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横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1645发布日期:2018-11-30 23:1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汽车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保横梁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具备经济、节能、环保等优点。但与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同样存在承载能力差、续航里程少等问题。众所周知,电动汽车车身自重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在不影响车身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减轻车身的重量不失为一种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好办法。

由于现阶段电动汽车的前保横梁系统主要由金属制成,不仅质量大,而且碰撞吸能效果差,不利于目前倡导的行人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前保横梁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前保横梁系统包括前保横梁本体、前保吸能盒和前保横梁安装板,其中:

位于前保横梁本体背面的前保吸能盒分别与前保横梁本体通过高分子粘胶剂胶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

各个前保吸能盒远离前保横梁本体的一侧与前保横梁安装板通过高分子粘胶剂胶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保吸能盒和前保横梁安装板的数量均为2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保横梁本体由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制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先由碳纤维经三维编织器通过消失模来回编织,再与树脂复合经rtm工艺制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保吸能盒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保吸能盒由let材料注塑制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高分子粘胶剂具体实施为丙烯酸脂结构胶粘剂。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保横梁本体呈弯方管状,所述前保横梁本体具有空心结构。

本发明公开的前保横梁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新材料,质量与同类型全钢保险杠相比减重30%-40%,有助于实现整车轻量化。同时,提高碰撞吸能效果,有利于保护行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1-前保横梁本体;1-前保吸能盒;3-前保横梁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保横梁系统,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所述前保横梁系统的俯视结构,图2示出了所述前保横梁系统的主视结构,图3示出了所述前保横梁系统的后视结构。

优选地,所述前保横梁系统包括前保横梁本体1、前保吸能盒2和前保横梁安装板3,其中:

位于前保横梁本体1背面的前保吸能盒2分别与前保横梁本体1通过高分子粘胶剂胶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

各个前保吸能盒2远离前保横梁本体1的一侧(前保吸能盒2的背面)与前保横梁安装板3通过高分子粘胶剂胶接。

其中,所述前保吸能盒2和前保横梁安装板3的数量均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由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制成,有效地实现轻量化。具体地,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先由碳纤维经三维编织器通过消失模来回编织,再与树脂复合经rtm工艺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前保吸能盒2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具体地,所述前保吸能盒2由let材料注塑制成。其中,该材料具有比强度高、制品稳定性好、易加工、可回收等特点,其制作的吸能盒与金属材料制成的吸能盒相比可减重30%,并可吸收一部分负荷与碰撞时产生的部分冲击能量。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粘胶剂具体实施为可快速固化的丙烯酸脂结构胶粘剂。其中,该粘胶剂的室温固化时间为180s-300s,固化后抗拉强度为50mpa-60mpa,具有受力均匀、美观、成本低等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预埋有螺母,使得前保吸能盒2通过螺栓与前保横梁本体1的螺母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呈弯方管状,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具有空心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前保横梁系统,前保横梁本体1和前保吸能盒2采用新型材料,使得整体质量与同类型的全钢保险杠相比减重30%-40%,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整车轻量化。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碰撞吸能要远远大于金属材料,在发生碰撞时能有效的降低驾驶人员和行人的伤害,更利于行人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前保横梁系统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可以通过改变纤维含量和树脂比,加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师可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多种结构,也便于制造实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保横梁系统,包括前保横梁本体、前保吸能盒和前保横梁安装板。位于前保横梁本体背面的前保吸能盒分别与前保横梁本体通过高分子粘胶剂胶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各个前保吸能盒远离前保横梁本体的一侧与前保横梁安装板通过高分子粘胶剂胶接。本发明公开的前保横梁系统,通过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新材料,质量与同类型全钢保险杠相比减重30%‑40%,有助于实现整车轻量化。同时,提高碰撞吸能效果,有利于保护行人。

技术研发人员:戴冬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1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