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9410发布日期:2019-06-15 00:4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头枕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枕移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头枕移动装置,其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第二构件的移动构件和连接到第一构件的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用于引导移动构件,并形成有锁定凹槽,移动构件停止在所述锁定凹槽中。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一种头枕折叠装置,包括:折叠框架10,其以杆状形成在座椅上侧,以便拉出,折叠构件10在其端部处安装有折叠装置60;前壳体20和后壳体30,其彼此相互耦合并保护折叠框架10的折叠装置60;后盖40,其覆盖后壳体30的后侧;以及衬垫50,其设置在前壳体20的外侧表面中并支撑乘客头部的后部。

此时,折叠装置60设置有:凸轮支架61,其以可旋转且不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折叠框架10的上中心;以及固定支架63,其用于固定凸轮支架61,并且所述折叠装置60包括:操纵按钮65,其朝向前壳体20的外侧暴露并操纵固定支架63;以及档位67,其用于通过操作操纵按钮65释放固定的凸轮支架61。

现有技术的头枕折叠装置具有释放固定的凸轮支架61的操纵按钮65,因此,增加了组件的数量,使得重量增加,并且由于操纵按钮65朝向头枕的外部暴露,因此存在制造过程变得复杂和制造成本也增加的问题。

[主要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第1327394号韩国注册专利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枕移动装置,其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同时减少部件数量并简化其结构。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头枕移动装置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其能够相对于第一构件旋转或滑动;复位弹簧,其用于使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一构件返回;移动构件,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第二构件;以及引导构件,其连接到第一构件,用于引导移动构件,并形成有锁定凹槽,移动构件停止在所述锁定凹槽中。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成在第一构件中或形成在固定到第一构件上的构件中;并且第一部分停止在其中的第一止动部分和第二部分停止在其中的第二止动部分可以形成在第二构件中或形成在固定到第二构件上的构件中。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在引导构件中。

移动构件的路径可以是闭合曲线的形状。

可以进一步设置用于使移动构件返回的移动构件弹簧。

移动构件和第二构件可以放置在移动构件弹簧的两端之间。

移动构件弹簧可以沿与移动构件相对于第二构件旋转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加弹性力。

第二构件能够相对于第一构件旋转,杆插入到其中的杆插入孔形成在引导构件中,凹槽形成在引导构件中以便沿杆的纵长方向放置在杆插入孔内,并且要插入到凹槽中的突起可以形成在杆的外周表面中。

放置在突起的端部处的凸缘可以形成在杆的外周表面中。

用于引导移动构件的引导路径形成在引导构件中,其中,所述引导路径包括:用于在锁定时引导移动构件的锁定路径;以及用于在解锁时引导移动构件的解锁路径,并且其中,锁定路径和解锁路径可以是不同的。

用于引导移动构件的引导路径形成在引导构件中,其中,所述引导路径包括:用于在锁定时引导移动构件的锁定路径;以及用于在解锁时引导移动构件的解锁路径,并且其中,锁定路径可以放置在解锁路径的上部或下部。

用于引导移动构件的引导路径形成在引导构件中,其中,所述引导路径包括:用于在锁定时引导移动构件的锁定路径;以及用于在解锁时引导移动构件的解锁路径,并且其中,锁定路径可以放置在解锁路径的前方或后方。

被引导构件引导的突起形成在移动构件中,并且突起可以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移动构件中。

有益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头枕移动装置,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通过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第二构件的移动构件;以及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连接到第一构件并引导移动构件,并形成有移动构件停止在其中的锁定凹槽,从而显著减少了组件的数量和装置的重量,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按钮变得不是必须的,因此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并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因为如果用户按一次,头枕定位在第一位置,而如果以相同的方式再按一次,则头枕定位在第二位置。

第二构件设置有引导构件的第一部分停止在其上的第一止动部分和引导构件的第二部分停止在其上的第二止动部分,使得当用户移动以折叠头枕时,可以通过在用户移动以折叠头枕时不过度地移动头枕来保护设备,并且当头枕在直立状态下时由引导构件来支撑第二构件,使得稳定地保持直立状态并且不需要用于保持直立状态的单独结构,从而简化了结构。

