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8053发布日期:2019-05-22 01:5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车辆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车辆通风系统,并且具体地但非排他性地涉及一种配置为围绕车辆车厢的周边延伸的车辆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期望控制车辆(例如机动车辆)的车厢内的气候。传统的车辆通风系统包含针对车辆乘员的通风口。然而,对于具有可适配的座椅布置的车辆,通风口的位置可能不总是与相应座椅的位置对齐。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例如机动车辆),其包含配置为使车辆的车厢通风的通风系统,其中通风系统包含:

围绕车辆车厢周边延伸的风道;

至少一个配置为引导空气流过风道的气流导流器(例如泵、风扇等),风道包含空气入口以接收来自导流器的大量空气流;以及

第一开口,其围绕车辆车厢的周边延伸并且接收来自风道的空气,第一开口配置为将空气排出到车辆车厢中。

通风系统还可以包含围绕车辆车厢的周边延伸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可以从车辆车厢吸入空气进入围绕车辆车厢的周边延伸的通道。通过第一开口的流动可以夹带来自第二开口的流动。

第二开口可以配置为在主要的例如大体上垂直方向(也就是,当车辆处于大体上水平表面时)上吸入来自车辆车厢的空气。第一开口可以配置为在主要的例如大体上垂直方向上将空气排出到车辆车厢内。

第一开口可以排出空气,使得排出的空气在主要的向上方向上流动。第二开口可以吸入空气,使得吸入的空气可以在主要的向上的方向流动。可供替代地,从第一开口排出的空气可以在主要的向下的方向上流动。同样地,吸入到第二开口的空气可以在主要的向下的方向上流动。

风道的横截面流动面积可以围绕车辆车厢的周边变化。风道的横截面流动面积可以围绕车辆车厢的周边变化,以在风道中保持大体上恒定的压力。风道的横截面流动面积可以远离风道入口减小。

第一开口可以形成配置为加速通过第一开口的流动的喷嘴。喷嘴的侧壁可以呈现为面向车辆车厢并且围绕车辆车厢的周边延伸的侧表面。侧表面可以布置成使得空气能够在侧表面上流动并且被离开喷嘴的空气射流夹带。喷嘴侧表面可以由车辆的内饰部形成或与车辆的内饰部邻接(例如,连续)。

第一开口可以设置在风道的壁中。风道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内饰部的后面。第一开口可以延伸穿过内饰部。内饰部可以提供风道的壁。

风道可以延伸穿过车辆的车门。风道部分可以设置为穿过相应的车门并且当车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可以与相邻的风道部分流体连通。

通风系统还可以包含与内饰部间隔开的结构。结构可以围绕车辆车厢的周边延伸。结构可以设置在车辆车厢内。第二开口可以由车辆的内饰部和与内饰部间隔开的结构的壁之间的间隙限定。风道可以设置在从内饰部偏离的结构内。从内饰部偏离的结构在车辆车厢的用于垂直方向中的空气流动的水平面中可以产生车辆车厢的横截面面积的减小。

通风系统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阀,阀设置在风道中并且配置为选择性地将风道分成多个单独的区域。每个区域可以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的气流导流器,以引导空气流过相应的风道区域。可供替代地,两个或更多个区域可以共用共同的气流导流器,气流导流器配置为在两个或更多个区域中的特定的一个或多个中引导空气流动。车辆车厢可以包含四个象限并且对于车辆车厢的每个象限可以存在风道区域。

通风系统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配置为加热在风道中流动的空气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可以设置在风道中。可供替代地,加热器单元可以设置在风道外部(例如,在风道的上游的通道中)。风道区域可以有单独的或至少可独立控制的加热器单元。

通风系统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配置为冷却在风道中流动的空气的空调蒸发器。蒸发器可以设置在风道中。可供替代地,蒸发器可以设置在风道外部(例如,在风道的上游的通道中)。风道区域可以有单独的或至少可独立控制的蒸发器。

通风系统可以包含控制器,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气流导流器、阀、加热单元和/或空调蒸发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可以从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车辆车厢内部和/或外部)和一个或多个用户界面接收具有所需气候设置的数据。

