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滑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2864发布日期:2019-05-28 21:1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辆的滑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总体上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滑动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例如用于机动车辆的内部并且包括用于促进两个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的板簧装置的滑动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代机动车辆中,为了车辆操作者和乘客的便利和/或滑动功能,在各种车辆内部部件中通常包含滑动组件。例如,位于座椅之间的中央控制台是典型的车辆附件,其包括储藏室和也用作扶手的盖子。由于座椅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调整,所以希望扶手包括滑动组件,该滑动组件允许与座椅类似地调整扶手。

在授予scheerhorn的美国专利no.6,419,314中公开的一个示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可滑动扶手的盖组件。该盖组件包括用于将手臂搁置在其上的盖子和用于可打开地覆盖隔室的底座。该盖子和底座通过u形滑动组件连接在一起,使得盖子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滑动。遗憾的是,该滑动组件包括许多部件并且结构相对复杂,增加了该组件的成本和复杂性。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成本相对较低的改进的滑动组件。此外,本公开的其他期望特征和特性将从以下结合附图和背景技术的详细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变得显而易见。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提供了用于机动车辆的滑动组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构件和与第一构件滑动地连接的第二构件。在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板簧装置,用于促进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所述第一板簧装置包括凸起接触部,在相对滑动运动期间该凸起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滑动地接合。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描述各种实施例,其中相同的(like)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滑动组件的内饰控制台的立体图;

图2a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一位置的滑动组件的从上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2b示出处于第二位置的图2a中所示的滑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2c示出处于第一位置的图2a中所示的滑动组件的从下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2d示出处于第二位置的图2a中所示的滑动组件的从下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3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分解图;

图4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第一构件的俯视图;

图5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第二构件的立体图;

图6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立体剖视图;

图7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装置的侧视图;

图8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装置的俯视图;

图9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装置的俯视图;

图10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装置的俯视图;

图11a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未压缩状态的板簧装置的剖视图;

图11b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与滑动组件的第二构件接合的板簧装置的剖视图;和

图11c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与滑动组件的第二构件接合的板簧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限制各种实施例或其应用和用途。此外,无意受前述背景技术或以下详细描述中提出的任何理论的约束。