进一步设置使移动构件返回的移动构件弹簧,使得移动构件更稳定地被引导构件引导。

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一构件是可旋转的;杆插入到其中的杆插入孔形成在引导构件中;凹槽沿杆的纵长方向形成在引导构件中以便放置在杆插入孔内;并且要插入到凹槽中的突起形成在杆的外周表面中,使得引导构件不相对于杆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不需要诸如焊接的附加过程。

在杆的外周表面中,形成放置在突起的端部处的凸缘,使得引导构件相对于杆的左右移动可以通过简单的过程来避免:如将杆插入到引导构件之后朝向引导构件推动突起。

被引导构件引导的突起形成在移动构件中,并且突起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移动构件中,使得可以通过减少突起与引导构件之间的摩擦来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头枕折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立体后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锁定过程的操作步骤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解锁过程的操作步骤的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截面图(头枕直立位置)。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截面图(头枕朝后折叠位置)。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截面图(头枕直立位置)。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截面图(头枕折叠位置)。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立体后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截面图(头枕直立位置)。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截面图(头枕折叠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

作为参考,将在下文描述的并与现有技术的那些组件相同的本发明的组件将不再单独详细描述,而将参考上述的现有技术。

当提到一个部件在另一个部件的“顶部”上时,这意味着所述部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部件的顶部上,或者另一个不同的部件可以是在它们之间相关的。相反,如果提到一个部件是“直接在另一个部件的顶部上”,则没有其他部件插置在它们之间。

所用术语仅指特定实施例,而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用的,单数形式还包括文本的复数形式,所述文本未清楚地表示相反的意义。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的含义包含特定特性、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它不排除存在或添加其他特定特性、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组。

“下”、“向下”、“上”、“向上”等是表示相对空间的术语,它们可以用于更容易地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个部件相对于另一个部件的关系。这些术语旨在包括以附图中所示含义使用的装置的其他含义或操作。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位于另一个部件“下”侧的部件现在位于另一个部件的“上”侧。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包括所有的上下方向。装置可以转动90°或以不同的角度转动,并且也相应地解释表示相对空间的术语。

下文中,术语“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8所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和包括:第一构件100;第二构件200,其能够相对于第一构件100旋转或滑动;复位弹簧300,其用于使第二构件200相对于第一构件100返回;移动构件400,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第二构件200;以及引导构件500,其连接到第一构件100,用于引导移动构件400,并形成有锁定凹槽513,移动构件400停止在所述锁定凹槽中。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构件100是支撑杆,并且第二构件200是支架。与此不同,第一构件可以是支架,第二构件可以是支撑杆。

第一构件100相对于座椅沿前后方向固定,而不相对于座椅移动。即,第一构件100连接到座椅。

第二构件200固定到头枕h。即,第二构件200连接到头枕。与此不同,第一构件可以连接到头枕,而第二构件可以连接到座椅。

第一构件100包括:垂直部分110,其沿上下方向放置;以及水平部分120,其连接垂直部分110的上部的两侧,并沿左右方向放置。

垂直部分110的下部插入到座椅中。

水平部分120包括:弯曲部分121,其整体形成在水平部分110的上端处,放置在水平部分的一侧处,以及杆122,其连接弯曲部分121的两侧。

垂直部分110和弯曲部分121由空心管形成。

杆122沿左右方向放置。

在杆122的两端处,阶梯部分125具有比相邻部分小的外径。阶梯部分125插入到弯曲部分121中并通过焊接等固定。

第二构件200包括放置在其左侧处的左第二构件210和放置在其右侧处的右第二构件220。

左第二构件210和右第二构件220分别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通过沿前后方向朝向左或右弯曲形成在第一板前侧。

第一板分别放置在装置的两侧处,并且第二板放置在装置的前侧处。左第二构件210和右第二构件220的第二板通过焊接等相互耦合。

在第二构件200的第一板中,第一构件100的杆122穿过其中的杆通孔202沿左右方向贯穿地形成。由此,第二构件200安装在第一构件100中,以便相对于第一构件100旋转。因此,第二构件200以沿左右方向放置的杆122为中心旋转。头枕h相对于座椅向前折叠。

与先前的描述不同,当本发明的头枕移动装置应用于相对于座椅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装置时,第一构件可以安装在第二构件中,以便沿前后方向滑动。