为了避免在说明书中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重复文本,仅关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或实施例描述了某些特征。然而,应该理解,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关于本发明的任何方面或实施例描述的特征也可以与本发明的任何其他方面或实施例一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为了更清楚地示出如何实现本发明,现在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包含用于车辆车厢的通风系统的车辆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示例的车辆车厢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示例的通风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的通风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包含用于车辆车厢的通风系统的车辆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示例的车辆车厢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根据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示例的通风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8a和8b(统称为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的通风系统的局部剖视图,图8a示出了第一剖视图以及图8b示出了与第一剖视图间隔开的第二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车辆车厢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通风系统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的通风系统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通风系统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的通风系统的示意性平面图;以及

图14a和14b(统称为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20的通风系统10。车辆20可以是机动车辆(也就是汽车)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车辆。通风系统10配置为使车辆20的车厢22通风。例如,在车辆20的运动期间,车厢22可以限定车辆20的乘员所在的空间。车厢22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供车辆20的乘员坐下的座椅(未示出)。

通风系统10包含围绕车辆车厢22的周边延伸的风道30。风道30为空气提供了围绕车辆车厢22的周边流动的通道。风道30可以完全围绕车辆车舱22的周边或大体上围绕大部分的周边延伸。风道30在车辆20的横向平面中延伸。结果,风道30可以引导车辆20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的空气流动。空气可以围绕风道30循环。

至少一个导流器(例如风扇31)配置为引导空气流过风道30。风道30包含空气入口32以接收来自风扇31的大量空气流。风扇31可以接收来自车辆20外部和/或车辆20内部的空气。

来自风道30的空气流过第一开口34并且进入车厢22。第一开口34围绕车辆车厢22的周边延伸并且接收来自风道30的空气。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开口34设置在风道30的壁中。对于风道30,第一开口34在车辆20的横向平面中延伸,例如,围绕车辆车厢22的周边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例如,第一开口34可以设置在风道30的顶部或朝向风道30的顶部。风道30和第一开口34都是纵长的并且围绕车辆车厢周边延伸。

参考图2,第一开口34配置为将空气从风道30排出到车辆车厢22中。通过第一开口34的空气流促进整个车辆车厢22中的空气流通,以及特别是促进车辆车厢22内的对流。以这种方式,增强了通过车辆车厢的流动,并且车辆的乘员感觉到车辆车厢22内的空气不断地被更新。(图2说明了车辆车厢22的剖视图,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当第一开口34围绕车辆的周边延伸时,在车辆车厢的其他部分处将存在类似的流动模式。)

在图1和2所示的布置中,第一开口34设置在风道30的顶部。然而,在其他布置中,第一开口34可以设置在相对于风道30的其他位置。在任一情况下,第一开口34可以配置成在主要的例如大体上垂直方向上将空气排出到车辆车厢22中。

参考图3和4,第一开口34可以形成喷嘴35。喷嘴35可以加速通过第一开口34的流动。喷嘴35的侧壁36可以呈现为面向车辆车厢22的侧表面。侧壁36可以以与第一开口34类似的方式围绕车辆车厢22的周边延伸。喷嘴35可以引导空气在大体上平行于喷嘴的侧壁36的方向上流过开口34。侧壁36的侧表面可以布置成使得空气能够在侧表面上流动并且由离开喷嘴35的空气射流夹带。为了促进这一点,喷嘴侧壁36的侧表面可以大体上平行于离开喷嘴35的流动方向。此外,喷嘴侧表面可以是面向车辆车厢22的周围表面的延续,其可以呈现为光滑表面,以便最小化朝向风道30的外部的喷嘴35的流动的干扰。

参照图3,风道30可以设置在内饰壁40的前面,第一开口34可以设置在风道30的面向车辆车厢22的壁中。可供替代地,如图4所示,风道30可以设置在内饰壁40的后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开口34可以延伸穿过内饰壁40。在所示的特定布置中,内饰壁40可以提供风道30的壁。喷嘴侧表面可以是内饰壁40的延续。

在替代的布置(未示出)中,内饰壁40可以越过风道30,使得内饰壁40的在风道30上方的部分从内饰壁40的位于风道30下方的部分向后设置。因此,风道30的顶部边缘可以暴露于车辆车厢22。举例来说,内饰壁40可以越过第一开口34,使得内饰壁的在第一开口上方的部分可以从内饰壁40的在第一开口34下方的部分向后设置。在内饰壁部中越过因此可以限定第一开口34。