本文考虑的各种实施例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滑动组件。本文教导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组件,其构造成例如用于安装或使用在机动车辆的内部,包括第一构件和与第一构件滑动地连接的第二构件。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板簧装置,用于促进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如本文所用,短语“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应理解为意指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二构件滑动地移动,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一构件滑动地移动,或者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对于彼此滑动地移动。第一板簧装置包括凸起接触部,在相对滑动运动期间该凸起接触部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滑动地接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有利的是,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板簧装置的滑动组件在结构和复杂性上相对简单,因此能够有效地并且以相对低的成本制造。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簧装置包括第一板簧部分,该第一板簧部分沿着第一板簧部分总长度大致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固定端延伸到第二旋转端,第二旋转端被限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凸起接触部被设置在第一固定端和第二旋转端之间。通过固定第一固定端并且通过限制第二旋转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但允许第二旋转端旋转,可以调整第一板簧部分以可预测的和一致的方式变形,使得凸起接触部以预定阻力与第一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滑动地接合,以促进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簧部分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固定端延伸的第一锥形部、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锥形部延伸的第一弯曲部、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弯曲部延伸的第一扩张部、以及在第一扩张部和第二旋转端之间延伸的第一成角度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锥形部、第一弯曲部、第一扩张部、和/或第一成角度部可被独立地调整,以允许第一板簧部分以可预测的和一致的方式变形,使得凸起接触部以预定阻力与第一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滑动地接合,以促进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扩张部包括凸起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调整第一扩张部,使得凸起接触部以预定阻力与第一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滑动地接合,以促进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簧部分具有穿过第一锥形部形成的开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开口有助于调整第一锥形部,使得凸起接触部以预定阻力与第一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滑动地接合,以促进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簧部分具有穿过第一扩张部形成的开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开口有助于调整第一扩张部,使得凸起接触部以预定阻力与第一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滑动地接合,以促进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簧部分具有穿过第一成角度部形成的并且朝向凸起接触部延伸的开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开口有助于调整第一成角度部,使得凸起接触部以预定阻力与第一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滑动地接合,以促进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簧装置包括装配部,该装配部包括主体装配部和从主体装配部延伸并装配到第一构件的装配特征。第一板簧部分的第一固定端连接到主体装配部的第一侧,并且在相对滑动运动期间凸起接触部与第二构件滑动地接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配部是用于将第一板簧装置装配到第一构件的简单且相对低成本的结构。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装配部具有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并且第一板簧装置包括第二板簧部分,第二板簧部分沿着第二板簧部分总长度大致在第二方向上从连接到主体装配部的第二侧的第三固定端延伸到第四旋转端,第四旋转端被限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二板簧部分包括附加凸起接触部,该附加凸起接触部设置在第三固定端和第四旋转端之间并且在相对滑动运动期间与第二构件滑动地接合。通过固定第三固定端并通过限制第四旋转端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但允许第四旋转端旋转,可以调整第二板簧部分以可预测的和一致的方式变形,使得该附加凸起接触部以预定阻力与第一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滑动地接合,以促进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第二板簧装置,用于促进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第二板簧装置包括附加凸起接触部,在相对滑动运动期间该附加凸起接触部与第一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滑动地接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包括具有附加凸起接触部的第二板簧装置,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基本上是平滑的。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构件具有第一横向侧部和第二横向侧部,第一横向侧部包括第一横向倾斜表面,第二横向侧部与所述第一横向侧部相对并且包括第二横向倾斜表面。第一板簧装置设置在装配于第一横向侧部的第一横向倾斜表面上,并且第二板簧装置设置在装配于第一横向侧部的第二横向倾斜表面上。在相对滑动运动期间凸起接触部和附加凸起接触部与第二构件滑动地接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板簧装置定位在第一横向倾斜表面上并将第二板簧装置定位在第二横向倾斜表面上,可以平衡由第一和第二板簧装置中的每一个提供的预定阻力,使得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基本上是平滑的。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构件具有第三横向侧部和与第三横向侧部相对的第四横向侧部。第三横向侧部包括与第一横向倾斜表面基本平行的第三横向倾斜表面,第四横向侧部包括与第二横向倾斜表面基本平行的第四横向倾斜表面。凸起接触部与第三横向倾斜表面滑动地接合,并且附加凸起接触部与第四横向倾斜表面滑动地接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使凸起接触部与第三横向倾斜表面滑动地接合并且使附加凸起接触部与第四横向倾斜表面滑动地接合,可以平衡由凸起接触部和附加凸起接触部中的每一个提供预定阻力,使得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基本上是平滑的。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横向侧部包括第一负特征,并且第四横向侧部包括第二负特征。第一负特征和第二负特征合作地配置成分别接收凸起接触部和附加凸起接触部,以将第二构件可释放地保持在相对于第一构件的止动位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这种配置在结构和复杂性上相对简单,并且允许滑动组件保持在止动位置。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簧装置由聚合物材料形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由聚合物材料形成第一板簧装置,可以采用相对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如注塑成型、压缩成型等,以形成第一板簧装置。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醚砜(pes)、聚醚醚酮(peek)和聚醚酰亚胺(pei)之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pes、peek和pei是具有优异抗蠕变性的相对耐高温的聚合物材料。已经发现,通过用这种聚合物材料形成第一板簧装置,第一板簧装置在宽温度范围内提供相对一致的弹簧力,并且相对硬,具有相对低的摩擦系数,以促进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

本文公开的滑动组件的其它优点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组件被配置为可滑动的扶手组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滑动组件配置为可滑动的扶手组件,该可滑动的扶手组件结构简单且成本相对低。

