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8804发布日期:2019-04-09 22:4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物帘,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
背景技术
:汽车的行李箱与乘员仓空间一般是相通的,为避免在行驶途中,行李箱中的物品倾入乘员仓,通常需要在行李箱和乘员仓之间安装遮物帘。遮物帘的结构通常包括一个长筒形帘匣,帘匣内设置有布帘,通过弹簧的旋转扭力,布帘可以卷收在设置在帘匣中间的转轴上布帘的自由端通过帘匣上的开口伸出帘匣外,外露的部分上还连接有拉板,方便将布帘拉出帘匣,从而展开布帘以实现阻隔行李箱和乘员仓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对人身健康的关注,人们在关注汽车基本性能的同时也注重车内空气质量及嗅觉感知,2015年和2016年j.d.power新车质量调查结果显示车内异味已成为顾客抱怨的重要问题,改善车内气味至关重要。为保障顾客健康,环保部发布了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标准,将m1类车内空气质量纳入管控,对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八项有害物质浓度进行限制,但顾客抱怨的车内异味除法规规定的八项物质外,其余散发的胺类、酸类、酯类等物质也会对车内气味产生影响,控制难度大。遮物帘作为汽车上常用的部件,一般作用只是隔离行李箱,因此所用的材料都是普通的无纺布和纤维板。无纺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但是其并不具有吸附异味的作用。现在市场上有活性炭无纺布,该类无纺布采用特殊超细纤维和椰壳活性炭经过特殊工艺前处理加工而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厚度均匀,透气性好,无异味,含炭量高,活性炭颗粒不易脱落且易热压成型,可以有效吸附各种工业废气,如苯、甲醛、氨气、二硫化碳。目前尚未有报道将该类无纺布应用到车用遮物帘中。棉布是指用棉纱织成的布。普通棉布具有吸湿性、透气性好的特点。但是普通棉布不具有吸附异味的功能,目前也尚未有报道将棉布应用到车用遮物帘中。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是一种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本发明通过使用改性棉布或活性炭无纺布来制备遮物帘,来提升遮物帘的吸附异味性能,还通过改性棉布的生产方法改进,进一步改进改性棉布的吸附性能,制得吸附异味效果更好的遮物帘。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由上布帘、下布帘和纤维板组成;所述的上布帘和下布帘均为棉布;所述的棉布为多孔环糊精改性棉布、无孔环糊精改性棉布或普通棉布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的多孔改性棉布制备方法如下:(1)配制溶液1:配制0.06-0.10mol/l的二腈化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2)配制溶液2:配制β-环糊精类化合物:无机碳酸盐:水摩尔比为(3-4):(55-60):(1000-1800)的悬浊液,配制完成后,对悬浊液超声处理5-15分钟;(3)配制混合溶液;(4)将普通棉布浸没在混合溶液中,升温至80-90℃,并以(200-800)r/min的转速搅拌40-60小时;所述的普通棉布与混合溶液的重量比为1:(100-150);(5)后处理:自然降至室温后,取出棉布,用(0.8-2)mol/l的盐酸水溶液洗涤1-2次,用水浸泡20-24小时,再用甲醇浸泡20-24小时;(6)将完成后处理步骤的棉布真空干燥20-30小时,即得到多孔改性棉布。优选地,所述的无孔改性棉布制备方法如下:(1)配制溶液:将β-环糊精类化合物、二腈化合物和三乙胺水溶液在70-90℃下混合;所述的β-环糊精类化合物:二腈化合物:三乙胺水溶液的重量比为(0.8-1):(1-1.2):(0.8-1);所述三乙胺水溶液的浓度为(5-7)mol/l;(2)将棉布浸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控温在80-90℃,静置30-70分钟后,取出棉布;(3)后处理:取出的棉布用水洗涤1-2次,用四氢呋喃浸泡20-24小时,再用二氯甲烷浸泡20-24小时;(4)将完成后处理步骤的棉布真空干燥20-30小时,即得到无孔改性棉布。优选地,制备多孔改性棉布方法中所述配制混合溶液的方法如下:把溶液1直接倒入到溶液2中,随后以(200-3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5-10分钟后得到混合溶液;所述溶液1与溶液2的体积比为(5-6):1。