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智能型电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9013发布日期:2018-10-23 16:5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用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智能型电动支架。



背景技术:

手机支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样式多种多样,尤其是车载手机支架可以将手机固定在车上,方便驾驶员通过手机查看信息。目前市面上的车载手机支架多需要通过手动撑开,然后将手机放进去夹紧,这类手机支架需要较多的操作才能实现手机的取放,自动化程度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自动复位的手机支架,但是这类手机支架通常需要多个部件的配合才能实现支架自动夹紧和复位,结构复杂,增加了手机支架的生产成本。而且,现在手机支架多需要采用手动方式放置手机,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电动支架应运而生,但目前的电动支架缺少必要的限位和自动开闭功能,智能化程度低。因此,应针对现有手机支架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使手机支架的应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智能型电动支架,其通过于支架中设置电机和控制模块使支架对电子设备的夹紧或松开操作更加智能化,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智能型电动支架,包括有基座、可活动式安装于基座上的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撑部和用于驱动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夹紧或松开电子设备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控制模块,该左夹持臂、右夹持臂、支撑部和基座之间围构形成可供放置不同体积电子设备的放置区,并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伸出基座外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和电子设备侧边缘接触以固定电子设备的限位部;该驱动机构安装于基座中,其包括有电机和联动组件,上述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通过联动组件与电机相连;该控制模块位于基座中,其包括有PCB板、设置于PCB板上的控制器、用于启动电机正反转的启动开关、用于防止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运动过量导致损坏的极限开关以及用于使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在运动过程中触碰到电子设备两侧壁即停止的触碰开关,该PCB板上设置有电源接口,该极限开关包括有防止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彼此向两侧运动过量张开极限开关和防止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彼此向中间靠拢过量的夹紧极限开关,该触碰开关设置于上述其中一限位部或两限位部上;并且该启动开关、极限开关和触碰开关分别与上述控制器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启动开关为按钮式开关或可通过感测手势控制电机启动、停止的感应式开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张开极限开关和夹紧极限开关位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运动轨迹上,且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可分离式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中设置有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可上下活动式安装于基座上,并与上述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相连,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随支撑部的上下运动夹紧或松开电子设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张开极限开关和夹紧极限开关位于支撑部上下运动轨迹上,且与支撑部可分离式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有蜗杆、蜗轮、竖向设置于支撑部上的竖向齿条、横向设置于左夹持臂上的左齿条以及横向设置于右夹持臂上的右齿条,上述电机竖向安装于基座内部,蜗杆安装于电机轴端,蜗轮安装于基座内,蜗杆与蜗轮相啮合,并于蜗轮上叠加设置有一直齿轮;该支撑部位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下方,于支撑部上设置有一竖向的镂空槽,竖向齿条设置于该镂空槽一侧边缘上,上述直齿轮穿过镂空槽与竖向齿条相啮合,并上述左齿条和右齿条啮合于直齿轮上下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内对应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分别横向设置有用于避免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对电子设备产生刚性碰撞的两弹簧,该两弹簧分别对应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相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有蜗杆、蜗轮、竖向设置于支撑部前后侧壁上的两连接柱和设置于支撑部下端的竖向齿条、设置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上的连接滑槽,上述电机横向安装于基座内部,蜗杆安装于电机轴端,蜗轮安装于基座内,蜗杆与蜗轮相啮合,并于蜗轮上叠加设置有一直齿轮;该支撑部位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之间,竖向齿条设置于支撑部一侧边缘上,上述直齿轮与竖向齿条相啮合;该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上分别设置有呈八字形分布的枢接部和连接部,该枢接部可转动式与基座连接,上述连接滑槽设置于连接部上,支撑部上的两连接柱对应插置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上连接滑槽中;并于支撑部下端设置有一镂空槽,于该镂空槽中安装有一用于缓冲的弹簧,该弹簧下端抵接于基座上,顶端与镂空槽内壁上端相抵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有蜗杆、蜗轮、竖向设置于支撑部上端的两连接柱和设置于支撑部下端的竖向齿条、设置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上的斜向滑槽,上述电机横向安装于基座内部,蜗杆安装于电机轴端,蜗轮安装于基座内,蜗杆与蜗轮相啮合,并于蜗轮上叠加设置有一直齿轮;该支撑部位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下方,竖向齿条设置于支撑部一侧边缘上,上述直齿轮与竖向齿条相啮合;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分别可横向滑动式安装于基座上,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上的斜向滑槽彼此组合呈八字形,支撑部上的连接柱可滑动式对应插置于两斜向滑槽中;并于支撑部顶部与基座上端之间连接有一弹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支架中设置电机和控制模块使支架可以采用电动方式控制放置区的开闭;并于支架中设置了多个开关进行辅助控制,使支架对电子设备的夹紧或松开更加灵活,使支架的操作更加智能,用户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该支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巧,易于包装运输。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方式支架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方式支架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方式支架另一视角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方式支架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方式支架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方式支架另一视角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方式支架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方式支架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方式支架另一视角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基座 11、上壳体