通过阅读附图以及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获得对上述滑动组件的更好理解。

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滑动组件12的内饰部件10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内饰部件10被配置为中央控制台14,该中央控制台14例如布置在车辆座椅之间并且包括储藏室16。滑动组件12被配置为可滑动的扶手18,其用作盖子,覆盖储藏室16并且可以在(由双头箭头38表示的)前后方向上调整。作为选择,滑动组件12可以包含在其他内饰部件中,例如仪表板、门板等和/或机动车辆的其他区域。

参考图1-3,滑动组件12包括滑动地连接在一起的构件20(例如,底座基板)和构件22(例如,下盖部)。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讨论的,板簧装置24和26设置在构件20和22之间,用于促进构件20和22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例如,在从收起位置25(例如,第一止动位置)到展开位置27(例如,第二止动位置)的前后方向38上,反之亦然。

参考图1和图3-6,构件22可以出于美观的原因而被装饰并且/或者作为用于支撑车辆乘员手臂的可滑动扶手18而提供舒适性。例如,滑动组件12可包括连接到构件22的上盖部28、位于上盖部28上方的泡沫垫30以及覆盖泡沫垫30和上盖部28的外罩32(例如,皮革覆盖皮、pvc覆盖皮、tpo覆盖皮等)。此外,构件20可包括装配臂34和36,用于将滑动组件12安装和/或可枢转地连接到内饰部件10的其余部分。

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讨论的,板簧装置24和26包括凸起接触部40(例如,枕部或按钮部,如半球形状的部分等,其突出以用于滑动接触),在构件20和22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期间,凸起接触部40与构件22滑动地接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装置24和26装配到构件20。特别地,构件20具有在横向侧部44和46之间延伸的底座主体部42。侧向侧部44和46沿着底座主体部42的相对侧设置并且包括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是在上升方向(由单箭头52表示)上朝向底座主体部42向内锥化的成角度表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以约35°至约55°,如约40°至约50°,例如约45°,的角度向内锥化。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讨论的,板簧装置24和26设置在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上,并且分别装配到构件20的横向侧部44和46。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构件22具有在横向侧部56和58之间延伸的主体部54。横向侧部56和58沿着主体部54的相对侧设置。如图所示,构件22的横向侧部56和58被配置为轨道,该轨道分别接收构件20的横向侧部44和46并且与其滑动地连接。这样,构件20和22可以在前后方向38上沿着横向侧部44、46、56和58相对于彼此滑动。

构件22的横向侧部56和58包括横向倾斜表面60和62。构件22的横向倾斜表面60和62分别与构件20的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间隔开并基本平行于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构件20和22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期间,板簧装置24和26的凸起接触部40在前后方向38上沿着纵向路径64或者构件22的横向倾斜表面60和62的一部分接触并滑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纵向路径64的相对端处具有形成在横向侧部56和58中的负特征66,如凹痕、孔、开口或其他孔缝。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讨论的,在沿着纵向路径64的行进结束时,负特征66接收凸起接触部40,以将构件22可释放地保持在收起位置25(例如,第一止动位置)或展开位置27(例如,第二止动位置)。

参考图3-4和图7-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装置24和26每个包括装配部68,装配部68包括主体装配部70和从主体装配部70延伸的装配特征72。装配特征72被配置成将相应的板簧装置24和26装配到构件20。如图所示,装配特征72被配置为正装配特征、扣合(snap-fit)特征等,其被接收并固定在形成于构件20的相应横向侧部44和46中的例如开口等的负装配特征74中。这样,装配部68固定地连接到构件20,从而将板簧装置24和26固定或以其它方式装配到构件2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装置24和26每个包括板簧部分76和78,板簧部分76和78从装配部68的相对侧在对应于前后方向38的大致相反方向上(由单头箭头80和单头箭头82表示)延伸。特别地,板簧部分76和78每个包括固定地连接到装配部68的相应侧的固定端84,并且沿着板簧部分的总长度在相应的相反方向80或82上(由双头箭头88表示)延伸到旋转端90。固定端84直接固定到相应的板簧装置24或26的装配部68,而旋转端90被限制在相应的相反方向80或82上移动,但具有旋转自由度以允许每个旋转端90相对于相应的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旋转。如图所示,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被布置在与侧壁92相邻的横向侧部44和46中的凹部中。板簧部分76和78被配置为使得弹簧偏置力推动旋转端90抵靠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在与侧壁92的角部中抵接。这样,通过侧壁92防止旋转端90在相应的相反方向80或82上进一步向外平移远离固定端84,但是允许旋转端90在该角部中抵靠侧壁92和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进行一定程度的旋转。

