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2869发布日期:2018-09-14 23:00阅读:14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了一种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使用越来越广泛,充电汽车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就营运而生了为充电汽车充电的充电桩,随着充电桩越来越多,虽然方便了电动汽车的充电,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结构复杂、造价高、管理成本高等,而且不利于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管理成本高不利于管理等缺点,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包括控制终端、联网开关、若干个充电桩、管理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管理模块包括加盟商申请模块、加盟商管理模块和网点管理模块,所述联网开关连接交流供电电缆,所述联网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充电桩,所述充电桩设置在多个网点,所述网点管理模块和所述网点相互对应,所述联网开关中设有缓存模块,所述管理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终端中,所述控制终端和所述充电桩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所述联网开关的关断,进而控制充电桩进行充电;

所述加盟商申请模块,用于收集加盟商信息;

所述加盟商管理模块,用于对加盟商信息进行管理;

所述网点管理模块,用于对网点进行管理,并根据加盟商信息对加盟商添加相应的网点;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对每个充电桩进行管理以及对加盟商申请模块收集的加盟商信息进行管理;

所述缓存模块,用于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指令并使联网开关执行和控制终端进行绑定或解绑动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联网开关包括壳体和工作电路,所述工作电路包括输入端、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电路保护模块、指示模块、电量统计模块、WIFI模块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交流供电电缆,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桩,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电路保护模块、显示模块、电量统计模块和WIFI模块。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芯片,其型号为SY50282。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WIFI模块包括WIFI芯片,其型号为WTIPB-WIFI。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量统计模块包括计量芯片,其型号为PRM01。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联网开关为WIFI控制盒,所述WIFI控制盒上设有复位按钮,所述复位按钮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有识别模块、显示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充电转换模块、熔断器和继电器,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识别模块、显示模块和充电转换模块。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支付模块和计费模块,所述支付模块和计费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

所述计费模块对所用充电电量进行计算并得到费用,所述支付模块用于收取费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充电桩还设有GPS模块,所述GPS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控制GPS模块显示充电桩所在网点的位置信息。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缓存模块进行实时查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终端、联网开关和充电桩相互结合,并添加了管理模块,能使整个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实现加盟商功能,便于推广普及;设有GPS模块,可地图定位,操作方便;充电过程工作人员无需人工干预,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安装配网添加后,全程由用户自行简单操作,无需人工成本;整体来讲,对充电桩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2是充电桩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3是联网开关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联网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控制终端;2、联网开关;3、缓存模块;4、充电桩;5、管理模块;6、通信模块;51、加盟商申请模块;52、加盟商管理模块;53、网点管理模块;21、壳体;22、输入端;23、电源模块;24、控制模块;25、电路保护模块;26、指示模块;27、电量统计模块;28、WIFI模块;29、输出端;20、复位按钮;201、螺丝固定孔;41、识别模块;42、显示模块;43、充电控制模块;44、充电转换模块;45、熔断器;46、继电器;47、支付模块;48、电量统计模块;49、计费模块;40、GPS模块;7、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终端1、联网开关2、缓存模块3、若干个充电桩4、管理模块5和通信模块6,所述管理模块5包括加盟商申请模块51、加盟商管理模块52和网点管理模块53,所述联网开关2的输入端连接交流供电电缆,所述联网开关2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桩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桩4设置在多个网点,所述网点管理模块53和所述网点相互对应,也就是说,有几个网点,方便管理网点,就设置几个网点管理模块53,缓存模块3设置在联网开关2中,所述管理模块5设置在所述控制终端1中,所述控制终端1和所述充电桩4通过所述通信模块6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终端1,用于控制所述联网开关2的关断,进而控制充电桩4进行充电;所述加盟商申请模块51,用于收集加盟商信息;所述加盟商管理模块52,用于对加盟商信息进行管理;所述网点管理模块53,用于对网点进行管理,并根据加盟商信息对加盟商添加相应的网点;所述管理模块5,用于对每个充电桩4进行管理以及对加盟商申请模块收集的加盟商信息进行管理;所述缓存模块3,用于接收控制终端1发送的指令并与控制终端1进行绑定或解绑动作。

通过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这些结构,就能实现充电桩系统加盟商功能,便于推广普及,这样,不仅方便管理,还能让更多的用户加入到该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中。

更具体地,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联网开关2包括壳体21和工作电路,所述工作电路包括输入端22、电源模块23、控制模块24、电路保护模块25、指示模块26、电量统计模块27、WIFI模块28和输出端29,所述输入端22连接交流供电电缆,所述输出端29连接所述充电桩4,更具体的,其实是输出端29连接充电桩4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24分别连接电源模块23、电路保护模块25、指示模块26、电量统计模块27和WIFI模块28。在此,电路保护模块25为继电器及其外围电路,由于是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更具体地,所述电源模块23包括电源芯片,其型号为SY50282。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替换成其他型号的电源芯片,在此不再赘述。而整个电源模块其实是采用现有的电源模块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此也不再赘述。

所述WIFI模块28包括WIFI芯片,其型号为WTIPB-WIFI。于其他实施例中,WIFI模块28可以用其他芯片代替,由于WIFI模块28是现有技术就可以实现的,并且,基于WIFI芯片搭建的外围电路也很常规,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量统计模块27包括计量芯片,其型号为PRM01。电量统计模块27是对联网开关2控制的设备的使用电量进行统计,并且可以实时显示在控制终端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网开关2为WIFI控制盒,所述WIFI控制盒上设有复位按钮20,所述复位按钮20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4。在此,控制终端1和联网开关2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通过WIFI模块28实现的。更进一步地,控制终端1通过控制联网开关2的关闭之后再进一步控制充电桩4,因为,联网开关2在此作为充电桩4的开关,控制在充电桩4的使用,这样,实现了控制终端1控制联网开关2再控制充电桩4的一系列动作。为了能更方便的固定WIFI控制盒,在WIFI控制盒上设有螺丝固定孔201,通过螺丝固定孔201可以将WIFI控制盒固定在想固定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中,为了能更好的控制充电桩4,在此,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桩4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有识别模块41、显示模块42、充电控制模块43、充电转换模块44、熔断器45和继电器46,所述充电控制模块43分别连接所述识别模块41、显示模块42和充电转换模块44。为了能更方便的使用充电桩4,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块42为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所述触摸屏,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并显示支付信息和充电桩信息。

为了方便结算充电时所使用的金额和时间,所述充电桩4还包括支付模块47和计费模块49,所述支付模块47和计费模块49分别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43;计费模块49对所用充电电量进行计算并得到费用,所述支付模块47用于收取费用。

为了能更方便的管理充电桩4,能清楚的了解到充电桩4所处的网点,在所述充电桩4还设有GPS模块40,所述GPS模块40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43,所述充电控制模块43控制GPS模块40显示充电桩所在网点的位置信息。

更具体地,为了方便实时的了解充电桩4的情况,所述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7,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7可以实现对所述缓存模块3进行实时查看,这样,就能实时了解到充电桩4和控制终端1存在绑定或解绑动作。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