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车厢及一种防卸料侧翻的自卸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1603发布日期:2018-09-11 17:39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卸卡车,尤其涉及一种防卸料侧翻的自卸卡车。



背景技术:

自卸卡车的车厢配有自动倾卸装置,一般由底盘、液压举升机构和车厢组成。进行土方、砂石、松散物料的装卸运输时,由于装载车厢能自动倾翻一定角度卸料,大大节省卸料时间和劳动力,缩短运输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自卸卡车是常用的运输机械,根据车厢的倾翻方向分为后向倾翻型和侧向倾翻型。在卸料时,通过操纵系统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运动,可使车厢停止在任何需要的倾斜位置上。卸料后,利用车厢自身的重力使车厢和和液压控制复位。侧向倾翻型自卸卡车,在车厢侧边卸料,这种卸料方式卸料后,物料堆为长条形占用卸料区大,且车厢较长时需要多个液压举升机构才能实现车厢的侧向倾翻。后向倾翻型的自卸卡车,只需一套液压举升机构,且卸料堆为圆锥形,占用卸料区小,因而后向倾翻型自卸卡车应用较为普遍。

图1为后向倾翻型自卸卡车的常见结构,包括车厢、车架和液压举升机构这种后向倾翻型的自卸卡车在卸料时,如果装载过多且物料松散度不够,车厢后框门打开后,往往只有车厢后部的物料滑落,而车厢前部的物料仍停在原处,如图2所示。这样就需要液压举升机构将车厢前部举的很高才能使车厢前部的物料向下滑落,但车厢前部举升很高或举升过快时,车厢前部的物料使得车厢的重心严重偏高,很容易导致车厢侧翻而酿成事故并损坏液压举升装置和牵引车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后向倾翻型的自卸卡车在卸料时由于车厢后部的物料先于车厢前部的物料先滑落而导致的车厢重心偏高而侧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使用一种中部可折叠的车厢来代替传统的车厢。当卸料时,车厢前部先升起,车厢后部后升起。由于车厢前部的倾角先于车厢后部到达物料滑落的临界倾角,车厢前部的物料先行滑落,并推动车厢后部的物料一起滑落,这样就避免了车厢后部的物料早于车厢前部的物料先滑落导致车厢重心偏高而造成车厢侧翻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可折叠车厢,包括侧框和底板,车厢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后两部分车厢的底板铰接,前、后两部分车厢的侧框相接处为可活动咬合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可折叠车厢的前部分车厢的侧框后端具有三角形榫头,后部分车厢的侧框前端具有与三角形榫头相配合的榫槽。

进一步的,上述可折叠车厢上还包括可伸缩保护套,可伸缩保护套的一端包裹着榫头,另一端包裹着榫槽。

进一步的,上述可折叠车厢还包括多根横梁,横梁分别固定在前车厢侧框上的两榫槽之间和后车厢侧框上的两榫头根部之间,以对车厢的中部折叠处进行加固。

进一步的,上述可折叠车厢还包括多根纵梁,纵梁分别固定在榫槽的外侧和/或内侧,和榫头根部侧框的外侧和/或内侧,以分别对榫槽和榫头进行加固。

一种防卸料侧翻的自卸卡车,包括车架、车厢和举升机构。车厢的一端和车架的一端铰接,举升机构的一端和车架的另一端相连,车厢的另一端和举升结构的另一端相连。其中,车厢为上述可折叠车厢。

卸料时,举升机构举起前车厢前部时,前车厢以前、后车厢铰接处为轴旋转,榫头插入榫槽;当榫头完全插入榫槽后,前、后车厢相对静止,举升机构举起前、后车厢共同以后车厢与车架铰接处为轴旋转。由于车厢前部的倾角先于车厢后部到达物料滑落的临界倾角,车厢前部的物料先行滑落,并推动车厢后部的物料一起滑落。

卸料后,举升机构复位,前、后车厢共同以后车厢与车架铰接处为轴反向旋转;当后车厢落在车架上后,前车厢以前、后车厢铰接处为轴反向旋转,榫头与榫槽分开,前车厢落回车架上。