使第二构件200相对于第一构件100返回的复位弹簧300设置有螺旋弹簧并插入到杆122中。当从右侧观察时,复位弹簧300沿顺时针方向向第二构件200施加弹性力。

复位弹簧300放置在第二构件200内。

在放置在左侧处的第一板中,复位弹簧300的一端停止在其中的复位弹簧第一止动部分203以沿左右方向贯穿的孔的形状形成。

在连接到第一构件100的引导构件500中,复位弹簧300的另一端停止在其中的复位弹簧第二止动部分505以槽的形状形成。

移动构件400以沿前后方向放置的板的形状形成。

移动构件400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第二构件200。移动构件400相对于第二构件200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是可旋转的。

移动构件400通过安装在第二构件200中的移动构件轴42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构件200中。

移动构件轴420的两端安装在移动构件轴通孔204和205中,所述移动构件轴通孔形成在两侧的第一板上。移动构件轴通孔204和205放置得比杆通孔202更在后侧,并且移动构件轴通孔204和205的中心放置得比杆通孔202的中心更在上侧。移动构件轴420沿左右方向放置。

头部部分形成在移动构件轴420的一端处,并且依次形成具有比其相邻部分小的外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轴直径部分。第三轴直径部分插入到移动构件轴通孔205中。由于这种第一、第二和第三轴直径部分,安装在移动构件轴420中的构件不沿左右方向移动。

在移动构件400的一侧中,第二轴直径部分在其中的通孔沿左右方向形成。

在移动构件400的另一侧中,突起410形成在面向引导构件500的表面中,以便面向引导构件50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突起410朝向左侧突出。

突起410是被引导构件500引导的部分,并且在被引导时与引导构件500接触。

突起410以圆柱的形状形成。

突起41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移动构件400中。因此,可以减小引导构件500与突起410之间的摩擦。

在直立位置(解锁)中,突起410与引导构件500分离开地放置。

另外,进一步设置使移动构件400返回的移动构件弹簧430。

移动构件弹簧430设置为螺旋弹簧。

移动构件弹簧430包括线圈形状的中心部分(中心部分431)和形成在中心部分431的两端处的端部432。

中心部分431插入到移动构件轴420的第一轴直径部分中。

在移动构件400和第二构件200中,移动构件弹簧第二止动部分401和移动构件弹簧第一止动部分206分别形成为使得移动构件400和第二构件200放置在移动构件弹簧430的两个端部432之间。

即,移动构件弹簧430放置在移动构件弹簧第二止动部分401与移动构件弹簧第一止动部分206之间。移动构件弹簧第二止动部分401在移动构件400的一端处朝向左突出地形成。因此,移动构件轴420放置在移动构件弹簧第二止动部分401与突起410之间。移动构件弹簧第一止动部分206朝向左突出地形成在放置在其右侧处的第一板的后下部中。移动构件弹簧第一止动部分206放置在移动构件弹簧第二止动部分401的后侧处。

移动构件弹簧430的设置方式为使得移动构件弹簧430在移动构件400相对于第二构件200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上向移动构件400施加弹性力。

另外,移动构件弹簧第一止动部分206放置在后下部比移动构件轴通孔205低。因此,移动构件400的另一端倾斜地放置,以便在释放锁定时处于比其一侧更高的前侧。即,移动构件400的突起410倾斜地放置,以便面向锁定路径而不是面向解锁路径。

由此,在解锁状态下,当用户向前方推动头枕h时,移动构件400可以被顺利地引导到锁定路径。

引导构件500连接到第一构件100并引导移动构件400,并形成锁定凹槽513,移动构件400停止在所述锁定凹槽中。

与前面的描述不同,引导构件可以整体地形成在第一构件中。

引导构件500以板的形状形成,并沿前后方向放置。

引导构件500放置在复位弹簧300的右侧处。

引导构件500固定地安装在第一构件100的杆122中。

杆122插在其中的杆插入孔503沿左右方向贯穿地形成在引导构件500中。

在引导构件500中,多个凹槽504沿杆122的纵长(左右)方向贯穿地形成,以便放置在杆插入孔503内。凹槽504与杆插入孔503连通。插入到凹槽504中的多个突起123形成在杆122的外周表面中。即,花键形成在杆122的外周表面上。因此,如果引导构件500和杆122以突起123插入到凹槽504中的方式组装,则引导构件500不相对于杆122沿前后方向移动,因此不需要任何附加的过程,例如,焊接。与前面的描述不同,杆的横截面的形状以多边形(矩形等)的形状形成,并且杆插入孔形成为对应于杆的横截面的形状,使得引导构件可以不相对于杆旋转。

