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应急救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3894发布日期:2019-02-10 14:0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楼应急救援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应急救援车,尤其涉及一种方便逃生人员从高楼阳台或窗户安全逃离到地面的高楼应急救援车。



背景技术:

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火势和有毒烟气顺着楼道往高层楼房顶部燃烧蔓延,切断了逃生人员的安全通道,因此,很多人选择从阳台或窗户往楼下逃生。目前,救援人员主要采用“逃生气垫”和“消防云梯”两款产品帮助逃生人员从高楼安全的逃离到地面,但是,“逃生气垫”在使用时经常出现老人和妇女不敢往下跳的情况,“消防云梯”在使用时经常出现恐高人员不敢攀爬的情况,因此,在高楼救援过程中经常出现因逃生人员不敢使用逃生器具而耽误救援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高楼救援过程中经常出现因逃生人员不敢使用逃生器具而耽误救援时间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楼应急救援车,该应急救援车设有充气升降柱和气动救援球,能方便快速的将逃生通道搭设到人们逃生的窗户或阳台上,逃生人员只要住进气动救援球就能安全的降落到地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楼应急救援车,包括基架型车厢、充气升降柱和气动救援球,其特征是:所述基架型车厢呈长方形箱体结构并设有液力平衡脚、卷筒拉绳机和气柱基座,所述卷筒拉绳机设有气柱拉绳,所述气柱基座设有调压充气机、柱体充气机和滚球气道门,所述充气升降柱常态下收纳在气柱基座内,充满气体时呈圆柱形结构并竖立在气柱基座顶部,在充气升降柱中心设有运球通道,顶部设有滚球对接口和拉绳桩头,所述运球通道顶端与滚球对接口相通并设有伸缩堵球柱,所述滚球对接口设置在充气升降柱边侧并设有对接平台,所述对接平台设有收拉围栏和定位挂板,所述伸缩堵球柱常态下收缩在运球通道边侧,充满气体时将滚球对接口堵塞,所述气柱拉绳与拉绳桩头连接并控制充气升降柱的上升高度,在运球通道底部设有与滚球气道门相通的通道口,所述气动救援球呈刚性球体结构并在气压的作用下顺着运球通道运行,在气动救援球内腔设有软体内衬和人体卡扣,在球体上设有多个进球仓门,所述进球仓门安装有球仓门板。

本优选实施例还具有下列技术特征:

所述液力平衡脚包括左前支脚、右前支脚、左后支脚和右后支脚并分别设置在基架型车厢前后两端,所述左前支脚、右前支脚、左后支脚和右后支脚都设有垂向顶升器、横向顶升器和拉绳导轮,所述卷筒拉绳机包括左前拉绳机、右前拉绳机、左后拉绳机和右后拉绳机并分别设置在基架型车厢顶部,所述气柱拉绳通过拉绳导轮与充气升降柱连接,在基架型车厢底部设有车厢滚轮。

所述气柱基座呈顶部敞开的圆筒形结构并设置在基架型车厢中部,所述滚球气道门设置在基架型车厢侧面并安装有滚球门板,所述滚球门板设有转轮型门销,所述滚球门板关闭时将滚球气道门封闭,打开时构成连接滚球气道门与地面之间的斜坡。

所述充气升降柱包括内圈柱体和外圈柱体,所述内圈柱体与外圈柱体相互缝制成袋体结构,所述运球通道由内圈柱体的内部空间构成,在充气升降柱顶部设有四个拉绳桩头,四个拉绳桩头分别与气柱拉绳连接。

所述对接平台呈平板型结构且其根部设有软体铰链,所述软体铰链与充气升降柱连接,所述收拉围栏呈封闭袋体结构并设有弹力拉绳和平台充气管,所述平台充气管与基架型车厢连接并设有平台充气机。

在运球通道顶部设有堵柱收纳仓,所述伸缩堵球柱安装在堵柱收纳仓内并设有堵柱充气管,所述堵柱充气管与基架型车厢连接并设有堵柱充气机,所述伸缩堵球柱的柱体具有伸缩弹性。

所述球仓门板与进球仓门设置成相互配套的圆形结构,在进球仓门一侧设有门板轴座,另一侧设有锁门卡口,所述球仓门板安装在门板轴座上并设有门板插销,所述门板插销设有双开转盘。

所述高楼应急救援车设有实时指挥机构,所述实时指挥机构包括视频通话器和手持指挥器,所述视频通话器安装在滚球对接口顶部,所述手持指挥器由地面工作人员操控使用,在视频通话器与手持指挥器之间设有无线信号传输器。

