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自移动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0316发布日期:2019-01-05 00: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行走轮结构,包括:行走轮本体(100)、端盖(200)和支架(400),所述行走轮本体内部设有空腔(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插设在所述空腔内,与所述行走轮本体形成行走轮轮体,所述行走轮轮体的外侧两端嵌设在所述支架上,使行走轮轮体以外侧两端嵌设点的连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支架旋转;所述端盖的设置数量至少为一个,端盖的内侧端与弹性伸缩机构相抵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00)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盖的内侧端分别沿所述行走轮本体(100)的左、右两侧相对插设在所述空腔(101)内形成行走轮轮体,所述内侧端之间通过弹性伸缩机构相抵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本体(100)的空腔(101)内壁上设有卡扣(110),所述端盖(200)的内侧端的外周面上对应开设有卡扣位(210);

当两个所述端盖的内侧端分别沿所述行走轮本体的左、右两侧相对插设到所述空腔内时,所述卡扣嵌设在所述卡扣位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0)为凸设于所述空腔(101)内部的条状体;所述卡扣位(210)对应设置为凹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0)和卡扣位(210)的数量对应设置为多个。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本体(100)的空腔(101)内壁上设有导向筋(120),所述端盖(200)的内侧端的外周面上对应开设有导向槽(220);

当两个所述端盖的内侧端分别沿所述行走轮本体的左、右两侧相对插设到所述空腔内时,所述导向筋嵌设在所述导向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筋(120)和导向槽(22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分别沿空腔(101)内壁和所述端盖(200)的内侧端的外周面等距离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盖(200)的轴向长度之和小于所述行走轮本体(100)的空腔(101)长度。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机构的压缩量不小于两个所述端盖(200)的外侧端嵌设在所述支架内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盖(200)的其中一个固定在所述空腔(101)的一侧端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盖(200)的内侧端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弹性伸缩机构一体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机构为弹簧(300)。

13.一种自移动机器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底部设有行走轮结构,包括:行走轮本体(100)、端盖(200)和支架(400),所述行走轮本体内部设有空腔(101),所述端盖插设在所述空腔内,与所述行走轮本体形成行走轮轮体,所述行走轮轮体的外侧两端嵌设在所述支架上,使行走轮轮体以外侧两端嵌设点的连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支架旋转;所述端盖的设置数量至少为一个,端盖的内侧端与弹性伸缩机构相抵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移动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加湿机器人、导购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板清洁机器人、地板清洁机器人或空气净化机器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