优选地,制备多孔改性棉布方法中所述配制混合溶液的方法如下:把溶液1逐滴滴加到溶液2中,滴加速度为(0.8-1.5)ml/s,滴加的同时以(200-3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直至滴加完成,得到混合溶液;所述溶液1与溶液2的体积比为(5-6):1。优选地,制备多孔改性棉布方法中所述的无机碳酸盐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碳酸钙和碱式碳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制备多孔改性棉布方法中所述的无机碳酸盐为碳酸钠:碳酸钙重量比为(2-3):1的混合物。优选地,在制备多孔改性棉布和无孔改性棉布方法中所述的二腈化合物为四氟对苯二腈、四氯对苯二腈、对苯二腈和2-氟对苯二腈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在制备多孔改性棉布和无孔改性棉布方法中所述的β-环糊精类化合物为七(3-o-乙酰基-2,6-二-o-甲基)-β-环糊精;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遮物帘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纤维板的两面均涂上糊盒胶,每面涂抹量为300-700g/m2,将上布帘和下布帘分别粘贴在纤维板的两面,晾干即得。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各化合物cas号如下:四氢呋喃,cas号:109-99-9。二氯甲烷,cas号:75-09-2。盐酸,cas号:7647-01-0。甲醇,cas号:67-56-1。三乙胺,cas号:121-44-8。四氟对苯二腈,cas号:1835-49-0。四氯对苯二腈,cas号:1897-41-2。对苯二腈,cas号:623-26-7。2-氟对苯二腈,cas号:1897-53-6。七(3-o-乙酰基-2,6-二-o-甲基)-β-环糊精,cas号:131889-29-7。碳酸钾,cas号:584-08-7。碳酸钠,cas号:497-19-8。碳酸铯,cas号:534-17-8。碳酸钙,cas号:471-34-1。碱式碳酸铜,cas号:12069-69-1。本发明中使用的普通棉布为平纹胚布,购自清苑县梦娇纺织厂,密度39×24,克重280g/m2。本发明中使用的纤维板参照申请号为201310137631.3的中国专利中实施例3所示方法制备。本发明使用的糊盒胶为苍南县正邦粘胶剂有限公司生产的1088型水性封口胶。本发明针对现有车用遮物板功能单一的问题,采用活性炭无纺布或改性棉布代替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普通无纺布来作为车用遮物板的上帘布或下帘布。通过上述方式的技术改进后,车用遮物板具备有吸附异味的作用,使得车主不必再通过其他方式去除车内异味,不仅节约了车主的时间,还保障了乘车人员的健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仅是用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由上布帘、下布帘和纤维板组成;所述的上布帘和下布帘均为普通棉布;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按下述方法制备:将纤维板的两面均涂上糊盒胶,每面涂抹量为400g/m2,将上布帘和下布帘分别粘贴在纤维板的两面,放置48小时晾干即得。实施例2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由上布帘、下布帘和纤维板组成;所述的上布帘和下布帘均为无孔改性棉布;无孔改性棉布的制备方法如下:1)配制溶液:将4kg七(3-o-乙酰基-2,6-二-o-甲基)-β-环糊精、5kg2-氟对苯二腈和4kg6.25mol/l三乙胺水溶液放入搅拌器中,加热至80℃,以600r/min搅拌30min;(2)将100g普通棉布浸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控温在80℃,静置60分钟后,取出棉布;(3)后处理:取出的棉布用3l水洗涤1次,用15l四氢呋喃浸泡24小时,再用15l二氯甲烷浸泡24小时;(4)将完成后处理步骤的棉布在50℃/130pa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小时,即得到无孔改性棉布。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按下述方法制备:将纤维板的两面均涂上糊盒胶,每面涂抹量为400g/m2,将上布帘和下布帘分别粘贴在纤维板的两面,放置48小时晾干即得。