突起123的左右长度形成为比引导构件500的左右宽度长。

此外,凸缘124形成在杆122的外周表面中,并且凸缘124放置在突起123的端部处。凸缘124放置在突起123的右端处。

在杆122插入到引导构件500的杆插入孔503中之后,如果朝向引导构件500的左侧暴露的突起123被压向引导构件500,则引导构件500变得相对于杆122沿左右方向不可移动。

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形成在第一构件100中或形成在相对于第一构件100固定的构件中;并且第一部分501停止在其中的第一止动部分201和第二部分502停止在其中的第二部分207形成在第二构件200中或形成在相对于第二构件200固定的构件中,使得头枕h在一定角度内旋转。

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在引导构件500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全部整体地形成在引导构件500中。

第一止动部分201和第二止动部分207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在第二构件200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止动部分201和第二止动部分207全部整体地形成在第二构件200中。

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间隔开放置。第二部分502放置在比第一部分501更高的前侧。

当第二部分502停止在第二止动部分207处时,头枕h保持直立状态(0°,解锁状态)。

当头枕h最大限度地向前旋转时,第一部分501停止在第一止动部分201处。即,当部分501停止在第一止动部分201处时,头枕h处于最大倾斜角度(75°)。

第一部分501向下突出地形成在引导构件500的下部中。

第一止动部分201向后突出地形成在第二构件200的第二板的右下端。

第二部分502形成在引导构件500的前侧。第二部分502是引导构件500的前表面。这样,当头枕h处于直立状态时,头枕由引导构件500的前表面支撑,从而提高耐久性。

第二止动部分207是第二构件200的第二板的后表面。减震构件放置在第二部分502与第二止动部分207之间,使得当释放锁定时可以不产生噪音。

用于引导移动构件400的突起410的引导路径510形成在引导构件500中。引导路径510通过引导构件500的轮廓和形成在引导构件500的右侧表面中的凹槽来形成。

引导路径510放置在杆122的上侧。

当释放锁定时,引导路径510放置得比突起410更在前。

引导路径510包括:第一路径511;在第一路径510的前侧处间隔开放置的第二路径512;在第二路径512的后侧处间隔开放置的锁定凹槽513;在锁定凹槽513的前下侧处间隔开放置的第三路径515;以及在第三路径515的后上侧处放置的第四路径516。

引导路径510的形成方式是:当头枕h在解锁状态下以最大旋转角度旋转时以及当头枕h在解锁状态下以最大旋转角度旋转时,经由不同路径移动移动构件400的突起410。

引导路径510的形成方式是:将移动构件弹簧430的弹性力沿相同方向施加到移动构件400的突起410上,直到头枕h在解锁状态下以最大旋转角度旋转。

第一路径511以弧形的形状弯曲地形成,以便在其朝向上侧行进时放置得更在前侧。

第二路径512倾斜地形成,以便在其朝向下侧行进时放置得更在后侧。

锁定凹槽513连续形成至第一路径511。锁定凹槽513的形成方式是,其前侧和右侧是打开的。锁定凹槽513形成为当头枕h旋转65°时折叠。锁定时头枕h的角度小于头枕h最大旋转时的角度。即,当头枕h处于0°的直立状态时,头枕h的折叠角度在0°与头枕的最大旋转角度之间。

锁定凹槽513由第一表面和放置在第一表面下侧处的第二表面514形成。

第一表面与第二路径512间隔开放置,以便面向第二路径512。第一表面倾斜地形成,以便在其朝向下侧行进时放置在更后侧。

第二表面514连续地形成至第一表面的下端并倾斜地形成,以便在其朝向下侧行进时放置在更前侧。因此,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514之间的间隙在其朝向前方行进时变宽。

第三表面515倾斜地形成,以便在其朝向下侧行进时放置在更后侧。

第四路径516连续地形成至第二表面514的下端,并且弯曲地形成,使得在其朝向后方行进时高度变得更高。

引导路径510包括:用于在锁定时引导移动构件400的锁定路径;以及用于在解锁时引导移动构件400的解锁路径。

锁定凹槽513的形成方式是:允许移动构件400的突起410通过锁定路径进入,但不允许其通过锁定路径流出,但不允许其通过解锁路径流出。

锁定路径包括第一路径511和第二路径512。

解锁路径包括第三路径515和第四路径516。

这样,锁定路径和解锁路径彼此不同。锁定凹槽513放置在锁定路径与解锁路径之间。

锁定路径形成为具有比解锁路径的长度长的长度。

锁定路径放置在解锁路径之上或之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锁定路径放置在解锁路径的上侧处。与上面的描述不同,锁定路径可以放置在解锁路径的左侧或右侧上。