进一步的,上述防侧翻自卸卡车还包括副举升机构。副举升机构一端与后车厢的前端相连,另一端与车架相连。在卸料时副举升机构可用于辅助举升后车厢。

进一步的,举升机构和副举升机构均为液压举升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卸料侧翻的自卸卡车,通过使用一种中部可折叠的车厢来代替传统的车厢,使得自卸卡车在卸料时,车厢前部的倾角先于车厢后部到达物料滑落的临界倾角,车厢前部的物料先行滑落,并推动车厢后部的物料一起滑落,避免了车厢前部重心偏高而导致车厢侧翻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自卸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自卸卡车的在卸料时车厢后部的物料先于车厢前部滑落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所述的一种防卸料侧翻的自卸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所述的榫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的副液压缸举起后车厢使车厢2的底板恢复平直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述的横梁在车厢侧框上的位置示意图;

以上图1和图2中,1-车架;2-车厢;21-前车厢;21a-前车厢侧框;21b-前车厢侧框;22-后车厢;22a-后车厢侧框;22b-后车厢侧框;3-液压举升机构;4-榫头;5-榫槽;6-副液压举升机构;7-横梁;71-前车厢横梁;72-后车厢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一种防卸料侧翻的自卸卡车,包括车架1、车厢2和举升机构3。车厢2的后部和车架1的后部铰接,举升机构3为液压缸,车厢2的前端和液压缸的的活塞杆相连。该自卸卡车使用一种中部可折叠的车厢2,该可折叠车厢2由侧框和底板组成,车厢2在中部分为前车厢21和后车厢22两部分,前车厢21和后车厢22的底板铰接。前车厢侧框21a的后端上角具有三角形的榫头4,榫头4的厚度小于前车厢侧框21a的厚度。后车厢侧框22a的前端上角具有与榫头4相配合的榫槽5,榫槽5为中空部为三角形的凹槽,如图4所示,榫槽5的槽口宽度及凹槽形状与榫头4吻合。

卸料时,液压举升机构3举起前车厢21前部时,前车厢21以前车厢21与后车厢22底板铰接处为轴旋转,榫头4插入榫槽5。当榫头4完全插入榫槽5后,前车厢21和后车厢22相对静止,液压举升机构3举起车厢2以车厢2与车架1铰接处为轴旋转。车厢2前部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前车厢21底板的倾角先于后车厢22部到达物料滑落的临界倾角,前车厢21内的物料先行滑落,并在滑落时对后车厢22内的物料施加一定的推力,使前后车厢内的物料一起滑落。

卸料后,液压举升机构3复位,前、后车厢共同车厢2与车架铰接处为轴反向旋转。当后车厢落在车架1上后,前车厢以前、后车厢底板铰接处为轴反向旋转,榫头4与榫槽5分开,前车厢落回车架1上。

为了辅助卸料,还可在后车厢22前部底板下增设一个副液压缸6。卸料时,副液压缸6可用于辅助举升后车厢22。如图5所示,在前车厢21上升一定高度时,副液压缸6举起后车厢22,使车厢2的底板恢复平直状态,以利于车厢2内的物料顺利倾泻出。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车厢侧框上的榫头4和榫槽5附近固定横梁7以对车厢2的中部折叠处进行加固保护。前车厢21上的横梁71架在两边的侧框21a和侧框21b的上沿并贴近榫头4,其上表面与侧框21a和侧框21b的上表面平齐。后车厢22上的横梁72加在两边的侧框22a和侧框22b的上沿并贴近榫槽5,其上表面与侧框22a和侧框22b的上表面平齐。此外,也可在后车厢22的外侧和/或内侧与横梁72相对应处增加纵梁,纵梁和横梁72连在一起对后车厢22的榫槽5处进行加固。同样的,也可在前车厢21的外侧和/或内侧与横梁71相对应处增加纵梁,纵梁和横梁71连在一起对前车厢21的榫头4处进行加固。

为了防止物料洒落进榫槽4造成榫槽4堵塞,也可在卯榫结构上套上可伸缩保护套,可伸缩保护套的一端固定在前车厢21上包裹着榫头,另一端固定在后车厢22上包裹着榫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