实施例3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由上布帘、下布帘和纤维板组成;所述的上布帘和下布帘均为多孔改性棉布;多孔改性棉布的制备方法如下:(1)配制溶液1:配制10l浓度为0.08mol/l的2-氟对苯二腈的四氢呋喃溶液;(2)配制溶液2:配制1.75l七(3-o-乙酰基-2,6-二-o-甲基)-β-环糊精:碳酸钠:水摩尔比为3:55:1400的悬浊液,配制完成后,对上述悬浊液以40khz/300w的条件超声处理10分钟;(3)配制混合溶液;把10l溶液1直接倒入到1.75l溶液2中,随后以2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0分钟,得到混合溶液;(4)将100g普通棉布浸没在11.5l混合溶液中,升温至90℃,并以600r/min的转速搅拌48小时;(5)后处理:自然降至室温后,取出棉布,用3l浓度为1mol/l的盐酸水溶液洗涤1次,用15l水浸泡24小时,再用15l甲醇浸泡24小时;(6)将完成后处理步骤的棉布在50℃/130pa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小时,即得到多孔改性棉布。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按下述方法制备:将纤维板的两面均涂上糊盒胶,每面涂抹量为400g/m2,将上布帘和下布帘分别粘贴在纤维板的两面,放置48小时晾干即得。实施例4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由上布帘、下布帘和纤维板组成;所述的上布帘和下布帘均为多孔改性棉布;多孔改性棉布的制备方法如下:(1)配制溶液1:配制10l浓度为0.08mol/l的2-氟对苯二腈的四氢呋喃溶液;(2)配制溶液2:配制1.75l七(3-o-乙酰基-2,6-二-o-甲基)-β-环糊精:碳酸钠:水摩尔比为3:55:1400的悬浊液,配制完成后,对上述悬浊液以40khz/300w的条件超声处理10分钟;(3)配制混合溶液;把10l溶液1逐滴滴加到1.75l溶液2中,滴加速度为1.0ml/s,滴加的同时以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直至滴加完成,得到混合溶液;(4)将100g普通棉布浸没在11.5l混合溶液中,升温至90℃,并以600r/min的转速搅拌48小时;(5)后处理:自然降至室温后,取出棉布,用3l浓度为1mol/l的盐酸水溶液洗涤1次,用15l水浸泡24小时,再用15l甲醇浸泡24小时;(6)将完成后处理步骤的棉布在50℃/130pa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小时,即得到多孔改性棉布。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按下述方法制备:将纤维板的两面均涂上糊盒胶,每面涂抹量为400g/m2,将上布帘和下布帘分别粘贴在纤维板的两面,放置48小时晾干即得。实施例5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由上布帘、下布帘和纤维板组成;所述的上布帘和下布帘均为多孔改性棉布;多孔改性棉布的制备方法如下:(1)配制溶液1:配制10l浓度为0.08mol/l的2-氟对苯二腈的四氢呋喃溶液;(2)配制溶液2:配制1.75l七(3-o-乙酰基-2,6-二-o-甲基)-β-环糊精:碳酸钙:水摩尔比为3:55:1400的悬浊液,配制完成后,对上述悬浊液以40khz/300w的条件超声处理10分钟;(3)配制混合溶液;把10l溶液1逐滴滴加到1.75l溶液2中,滴加速度为1.0ml/s,滴加的同时以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直至滴加完成,得到混合溶液;(4)将100g普通棉布浸没在11.5l混合溶液中,升温至90℃,并以600r/min的转速搅拌48小时;(5)后处理:自然降至室温后,取出棉布,用3l浓度为1mol/l的盐酸水溶液洗涤1次,用15l水浸泡24小时,再用15l甲醇浸泡24小时;(6)将完成后处理步骤的棉布在50℃/130pa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小时,即得到多孔改性棉布。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按下述方法制备:将纤维板的两面均涂上糊盒胶,每面涂抹量为400g/m2,将上布帘和下布帘分别粘贴在纤维板的两面,放置48小时晾干即得。实施例6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由上布帘、下布帘和纤维板组成;所述的上布帘和下布帘均为多孔改性棉布;多孔改性棉布的制备方法如下:(1)配制溶液1:配制10l浓度为0.08mol/l的2-氟对苯二腈的四氢呋喃溶液;(2)配制溶液2:配制1.75l七(3-o-乙酰基-2,6-二-o-甲基)-β-环糊精:碳酸铯:水摩尔比为3:55:1400的悬浊液,配制完成后,对上述悬浊液以40khz/300w的条件超声处理10分钟;(3)配制混合溶液;把10l溶液1逐滴滴加到1.75l溶液2中,滴加速度为1.0ml/s,滴加的同时以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直至滴加完成,得到混合溶液;(4)将100g普通棉布浸没在11.5l混合溶液中,升温至90℃,并以600r/min的转速搅拌48小时;(5)后处理:自然降至室温后,取出棉布,用3l浓度为1mol/l的盐酸水溶液洗涤1次,用15l水浸泡24小时,再用15l甲醇浸泡24小时;(6)将完成后处理步骤的棉布在50℃/130pa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小时,即得到多孔改性棉布。