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的行李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3544发布日期:2019-01-16 06:4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的行李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客车行李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的行李仓。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采用液压控制的车行李仓门的专利,该专利申请号为201710477374.6,申请日为2017.06.21,申请公布号为cn107237580a,申请公布日为2017.10.10,该装置包括门体,门体正面的中部嵌装有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的左侧通过合页与门体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一挡板的右侧面开设有连通第一挡板顶部和底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凹槽内部一端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第二挡板的一端插接在导向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挡板右侧的内部开设有内槽,且第二挡板正面的右侧开设有连通内槽的通槽,所述第二挡板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拨动块,所述拨动块靠近第二挡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拨动块的一端穿过通槽并延伸至内槽内部,所述活动杆位于内槽一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内槽的右侧内壁开设有连通第二挡板右侧面的第一通孔,所述限位杆的右端穿过第一通孔并延伸至门体右侧内壁开设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杆位于限位槽内部一端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且门体正面的右侧开设有连通限位槽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并延伸至门体的外部。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结构过于复杂,故障率高,生产成本高,同时该车行李仓为一个箱体结构,不利于行李分层堆放,空间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即空间利用率低,不利于行李分层堆放,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的客车行李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客车的行李仓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的行李仓,包括有设置在车架上的箱体,所述箱体外侧面盖合有箱盖,与箱盖相对的箱体背面内壁中部设有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绕第一铰接座向箱体底面或箱体顶面转动,连杆上表面连接有水平托板,连杆下表面固接有螺母,螺母内旋接有螺杆,螺杆长度方向与连杆长度方向相同,螺杆一端面抵触在箱体背面内壁上。

本发明工作时,使连杆绕第一铰接座水平设置,从而使水平托板水平设置,水平托板将箱体空间分成上下两层,然后旋转螺杆,使螺杆的一端头抵触在箱体背面内壁上,确保水平托板水平设置,箱体底面与水平托板上均用于放置货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铰接的水平托板存在,水平托板可收起,箱体用于放置大件行李,水平托板可水平设置,水平托板将箱体分成两层,用于放置行李,增加了空间利用率,又由于旋转螺杆抵触在箱体背面内壁上,确保水平托板水平设置或使水平托板靠近箱盖一侧上倾,避免行李向箱盖滑移,将箱盖顶开。

所述连杆自由端经第二铰接座连接有水平托板,水平托板转动方向与连杆转动方向相同,朝向箱盖的水平托板上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若干间隔设置在水平托板底面上的限位块,限位块上滑动插接有限位条,限位条的长度方向朝向箱体的左右两侧面,所述箱体左右两侧面间隔开设有若干盲孔,各所述盲孔竖直间隔排列,所述限位条与任一盲孔配合,将水平托板固定牢固。限位机构与第二铰接座相配合,确保水平托板水平设置。

所述连杆包括一根与第一铰接座铰接的粗圆管以及插接在粗圆管内的细圆管,粗圆管与细圆管上均开设有若干贯穿孔,贯穿孔沿粗圆管或细圆管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贯穿孔内插接有调节连杆长度的销钉,所述第二铰接座与细圆管自由端固接,所述螺母与粗圆管自由端连接。粗圆管与细圆管相配合,使水平托板在水平面上平移,从而便于箱体空间合理划分,又由于连杆与限位机构相配合,从而使水平托板水平上升,从而可将箱体空间分割成上小,下大。

所述螺母与粗圆管自由端经第三铰接座铰接,螺母转动方向与连杆转动方向相同。第三铰接座可使螺杆端头更加容易抵触在箱体背面内壁上。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铰接在水平托板底面上的水平圆盘,水平圆盘与限位块共线设置,位于限位块中间,所述限位条设有两根,一根限位条滑动插接在水平圆盘一侧的限位块内,另一根限位条滑动插接在水平圆盘另一侧的限位块内,两限位条同轴设置,两限位条一端头均经短板与水平圆盘铰接,水平圆盘与水平托板铰接点以及限位条轴线共线设置。

与箱体背面内壁抵触的螺杆端头铰接有压块,所述压块转动方向与连杆转动方向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水平托板与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箱体,2箱盖,3第一铰接座,301连杆,302水平托板,303螺母,304螺杆,305第二铰接座,306粗圆管,307细圆管,308销钉,309第三铰接座,4限位机构,401限位块,402限位条,403水平圆盘,404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述,为一种客车的行李仓,包括有设置在车架上的箱体1,箱体1外侧面盖合有箱盖2,与箱盖2相对的箱体1背面内壁中部设有第一铰接座3,第一铰接座3上铰接有连杆301,连杆301绕第一铰接座3向箱体1底面或箱体1顶面转动,连杆301上表面连接有水平托板302,连杆301自由端经第二铰接座305连接有水平托板302,水平托板302转动方向与连杆301转动方向相同,朝向箱盖2的水平托板302上设有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包括若干间隔设置在水平托板302底面上的限位块401,限位块401上滑动插接有限位条402,限位条402的长度方向朝向箱体1的左右两侧面,箱体1左右两侧面间隔开设有若干盲孔,各盲孔竖直间隔排列,限位条402与任一盲孔配合,将水平托板302固定牢固。限位机构4与第二铰接座305相配合,确保水平托板302水平设置,连杆301包括一根与第一铰接座3铰接的粗圆管306以及插接在粗圆管306内的细圆管307,粗圆管306与细圆管307上均开设有若干贯穿孔,贯穿孔沿粗圆管306或细圆管307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贯穿孔内插接有调节连杆301长度的销钉308,第二铰接座305与细圆管307自由端固接,螺母303与粗圆管306自由端连接。粗圆管306与细圆管307相配合,使水平托板302在水平面上平移,从而便于箱体1空间合理划分,又由于连杆301与限位机构4相配合,从而使水平托板302水平上升,从而可将箱体1空间分割成上小,下大,连杆301下表面固接有螺母303,螺母303与粗圆管306自由端经第三铰接座309铰接,螺母303转动方向与连杆301转动方向相同。第三铰接座309可使螺杆304端头更加容易抵触在箱体1背面内壁上,螺母303内旋接有螺杆304,螺杆304长度方向与连杆301长度方向相同,螺杆304一端面抵触在箱体1背面内壁上,与箱体1背面内壁抵触的螺杆304端头铰接有压块404,压块404转动方向与连杆301转动方向相同,限位机构4包括铰接在水平托板302底面上的水平圆盘403,水平圆盘403与限位块401共线设置,位于限位块401中间,限位条402设有两根,一根限位条402滑动插接在水平圆盘403一侧的限位块401内,另一根限位条402滑动插接在水平圆盘403另一侧的限位块401内,两限位条402同轴设置,两限位条402一端头均经短板与水平圆盘403铰接,水平圆盘403与水平托板302铰接点以及限位条402轴线共线设置。

工作时,使连杆301绕第一铰接座3水平设置,从而使水平托板302水平设置,水平托板302将箱体1空间分成上下两层,根据上下两层空间大小需求,调节连杆301长度,改变连杆301倾斜角度,然后旋转水平圆盘403,使两限位条402的自由端插接在对应的盲孔内,最后旋转螺杆304,使螺杆304的一端头抵触在箱体1背面内壁上,确保水平托板302水平设置,箱体1底面与水平托板302上均用于放置货物。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