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除霜除雾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4031发布日期:2019-02-10 14:06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车用除霜除雾风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空调系统领域,特别设计一种车用除霜除雾风道。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中,除霜除雾装置的作用是在需要的时候吹出风,以化除挡风玻璃上的雾气或结霜,保证行车安全,汽车空调的除霜除雾性能对汽车安全驾驶非常重要。除霜除雾不但要满足国家标准,还要满足客户的要求,这就要求除霜除雾的时间尽可能缩短。

如何合理布置及设计除霜除雾风道结构,保证前挡风玻璃及左、右侧围玻璃的除霜除雾效果成为每个汽车主机厂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除霜除雾风道,使车内除霜除雾风道的出风口风速更加合理,增强除霜除雾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除霜除雾风道,风道本体居中部位为分流腔室,分流腔室的底部为总气流入口,分流腔室内设置分隔板将分流腔室分隔为左、右侧气流通路、中气流通路,中气流通路向前挡玻璃的下边沿处延伸并构成前挡中出风口,左、右侧气流通路向左、右车窗前下方部位延伸并构成侧窗出风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分隔板将分流腔室分隔为左、右侧气流通路、中气流通路,气流从总气流入口进入,气流经中气流通路从前挡中出风口吹向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处,对前挡风玻璃进行除霜除雾;气流经左、右侧气流通路从侧窗出风口吹向汽车的侧窗玻璃,合理的对气流进行引导,使气流在整个玻璃上均匀分布,达到良好的除霜除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内视图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室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车外视图方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装配完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车用除霜除雾风道,风道本体居中部位为分流腔室10,分流腔室10的底部为总气流入口1,分流腔室10内设置分隔板将分流腔室10分隔为左、右侧气流通路2、4、中气流通路3,中气流通路3向前挡玻璃的下边沿处延伸并构成前挡中出风口5,左、右侧气流通路2、4向左、右车窗前下方部位延伸并构成侧窗出风口6。分隔板将分流腔室分隔为左、右侧气流通路2、4、中气流通路3,气流从总气流入口1进入,气流经中气流通路3从前挡中出风口5吹向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处,对前挡风玻璃进行除霜除雾;气流经左、右侧气流通路2、4从侧窗出风口吹向汽车的侧窗玻璃,合理的对气流进行引导,使气流在整个玻璃上均匀分布,达到良好的除霜除雾效果。

如图3所示,优选的,分流腔室10包括前、后室壁11、12,前、后室壁11、12之间设置有分流板将中气流通路3分隔为沿车宽方向的2~5个前挡中出风口5。将分流腔室10分成前、后室壁11、12的结构,便于生产制造时的注塑成型,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时,前、后室壁11、12卡接在一起,再用紧固螺栓连接前、后室壁11、12,在两者复合区域的边沿处设有密封,保证装置的密封性。

如图2、3所示,分隔板包括左、右居中布置的分流楔13,分流楔13由两斜板131呈尖部朝下布置的方式构成,气流沿分流楔13两侧的气流通路流通至前挡中出风口5。由两块斜板131构成的分流楔13整体呈v型,尖部朝下,开口朝上。

优选的,如图2所示,分流楔13的两侧气流通路中还设置有分流隔板14将该区域的气流通路一分为二,分流楔13、分流隔板14配合构成四个前挡中出风口5。前挡玻璃的下边沿处的前挡中出风口5分成四个出风口,有利于将气流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玻璃上,做到除霜除雾无死角,达到良好的除霜除雾效果。

进一步的,分流隔板14及构成分流楔13的斜板131的竖向方向的一侧边固定连接在后室壁12的腔室侧壁面上、另一侧侧边与前室壁11的腔室侧壁面密闭式贴合配合。为了保证每个气流通路之间良好的气密性从而达到无风啸声,分流隔板14、分流楔13、与前室壁11、后室壁12之间的接触面必须紧密贴合,必要时设置密封垫等结构,保证良好的气密性。

优选的,分流隔板14与同侧的斜板131曲率一致且分流隔板14的上端临近后室壁12的上边沿布置,气流沿分流隔板14两侧的气流通路流通至前挡中出风口5。分流隔板14和同侧的斜板131曲率一致,可保证气流平缓顺畅的按照分流隔板14和斜板131引导的方向流通,减少流通过程中气流能量的损失,提高气流的利用率,节约能源。

优选的,分流楔13的尖部延伸到后室壁12下部的边沿处,气流从总气流入口1进入后,从后室壁12下部的边沿处开始就被分流楔13引导,保证了流通的顺畅。

如图2、3所示,所述的分隔板还包括左、右分隔板15、16,左、右分隔板15、16分别自下部的总气流入口1处向上延伸至分流腔室10的中部并呈弯弧状向左右两侧过渡且继续延伸到分流腔室10的外部构成管端20,管端20与通风管30相连构成左、右侧气流通路2、4,气流沿左右侧气流通路2、4流通至侧窗出风口6。左、右分隔板15、16在分流腔室10内将左、右侧气流通路2、4与中气流通路3分隔开来,保证侧窗出风口6的正常工作,另外左、右分隔板15、16延伸到分流腔室10的外部构成管端20并与通风管30相连,气流沿左、右分隔板15、16到达通风管30,再到侧窗出风口6进行除霜除雾。将左、右侧气流通路2、4分隔成左分隔板15、右分隔板16、管端20、通风管30的结构,便于部件的生产制造,通风管30采用吹塑工艺,模具成本低。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除霜除雾风道,风道本体居中部位为分流腔室,分流腔室的底部为总气流入口,分流腔室内设置分隔板将分流腔室分隔为左、右侧气流通路、中气流通路,中气流通路向前挡玻璃的下边沿处延伸并构成前挡中出风口,左、右侧气流通路向左、右车窗前下方部位延伸并构成侧窗出风口。上述技术方案中,分隔板将分流腔室分隔为左、右侧气流通路、中气流通路,气流从总气流入口进入,气流经中气流通路从前挡中出风口吹向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处,对前挡风玻璃进行除霜除雾;气流经左、右侧气流通路从侧窗出风口吹向汽车的侧窗玻璃,合理的对气流进行引导,使气流在整个玻璃上均匀分布,达到良好的除霜除雾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珍;李海颖;杨晓丽;张艳;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1
技术公布日:2019.02.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