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按下述方法制备:将纤维板的两面均涂上糊盒胶,每面涂抹量为400g/m2,将上布帘和下布帘分别粘贴在纤维板的两面,放置48小时晾干即得。实施例7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由上布帘、下布帘和纤维板组成;所述的上布帘和下布帘均为多孔改性棉布;多孔改性棉布的制备方法如下:(1)配制溶液1:配制10l浓度为0.08mol/l的2-氟对苯二腈的四氢呋喃溶液;(2)配制溶液2:配制1.75l七(3-o-乙酰基-2,6-二-o-甲基)-β-环糊精:碳酸盐:水摩尔比为3:55:1400的悬浊液,配制完成后,对上述悬浊液以40khz/300w的条件超声处理10分钟;所述的碳酸盐为碳酸铯:碳酸钙重量比为3:1的混合物;(3)配制混合溶液;把10l溶液1逐滴滴加到1.75l溶液2中,滴加速度为1.0ml/s,滴加的同时以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直至滴加完成,得到混合溶液;(4)将100g普通棉布浸没在11.5l混合溶液中,升温至90℃,并以600r/min的转速搅拌48小时;(5)后处理:自然降至室温后,取出棉布,用3l浓度为1mol/l的盐酸水溶液洗涤1次,用15l水浸泡24小时,再用15l甲醇浸泡24小时;(6)将完成后处理步骤的棉布在50℃/130pa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小时,即得到多孔改性棉布。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按下述方法制备:将纤维板的两面均涂上糊盒胶,每面涂抹量为400g/m2,将上布帘和下布帘分别粘贴在纤维板的两面,放置48小时晾干即得。实施例8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由上布帘、下布帘和纤维板组成;所述的上布帘和下布帘均为多孔改性棉布;多孔改性棉布的制备方法如下:(1)配制溶液1:配制10l浓度为0.08mol/l的2-氟对苯二腈的四氢呋喃溶液;(2)配制溶液2:配制1.75l七(3-o-乙酰基-2,6-二-o-甲基)-β-环糊精:碳酸盐:水摩尔比为3:55:1400的悬浊液,配制完成后,对上述悬浊液以40khz/300w的条件超声处理10分钟;所述的碳酸盐为碳酸钠:碳酸钙重量比为3:1的混合物;(3)配制混合溶液;把10l溶液1逐滴滴加到1.75l溶液2中,滴加速度为1.0ml/s,滴加的同时以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直至滴加完成,得到混合溶液;(4)将100g普通棉布浸没在11.5l混合溶液中,升温至90℃,并以600r/min的转速搅拌48小时;(5)后处理:自然降至室温后,取出棉布,用3l浓度为1mol/l的盐酸水溶液洗涤1次,用15l水浸泡24小时,再用15l甲醇浸泡24小时;(6)将完成后处理步骤的棉布在50℃/130pa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小时,即得到多孔改性棉布。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按下述方法制备:将纤维板的两面均涂上糊盒胶,每面涂抹量为400g/m2,将上布帘和下布帘分别粘贴在纤维板的两面,放置48小时晾干即得。对照例1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由上布帘、下布帘和纤维板组成;所述的上布帘和下布帘均为普通无纺布;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按下述方法制备:将纤维板的两面均涂上糊盒胶,每面涂抹量为400g/m2,将上布帘和下布帘分别粘贴在纤维板的两面,放置48小时晾干即得。本对照例中使用的普通无纺布为pvc无纺布,购自宁波全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照例2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由上布帘、下布帘和纤维板组成;所述的上布帘和下布帘均为活性炭无纺布;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按下述方法制备:将纤维板的两面均涂上糊盒胶,每面涂抹量为400g/m2,将上布帘和下布帘分别粘贴在纤维板的两面,放置48小时晾干即得。所述的活性炭无纺布为南通空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tb-35型活性炭无纺布,克重60g/m2。