12、下壳体 13、固定座

14、横向滑槽 20、左夹持臂

21、限位部 22、枢接部

23、连接部 30、右夹持臂

31、限位部 32、枢接部

33、连接部 40、支撑部

41、镂空槽 50、驱动机构

51、电机 52、联动组件

521、蜗杆 522、涡轮

5221、直齿轮 523、竖向齿条

524、左齿条 525、右齿条

526、弹簧 527、连接柱

528、连接滑槽 529、斜向滑槽

60、控制模块 61、PCB板

611、电源接口 62、控制器

63、启动开关 64、极限开关

641、张开极限开关 642、夹紧极限开关

65、触碰开关 70、无线充电模块

80、放置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智能型电动支架,包括有基座10、左夹持臂20、右夹持臂30、支撑部40和驱动机构50以及控制模块60,其中:

该基座10包括彼此扣合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于下壳体12背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架的固定座13;并于基座10中设置有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模块70。

该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可活动式安装于基座10上,并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伸出基座10外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和电子设备侧边缘接触以固定电子设备的限位部21、31;该支撑部40用于支撑放置的电子设备,其可以直接由基座10下端向前弯折形成L状或者于基座10下端向前凸伸设置一限位挡块,也可以采用可上下滑动的支撑臂代替;该左夹持臂20、右夹持臂30、支撑部40和基座10之间围构形成可供放置不同体积电子设备的放置区80。

该驱动机构50用于驱动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夹紧或松开电子设备,其安装于基座10中,包括有电机51和联动组件52,上述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通过联动组件52与电机51相连。

该控制模块60用于控制驱动机构50的运转,其位于基座10中,包括有PCB板61、设置于PCB板61上的控制器62、用于启动电机51正反转的启动开关63、用于防止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运动过量导致损坏的极限开关64以及用于使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在运动过程中触碰到电子设备两侧壁即停止的触碰开关65,该控制器62内部存储有上述各开关的相互逻辑关系程序,用于控制各开关的协同工作;该启动开关63、极限开关64和触碰开关65分别与上述控制器62相连;该PCB板61上设置有电源接口611,该电源接口611可以为USB接口或其它通用接口。

该启动开关63为按钮式开关(可以通过手动按下按钮使电机启动或停止,需说明的是:当支架放置区80处于打开状态时,按下按钮,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将彼此合拢;当支架放置区80处于闭合或夹紧手机状态时,按下按钮,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将彼此分离)或可通过感测手势控制电机启动、停止的感应式开关(为红外线感应式开关,使用者将手处于支架侧部或正前方,感应式开关将触发,其工作原理与上述按钮式开关相同)。

该极限开关64包括有防止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彼此向两侧运动过量张开极限开关641和防止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彼此向中间靠拢过量的夹紧极限开关642(主要针对支架上未放置手机的状态和松开手机时的状态);该极限开关64的位置设计可以有以下几种:1、张开极限开关641和夹紧极限开关642均设置于基座10内部并位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的运动轨迹上,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在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将触发极限开关64,电机51将停止,支架处于静止状态;2、在支撑部40为可竖向滑动并带动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运动的支撑臂时,极限开关64可以设置在支撑部40上下运动轨迹上,支撑部40上下运动到极限位置(即左右夹持臂也同时到达极限位置)触发极限开关64,电机51停止,支架处于静止状态。

该触碰开关65设置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之限位部21、31之一上或者于两限位部21、31上均设置触碰开关65,触碰开关65主要用于适应不同宽度的手机,做到即时反应,停止电机51的操作,具体是手机位于放置区80中后,电机51运转带动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夹紧手机,此时手机两侧边缘触发触碰开关65,电机51停止,支架处于夹紧手机状态。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支撑部40为可于基座10中上下滑动的支撑臂,该支撑臂通过联动组件52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相连,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随支撑臂的上下运动夹紧或松开电子设备;于本实施方式中,张开极限开关641和夹紧极限开关642均设置于PCB板61上并位于支撑臂上下运动轨迹上,支撑臂上下滑动时会触碰到极限开关64。本实施方式中,联动组件52包括有蜗杆521、蜗轮522、竖向设置于支撑部40上的竖向齿条523、横向设置于左夹持臂20上的左齿条524以及横向设置于右夹持臂30上的右齿条525,上述电机51竖向安装于基座10内部,蜗杆521安装于电机521轴端,蜗轮522安装于基座10内,蜗杆521与蜗轮522相啮合,并于蜗轮522上叠加设置有一直齿轮5221;该支撑部40位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下方,于支撑部40上设置有一竖向的镂空槽41,竖向齿条423设置于该镂空槽41一侧边缘上,上述直齿轮5221穿过镂空槽41与竖向齿条523相啮合,并上述左齿条524和右齿条525啮合于直齿轮5221上下两侧;于基座10内对应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分别横向设置有用于避免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对电子设备产生刚性碰撞的两弹簧526,该两弹簧526分别对应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相接触。