参考图5和6,通风系统10还可以包含围绕车辆车厢22的周边延伸的第二开口38。相对于第一开口34,第二开口38可以是纵长的并且可以在车辆20的横向平面(例如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二开口38可以从车辆车厢22吸入空气。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开口38可以在主要的例如大体上(也就是,垂直于车辆20的横向平面)的垂直方向从车辆车厢吸入空气。如图6所示,从车辆车厢22吸入空气进入第二开口38可以进一步改善车辆车厢22内的空气流通。

图5和6示出了第一开口34沿大体上向上和垂直的方向排出空气。然而,还设想第一开口34可以在其他方向(例如,向下的方向)上排放空气。图5和6还示出了第二开口38在大体上垂直的方向(例如,向上的方向)上吸入空气。然而,第二开口38可以再次从其他方向(例如,向下的方向)吸入空气。

现在参照图7和图8,通风系统10还可以包含与内饰壁40间隔开的结构50。结构50可以设置在车辆车厢22内部并且围绕车辆车厢的周边(例如类似风道30的方式)延伸。第二开口38可以由内饰壁40和与内饰壁40间隔开的结构50的壁之间的间隙限定。因此,第二开口38可以从车辆车厢22吸入空气进入围绕车辆车厢22的周边延伸的通道52。通道52可以由与内饰壁40间隔开的结构50限定,以及通道52因此设置在结构50和内饰壁40之间。第一开口34可以通向通道52。通过第一开口34的流动可以夹带通道52内的流动,这反过来可以通过第二开口38吸入空气。

如图7所示,风道30可以与结构50间隔开。例如,如图所示,风道30可以设置在内饰壁40的后面。然而,如图8所示,风道30可以替代地设置在从内饰壁40偏离的结构50内。第一开口34因此可以设置在结构50中。例如,如图所示,第一开口34可以位于结构50的面向内饰壁40的一侧上。为了给风道30提供空气,连接通道53(如图8b所示)可以从风扇31延伸到结构50,并且可以在围绕车辆车厢周边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在结构50和内饰壁40之间延伸穿过通道52。图8b是一个这样的位置的剖视图,而图8a是远离这样的位置的剖视图。连接通道53可以中断通过通道52的流动,但是仅在存在连接通道并且通道52中的空气流可以围绕连接通道53流动的情况下。

参考图9,结构50可以设置在车辆车厢22的两侧,因为结构50围绕车辆车厢22的周边延伸。结构50可以引起车辆车厢的横截面积在车辆车厢的横向平面中减小。车辆车厢22内的空气流因此可以经历其可以流过的横截面积的减小。因此,流动速度在车厢的相对侧上的结构50之间可以增加。这又可以降低相对的结构50之间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的降低可以进一步帮助通风系统10将空气吸入第二开口38。这种布置因此有助于进一步引起车辆车厢22内的流动。利用图5和图6的没有偏置结构50的布置可以获得类似的益处。

参考图10,通风系统10可以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阀60,其设置在风道30中并且配置为选择性地将风道分成多个单独的风道区域301、302、303、304。每个风道区域301、302、303、304可以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的风扇311、312、313、314。相关的风扇可以引导空气流过相应的风道区域。阀60之一可以设置在每个相邻的一对风道区域之间。当特定阀60打开时,特定阀的任一侧的风道区域流体连通。相反,当特定阀60关闭时,相邻风道区域可能不是流体连通的。在图10所示的特定示例中,风道30可以被分成四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用于车辆车厢22的每个象限,然而,也可以设想其他数量的风道区域。

在图10所示的布置中,每个风道区域301、302、303、304具有与其相关的风扇311、312、313、314。然而,在图11所示的布置中,两个或更多个风道区域可以共用共同的风扇,该风扇可以布置成在两个或更多个风道区域中引起空气流动。例如,风扇31a可以向风道区域311、312中的一个或两个提供空气。同样地,风扇31b可以向风道区域303、304中的一个或两个提供空气。阀装置60a可以设置在来自风扇31a的空气与风道30相遇的地方。在所示的特定示例中,阀装置60a可以包含一对阀,其设置在来自风扇31a的空气与风道30相遇处的点的任一侧。一对阀60a可以允许空气流入相应的风道区域311、312。然而,在替代布置中,单向阀可以设置在来自风扇31a的空气与风道30相遇的点处。这样的单向阀可以配置为允许流动到风道区域311和/或风道区域302。类似的布置适用于来自风扇31b的空气与风道30相遇的(例如具有阀门装置60b)地方。在图10和11所示的任一种布置中,阀60可以设置在风道区域311、314之间,以及另一个阀60可以设置在风道区302、303之间。

