegscheibe)可调整地支承在该长孔中。偏心垫圈以其外部的边缘与构造在辅助车架处的止挡部处于接触。文件de102005052833b4公开了一种用于底盘调节的偏心组件,其偏心件分别支撑在u形的滑槽(kulisse,有时称为滑环)处。滑槽能够分别成型在u形的支承件支架的支腿处。此外,滑槽还能够作为单独制造的构件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在所提及的支腿处。

此外,通过公众已知的在先使用还已知用于通过焊接固定在机动车的辅助车架的支承件凸缘处的单独制造的支架,该支架已经具有用于可调整地容纳车轮悬架的导臂的支承件的螺纹紧固件或支承件销的长孔以及针对用于之前描述的底盘调节(前束和/或外倾)的偏心垫圈的止挡部。但是在实践中就此而言在建立接合连接之后能够出现(verzeichnen)焊接形变,其导致在长孔和止挡部之间的提高的公差,由此继而产生用于平衡所提及的公差的提高的措施。在此开始之后描述的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用于制造导臂支承组件的方法,借助于该方法避免了最后描述的现有技术的之前描述的缺点。此外,本发明的任务是,创造一种用于所提及的导臂的支承组件。

所提出的任务因此首先通过一种用于制造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悬架的在机动车的辅助车架处可摆动地支承的或可支承的导臂的支承组件的方法解决,带有如下的步骤:

a)提供辅助车架,该辅助车架具有第一和第二支承件凸缘以用于支承导臂,

b)提供至少一个支架的初始产品(vorprodukt,有时称为预制品),

c)通过焊接将初始产品与辅助车架的支承件凸缘材料配合地连接,

d)通过冲裁(stanzen)初始产品在初始产品中构造长孔,以及

e)通过冲压(prägen)初始产品在初始产品处为用于底盘调节的调整偏心件构造至少一个止挡部。

由于如下情况,即从现在起为了建立以通过焊接与辅助车架连接的支架的形式的期望的最终产品在接合步骤之后执行所提及的初始产品的机械加工,有利地被补偿可能的待出现的焊接形变。由此可实现关于所述至少一个止挡部相对于长孔的布置的高的精确性,其使得成本昂贵的修整(如其根据现有技术能够出现)不是必要的。

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优选的改进方案或设计方案。

对此优选地在一个工序中执行步骤d)和e),由此尤其产生制造时间的节省。在步骤b)方面优选地提供支架的初始产品,其板状地构造。“板状地”在此理解为这样的构件或者更确切地说初始产品,即其与其纵向和横向延伸量相比具有相对小的厚度且其横向延伸量或者宽度不相当显著地与长度有偏差。因此,所提及的初始产品能够例如由可简单地且成本适宜地加工的金属板制成且以符合轮廓的方式由板坯(blechplatine)冲出。为了满足一定的刚度要求,所提供的、板状的初始产品能够已经具有边缘侧的折边。为了优化初始产品的另外的加工,在步骤b)方面优选地设置成,提供支架的初始产品,其具有预制孔,该预制孔能够有利地作为用于冲裁和冲压装置的定心部起作用。此外优选地设置成,在步骤e)方面所述至少一个止挡部在变形或者冲压过程中通过简单地且成本适宜地使所提及的初始产品的通过自由切削形成的接片折边(abkanten,有时称为弯边)构造。如本发明最终还设置的那样,优选地穿过在涉及的支承件凸缘中构造的装配开口执行步骤d)和e),该装配开口有利地保证必要的自由通路(feigang)以用于通过冲裁和冲压机械地加工初始产品。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此外通过带有在权利要求8中表明的特征的支承组件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由另外的权利要求得出。

对此,用于机动车(带有辅助车架,该辅助车架具有第一和第二支承件凸缘以用于支承导臂)的车轮悬架的在机动车的辅助车架处可摆动地支承的或可支承的导臂的支承组件通过如下方式出众,即支架的初始产品通过焊接材料配合地安置在支承件凸缘中的一个处且在接合的初始产品处由于至少一个后置的加工过程一方面通过冲裁构造长孔且另一方面为相关联的用于底盘调节的调整偏心件构造至少一个止挡部。有利地,为了执行后置的加工过程在涉及的支承件凸缘中构造装配开口。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在图纸中示意性地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制于该实施例,而是包括所有的通过专利权利要求限定的设计方案。其中:

图1显示了带有用于车轮悬架的若干导臂的支承部位的机动车的辅助车架的透视图,其中支承部位中的一个具有根据方法制造的支承组件,

图2显示了用于构造转向横拉杆(spurstange)的导臂的根据图1的辅助车架的根据方法制造的支承组件的透视的细节视图(根据图1的细节“z”),

图3显示了所提及的细节“z”的另一视图,

图4以单个视图显示了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重要的初始产品,

图5显示了在穿过装配开口朝向与辅助车架焊接的初始产品观察的情况下的辅助车架的视图,

图6显示了带有在如下状态中的初始产品的根据图5的所提及的视图,即在该状态中该初始产品紧接着焊接过程已经历机械的加工(通过冲裁和变形或者更确切地说冲压至完成的用于将导臂支承在辅助车架处且用于容纳用于机动车的底盘调节的调整偏心件的支架),且

