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4350发布日期:2019-01-05 11:0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儿童安全座椅通常用于汽车中,以在发生意外碰撞的情况下适当地限位儿童。众所周知,以朝后方向安装的儿童安全座椅可提供更好的保护,因为它可以将碰撞力分配到身体的较大部分(即儿童的头部和躯干)。因此,安全专家和汽车座椅制造商通常建议将儿童以后向配置固定于汽车中直到2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儿童安全座椅可以朝前方向安装。

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通常为利用汽车安全带或分开提供的束带将儿童安全座椅牢固地固定于汽车座椅上。对于某些儿童安全座椅来说,这可能非常难以实现,照顾者可能需要爬进汽车并在拉动汽车安全带的同时压下儿童安全座椅。

因此,目前有需要一种改良的用于儿童安全,其可容易地安装置汽车座椅上,且至少改善以上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其可易于操作且对于固定带施力并产生适当的张力,以利于将儿童安全座椅以朝前方向或朝后方向牢固地固定于汽车座椅。根据一实施例,儿童安全座椅包括一适于接收儿童乘坐的座椅壳体、一带体张紧件以及一闩锁机构。所述座椅壳体适于接收儿童乘坐,所述座椅壳体中定义出一第一带体路径和一第二带体路径,所述第一带体路径可接收为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以朝前方向固定于汽车座椅上的固定带,所述第二带体路径则可接收为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以朝后方向固定于汽车座椅上的固定带。所述带体张紧件与所述座椅壳体相枢接,所述带体张紧件可介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调整,所述带体张紧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可夹持为沿着所述第一带体路径设置的固定带,所述带体张紧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则可夹持为沿着所述第二带体路径设置的固定带。所述闩锁机构可将所述带体张紧件锁定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张紧件经由一旋转基座与所述座椅壳体相连接,所述旋转基座由第一枢轴线与所述座椅壳体相枢接,所述带体张紧件由第二枢轴线与所述旋转基座相枢接,其中,所述旋转基座和所述带体张紧件可相对于所述座椅壳体绕第一枢轴线旋转,使所述带体张紧件朝向所述座椅壳体的前方或所述座椅壳体的靠背部,且所述带体张紧件可相对于所述旋转基座绕第二枢轴线介于夹持状态和放开状态之间旋转。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壳体具有一第一腔部和一第二腔部,且所述带体张紧件具有一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可顶推固定带至所述第一腔部或所述第二腔部中,所述按压部在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一腔部,而所述按压部在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二腔部。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张紧件是在所述第一腔部和所述第二腔部之间与所述座椅壳体相连接。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张紧件为选择性在第一位置关闭所述第一腔部、在第二位置则关闭所述第二腔部。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机构包括一闩锁件,所述闩锁件设置于所述带体张紧件上,且所述座椅壳体在所述第一腔部、所述第二腔部中分别与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相固接,所述闩锁件与所述第一杆体相卡合时即可将所述带体张紧件锁定于第一位置,所述闩锁件与所述第二杆体相卡合时则可将所述带体张紧件锁定于第二位置。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件与一释锁件相连接,所述释锁件设置在邻近于所述带体张紧件的末端,所述释锁件经操作可促使所述闩锁件与所述第一杆体或所述第二杆体脱离卡合,以释锁所述带体张紧件。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壳体具有一中心轴线,所述带体张紧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均偏离于中心轴线。