还参考图8-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部分76和78具有可变的或非均匀的形状。如图所示,板簧部分76和78每个包括在相应方向80或82上从固定端84延伸的锥形部94、在相应方向80或82上从锥形部94延伸的弯曲部96、在相应方向80或82上从弯曲部96延伸的扩张部98、以及在扩张部98和旋转端90之间延伸的成角度部100。扩张部98包括凸起接触部40的至少一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已经发现,通过将板簧部分76和78配置成具有可变的或不均匀的形状,板簧部分76和78的各部可被独立地调整,例如通过修改其几何尺寸或形状(例如,增大或减小扩张、锥形或弯曲),以允许板簧部分76和78以可预测的和一致的方式变形,使得凸起接触部40以预定阻力滑动地接合构件22,以促进构件20和22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穿过板簧部分76和78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102、104和106,以帮助调整板簧部分76和78以可预测的和一致的方式变形。开口102、104和106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圆形、多边形(例如矩形、三角形等)或任何其他孔缝形状。在一个示例中,开口102(例如,三角形开口)穿过板簧部分76和78的锥形部94形成,如图8所示。在另一个示例中,开口104穿过板簧部分76和78的扩张部98形成,如图10所示。在另一个示例中,开口106穿过板簧部分76和78的成角度部100形成,如图8-10所示。

板簧装置24和26可以由聚合物材料形成,例如,通过注塑成型工艺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装置24和26由相对耐高温蠕变的聚合物材料形成,如聚醚砜(pes)、聚醚醚酮(peek)或聚醚酰亚胺(pei)。

图11a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未压缩状态的板簧装置24的剖视图。图11b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止动位置(例如,收起位置25或展开位置27)的板簧装置24的剖视图。图11c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构件20和22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期间板簧装置24的剖视图。参考图11a-11c,如上所述,通过构件20的侧壁92防止板簧部分76和78的旋转端90在相应的相反方向80或82上向外平移远离固定端84,但是允许旋转端90抵靠侧壁92和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在角部中进行有限旋转。这与板簧部分76和78的可变的或不均匀的形状的配合一起帮助板簧部分76和78以可预测的和一致的方式变形,使得凸起接触部40以预定的阻力与构件22滑动地接合,以促进构件20和22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

特别地,成角度部100可以基于作用在凸起接触部40上的力(由单头箭头110表示)围绕旋转端90旋转(由双头箭头108表示)。在未压缩状态下,如图11a所示,力110处于标称水平并且板簧部分76和78相对松弛(例如,很小或没有变形),其中成角度部100相对于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处于相对陡峭的上升角度。在第一递增压缩状态下,如图11b所示,凸起接触部40安置在与止动位置(例如,收起位置25或展开位置27)相对应的构件22的负特征66中。在第一递增压缩状态下,力110处于中间水平,并且板簧部分76和78相应地变形,其中成角度部100相对于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处于相对中间的上升角度。在第二递增压缩状态下,如图11c所示,在相对滑动运动期间凸起接触部40沿着纵向路径64与构件22接触。在第二增量压缩状态下,力110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并且板簧部分76和78相应地变形,成角度部100相对于横向倾斜表面48和50处于相对低的上升角度。这样,当力110作用于凸起接触部40时,例如锥形部94、弯曲部96、扩张部98和成角度部100的各部以可预测的和一致的方式配合以变形或松弛。

尽管已经在本公开的以上详细描述中呈现了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存在大量变型。还应当理解,示例性实施例仅是示例,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以上详细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便路线图。应当理解,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