突起410在解锁时放置得比解锁路径更在上侧。

引导路径510的形成方式是:使得移动构件400的移动路径在锁定和解锁时形成闭合曲线。

引导路径510的形成方式是:当第一次向第一构件100或第二构件200施加外力时,移动构件400通过锁定凹槽513停止,并且随后,当第二次沿与第一外力相同的方向施加外力时,移动构件400与锁定凹槽513分离。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用户沿逆时针方向推动直立头枕h时,第一次向第二构件200施加外力,使得锁定构件在移动构件400通过锁定凹槽513停止时锁定。由于此操作,头枕h被折叠。

当用户朝向逆时针方向推动头枕h时,第二次向第二构件200施加外力,使得移动构件400的突起410与锁定凹槽513分离。由于此操作,头枕h通过复位弹簧300返回到直立状态。

下文将描述具有上述配置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图7中,示出了朝向前方折叠直立头枕h的过程。

当用户向前推动头枕h直到第一部分501通过第一止动部分201停止时(最大角度:75°),第二构件200和移动构件400相对于第一构件100和引导构件500朝向前方旋转(逆时针旋转)。移动构件400的突起410由第一路径511引导,使得移动构件400相对于第二构件200顺时针旋转。当移动构件40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移动构件弹簧430沿逆时针方向向移动构件400施加弹性力。然后突起410由第二路径512引导。同样,当突起410由第二路径512引导时,移动构件400受到逆时针的弹性力。如上所述,直到用户以最大角度旋转头枕h时,移动构件400在相同方向上连续地受到弹性力。

之后,当移除头枕h的推力(第一外力)时,第二构件200和移动构件400通过复位弹簧300的弹性力相对于第一构件100和引导构件300朝向后方轻微旋转,并且在由第二表面514引导之后,突起410通过锁定凹槽513停止。由于此操作,头枕h保持逆时针旋转65°的角度。即,如果用户在沿向前方向旋转头枕h之后释放头枕h,直到头枕h不再旋转,则头枕h在朝向后方轻微旋转之后被锁定。

在图8中,示出了使折叠的头枕h竖立在直立位置的过程。

当用户沿前方推动头枕h直到第一部分501通过第一止动部分201停止时(最大角度:75°),第二构件200和移动构件400相对于第一构件100和引导构件500沿前方(逆时针方向)旋转。即,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在锁定和解锁时具有头枕h的相同的最大旋转角度。移动构件400的突起410在与锁定凹槽513分离之后由第三路径515引导。沿逆时针方向向移动构件400施加弹性力,直到移动构件400被引导到第三路径515。当突起410插入到锁定凹槽513中时并且当突起410分离时,沿相同方向向移动构件400施加弹性力。

之后,当移除头枕h的推力(第二外力)时,第二构件200和移动构件400通过复位弹簧300的弹性力相对于第一构件100和引导构件500沿后方(顺时针方向)移动,并且由此由第四路径516引导突起410。突起410被第四路径516引导并且逆时针旋转。因此,移动构件弹簧430向移动构件400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弹性力,并且突起410在与第四路径516紧密接触的状态下移动。随后,当第二构件200和移动构件400顺时针旋转时,突起410从第四路径516离开,从而移动构件400通过移动构件弹簧430返回到原始位置。

在解锁时,移动构件400被引导构件500引导。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头枕移动装置,当折叠(锁定)和竖立(解锁)头枕时,用户可以通过沿相同方向按压头枕h而方便地折叠或竖立头枕。此外,即使用户在锁定时以大于锁定角度的角度旋转,锁定状态也不会释放到解锁状态,从而增强了用户的便利性。此外,所述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制造过程简化,总重量减轻,且装置可以保持紧凑。

<实施例2>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描述头枕移动装置时,将对与根据本发明先前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元件相同或类似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详细描述和说明。

如图9和图10所示,当头枕处于直立状态时,在移动构件400插入到引导构件500'的锁定凹槽513中时,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被锁定,并且当头枕处于折叠状态时,引导构件500'安装在第一构件100中的方式是:移动构件400与锁定凹槽513分离。

