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5784发布日期:2019-06-15 01:2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座椅,尤其涉及能够在收起和展开过程中进行自动调节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通常是可以调节的,比如可以调节座椅椅面或头枕的高度以适应不同乘客的身高,或者可以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以方便乘客选择或躺或坐的乘坐方式。

早期的汽车座椅通常以手动的方式来调节。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选择自动装置来调节座椅,以实现座椅的自动或电动控制,方便座椅调节的便捷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汽车座椅,以进一步提高汽车座椅调节的便捷性和效率。

为此,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其包括:

椅面;

靠背,其在外力驱动下可相对椅面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运动;

头枕,其在外力驱动下可相对靠背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运动;

控制组件,其包括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二执行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执行机构适于驱动所述靠背相对椅面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二执行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头枕相对靠背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运动;

驱动器,其被设置为能够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二执行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设置同一个驱动机构来同时驱动靠背和头枕,以实现靠背和头枕的联动控制,并且使得汽车座椅的控制机构结构更为简单,有效降低汽车座椅的生产效率和成本。

有益的是,所述靠背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椅面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转动。也可以设置为所述靠背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椅面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移动,或者转动和移动的组合。同样地,所述头枕在第二执行机构的驱动下相对靠背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转动、或者移动与转动的组合。转动的运动方式比较容易实现,比如使用简单的转轴和齿轮机构即可,但是运行的过程需要占用较大空间。相比之下,移动的运动方式通常需要使用导轨等,安装和运行相对复杂,但是运行过程可以最佳地节约空间。为此,可以根据具体的汽车情况来选用靠背和头枕的运行方式。

有益的是,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二执行机构被设置为当所述靠背运动至展开位置时头枕正好运行至伸出位置,而当所述靠背运动至折叠位置时头枕正好运行至缩回位置。通过将控制组件设置为同时调节靠背和头枕,有效方便了汽车座椅的操作,适于汽车后排座椅一键调整到位,也即操作者仅仅需要简单地触按操作按钮,汽车座椅即可同时完成所有的调节动作,有效提高调节效率。需要明白的是,所述控制组件也可以被设置为能够根据选择单独调节靠背和头枕,从而允许乘客根据需要调整靠背的倾斜角度以及头枕的高度,以获得最舒适的状态。

有益的是,所述驱动器具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

有益的是,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联动杆连接至所述第一执行机构。

有益的是,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软轴连接至所述第二驱动机构。

有益的是,所述第二执行机构包括:丝杆,其可在所述软轴的驱动下旋转;螺母,其套装在所述丝杆上并固定连接至所述头枕。

有益的是,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丝杆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

有益的是,所述驱动器固定安装于所述靠背上并可随所述靠背相对椅面枢转。

有益的是,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靠背相对椅面的转轴的延伸方向重合。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细节及优点,其中:

图1a和图1b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处于不同状态时的示意图,其中,图1a中的椅面处于展开位置并且头枕处于伸出位置,图1b中的椅面处于折叠位置并且头枕处于缩回位置;

图2为图1a所示汽车座椅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的椅面被除去,以更好地示出其余部分的结构;

图3为图1所示汽车座椅的驱动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汽车座椅中的第二执行机构及其关联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示出的内容仅为举例和示意,而并不严格按照比例予以绘制,也并未完整地绘制出具体使用环境下相关的全部部件或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和构思之后,将能想到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为具体实施本发明而需要加入的本领域公知的相关技术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外,在以下描述中可能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并不意欲限制任何序位,仅为方便区分各个独立的部件、零件、结构、元件等,并且这些独立的部件、零件、结构、元件可以相同、类似或者不同。同时,在以下描述中可能使用的关于方位的说明,比如“上”、“下”、“内”、“外”、“左”、“右”、“径向”、“轴向”等,除非具有明确说明,仅为了方便描述,而无欲对发明技术方案形成任何限定。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省略了座椅中通常设有的面套和海绵等,而仅仅示出其骨架,以便更好地描述与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相关的内容。此外,虽然图中的骨架示出为主要由管件构成,但是,其当然也可以构造为其他的形式,比如板件或者管件与板件的组合等。

如图所示,所述汽车座椅具有水平放置的椅面10,椅面10通常固定或可滑动地安装于汽车的地板上,用于支撑乘客的臀部。汽车座椅还包括用于支撑坐在椅面10上的乘客背部的靠背20。在图中,椅面1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自伸出一根支杆,而靠背20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被支撑于所述支杆。还可以通过其他不同的方式来安装靠背20,但是靠背20必须能够在外力驱动下相对椅面10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如图1a所示,椅面10处于展开位置,而图1b中的椅面10处于折叠位置。所述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分别为靠背20相对椅面10的最大运动位置。通常,处于折叠位置的靠背20基本贴紧椅面10,而处于展开位置的靠背20可以与椅面10的延伸平面垂直甚至处于更大的夹角,以方便乘客以仰躺的方式乘坐。