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儿童安全座椅包括一适于接收儿童的座椅壳体、一带体张紧件以及一闩锁机构。所述座椅壳体适于接收儿童乘坐,所述座椅壳体具有一第一腔部和一第二腔部。所述带体张紧件与所述座椅壳体相枢接,所述带体张紧件具有一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可顶推固定带至所述第一腔部或所述第二腔部中,其中,所述带体张紧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按压部在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腔部,以夹持沿着第一带体路径设置的固定带,所述按压部在第二位置时则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二腔部,以夹持沿着第二带体路径设置的固定带。所述闩锁机构可将所述带体张紧件锁定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张紧件在第一位置时朝向所述座椅壳体的顶部延伸,所述带体张紧件在第二位置时则朝向所述座椅壳体的前方延伸。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张紧件经由一旋转基座与所述座椅壳体相连接,所述旋转基座由第一枢轴线与所述座椅壳体相枢接,所述带体张紧件由第二枢轴线与所述旋转基座相枢接,其中,所述旋转基座和所述带体张紧件可相对于所述座椅壳体绕第一枢轴线旋转,使所述带体张紧件朝向所述座椅壳体的前方或所述座椅壳体的靠背部,且所述带体张紧件可相对于所述旋转基座绕第二枢轴线介于夹持状态和放开状态之间旋转。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张紧件是在所述第一腔部和所述第二腔部之间与所述座椅壳体相连接。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张紧件为选择性在第一位置关闭所述第一腔部、在第二位置则关闭所述第二腔部。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机构包括一闩锁件,所述闩锁件设置于所述带体张紧件上,且所述座椅壳体在所述第一腔部、所述第二腔部中分别与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相固接,所述闩锁件与所述第一杆体相卡合时即可将所述带体张紧件锁定于第一位置,所述闩锁件与所述第二杆体相卡合时则可将所述带体张紧件锁定于第二位置。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件与一释锁件相连接,所述释锁件设置在邻近于所述带体张紧件的末端,所述释锁件经操作可促使所述闩锁件与所述第一杆体或所述第二杆体脱离卡合,以释锁所述带体张紧件。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壳体具有一中心轴线,所述带体张紧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均偏离于中心轴线。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壳体具有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一腔部和所述第二腔部均偏离于中心轴线。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儿童安全座椅包括一适于接收儿童的座椅壳体以及一第一带体张紧件和一第二带体张紧件。所述座椅壳体适于接收儿童乘坐,所述座椅壳体具有一中心轴线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座椅壳体的左侧和右侧的侧壁。所述第一带体张紧件和所述第二带体张紧件分别与所述座椅壳体相枢接,所述第一带体张紧件和所述第二带体张紧件设置于所述座椅壳体中在所述两个侧壁之间的内部区且偏离于中心轴线,所述第一带体张紧件可夹持沿着第一带体路径设置的固定带,以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以朝前方向固定于汽车座椅上,所述第二带体张紧件则可夹持沿着第二带体路径设置的固定带,以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以朝后方向固定于汽车座椅上。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张紧件和所述第二带体张紧件分别由第一枢轴线和第二枢轴线与所述座椅壳体相枢接,且分别具有一第一末端和一第二末端,所述第一带体张紧件和所述第二带体张紧件介于夹持状态和放开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可朝向和远离所述座椅壳体移动,其中,当所述第一带体张紧件处于夹持状态,所述第一末端位于第一枢轴线的下方,而当所述第二带体张紧件处于夹持状态,所述第二末端位于第二轴线的后方。