复位弹簧的弹性力顺时针施加到第二构件200,移动构件40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构件中。

第一止动部分201停止在其中的第一部分501'放置在比第二止动部分207停止在其中的第二部分502'更低的前部。具体地,第二部分502'倾斜地形成,使得其在朝向后方行进时高度变得更高。

此外,形成在引导构件500'中的锁定路径放置在解锁路径的后方。形成在引导构件500'中的引导路径的形状与先前实施例中的相同,并且引导构件500'固定到第一构件100上,引导构件500'顺时针旋转预定角度。预定角度是头枕朝向后方折叠的角度。

朝向后方折叠竖立的头枕的过程如下。

当用户向前推动头枕直到第一止动部件201通过第一部分501'停止时,移动构件400与锁定凹槽513分离。之后,当用户移除推力时,第二构件200和移动构件400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力顺时针旋转。在移动构件400移动到解锁路径之后,移动构件400通过移动构件弹簧返回到原始位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第二构件200的第二止动部分207通过第二部分502'停止,并且由此保持头枕的向后折叠的状态。

使折叠的头枕竖立的过程如下。

当用户向前推动头枕直到第一止动部件201通过第一部分501'停止时,移动构件400朝向锁定路径移动。随后,当用户移除推力时,第二构件200和移动构件400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力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移动构件400插入到锁定凹槽513中,从而保持头枕的直立状态。

<实施例3>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描述头枕移动装置时,将对与根据本发明先前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元件相同或类似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详细描述和说明。

如图12至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第一构件100'连接到头枕,并且第二构件200'连接到座椅。

头枕设置在第一构件100'的垂直部分110的上侧上。水平部分120放置在垂直部分110的下侧处。引导构件500″设置在水平部分120上。引导构件500″的第一部分501″放置在第二部分502″的后上部处。在解锁(直立)位置形成在引导构件500″中的引导路径放置在比水平部分120的中心更低的前侧。形成在引导构件500″中的锁定路径放置在解锁路径的下侧处。

固定支架208向外弯曲地形成在第二构件200′的左右第二构件的后端处。固定支架208固定地安装至座椅的框架或类似物上。

第二构件200′放置在座椅内。

第二构件200′的第一止动部分201′放置在第二止动部分207′的上侧处。

移动构件40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构件200'中的方式是:解锁(直立)时,其通过引导构件500″停止的部分放置在比连接到第二构件200'的部分更低的前侧。

在解锁(直立)时,从移动构件400'连接到第二构件200'的部分放置在比水平部分120的中心更低的后侧。

朝向前方折叠直立的头枕的过程如下。

当用户向前推动头枕直到第一部分501″通过第一止动部分201'停止时,第一构件100′和引导构件500″逆时针旋转。移动构件400′的突起沿锁定路径被引导。当移除用户的推力时,第一构件100'和引导构件500〃通过复位弹簧顺时针旋转,使得移动构件400'的突起插入到锁定凹槽513″中。因此,头枕保持向前折叠。

使折叠的头枕竖立的过程如下。

当用户向前推动头枕直到第一部分501″通过第一止动部分201′停止时,第一构件100′和引导构件500″逆时针旋转,并且移动构件400′的突起与锁定凹槽513″分离。当移除用户的推力时,第一构件100'和引导构件500″通过复位弹簧顺时针旋转,使得移动构件400'的突起沿解锁路径被引导。第二部分502″通过第二止动部分207′停止,使得头枕保持在直立状态。

<实施例4>

在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描述头枕移动装置时,将对与根据本发明先前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元件相同或类似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详细描述和说明。

如图15至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移动装置的第一构件100a具有支架的形状,并且第二构件200a具有支撑杆的形状。

第一构件100a固定到头枕。

第二构件200a沿前后方向相对于座椅固定。

第一构件100a包括放置在左侧处的左第二构件130和放置在右侧处的右第二构件140。

第一构件100a的左第二构件130和右第二构件140分别包括:沿前后方向放置的第一板;以及朝向左侧或右侧弯曲地形成并沿左右方向放置的第二板。第一板放置在装置的每一侧处,并且第二板放置在装置的前侧。左第二构件130通过焊接等方式与右第二构件140的第二板相互连接。