通风系统10还可以包含配置为控制通风系统10的部件(例如阀60)的控制器70。例如,控制器70可以通过打开和关闭阀60中的特定阀来隔离风道区域301、302、303、304中的特定风道区域。通过这种方式,特定风扇可以向一个或多个风道区域提供空气,以及另一个风扇可以向风道区域的其他部分提供空气。如果车辆车厢22内的特定区域需要不同的空气流速或不同的空气温度,则这可能是期望的。可替代地,阀60可以是打开的,并且一个或多个风扇31可以向整个风道30提供空气。

如图10和11所示,通风系统10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配置为加热在风道30中流动的空气的加热单元80。例如,风道区域301、302、303、304的每个可以设置有相应的加热单元801、802、803、804。如图所示,加热单元80可以设置在风道30中,特别是加热单元801、802、803、804之一可以设置在相应的风道区域301、302、303、304中。在可替代的布置(未示出)中,加热单元可以设置在风道的外部,例如,设置在风扇31的上游或下游的风道的上游的通道中。加热单元80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器70并且由控制器70控制。在对于相应的风道区域存在可单独控制的加热单元的情况下,这些可以由控制器70独立控制。以这种方式,在车辆车厢22内的特定区域可以获得不同的温度。

如图10和11所示,通风系统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配置成冷却在风道30中流动的空气的空调蒸发器90。例如,风道区域301、302、303、304的每个以可设置有901、902、903、904。如图所示,蒸发器可以设置在风道30中,特别是蒸发器901、902、903、904之一可以设置在相应的风道区域301、302、303、304中。在可替代的布置(未示出)中,蒸发器可以设置在风道外部,例如设置在风扇31的上游或下游的风道的上游的通道中。蒸发器90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器70并且由控制器70控制。在对于相应的风道区域存在可单独控制的蒸发器的情况下,这些可以由控制器70独立控制。以这种方式,可以在车辆车厢22内的特定区域获得不同温度。

如上,通风系统10可以包含配置成控制通风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控制器70。例如,控制器可以控制风扇31、阀60、加热单元80、和/或空调蒸发器90中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70可以从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接收数据,温度传感器可以在车辆车厢的内部和/或外部。控制器70还可以从一个或多个用户界面接收数据,车辆的乘员可以利用用户界面输入他们期望的(例如,对于车辆车厢22的特定区域)的气候设置。

现在参考图12和13,风道30的横截面流动面积可以围绕车辆车厢22的周边变化。例如,风道30的横截面流动面积可以围绕车辆车厢的周边变化以在风道30内保持大体上恒定的压力。图12和13中所示的特定示例说明了风道30的在横向平面中围绕风道30的周边变化的尺寸。然而,还设想了垂直于图12和13中所示的横向平面的风道的尺寸可以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围绕车辆车厢的周边变化。这些尺寸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可以变化以改变风道的横截面流动面积以在风道内保持大体上恒定的压力。在图12所示的示例中,存在将来自风扇31的空气提供给风道30的单个入口32。风道30的横截面流动面积在入口的下游减小到风道30的与入口32相对的点处的最小横截面积。相比之下,在图13所示的布置中,有两个将来自风扇31a、31b的空气提供给风道30的入口32。在这种情况下,风道30的横截面积在每个入口32a、32b的下游减小到在风道30的任一侧以及在入口32a、32b之间的点处。

参考图14,风道30可以延伸穿过车辆20的车门24,特定的车门24可以打开以露出进入车辆车厢22的开口。风道的一部分30b中可以设置在特定的车门内并且可以在车辆20的横向平面中延伸穿过车门。如图14b所示,当车门处于关闭位置时,风道部分30b可以与车门的任一侧的风道部分30a、30c流体连通。阀60可以设置在车门24的任一侧的风道部分30a、30c中。当车门24打开时,控制器70可以关闭这样的阀,以便当车门处于打开位置时可以保持进入车辆车厢22的空气流。如图14b所示,当车门24处于关闭位置时,这些阀可以由控制器70打开。车门传感器可以确定车门24的位置,以及控制器70可以接收来自车门传感器的数据以确定车门是处于打开还是关闭位置。以上的第一开口34也可以延伸穿过车门24。同样地,在设置第二开口38的情况下,第二开口38也可以延伸穿过车门24。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尽管已经通过示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参考一个或多个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构造替代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