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张紧件和所述第二带体张紧件的每一者分别设有一个可将其锁定于夹持状态的闩锁件。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儿童安全座椅的立体图,其中的带体张紧件位于第一位置以便能够夹持为沿着第一带体路径设置的固定带。

图2绘示图1的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带体张紧件处于放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绘示图1的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带体张紧件位于第二位置以便能够夹持为沿着第二带体路径设置的固定带的立体图。

图4绘示图2的带体张紧件的放大图。

图5绘示本发明一变化实施例在儿童安全座椅中设有两个带体张紧件的立体图。

图6绘示图5的儿童安全座椅中在两个带体张紧件中之一者所组装的闩锁件的示意图。

图7绘示图6中的闩锁件位于释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8绘示图6中的带体张紧件处于放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儿童安全座椅100的立体图。参阅图1-4,儿童安全座椅100可包括一底座102以及一个与底座102相组合的座椅壳体104。底座102可为儿童安全座椅100提供稳定的支撑,以便其安装于汽车座椅上。座椅壳体104适于接收儿童乘坐,并可包括一座椅部106、一背靠部108以及一头靠部110,其中,头靠部110可沿着背靠部108垂直地调整,以配合儿童的大小。

座椅壳体104具有一壳体表面104a,其沿着座椅部106和背靠部106延伸。壳体表面104a可在座椅壳体104的左侧和右侧所分别设置的两个侧壁112之间侧向地界定,其中侧壁112可分别沿着座椅部106和背靠部108的左侧和右侧延伸。壳体表面104a和两个侧壁112可至少部分地界定座椅壳体104中适于接收儿童乘坐的内部区。

参阅图1-3,座椅壳体104中可定义出两个带体路径114、116。第一带体路径114能够接收为将儿童安全座椅100以朝前方向(即座椅壳体104的前方面向汽车座椅的前方)固定于汽车座椅上的固定带,第二带体路径116则能够接收为将儿童安全座椅100以朝后方向(即座椅壳体104的前方面向汽车座椅的椅背)固定于汽车座椅上的固定带。第一带体路径114可包括两个开口118,两个开口118在对应背靠部108的区域分别对称地通过两个侧壁112。第二带体路径116可包括两个开口120,两个开口120在对应座椅部106的区域分别对称地通过两个侧壁112并位于两个开口118的前方。固定带122可沿着第一带体路径114缠绕以将儿童安全座椅100以朝前方向固定于汽车座椅上(图1中以虚线显示),或沿着第二带体路径116缠绕以将儿童安全座椅100以朝后方向固定于汽车座椅上(图3中以虚线显示)。固定带122可为汽车安全带或分开提供的束带。

参阅图1-4,儿童安全座椅100还可包括一带体张紧件124,其可夹持并绷紧固定带122,以确保儿童安全座椅100能够牢固地固定。根据一实施例,带体张紧件124可为长形状的部件。带体张紧件124可与座椅壳体104相枢接,并相对于座椅壳体104移动以进行调整。图1-3显示带体张紧件124位于不同位置。带体张紧件124可介于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调整,其中,带体张紧件124位于第一位置时可夹持并绷紧为沿着第一带体路径114设置的固定带122,带体张紧件124位于第二位置时则可夹持并绷紧为沿着第二带体路径116设置的固定带122。更具体来说,座椅壳体104可具有两个不同的腔部126、128,其设置在壳体表面104a上并分别与两个带体路径114、116重叠,带体张紧件124在第一位置时可顶推并夹持固定带122至腔部126中,带体张紧件124在第二位置时则可顶推并夹持固定带122至腔部128中。

参阅图1-4,带体张紧件124可在两个腔部126、128之间与座椅壳体104相连接。例如,带体张紧件124可经由一旋转基座130与座椅壳体104相枢接,其中,旋转底座130设置在两个腔部126、128之间。根据一实施例,旋转基座130可为单一部件。旋转基座130可由枢轴线132与座椅壳体104相枢接,而带体张紧件124可由枢轴线134与旋转基座130相枢接。枢轴线134与枢轴线132大致相垂直。旋转基座130和带体张紧件124可绕枢轴线132相对于座椅壳体104一起旋转,使带体张紧件124的按压部136(较佳显示于图2和图4)根据需要朝向座椅壳体104的前方或座椅壳体104的背靠部108。另外,带体张紧件124可相对于旋转基座130和座椅壳体104绕枢轴线134介于夹持状态和放开状态之间枢转。

藉由前述的结构组合,带体张紧件124可选择性在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关闭腔部126,或在第3图所示的第二位置关闭腔部128。更具体地来说,带体张紧件124在第一位置时可朝向座椅壳体104的顶部延伸,且带体张紧件124的按压部136可至少部分地容置于腔部126中并顶推沿着第一带体路径114延伸的固定带122至腔部126中,此对应到适于将儿童安全座椅100以朝前方向安装的夹持状态。带体张紧件124在第二位置时则可朝向座椅壳体104的前方延伸,且带体张紧件124的按压部136可至少部分地容置于腔部128中并顶推沿着第二带体路径116延伸的固定带122至腔部128中,此对应到适于将儿童安全座椅100以朝后方向安装的夹持状态。

