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汽车泡水的汽车保护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7846发布日期:2018-08-24 19:23阅读:13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防止汽车泡水的汽车保护筏,属于汽车保护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水土保持工作不确实及排水疏洪设计不良,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每逢大雨或台风来临时,经常会发生淹水的现象,造成住宅及商家的积水不退及物品泡水损坏的问题,已造成许多居住于较低洼地区人们的恶梦,其中,因为汽车泡水后,将会造成引擎、电力系统及内装的严重损坏,特别是经常会发生预期以外的淹水状况,造成汽车泡水的问题,因此如何寻找一种可以有效防止汽车发生泡水的方式,已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01266132.5的一种可防止汽车泡水的汽车保护筏,其主要由一可铺设于汽车底盘下方的可充气式连结部及二分别连结于连结部侧边而可邻靠于汽车旁侧的可充气式气舱所组成,并于保护筏的适当位置设有充气装置及固定用牵系件,组构成一种可以充气铺设结合于汽车底盘下方的汽车保护筏,当汽车停放的地方发生淹水,利用保护筏的浮力可以让汽车随着水位而升高,但是该现有技术采用充气式气舱进行充气,气舱的存在影响汽车的进退,造成使用车时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汽车泡水的汽车保护筏,以解决的现有技术采用充气式气舱进行充气,气舱的存在影响汽车的进退,造成使用车时的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防止汽车泡水的汽车保护筏,其结构包括减震板、支撑架、充气垫、连接带、保护套、拉环、底座、连接圆环、充气管道、可拆卸充气装置、固定板,所述减震板的下表面与固定板的上表面相黏合,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与充气垫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保护套的上表面与充气垫的下表面相黏合,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安装于拉环上,所述拉环的底端与底座正表面相焊接,所述连接圆环的内表面与充气管道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充气管道的一端嵌入安装于可拆卸充气装置的左端,所述可拆卸充气装置包括手轮、旋转轴、密封套件、充气阀接胶管、充气阀体、蓄能充气阀、蓄能接头、外壳体、压力表、连接螺帽,所述手轮的下表面与旋转轴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与连接螺帽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嵌入安装于密封套件的内部,所述密封套件的底端与蓄能充气阀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密封套件嵌入安装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充气阀接胶管的右端与充气阀体的左端相接通,所述充气阀体的右端嵌入安装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蓄能充气阀,所述蓄能接头的顶端嵌入安装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连接螺帽的下表面与外壳体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压力表的左端嵌入安装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压力表的左端与蓄能充气阀相连接,所述充气阀体的右端与蓄能充气阀相接通,所述充气管道的右端与充气阀接胶管的左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板的两端与支撑架的内侧面相黏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与支撑架的内侧面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后表面与充气垫的正表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拉环为铁制成,铁具有硬度大和延展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长为30cm,宽为5cm,高为3.5c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汽车泡水的汽车保护筏,结构上设有可拆卸充气装置,在使用该汽车保护筏时,通过充气管道对充气垫的充气作用,使得汽车在水位涨高时不受到水的浸泡,在此通过手轮来控制旋转轴的状态,以此控制蓄能充气阀的开闭,经过蓄能接头与蓄能器相连接,对充气阀体进行充气或者放气,最后通过与充气阀接胶管相连接的充气管道来控制充气垫的状态,压力表更好地观察气体压力来判断气体是否足够,这样通过可拆卸充气装置,只需在开始与结束时使用,无需占用到汽车行进道路,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汽车泡水的汽车保护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充气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减震板-1、支撑架-2、充气垫-3、连接带-4、保护套-5、拉环-6、底座-7、连接圆环-8、充气管道-9、可拆卸充气装置-10、固定板-11、手轮-1001、旋转轴-1002、密封套件-1003、充气阀接胶管-1004、充气阀体-1005、蓄能充气阀-1006、蓄能接头-1007、外壳体-1008、压力表-1009、连接螺帽-10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止汽车泡水的汽车保护筏