本实施例将“逃生气垫”与“消防云梯”相互结合,利用充气升降柱搭设逃生通道,利用气压的作用带动气动救援球上下运行,使高楼逃生人员能安全的逃离到地面。因此,该高楼应急救援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适合高层楼房逃生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气动救援球3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液力平衡脚1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对接平台25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01.驾驶室,02.车厢滚轮,10.基架型车厢,11.液力平衡脚,110.气柱拉绳,111.拉绳导轮,12.卷筒拉绳机,13.气柱基座,14.调压充气机,15.柱体充气机,16.滚球门板,160.转轮型门销,20.充气升降柱,21.运球通道,22.滚球对接口,23.拉绳桩头,24.伸缩堵球柱,240.堵柱充气管,25.对接平台,250.收拉围栏,251.定位挂板,252.弹力拉绳,253.平台充气管,26.视频通话器,30.气动救援球,31.球仓门板,32.门板轴座,33.锁门卡口,34.门板插销,35.双开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并结合图2、3、4,本实施例的高楼应急救援车包括基架型车厢10、充气升降柱20和气动救援球30,所述基架型车厢10呈长方形箱体结构并设有液力平衡脚11、卷筒拉绳机12和气柱基座13,所述卷筒拉绳机12设有气柱拉绳110,所述气柱基座13设有调压充气机14、柱体充气机15和滚球气道门,所述充气升降柱20常态下收纳在气柱基座13内,充满气体时呈圆柱形结构并竖立在气柱基座13顶部,在充气升降柱20中心设有运球通道21,顶部设有滚球对接口22和拉绳桩头23,所述运球通道21顶端与滚球对接口22相通并设有伸缩堵球柱24,所述滚球对接口22设置在充气升降柱20边侧并设有对接平台25,所述对接平台25设有收拉围栏250和定位挂板251,所述伸缩堵球柱24常态下收缩在运球通道21边侧,充满气体时将滚球对接口22堵塞,所述气柱拉绳110与拉绳桩头23连接并控制充气升降柱20的上升高度,在运球通道21底部设有与滚球气道门相通的通道口,所述气动救援球30呈刚性球体结构并在气压的作用下顺着运球通道21运行,在气动救援球30内腔设有软体内衬和人体卡扣,在球体上设有多个进球仓门,所述进球仓门安装有球仓门板31。

本实施例的高楼应急救援车包括驾驶室和汽车动力系统,操作人员坐在驾驶室内驾驶本实施例在道路上运行,液力平衡脚11、卷筒拉绳机12、调压充气机14、柱体充气机15、对接平台25、伸缩堵球柱24等机构的运行动力由汽车动力系统提供。

所述液力平衡脚11包括左前支脚、右前支脚、左后支脚和右后支脚并分别设置在基架型车厢10前后两端,所述左前支脚、右前支脚、左后支脚和右后支脚都设有垂向顶升器、横向顶升器和拉绳导轮111,所述卷筒拉绳机12包括左前拉绳机、右前拉绳机、左后拉绳机和右后拉绳机并分别设置在基架型车厢10顶部,所述气柱拉绳110通过拉绳导轮111与充气升降柱20连接,在基架型车厢10底部设有车厢滚轮。

具体实施时,在基架型车厢10上安装有平衡调节器,平衡调节器通过液压机构带动垂向顶升器和横向顶升器运行,以控制左前支脚、右前支脚、左后支脚和右后支脚进行垂直顶升运动或横向伸缩运动,将基架型车厢10平衡稳定的架设在地面上。

具体实施时,在基架型车厢10上安装有拉绳控制器,拉绳控制器设有联动拉绳开关和单独拉绳开关,联动拉绳开关控制四台拉绳机同时拉紧或放松气柱拉绳110,以控制充气升降柱20的整体高度,单独拉绳开关控制其中一台或两台拉绳机拉紧或放松气柱拉绳110,以控制充气升降柱20顶部的倾斜方向和倾斜度。

具体实施时,在左前支脚、右前支脚、左后支脚和右后支脚顶部设有导轮收纳仓,在导轮收纳仓端部设有导轮摇摆臂,拉绳导轮111安装在导轮摇摆臂端部,在导轮摇摆臂中部设有拉绳装卸口,导轮摇摆臂通过根部转轴能方便的摇摆运动,并带动拉绳导轮111摆进或摆出导轮收纳仓,拉绳装卸口设有离合筋板,操作人员通过离合筋板打开或封闭拉绳装卸口,将气柱拉绳110安装或拆卸于拉绳导轮111。

所述气柱基座13呈顶部敞开的圆筒形结构并设置在基架型车厢10中部,所述滚球气道门设置在基架型车厢10侧面并安装有滚球门板16,所述滚球门板16设有转轮型门销160,所述滚球门板16关闭时将滚球气道门封闭,打开时构成连接滚球气道门与地面之间的斜坡。

具体实施时,在滚球门板16底部设有门板铰链,顶部设有转轮轴座,门板铰链与滚球气道门底部连接,转轮型门销160包括定位插销和插销转轮,定位插销安装在滚球门板16顶部的两侧,插销转轮安装在转轮轴座内通过旋转带动定位插销伸缩运动,将定位插销插入或拔出于插销口,插销口设置在滚球气道门顶部的两侧。

具体实施时,在滚球气道门门内设有内高外低的斜坡,使气动救援球30落到充气升降柱20底部时就会自动滚向滚球气道门门外。

所述充气升降柱20包括内圈柱体和外圈柱体,所述内圈柱体与外圈柱体相互缝制成袋体结构,所述运球通道21由内圈柱体的内部空间构成,在充气升降柱20顶部设有四个拉绳桩头23,四个拉绳桩头23分别与气柱拉绳110连接。