根据一实施例,座椅壳体104可具有一中心轴线138,其大致与两个侧壁112等距离,且两个腔部126、128可偏离于中心轴线138并设置于同一侧。藉此,带体张紧件12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均偏离中心轴线138。如此可在座椅壳体104的中心处保留更多空间放置诸如安全带锁扣带、胯带扣等安全带部件。

参阅图1-4,儿童安全座椅100还可设有一闩锁机构,以将带体张紧件124锁定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闩锁机构可包括一闩锁件140(较佳显示于图4)和一释锁件142,闩锁件140设置于带体张紧件124上,释锁件142则与闩锁件140相连接。闩锁件140可与带体张紧件124相枢接,且可突出于带体张紧件124的下方。根据一实施例,闩锁件140可具有钩状。释锁件142可与带体张紧件124相枢接,且可设置在邻近于带体张紧件124的末端。

座椅壳体104可与两个杆体144、146相固接,两个杆体144、146分别设置于两个腔部126、128中。闩锁件140与杆体144相卡合时即可将带体张紧件124锁定于为关闭腔部126的第一位置,闩锁件140与杆体146相卡合时则可将带体张紧件124锁定于为关闭腔部128的第二位置。释锁件142经操作可促使闩锁件140与杆体144或146脱离卡合,以释锁带体张紧件124。

图5绘示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变化实施例的立体图。参阅图5,儿童安全座椅100包括两个个独立的带体张紧件150、152,其取代前述的带体张紧件124。两个带体张紧件150、152可设置于座椅壳体104中在两个侧壁112之间的内部区且偏离于座椅壳体104的中心轴线138。如此可在座椅壳体104的中心处保留更多空间放置诸如安全带锁扣带、胯带扣等安全带部件。带体张紧件150可夹持并绷紧沿着第一带体路径114设置的固定带,以将儿童安全座椅100以朝前方向固定于汽车座椅上。带体张紧件152则可夹持并绷紧沿着第二带体路径116设置的固定带,以将儿童安全座椅100以朝后方向固定于汽车座椅上。

根据一实施例,带体张紧件150可由枢轴线154与座椅壳体104相枢接,且可具有末端150a。带体张紧件150绕枢轴线154在夹持状态和放开状态之间枢转时,带体张紧件150的末端150a可朝向和远离座椅壳体104移动。当带体张紧件150处于夹持状态,其末端150a位于枢轴线154的下方,且带体张紧件150可关闭座椅壳体104中所设置的腔部156。

类似地,带体张紧件152可由枢轴线158与座椅壳体104相枢接,且可具有末端152a。带体张紧件152绕枢轴线158在夹持状态和放开状态之间枢转时,带体张紧件152的末端152a可朝向和远离座椅壳体104移动。当带体张紧件152处于夹持状态,其末端152a位于枢轴线158的后方,且带体张紧件152可关闭座椅壳体104中所设置的腔部160。两个腔部158、160可分别设置在中心轴线138的两个相对侧,且腔部156的位置高于腔部160的位置。

各带体张紧件150、152可分别设有一个可将其锁定在夹持状态的闩锁件。图6-8绘示带体张紧件150上所设置的闩锁件164的示意图。闩锁件164可与带体张紧件150相枢接,且可突出于带体张紧件150的下方。闩锁件164可与座椅壳体104在腔部156中所固接的结构(例如,杆体166)相卡合,以将带体张紧件150锁定在夹持状态。此外,闩锁件164可部分地显露在带体张紧件150的上方以便于操作。另一个带体张紧件152可设置有与闩锁件164类似结构的闩锁件。图6显示闩锁件164与杆体166相卡合的状态,以将带体张紧件150锁定在夹持状态。图7显示闩锁件164与杆体166脱离卡合的状态,以释锁带体张紧件150。图8则显示带体张紧件150处于放开状态。

前文描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易于操作的带体张紧件。带体张紧件可对于固定带施力并产生适当的张力,以利于将儿童安全座椅以朝前方向或朝后方向牢固地固定于汽车座椅上。

前文中已描述了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某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