在第一构件100a的第一板中,第二构件200a的将在后面描述的杆穿过其中的杆通孔沿左右方向贯穿地形成。结果,第一构件100a安装在第二构件200a中,以便相对于第二构件200a是可旋转的。因此,第一构件100a围绕沿左右方向放置的杆旋转。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h相对于座椅向前折叠。

这样,第一构件100a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构件相同的形状形成。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第二构件200a包括:沿上下方向放置的垂直部分230;以及连接到垂直部分230的两侧并沿左右方向放置的水平部分240。

垂直部分230的下侧插入到座椅中。垂直部分230可以插入到座椅中,以便沿上下方向是可移动的。

水平部分240包括:整体形成在垂直部分230的上端处(放置在一侧处)的弯曲部分;以及在两侧连接弯曲部分的杆。

垂直部分230和弯曲部分形成为空心管。

杆沿左右方向放置。

这样,第二构件200a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构件相同的形状形成。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使第一构件100a相对于第二构件200a返回的复位弹簧300设置有螺旋弹簧并插入到杆中。当从右侧观察时,复位弹簧300沿顺时针方向向第一构件100a施加弹性力。

复位弹簧300放置在第一构件100a内。

在放置在第一构件100a的左侧处的第一板中,复位弹簧300的一端停止在其中的复位弹簧第一止动部分以沿左右方向贯穿的孔的形状形成。

在连接到第一构件100a的连接构件250中,形成有复位弹簧300的另一端停止在其中的复位弹簧第二止动部分。

移动构件400a以沿前后方向放置的板的形状形成。

移动构件400a的一侧以可旋转的方式形成在第二构件200a中。移动构件400a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相对于第二构件200a是可旋转的。

移动构件400a通过连接构件250间接地连接到第二构件200a。连接构件250以沿前后方向放置的板的形状形成。连接构件250固定地安装在第二构件200a的杆中。在杆中形成花键,并且连接构件250固定地安装在杆中,其方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构件固定到第一构件的杆上的方式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虽然以第二构件200a和连接构件250分别形成的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第二构件和连接构件可以整体形成。

移动构件400a放置在第一板与连接构件250之间,所述第一板放置在第一构件100a的右侧处。

移动构件400a通过设置在连接构件250中的移动构件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连接构件250中。移动构件轴的左端安装在形成在连接构件250中的移动构件轴通孔中。轴通孔的中心放置在比杆通孔更高的前侧。移动构件轴沿左右方向放置。

在移动构件400a的另一侧上,在面向引导构件500a的表面上形成朝向引导构件500a突出的突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突起朝向右侧突出。

当头枕被竖立(解锁)时,突起放置为与引导构件500a分离。

另外,进一步设置用于使移动构件400a返回的移动构件弹簧430a。

移动构件弹簧430a设置为螺旋弹簧。

移动构件弹簧430a包括:线圈形状的中心部分;以及形成在中心部分的两端处的端部。

移动构件弹簧430a的中心部分插入到移动构件轴中。

移动构件弹簧第二止动部分和移动构件弹簧第一止动部分分别形成在移动构件400a和连接构件250中,其方式是移动构件400a和固定到第二构件200上的连接构件250放置在移动构件弹簧430a的两端之间。即,移动构件弹簧第一止动部分的移动构件弹簧放置在移动构件弹簧第二止动部分与移动构件弹簧第一止动部分之间。移动构件弹簧第二止动部分在移动构件400a的一个端部处朝向右侧突出地形成。移动构件第一止动部分在移动构件250的前下侧朝向右侧突出地形成。在直立位置时,移动构件弹簧第一止动部分放置在比移动构件弹簧第二止动部分更低的前侧。

移动构件弹簧430a因此设置为使得移动构件弹簧430a在移动构件400a相对于第二构件200a旋转的方向的相反方向上向移动构件400a施加弹性力。

另外,移动构件弹簧第一止动部分206放置在比移动构件轴通孔205更低的前侧。因此,在解锁时,其倾斜地放置的方式是:移动构件400a的另一侧放置在比其一侧更高的后侧。结果,当用户在解锁时朝向前方推动头枕h时,移动构件400a可以顺利地被引导向锁定路径。