此外,汽车座椅还包括安装在靠背20上的头枕30。头枕30被设置为可在外力驱动下相对靠背20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a,其中的头枕30处于伸出位置,而图1b中的头枕30处于缩回位置。可调节的头枕30有利于座椅的使用。比如,在座椅的使用状态下,可以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调节头枕30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客的头部位置。并且,在需要折叠整个汽车座椅以腾出更多的车内空间时,将头枕30调节至缩回位置可以减少座椅的占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具有自动调节机构。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允许以电动的方式来驱动所述靠背20相对椅面10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或者使所述头枕30相对靠背20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同时,所述自动调节机构可以对所述靠背的调节机构和头枕的调节机构以联动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一键操作,使得只需单次触碰按键,汽车座椅即可从图1a状态转变为图1b状态,或者从图1b状态转变为图1a状态。并且,如图所示,可以将汽车座椅设置为其支腿也可被调节。如图1a,支腿处于支起状态,椅面处于较高位置;而在图1b中,支腿处于平放状态,椅面处于较低位置。从而,通过调节支腿状态,可以调整椅面10的高度,以方便具有不同身高的乘客,或者减少处于收起状态的汽车座椅的占用空间。

参见图2,其为图1a所示汽车座椅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的椅面被除去,以更好地示出其余部分的结构,尤其是布置于靠背20上的控制组件40和50和驱动器60。结合图3可见,驱动器60包括电动马达和减速器,其中,电动马达与减速器相连,电动马达产生的转动被传递至减速器,而减速器设置有第一输出轴61和第二输出轴62,第一输出轴61连接联动杆41,而第二输出轴62连接软轴51。

继续参见图2,靠背20上还布置有包括第一执行机构40和第二执行机构50的控制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执行机构40通过联动杆41连接所述驱动器60的第一输出轴61,以驱动所述靠背20相对椅面10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所述第二执行机构50通过软轴51连接至驱动器60的第二输出轴62,以驱动所述头枕30相对靠背20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为驱动所述靠背20相对椅面10枢转,第一执行机构40可以被设置为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第一执行机构40可以包括固定安装于靠背上的齿轮机构40(图中仅为示意),该齿轮机构40通过联动杆41连接第一输出轴61,从而驱动机构60的转动通过联动杆41被传递至齿轮机构40,进而带动靠背20整体相对椅面10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

现参见图4,其为图2中例示的第二执行机构50的局部分解图。从中可见,该第二执行机构50是丝杆螺母机构,其包括可在所述软轴51的驱动下转动的丝杆52和套装在所述丝杆52上并固定连接至所述头枕30的螺母53。结合图2和图4可见,靠背20上固定安装有支座54,支座54上安装联接件55,联接件55的一端连接软轴51、另一端连接丝杆52,使得软轴51的转动可以传递至丝杆52。丝杆52上套装有螺母53,螺母53连接至头枕30的骨架。可以明白,当丝杆52在软轴51的带动下旋转时,套装在丝杆52上的螺母53将沿着丝杆52移动,进而带动头枕30整体相对靠背20移动。通过改变驱动器60所输出的转动的方向,软轴51的旋转方向相应发生变化,从而驱动头枕30靠近或者远离靠背20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软轴是刚性很小、具有弹性、可自由弯曲转动的轴,其用于联接不同轴甚至不同面的第二输出轴62和丝杆52,以在两者之间传递旋转运动和扭矩。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软轴。作为示例,软轴包括外套和芯部,其中,中间芯部由多根细钢丝绳拧成,钢丝绳的两端由轴承支撑。使用时钢丝绳转动,外套不转。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器60、软轴51和联动杆41均固定安装于所述靠背20上并可随所述靠背20相对椅面10枢转。但是,所述驱动器60也可以安装在汽车的其他位置,并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输至所述软轴51和联动杆4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丝杆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并且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靠背相对椅面的转轴的延伸方向重合。

另外,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二执行机构被设置为当所述靠背枢转至展开位置时头枕正好移动至伸出位置,而当所述靠背枢转至折叠位置时头枕正好移动至缩回位置。从而,所述靠背调节机构和头枕调节机构以联动的方式进行控制,以实现一键操作,只需单次触碰按键即可完成座椅的折叠或展开。当然,所述控制器也可以被设置为能够单独调节靠背和头枕,从而允许乘客根据需要调整靠背的倾斜角度以及头枕的高度,以获得最舒适的状态。

上文描述的仅仅是有关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在不背离所述精神和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所描述的示例做出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及其各种等同方式均被本发明人所预想到,并落入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