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减震板1、支撑架2、充气垫3、连接带4、保护套5、拉环6、底座7、连接圆环8、充气管道9、可拆卸充气装置10、固定板11,所述减震板1的下表面与固定板11的上表面相黏合,所述支撑架2的下表面与充气垫3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保护套5的上表面与充气垫3的下表面相黏合,所述连接带4的两端安装于拉环6上,所述拉环6的底端与底座7正表面相焊接,所述连接圆环8的内表面与充气管道9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充气管道9的一端嵌入安装于可拆卸充气装置10的左端,所述可拆卸充气装置10包括手轮1001、旋转轴1002、密封套件1003、充气阀接胶管1004、充气阀体1005、蓄能充气阀1006、蓄能接头1007、外壳体1008、压力表1009、连接螺帽1010,所述手轮1001的下表面与旋转轴1002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旋转轴1002的外表面与连接螺帽1010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旋转轴1002的底端嵌入安装于密封套件1003的内部,所述密封套件1003的底端与蓄能充气阀1006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密封套件1003嵌入安装于外壳体1008的内部,所述充气阀接胶管1004的右端与充气阀体1005的左端相接通,所述充气阀体1005的右端嵌入安装于外壳体1008的内部,所述外壳体1008的内部设有蓄能充气阀1006,所述蓄能接头1007的顶端嵌入安装于外壳体1008的内部,所述连接螺帽1010的下表面与外壳体1008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压力表1009的左端嵌入安装于外壳体1008的内部,所述压力表1009的左端与蓄能充气阀1006相连接,所述充气阀体1005的右端与蓄能充气阀1006相接通,所述充气管道9的右端与充气阀接胶管1004的左端相连接,所述减震板1的两端与支撑架2的内侧面相黏,所述固定板11的两端与支撑架2的内侧面相焊接,所述底座7的后表面与充气垫3的正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板1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拉环6为铁制成,铁具有硬度大和延展性好,所述固定板11长为30cm,宽为5cm,高为3.5cm。

本专利所说的压力表1009是指以弹性元件为敏感元件,测量并指示高于环境压力的仪表,应用极为普遍,它几乎遍及所有的工业流程和科研领域,在热力管网、油气传输、供水供气系统、车辆维修保养厂店等领域随处可见,尤其在工业过程控制与技术测量过程中,由于机械式压力表的弹性敏感元件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以及生产方便等特性,使得机械式压力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所述螺帽1010就是螺母,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用的一种元件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等几大类型。

在进行使用时,结构上设有可拆卸充气装置10,在使用该汽车保护筏时,通过充气管道9对充气垫3的充气作用,使得汽车在水位涨高时不受到水的浸泡,在此通过手轮1001来控制旋转轴1002的状态,以此控制蓄能充气阀1006的开闭,经过蓄能接头1007与蓄能器相连接,对充气阀体1005进行充气或者放气,最后通过与充气阀接胶管1004相连接的充气管道9来控制充气垫3的状态,压力表1009更好地观察气体压力来判断气体是否足够。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充气式气舱进行充气,气舱的存在影响汽车的进退,造成使用车时的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可拆卸充气装置,在使用该汽车保护筏时,通过充气管道对充气垫的充气作用,使得汽车在水位涨高时不受到水的浸泡,在此通过手轮来控制旋转轴的状态,以此控制蓄能充气阀的开闭,经过蓄能接头与蓄能器相连接,对充气阀体进行充气或者放气,最后通过与充气阀接胶管相连接的充气管道来控制充气垫的状态,压力表更好地观察气体压力来判断气体是否足够,这样通过可拆卸充气装置,只需在开始与结束时使用,无需占用到汽车行进道路,提高装置的便捷性,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可拆卸充气装置10包括手轮1001、旋转轴1002、密封套件1003、充气阀接胶管1004、充气阀体1005、蓄能充气阀1006、蓄能接头1007、外壳体1008、压力表1009、连接螺帽1010,所述手轮1001的下表面与旋转轴1002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旋转轴1002的外表面与连接螺帽1010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旋转轴1002的底端嵌入安装于密封套件1003的内部,所述密封套件1003的底端与蓄能充气阀1006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密封套件1003嵌入安装于外壳体1008的内部,所述充气阀接胶管1004的右端与充气阀体1005的左端相接通,所述充气阀体1005的右端嵌入安装于外壳体1008的内部,所述外壳体1008的内部设有蓄能充气阀1006,所述蓄能接头1007的顶端嵌入安装于外壳体1008的内部,所述连接螺帽1010的下表面与外壳体1008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压力表1009的左端嵌入安装于外壳体1008的内部,所述压力表1009的左端与蓄能充气阀1006相连接,所述充气阀体1005的右端与蓄能充气阀1006相接通,所述充气管道9的右端与充气阀接胶管1004的左端相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