具体实施时,调压充气机14和柱体充气机15设置在基架型车厢10内,其中调压充气机14的充气管与运球通道21底部相通,柱体充气机15的充气管与充气升降柱20内腔相通。

所述对接平台25呈平板型结构且其根部设有软体铰链,所述软体铰链与充气升降柱20连接,所述收拉围栏250呈封闭袋体结构并设有弹力拉绳252和平台充气管253,所述平台充气管253与基架型车厢10连接并设有平台充气机。

对接平台25通过软体铰链能方便的摇摆成竖立状态或平摆状态,摇摆成平摆状态时横架在滚球对接口22与高楼阳台之间,方便逃生人员登上充气升降柱20并进入气动救援球30。

具体实施时,收拉围栏250设置在对接平台25边侧且其根部与充气升降柱20连成一体,弹力拉绳252设置在收拉围栏250袋体内且其弹性力带动对接平台25向上摇摆至竖立状态,平台充气管253经过充气升降柱20内腔伸入基架型车厢10,平台充气机工作时将气体灌入收拉围栏250,使其膨胀成栏杆状并带动对接平台25由竖立状态切换成平摆状态。

具体实施时,定位挂板251设置在对接平台25端部的底面,当对接平台25切换成平摆状态时,定位挂板251卡扣在阳台或窗户内侧,既有固定作用又方便逃生人员攀爬。

在运球通道21顶部设有堵柱收纳仓,所述伸缩堵球柱24安装在堵柱收纳仓内并设有堵柱充气管240,所述堵柱充气管240与基架型车厢10连接并设有堵柱充气机,所述伸缩堵球柱24的柱体具有伸缩弹性。

伸缩堵球柱24常态下收纳在堵柱收纳仓内,使滚球对接口22保持畅通状态,只有气动救援球30停在对接平台25上等待逃生人员进入球体时,堵柱充气机才会工作使伸缩堵球柱24伸出收纳仓将滚球对接口22堵住,当逃生人员进入球体后,堵柱充气机就会停止工作使伸缩堵球柱24缩回收纳仓内,气动救援球30就可以滚入运球通道21并缓慢下落至地面。

具体实施时,在运球通道21内设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的控制线与调压充气机14连接,以控制调压充气机14的充气量,使气动救援球30在运球通道21内缓慢下落。

具体实施时,气动救援球30的外径略小于运球通道21的内径,使气动救援球30既能顺着运球通道21上下运行,又能堵住通道内的大部分气流。

具体实施时,人体卡扣包括腿部卡扣和胸部卡扣,所述腿部卡扣和胸部卡扣都具有快速卡扣功能,能方便的将逃生人员固定在球体内壁,防止发生碰撞的情况。

所述球仓门板31与进球仓门设置成相互配套的圆形结构,在进球仓门一侧设有门板轴座32,另一侧设有锁门卡口33,所述球仓门板31安装在门板轴座32上并设有门板插销34,所述门板插销34设有双开转盘35。

球仓门板31通过门板轴座32安装在进球仓门内,既可以向球体内打开又可以向球体外打开,双开转盘35转动时带动门板插销34伸缩运动,使门板插销34插入或拔出于锁门卡口33,门板插销34插入锁门卡口33时,球仓门板31不能打开,双开转盘35使操作人员在球体内外都可以方便的打开球仓门板31。

所述高楼应急救援车设有实时指挥机构,所述实时指挥机构包括视频通话器26和手持指挥器,所述视频通话器26安装在滚球对接口22顶部,所述手持指挥器由地面工作人员操控使用,在视频通话器26与手持指挥器之间设有无线信号传输器。

手持指挥器设有视频显示器和语音传输器,工作人员通过视频显示器实时观察对接平台25与阳台的对接情况,并指挥逃生人员以正确的方法攀爬对接平台25和进入气动救援球30。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先通过液力平衡脚11将基架型车厢10平衡稳定的架设在地面,然后启动柱体充气机15给充气升降柱20充气,卷筒拉绳机12随着充气升降柱20的升高不断伸长气柱拉绳110,当充气升降柱20上升到预定高度时卷筒拉绳机12停止运动,同时启动平台充气机使对接平台25架设到阳台上,启动调压充气机14,使气动救援球30从运球通道21底部向上运行至对接平台25,启动伸缩堵球柱24使气动救援球30停在滚球对接口22外侧,当逃生人员进入气动救援球30时停止堵柱充气机运行,伸缩堵球柱24就会收缩并打开滚球对接口22,使气动救援球30往回滚动并落入运球通道21,受到运球通道21内原有空气及调压充气机14输出空气形成的阻力,使气动救援球30缓慢下落至运球通道21底部,打开滚球气道门气动救援球30就会顺着滚球门板16滚出基架型车厢10,逃生人员就可以爬出气动救援球30安全回到地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解决了高楼救援过程中经常出现因逃生人员不敢使用逃生器具而耽误救援时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充气升降柱将逃生通道搭设到阳台或窗户的高楼应急救援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