工作原理如下:电机51带动蜗杆521、蜗轮522联动,蜗轮522上的直齿轮5221带动竖向齿条523、左齿条524和右齿条525联动,竖向齿条523向下移动过程中,左齿条524、右齿条525将彼此横向平行滑动靠拢夹紧手机,弹簧526可以对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的运动做缓冲,避免刚性碰撞(电机51的扭矩足以克服弹簧526的弹力),竖向齿条523向下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将触发夹紧极限开关642,电机51停止,支架静止;反之,竖向齿条523向上移动过程中,左齿条524、右齿条525将彼此横向平行滑动分离松开手机,竖向齿条523向上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将触发张开极限开关642,电机51停止,支架静止,可取出手机。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支撑部40为可于基座10中上下滑动的支撑臂,该支撑臂通过联动组件52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相连,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随支撑臂的上下运动夹紧或松开电子设备;于本实施方式中,张开极限开关641和夹紧极限开关642均设置于PCB板61上,并位于支撑部40上下运动轨迹上,支撑部40上下滑动时会触碰到极限开关64。本实施方式中,联动组件52包括有蜗杆521、蜗轮522、竖向设置于支撑部40前后侧壁上的两连接柱527和设置于支撑部40下端的竖向齿条523、设置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上的连接滑槽528,上述电机51横向安装于基座10内部,蜗杆521安装于电机51轴端,蜗轮522安装于基座10内,蜗杆521与蜗轮522相啮合,并于蜗轮522上叠加设置有一直齿轮5221;该支撑部40位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之间,竖向齿条523设置于支撑部40一侧边缘上,上述直齿轮5221与竖向齿条523相啮合;该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上分别设置有呈八字形分布的枢接部22、32和连接部23、33,该枢接部22、32可转动式与基座10连接,上述连接滑槽528设置于连接部23、33上,支撑部40上的两连接柱527对应插置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上连接滑槽528中;并于支撑部40下端设置有一镂空槽41,于该镂空槽41中安装有一用于缓冲的弹簧526,该弹簧526下端抵接于基座10上,顶端与镂空槽41内壁上端相抵触。

工作原理如下:电机51带动蜗杆521、蜗轮522联动,蜗轮522上的直齿轮5221带动竖向齿条523移动,支撑臂克服弹簧526弹力向下移动过程中,其上端的连接柱527将带动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分别绕枢接部22、32向中间转动夹持手机,在支撑臂向下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将触碰到夹紧极限开关642,电机51停止,支架静止;反之,支撑臂在弹簧526复位弹力和电机51驱动作用下向上移动过程中,其上端的连接柱527将推动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分别绕枢接部22、32向两侧转动松开手机,在支撑臂向上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将触碰到张开极限开关641,电机51停止,支架静止,可以取出手机。

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支撑部40为可于基座10中上下滑动的支撑臂,该支撑臂通过联动组件52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相连,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随支撑臂的上下运动夹紧或松开电子设备;于本实施方式中,张开极限开关641和夹紧极限开关642均设置于PCB板61上,并位于左夹持臂20运动轨迹上(也可位于右夹持臂30运动轨迹上或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两个运动轨迹上),左夹持臂20横向滑动时会触碰到极限开关64。本实施方式中,联动组件52包括有蜗杆521、蜗轮522、竖向设置于支撑部40上端的两连接柱527和设置于支撑部40下端的竖向齿条523、设置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上的斜向滑槽529,上述电机51横向安装于基座10内部,蜗杆521安装于电机51轴端,蜗轮522安装于基座10内,蜗杆521与蜗轮522相啮合,并于蜗轮522上叠加设置有一直齿轮5221;该支撑部40位于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下方,竖向齿条523设置于支撑部40一侧边缘上,上述直齿轮5221与竖向齿条523相啮合;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分别可横向滑动式安装于基座10上,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上的斜向滑槽529彼此组合呈八字形,支撑部40上的连接柱527可滑动式对应插置于两斜向滑槽529中;并于支撑部40顶部与基座10上端之间连接有一用于缓冲的弹簧526。

工作原理如下:电机51带动蜗杆521、蜗轮522联动,蜗轮522上的直齿轮5221带动竖向齿条523移动,支撑臂克服弹簧526拉力向下移动过程中,其上端的连接柱527将通过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上的斜向滑槽529带动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向中间靠拢夹紧手机(连接柱527沿斜向滑槽529滑动将迫使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沿基座10内横向滑槽14彼此靠拢),在左夹持臂20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将触碰到夹紧极限开关642(此时的夹紧极限开关642与触碰开关65功能相同,都是使电机51停止,但是夹紧极限开关642还能够在支架未放置手机时,防止左右夹持臂过度靠拢的情形发生),电机51停止,支架静止;反之,支撑臂在弹簧526复位拉力和电机51驱动作用下向上移动过程中,其上端的连接柱527将推动左夹持臂20和右夹持臂30向基座10两侧分离而松开手机,在支撑臂向上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将触碰到张开极限开关641,电机51停止,支架静止,可以取出手机。

另外于第三实施方式中,基座10内部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70;同理,第一、二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加入无线充电模块70。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于支架中设置电机和控制模块使支架可以采用电动方式控制放置区的开闭;并于支架中设置了多个开关进行辅助控制,使支架对电子设备的夹紧或松开更加灵活,使支架的操作更加智能,用户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该支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巧,易于包装运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