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双腔结构气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9518发布日期:2019-03-16 00:59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双腔结构气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气囊的气袋结构,特别是一种安装于汽车顶棚乘员侧前横梁处的汽车安全气囊双腔结构气袋。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前仪表板采用较大的显示屏,为满足汽车正面碰撞对前排乘员的保护要求,汽车正面碰撞保护的安全气囊越来越多的采用顶棚安装方案。

目前,汽车顶棚安全气囊的气袋有帘式形状气袋、l形状气袋和椅子形状气袋等,其气袋结构均为单腔结构,气袋无支撑,展开过程中发生串动现象,不能准确地展开于乘员与汽车仪表板于之间,保护不完善。在汽车顶棚安全气囊的研发过程中,针对安全气囊正面碰撞保护指标要求、顶棚气囊安装要求以及气袋的展开要求,需要研发一种对前排乘员保护效果更好的安全气囊气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对前排乘员提供良好正面保护的汽车安全气囊双腔结构气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双腔结构气袋,包括气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体为双腔结构,由气袋支撑腔和气袋保护腔构成;所述气袋支撑腔上与所述气袋保护腔相邻部位设有二个导气弱化区,所述气袋保护腔对应所述导气弱化区部位设有二个导气孔,所述气袋支撑腔的二个导气弱化区周边与所述气袋保护腔的二个导气孔周边连接,使气袋支撑腔和气袋保护腔连接成完整气袋;气袋支撑腔表面设有气体发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气体发生器和固定气袋;所述气袋保护腔上设有排气孔,用于控制气袋的内部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气袋体安装于汽车顶棚乘员侧前横梁处,所述气袋支撑腔沿汽车前风挡展开,并支撑在汽车前风挡与仪表板之间;所述气袋保护腔展开后充满在乘员与汽车仪表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气袋支撑腔的二个导气弱化区周边与所述气袋保护腔的二个导气孔周边通过缝纫或粘接方式连接。

本发明的安全气囊气袋安装于汽车顶棚的乘员侧前横梁处,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采用饼状发生器,有益效果是:

1、所述气袋支撑腔设有导气弱化区,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碰撞而使气体发生器起爆后,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首先充满气袋支撑腔,使气袋支撑腔能够沿汽车前风挡展开并支撑在汽车前风挡与汽车仪表板之间。随着气袋支撑腔内部气体压力的增大,气体冲破气袋支撑腔的导气弱化区,使气体通过气袋保护腔的导气孔进入气袋保护腔,使气袋保护腔展开并充满在乘员与汽车仪表板之间,实现气袋顺序展开的功能要求,从而实现对乘员的头部、颈部和胸部的有效保护。

2、所述气袋支撑腔的二个导气弱化区周边与气袋保护腔的二个导气孔周边连接,有利于气袋保护腔的展开稳定性。而气袋支撑腔与气袋保护腔的其他部分不连接,有利于气袋保护腔与乘员的头接触时对乘员的头部和颈部产生吸能作用,降低乘员的头部、颈部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前排乘员侧安装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气袋体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气袋支撑腔袋片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气袋保护腔袋片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的右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气袋支撑腔缝合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气袋保护腔缝合过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气袋支撑腔和气袋保护腔缝合过程示意图。

图中:1.气袋体、2.乘员、3.汽车仪表板、4.汽车前风挡、5.汽车前横梁、6.气体发生器、101.气袋支撑腔、102.气袋保护腔、101a.导气弱化区、101a.袋片、101b.导气弱化线、101c.发生器安装孔、102a.围片、102b.侧片、102c.导气孔、102d.排气孔、l.对折线、m.缝纫线线迹、n.缝纫线线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安全气囊双腔结构气袋,包括双腔结构的气袋体1。所述气袋体1由气袋支撑腔101和气袋保护腔102构成。

如图3、图7所示,气袋支撑腔101由袋片101a缝合而成。首先将所述袋片101a在对折线l处对折,然后沿缝纫线线迹m对袋片101a的周边进行缝合,形成气袋支撑腔。所述气袋支撑腔101在袋片101a上设有二条导气弱化线101b,形成二个导气弱化区101a。所述气袋支撑腔101在袋片101a上还设有发生器安装孔101c。

如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气袋保护腔102由围片102a和2个侧片102b缝合而成。首先将所述围片102a的二个a边缝合,然后将二个侧片102b的周边分别与围片102a的b边缝合,形成气袋保护腔102。在围片102a上设有二个导气孔102c,所述导气孔102c与导气弱化区101a形状一致且位置对应。所述气袋保护腔102在2个侧片102b上设计有排气孔102d。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对气袋支撑腔101和气袋保护腔102进行缝合。所述缝合处为气袋支撑腔101的二处导气弱化线101b形成的导气弱化区101a周边与气袋保护腔102的二个导气孔102c周边,见图7、图8缝纫线线迹n。使气袋支撑腔101和气袋保护腔102缝合成完整气袋。

如图9所示,气袋支撑腔101与气袋保护腔102之间的缝合可以在气袋支撑腔101与气袋保护腔102缝合前进行缝合。所述的缝合方式为:首先沿缝纫线线迹n对袋片101a和围片102a进行缝合,然后再按前面的气袋支撑腔101和气袋保护腔102的缝合方法分别缝合成气袋支撑腔101和气袋保护腔102,形成完整气袋。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安装于汽车顶棚乘员侧前横梁5处的该汽车安全气囊双腔结构气袋。由于所述气袋支撑腔101设有导气弱化线101b,在气体发生器6起爆后,气体发生器6产生的气体首先充满气袋支撑腔101,使气袋支撑腔101沿汽车前风挡4展开并支撑在汽车前风挡4与汽车仪表板3之间。随着气袋支撑腔101内部气体压力的增大,气体冲破气袋支撑腔1的导气弱化线101b,使气体通过气袋保护腔102的导气孔102c进入气袋保护腔102,使气袋保护腔102展开并充满在乘员2与汽车仪表板3之间,实现气袋体的顺序展开的功能要求,从而实现对乘员2的头部、颈部和胸部的有效保护。

所述气袋支撑腔101的二个导气弱化线101b周边与气袋保护腔102的2个导气孔102c周边缝合(或粘接方式)连接,有利于气袋保护腔102的展开稳定性。而气袋支撑腔101与气袋保护腔102的其他部分不连接,有利于气袋保护腔102与乘员2的头接触时对乘员2的头部和颈部产生吸能作用,降低乘员2的头部和颈部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气袋支撑腔的二个导气弱化区周边与所述气袋保护腔的二个导气孔周边通过缝纫连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双腔结构气袋,包括双腔结构的气袋体,所述气袋体由气袋支撑腔和气袋保护腔构成;所述气袋支撑腔上与所述气袋保护腔相邻部位设有二个导气弱化区,所述气袋保护腔对应所述导气弱化区部位设有二个导气孔,所述气袋支撑腔的二个导气弱化区周边与气袋保护腔的二个导气孔周边连接,使气袋支撑腔和气袋保护腔连接成完整气袋;气袋支撑腔表面设有气体发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气体发生器和固定气袋;所述气袋保护腔上设有排气孔,用于控制气袋的内部压力。本发明可实现气袋顺序展开的功能要求,从而实现对乘员的头部、颈部和胸部的有效保护;有利于气袋保护腔与乘员的头接触时对乘员的头部和颈部产生吸能作用,降低乘员的头部、颈部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王修权;梁韫;王明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30
技术公布日:2019.0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