引导构件500a连接到第一构件100并引导移动构件400a,并在其中形成锁定凹槽513a,移动构件400a停止在所述锁定凹槽中。

与前面的描述不同,引导构件可以整体地形成在第一构件中。

引导构件500a以板的形状形成,并沿前后方向放置。

在直立位置时,移动构件500a放置得比移动构件400a和连接构件250更在后方。

移动构件500a固定地安装在放置在第一构件100a的右侧处的第一板中。

在第一构件100a中,形成第一止动部分101和第二止动部分102,固定到第一构件100a上的连接构件250的第一部分251停止在所述第一止动部分,连接构件250的第二部分252停止在所述第二止动部分,从而头枕h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

第一部分251和第二部分252沿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互相间隔开放置。第二部分252放置在比第一部分251更高的前侧。

当第二部分252通过第二止动部分102停止时,头枕h保持直立状态(0°,解锁状态)。

当头枕h朝向前方最大旋转时,第一部分251通过第一止动部分101停止。即,当第一止动部分101通过第一部分251停止时,头枕h的角度变得最大(75°)。

第一部分251在连接构件250的下侧朝向下侧突出地形成。

第一止动部分101朝向后侧突出地形成在第一构件100a的第二板的右下端。

第二部分252形成在连接构件250的前侧。第二部分252是连接构件250的前表面。在直立状态中,通过用连接构件250的前表面支撑头枕h来增强头枕h的耐久性。

第二止动部分102是第一构件100a的第二板的后表面。

引导移动构件400a的突起的引导路径510a形成在引导构件500a中。引导路径510a通过引导构件500a的轮廓和形成在引导构件500a的左侧表面中的凹槽来形成。

引导路径510a放置在杆的上侧。

在解锁时,引导路径510a放置得比突起更在后侧。

引导路径510a包括:用于在锁定时引导移动构件400a的锁定路径;以及用于在解锁时引导移动构件400a的解锁路径。

锁定路径放置在解锁路径的上侧处。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用户逆时针推动直立的头枕时,第一次向第一构件100a施加外力,并且移动构件400a通过锁定凹槽513a停止从而被锁定。由此,头枕被折叠。

当用户逆时针推动折叠的头枕时,第二次向第一构件100a施加外力,并且移动构件400a与锁定凹槽513a分离。由此,头枕h通过复位弹簧300返回到直立位置。

朝向前方折叠直立的头枕的过程如下。

当用户向前推动头枕直到第一止动部分101通过第一部分251停止时,第一构件100a和引导构件500a逆时针旋转。移动构件400a的突起沿锁定路径被引导。当移除用户的推力时,第一构件100a和引导构件500a通过复位弹簧300顺时针旋转,使得移动构件400a的突起插入到锁定凹槽513a中。因此,头枕保持向前折叠。

使折叠的头枕竖立的过程如下。

当用户向前推动头枕直到第一止动部分101通过第一部分251停止,第一构件100a和引导构件500a逆时针旋转,使得移动构件400a的突起与锁定凹槽513a分离。当移除用户的推力时,第一构件100a和引导构件500a通过复位弹簧300顺时针旋转,使得移动构件400a的突起沿解锁路径被引导。第二止动部分102通过第二部分252停止,使得保持头枕的直立状态。

与前面的描述不同,支架形状的第一构件可以固定到座椅上,并且支撑杆形状的第二构件可以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头枕沿前后方向固定地安装。在此情况下,引导构件放置在移动构件的后侧处。此外,形成在引导构件中的锁定路径放置在解锁路径的上侧。并且移动构件的突起在解锁时放置在比移动构件轴更低的后部。移动构件在解锁时放置在比第二构件的杆更低的前侧,并且引导构件放置在比杆更低的后侧。

如上所述,虽然已经参照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本发明的各种改变和替代,而不脱离写在本文下面描述的权利要求中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附图中主要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构件,110:垂直部分

120:水平部分,121:弯曲部分

122:杆,123:突起

124:凸缘,125:阶梯部分

200:第二构件,201:第一止动部分

202:杆通孔,203:复位弹簧第一止动部分

204、205:移动构件轴通孔

206:移动构件弹簧第一止动部分

207:第二止动部分,210:左第二构件

220:右第二构件,300:复位弹簧

400:移动构件,401:移动构件弹簧第二止动部分

410:突起,420:移动构件轴

430:移动构件弹簧,431:中心部分

432:两端,500:引导构件

501:第一部分,502:第二部分

503:杆插入孔,504:凹槽

505:复位弹簧第二止动部分,510:引导路径

511:第一路径,512:第二路径

513:锁定凹槽,514:第三路径

515:第四路径,516:第五路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