测试例1整车气味评价测试:由于车内气味随着时间推移、背景环境、日常使用等会发生变化,为准确反映本发明除异味的效果,检测车辆为20辆同款的下线10~15天的suv新车,行驶里程均低于30公里,且车内未经装潢。试验车辆置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空气质量基本恒定的环境舱中,并满足hj/t400中规定的采样技术要求,环境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50±10)%,环境气流速度≤0.3m/s,环境污染背景浓度满足甲苯≤0.02mg/m3,甲醛≤0.02mg/m3的要求,空气无异味。检测前,在室外拆除车辆内部装饰材料表面的覆盖物,如座椅保护膜、遮阳板保护膜、地毯保护膜等,熄灭发动机后推入气味评价试验舱,避免尾气排放带入新的气味污染;乘员舱进风口设置在开启状态,打开所有车门、行李厢盖板,静止放置6h;关闭受检车辆门窗和乘员舱进风口,封闭16h后进行气味评价。在车辆准备完毕的情况下,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气味员迅速进入主驾驶位置,关闭车门,正坐后轻微吸入车内散发气体,10s内给出评判结果。车辆每次接受气味评价后应密闭至少10min后再接受评价。每辆车接受5位气味员的评价,若存在评价结果相差1.5级及以上的,认为本次评价结果无效,最终评价结果取平均值并修约到0.5级,修约间隔为0.5。在完成20辆车的初始气味评价后,将车随机分成10组,每组2辆,分别放置按实施例1-8及对照例1-2制备的车用遮物帘,所有车辆在同一停车场关闭门窗和乘员舱进风口后停一周。一周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整车气味评价测试。气味评价标准和测试结果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表1气味评价标准等级评价标准1有难以忍受的气味2有强烈的干扰性气味*3有干扰性气味4有明显气味,但无干扰性5有气味,但无干扰性6无气味*干扰性气味是指存在刺鼻的气味,如酒精味、胶水味,使人感到不愉悦。表2气味评价结果由上表可知,使用改性棉布制备的车用遮物帘(实施例2-8)较普通棉布制备的车用遮物帘(实施例2)和普通无纺布制备的车用遮物帘(对照例1)有更好的除异味效果。尤其是普通棉布和普通无纺布基本没有吸收异味的效果,反而在封闭一周后气味评价值下降了,这是由于车内的一些部件会不断地释放一些有味道的气体。无孔改性棉布(实施例2)与活性炭无纺布(对照例2)制备的车用遮物帘在吸收异味方面效果相差无几,但是多孔改性无纺布(实施例3-8)的吸收效果要高于无孔改性棉布(实施例2)。在多孔改性棉布制备的车用遮物帘中,配制混合溶液是用逐滴滴加的办法配制的改性棉布(实施例4)较使用直接混合方法配制的改性棉布(实施例3)有更好的除异味效果。当在配制溶液2时使用的碳酸盐仅为碳酸钠(实施例4)或碳酸铯(实施例6)时,制备得到的车用遮物帘吸附异味效果差不多,稍好于使用的碳酸盐仅为碳酸钙的车用遮物帘(实施例5)。然而当使用复配碳酸盐的情况下,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复配效果(实施例8)远好于碳酸铯和碳酸钙(实施例7)的复配,后者的复配效果甚至较单独使用碳酸铯(实施例6)的情况下的效果还差。测试例2剥离强度测试:使用济南三泉中石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blj-c型180°剥离试验机对实施例1-6及对照例制备的车用遮物帘测试剥离强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3剥离强度测试剥离强度,n/mm实施例14.4实施例24.8实施例34.7实施例44.6实施例55.0实施例64.7实施例75.3实施例85.9对照例13.3对照例23.4由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车用遮物帘的制备方法均有良好的剥离强度,当上下帘布使用棉布(实施例1-8)时剥离强度要强于使用无纺布(对照例1-2)时的剥离强度,其中使用改性后的棉布(实施例2-8)的剥离强度要大于普通棉布(实施例1),尤其当使用了在制备过程中用到了碳酸钙作为碳酸盐的改性棉布制得的车用遮物帘(实施例5、7、8)均具有其他改性棉布制得的车用遮物帘,有更好的剥离强度,其中使用碳酸盐为碳酸钠和碳酸钙复配时制得的改性棉布制备的车用遮物帘具有最佳的剥离强度。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吸附异味的车用遮物帘。本发明采用使用改性棉布作为上下帘布,使原本不具有吸附异味功能的遮物帘具备了吸附异味的功能,并同时改进制备改性棉布的工艺,进一步提升了其吸附异味的能力,并且开发出另一种新的遮物帘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后,使用改性棉布作为上下帘布的车用遮物帘也有较高的剥离强度。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