图7在根据图6的初始产品/支架的加工状态方面显示了所提及的支承组件的另一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仅示例性地显示了以未绘制地示出的机动车的非转向的车桥的后桥辅助车架的形式的辅助车架1。辅助车架1通过两个在车辆纵向方向(x方向)伸延的侧向部件2,3形成,所述侧向部件借助于前面的第一和后面的第二横梁4,5彼此连接。辅助车架1在侧向部件2,3的端部处具有空心柱形的连结凹室(anbindungsbutzen)6,其优选地在借助于未绘制地示出的弹性体支承件(橡胶-金属-支承件)的情形下用于将辅助车架1支撑和固定在未绘制地示出的车辆车身处。

此外,侧向部件2,3具有若干带有孔8的用于固定左边的和右边的车辆车轮的车轮悬架的导臂9、特别是转向横拉杆9a的旋拧接合或者支承部位7。此外本发明示例性地根据以所提及的转向横拉杆9a的形式的导臂9描述。

用于所提及的转向横拉杆9a的支承部位7a通过辅助车架1的第一和第二支承件凸缘10,11形成,所述支承件凸缘10,11彼此平行地伸延(尤其参照图1,2和7)。在支承件凸缘10,11中,转向横拉杆9a通过未绘制地示出的橡胶-金属-套筒-支承件摆动支承。转向横拉杆9a在其未显示的、与支承部位7a相对而置的端部处铰接在车辆悬架的车轮托架处。为了底盘调节,车轮引导(radführung)的参数如前束和外倾通过相对于辅助车架1的构造支承部位7a的支承件凸缘10,11调整转向横拉杆9a的摆动轴线12而变化。

为此,穿过橡胶-金属-套筒-支承件的支承件销13关联有第一和第二调整偏心件14,15(尤其参照图2和3)。支承件销13在与支承件凸缘10,11相关联的长孔8a,8b中可移动地引导且借助于旋拧螺母16可固定在相对于支承件凸缘10,11的期望的位置中。调整偏心件14,15在长孔8a,8b的两个端部处分别关联有止挡部17,18;19,20。

根据该实施例,长孔8a直接地通过第一支承件凸缘10形成。支承件凸缘10同时单件地构造所提及的用于第一调整偏心件14的止挡部17,18(尤其参照图2和7)。另一、第二支承件凸缘11与之相对地在有关的区域中构造装配开口21(尤其参照图2,3,5-7)。

在所述装配开口21上延伸有与涉及的支承件凸缘11固定地连接的支架22,该支架本身构造长孔8b和用于第二调整偏心件15的止挡部19,20。支架22通过焊接材料配合地与辅助车架1的第二支承件凸缘11连接。

为了应对在文章开头解释的、根据现有技术由于促使提高的公差的焊接形变不利于支架22的长孔8b和止挡部19,20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其相对彼此的布置,优选之后描述的用于构造通过支架22引起的的支承组件的方法步骤。

对此设置成,首先提供支架22的初始产品23或者半成品,其与同样提供的辅助车架1的第二支承件凸缘11通过焊接固定地连接。根据图4和5,所提及的初始产品23基本上板状地构造且根据该实施例在边缘侧具有折边24,该折边尤其用于加固初始产品23。初始产品23优选地以符合轮廓的方式由金属板制成的板坯冲出且在一个工序中设有所提及的折边24。初始产品23此外具有两个相对而置地布置的、通过自由切削形成的接片25,26以及在其之间的区域中具有所谓的预制孔27。

在通过焊接进行的接合过程之后紧接有冲裁和冲压过程。两个最后提到的过程优选地在一个工序中借助于未绘制地示出的冲裁和冲压装置执行,该冲裁和冲压装置穿过装配开口21作用在初始产品23处且加工该初始产品。预制孔27以有利的方式作为用于冲裁和冲压装置的定心部起作用。

通过冲裁过程所提及的长孔8b已构造/构造在初始产品23中。冲压过程通过如下方式促使构造止挡部19,20,即通过由自由切割形成的接片25,26根据该实施例垂直于初始产品23的平面当前朝着装配开口21弯曲(尤其参照图2,3,6和7)。

上文所述的实施例针对以转向横拉杆9a的形式的导臂9以及在借助初始产品23的情形下仅仅针对根据本发明建立的支承组件。不言而喻地,每个支承部位7a还能够设置有两个这样的支承组件,其分别通过焊接的初始产品23(其稍后经历之前描述的方式的所提及的机械加工)形成(未绘制地示出)。此外,本发明不限制于所提及的转向横拉杆9a,而是包括在辅助车架处摆动支承的每个导臂9,其支承如有可能应该具有之前描述的方式的调整。

参考符号列表

1辅助车架

2侧向部件

3侧向部件

4横梁

5横梁

6连结凹室

7支承部位

7a支承部位

8孔

8a长孔

8b长孔

9导臂

9a转向横拉杆

10支承件凸缘

11支承件凸缘

12摆动轴线

13支承件销

14调整偏心件

15调整偏心件

16旋拧螺母

17止挡部

18止挡部

19止挡部

20止挡部

21装配开口

22支架

23初始产品

24折边

25接片

26接片

27预制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